欧洲帝国:从民族国家的崛起到英国脱欧(经纬度系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从神圣罗马帝国到德意志帝国:战争、政治和外交(1648—1864)

在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帝国这两个主题上,我们将聚焦战争、政治和外交。这牵扯到欧洲在分分合合的不同时期里涌现的政治家、将军和哲学家们,以及由他们推动的事件。我们将证明,英、法、德三国间的利益交织已经达到了必须合作的程度,这意味着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外交已经制度化了。

17世纪中期,牛津大学的宿命论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认为,在全欧洲范围内实现利维坦国家统一可能有助于欧洲的稳定。霍布斯也是英国内战时期的作家,并观察了欧洲以德国为主要战场的国际性战争——三十年战争。这些重大事件影响了他的观点。但在三十年战争这场灾难性的欧洲大战后,参战国达成了《威斯特发里亚和约》,避免出现一个独裁的泛欧君主。相反,为了欧洲暂时的和平,各国本着一定程度的宗教宽容做出了妥协。

这是在奥地利以外广大的德语国家里,中央集权政府与得到下放权力的天主教和新教诸侯们的无奈妥协。到了1678年,德国政治哲学家塞缪尔·冯·普芬道夫,将这个继威斯特发里亚王国之后的神圣罗马帝国描述为一个政治妥协的产物,甚至是“怪物”。它佯装成一个国家,却损害了各个德意志邦国的利益。普鲁士就是其中之一,尽管和信奉天主教的法国结成了盟友,它在战争期间受到了神圣罗马帝国和瑞典王国的劫掠,但是,战争为普鲁士提供了成长的平台,让它逐渐取代奥地利成了德语国家的核心。欧洲后来也因此演变出了“三国”均势,而这正是本书所要讨论的。

虽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得到了土地,并欣然披上了宗教外衣,但是17世纪欧洲最强大的力量却是法国。本书行文采用的三国视角源于法国在欧洲内部与神圣罗马帝国的竞争,以及在欧洲外部与英国的较量。在接下来的数年中,这一局势展现出无比持久的生命力,尽管普鲁士逐渐取代奥地利成了德语世界的中心。的确,从古罗马政治家塞涅卡的修辞手法到基督教神圣的三位一体,“三”在西方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格局。但是,我们也将发现,三国集团三位一体的稳定是难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