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彩云之南
永乐九年,六月初七,云南府,昆明。
和后世动辄高铁飞机,再不济也有绿皮火车不同,在这个时代,交通基本靠走。
虽然赵王一脉乃是宗室,但这是就藩,前往云南的又不只是赵王一家子人,还有护卫、侍女和下人。
别的不说,按照明制,朱高燧拥有三个护卫,每个护卫五千六百人,三个护卫就是一万六千八百人。
朱瞻坺因为是皇孙,并没有实际的爵位,所以没有规制上的护卫,但早在幼年时期朱高燧就为他培养了一批护卫,人数达万人。
零零散散的再加上侍女、下人和一些牲畜什么的,队伍的速度能快了才怪呢。
昆明北城门。
今日的北城门早早的就被肃清了,因为沐王府早就接到了路上驿站的汇报,说赵王一脉将会于今日抵达昆明。
一大早,沐昂就带着沐家老小,亲自到北城门,准备迎接赵王一脉。
临近午时,在城门口等了一上午的沐昂终于是看到了赵王一脉的车队。
“沐氏沐昂,拜见赵王殿下,殿下福寿安康!”
看着队伍分开一条路,一辆马车缓缓驶到了自己的面前,沐昂带人单膝跪地,行礼跪拜。
然而……
“三姥爷,好久不见了。”
沐昂等来的,不是朱高燧的回应,而是率先跳下车的朱瞻坺。
“三姥爷,姥爷他没来吗?还在交趾和陈季扩纠缠?”
跳下车的朱瞻坺直接扶着沐昂站起了身,嘴里叭叭的说个不停。
“您说您,都是一家人,行什么礼啊?爹!爹!?我娘呢!?”
……
随着朱瞻坺的呼喊声,朱高燧才从马车上下来,沐氏紧随其后。
“安静一点!”
一向严厉的朱高燧今日没有说话,而一向护着朱瞻坺的沐氏反倒是今日出手了,直接给了儿子一个脑瓜瓢。
“见过三叔。”看着不远处的沐昂,沐氏迎面走了上去,福身见礼。
“不敢,王妃快快请起。”沐昂赶忙双手虚抬,示意沐氏起身。
这就是封建时代,这就是宗室,哪怕是叔叔侄女的,嫁入了宗室后,该行礼还是要行礼。
“三姥爷,我姥爷呢?啥时候回来?”
和平静无话的朱高燧不同,到了云南的地界,朱瞻坺仿佛是变了个人似的,不仅活泼了,还跳脱了。
似乎,给人一种在应天和顺天府时的他被压抑了很久的感觉。
“回世子殿下。”沐昂微微欠身。
“二哥他目前还在交趾,此前英国公奉皇命前往宣府坐镇,交趾的陈季扩趁机反叛,再次出兵北上。”
“哦……”朱瞻坺闻言略微失望地点了点头,但旋即又好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四下看了看,一副很小心的样子。
“那……我小姥爷呢?他不在吧?”
哪怕是一直都遵守规矩端着的沐昂,在看到朱瞻坺这幅样子之后也是露出了些许的笑意。
“世子殿下放心,舍弟不在。”
“那就好,那就好……”朱瞻坺闻言松了一口气,拍了拍胸口,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云南沐氏,人丁说兴旺不算兴旺,但也算不上是少嗣。
朱元璋义子,云南黔宁王沐英,膝下育有五子:沐春、沐晟、沐昂、沐昶和沐昕。
其中长子沐春在沐英死后承嗣了西平侯的爵位,然而仅仅七年不到,沐春就在平缅之战中因积劳成疾而逝世,年仅三十六岁。
次子沐昂,也就是朱瞻坺的亲姥爷,因为自己的大哥无嗣,沐昂便在沐春逝世后接过了西平侯的爵位,并在永乐四年讨平麓川中立功,被封为黔国公。
三子沐昂,也就是朱瞻坺面前的三姥爷,目前算得上是朱瞻坺姥爷沐晟的左右手,还未到时间发迹。
四子沐昶,早逝。
五子沐昕,永乐元年迎娶永乐皇帝第五女常宁公主,封驸马都尉。
除了已逝的沐春和沐昶之外,在三个姥爷中,朱瞻坺最怕的就是这个沐昕。
沐昕和他的四个哥哥不同,走的不是武将的路,而是饱读诗书,以文见长。
不过,在朱瞻坺的眼里,自己这个小姥爷就是个不知变通的老学究。
“放心吧,你小姥爷接到了陛下的命令,和隆平侯张信一起去营建武当山宫观了,如果除去过年什么的不算,没个三两年的怕是回不来的。”
看着跳脱的朱瞻坺,沐昂的心情好了不少,笑着打趣道。
“那就最好不过了!”朱瞻坺猛地一拍手,然后转身拉着自己的父母就朝着昆明城内走去。
“爹,娘,快走快走,这一路,差点儿没给我颠吐了,赶紧去姥爷家里找点儿吃的去!”
……
沐王府。
论武事,沐昂不及他二哥沐晟,论文政,沐昂不及他小弟沐昕,但这不代表沐昂就不出色了。
和人家的长处,而且还是最长处去比,结果显而易见。
早就考虑到路途遥远且颠簸的因素,沐昂不仅早早就让府中的下人准备好了膳食,还特意让人备了开胃的膳食。
不过,朱瞻坺显然对这些没啥兴趣,他最感兴趣的还是云南的水果。
要知道这可不是后世,哪怕是严严寒冬,只要多花两个钱就能吃上新鲜的水果。
这可是明朝!是水路就是最发达的交通方式的封建朝代!是没有高铁没有飞机,甚至连蒸汽火车都没有的明朝!
“吸溜……”
“要我说啊,那劳什子后陈朝就是欠教育,直接把陈季扩给宰了,让他们知道咱们大明不是吃素的,保证他们能安稳个几年甚至是十几年。”
将一颗荔枝吸入口中,朱瞻坺侃侃而谈。
“姥爷他就是太过于瞻前顾后了,战场嘛,很多事情都说不清的,谁知道他陈季扩是怎么死的?最后给他个体面也就得了,还考虑这么多。”
“三姥爷您看,我在草原上不就是?直接两座京观一立,连杀带砍的,谁还敢乱蹦跶?”
……
看着面前的这个侄外孙,沐昂的额头上不禁落下了几滴冷汗。
自己这个侄外孙在草原上的“丰功伟绩”,即便是身在云南,但毕竟是战争的事情,更何况还是自家的亲戚,沐昂怎么可能不知道?
只不过,此前对朱瞻坺的印象过于刻板了,猛地一看到朱瞻坺这副混不吝的样子,沐昂还真的有些不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