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股市大涨
马三宝那边还没有发展,江南商人购买彩票一上午什么都没干就白挣两千五百两银子的事情就传开了,这更加导致了彩票的畅销。
这和后世一样,假如哪个人因为花了两块钱买了张彩票,却中了五百万这种事情,肯定会促进彩票的消费,虽说朱植从来没有听说或者遇到过任何中奖人的姓名,但在他生活困难时,也想过买张彩票去博一下,只是这种想法只存在在脑子里,作为一个理性人,他不会实施这种行为。
而买股票则不同,江南商人买股票的事情,在交易所有好多人亲眼所见,所以这种收益是实实在在看的见的,所以这种飞来横财的事,很快就传开了。
当然,传开的说法肯定与现实不一样,刚开始外界的传言是江南商人去了股票交易所,买了股票后立刻卖了,转手就挣数钱两银子,后来这个传言就越来越离谱,商人挣的钱也越来越多,甚至到最后,变成了商人一上午挣了一万两银子。
传言的变化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根据的,一开始这名商人是挣了两千五百两,可当这个传言慢慢发酵以后,导致参与股票买卖的人数增多,这更加剧了股票价格的上涨,只用了短短五天,东南商会的股票,就从五两上涨到七两,若是以此为根据,这名商人的确赚了一万两银子。
股票的价格涨的这么快,朱植也始料未及,此时,他的心情也一阵激动,有冲动再拿出一些股票外放交易,不过这种心思很快就被他按下去。
他作为东南商会股票的实际操作人,他的行为一举一动都被人注意,所以他不能做超出其他人预期的事情。
所有股民对他何时发售股票,心里都有大概的预期,一旦他做的太过,一定会伤害股票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哪怕他想多销售股票,也只能等下次时间到了,一次性多放出些股票,而不能多次多发售股票。
况且朱植目前并不是太过于缺钱,所以他不会干涸泽而渔的事。
但朱植有种御寒,股票在不久的时间之后,一定会再次迎来上涨,因为江南商人买股票的事情,只在泉州形成了效应,江南目前还没有得到新消息,假如这名商人回到江南以后,让江南的商人知道了购买东南商会的股票不仅能够保住自己口袋里的宝钞价值,甚至还能带来非常高的收益,那么将会有更多的商人前来泉州,参与股票交易。
同时,大量的宝钞进了股票市场,带来的不会是宝钞贬值,此事反而能延缓宝钞的贬值速度,这对福建和大明都有非常大的好处。
虽说朱植会少赚一点,可把眼光放的长远辽阔一些,正所谓全大明一盘棋,一旦其他地方的宝钞贬值速度减缓,那么东南商会去其他地方做生意,也能获得更多的利润,毕竟宝钞贬值速度下降,那么就代表着人拥有的资产就越多,购买东南商会的商品数量也就很多。
所有人用宝钞购买东南商会的商品,也对稳定宝钞价值有着作用,这是一种正向循环。
股票的价格疯涨,这带来了一种麻烦,那就是股民数量进一步增加,导致股票交易所几乎挤不下这么多人了。
当初建这所交易所,一楼能容易大约三四百人,可现如今交易所人山人海,连坐的地方都找不到,要知道以前的老股民还经常坐在桌子前悠闲的喝茶讨论股市。
面对这个问题,朱植颇为头疼,他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股票的发展速度竟然这么快,好在原王府的空地还有很大,只盖了东南商会和医院,东南商会旁边还有比较大的临街的一片空地。
朱植很快就做出决定,他准备在这处空地,盖一所一到六楼连通的大楼,一边可以在每一座楼层都能自由交易股票,同时还有一面高墙,高墙上挂着一个巨大的黑板,一到六楼的股民都能通过黑板同时见到股票的交易价格。
若能将此大楼建成,那么整栋交易所,容纳个数千人不成问题。
朱植把大楼的简单图示和安全要求交给了建筑队,希望建筑队把这栋大楼尽快设立出来,然后开始动工。
大楼的公共场所,是所有股民可以免费待的,其中还有雅间,需要付钱使用,里面备了各种果品好茶,可以供有钱人谈生意或者休息。
当确定了新的股票交易所以后,朱植忽然发现,自己未来可以在这块地方建立一片商业区,有了这个念头,朱植直接在地图上把交易所周围的地全部用笔全部圈了起来。
他立刻让人蔚元青召来。
蔚元青道:“殿下有何事找下官?”
朱植把泉州城地图交给他道:“蔚长史,以后多多关注这一片地,若是有人要出售这里的土地,你就派人把这些地全部买下来或者拿其他地方的地换。”
蔚元青看了眼地图,没有问原因,直接道:“是。”
朱植道:“买卖时切不可强买强卖,若是本王听说了有扰民之事发生,不管是谁,都以法拿办!”
“殿下尽可放心,下官一定秉公执法。”蔚元青郑重道。
蔚元青明白朱植对名声的看中,近年来,王府的确有些狗仗人势的人在泉州作威作福,但最后都没有好下场,经过一段时间的正风肃纪,目前闽王府的声誉在泉州城如日中天,说句不客气的话,有可能就是朱元璋来了,说话都不一定有朱植好使。
毕竟自从朱植来了以后,别说泉州的百姓,就是全福建的百姓,生活比以前过的好多了。
就拿之前贷款种植甘蔗的事情说,一些原本穷苦的百姓,种植了甘蔗到了收获的时候,收益不仅能够把东南商会的贷款还清,还有余钱买剩下的甘蔗苗,若是再种植一年,这些贫困的农民便一下子脱离了朝不保夕的日子,而这部分受了东南商会恩惠的人,不会把功劳算在商会头上,而是算在朱植头上,更不要说朱植还上疏请求免去福建百姓五年的税负,这一功劳,绝大多数人也不会把功劳算在朝廷头上,而是算在朱植头上,因为这是朱植来到福建之后发生的事情,若是朱植不来,肯定没人向朝廷上疏免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