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序
山海有灵,绮丽幻想
开始与《山海经》结缘应该是在二○一六年。一天我偶然在书店翻书看到了《山海经》中关于烛龙(也叫烛阴)的描写:“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当时的我被这段话深深吸引了,脑海中浮现出了钟山之神沉睡在那片山海之中,大地一片黑暗,白雪皑皑,覆盖了整个钟山,当他睁开双眼时,大地迎来光明,雾霾消散。这段文字当时莫名地给了我很大的力量和灵感,仿佛是我当时置身的环境,我迫切地想要睁开双眼,拨开雾霾,看清这个世界。
于是,我开始构思以《山海经》故事为背景的烛龙的故事。一直到二○一七年,我结束了一整年的医院实习生涯,终于可以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创作中,但意外的是,我无法在家中创作,只好揣着身上最后的三千元回到了成都空无一人的大学宿舍。因缘际会之下,我遇到了吴青松老师,他也在以《山海经》为蓝图,开始他的大长篇漫画连载,正好他打算招募工作室小伙伴,于是我便鼓起勇气去他的工作室,和他一同工作。那里堆满了《山海经》的文献资料。
我和《山海经》的缘分,就这样真正地开始了。

二○一七年六月,我完成了一个以《山海经》为背景,取名《终南山》,以烛龙和毕方为主角的小故事。烛龙在幽暗岁月的长河中,终于被毕方唤醒了记忆,睁开了眼睛,大地恢复了光明。故事的最后,两个阔别已久的恋人相拥在一起,以“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为结尾。但可笑的是,当时的现实世界狠狠地打了我的脸——就在画完了整个短篇漫画之后,现实中,我失去了一切。我无法继续我所坚持的理念,现实中的感情比我想象中的要脆弱得多,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从那以后我便完全逃到了画画的世界里去,《山海经》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其美好的世界,它是我在对现实世界失望的时候还能包容我、容纳我的世界。我舍不得去触碰它,我怕自己能力不够,不足以展现这个美好、纯粹的世界。看到里面的故事,每一个角色都在人们的记忆里鲜活地存在过,但是我没有再创作关于《山海经》的故事。
直到二○一九年,编辑找到了我,问我能否把《山海经》画成画集。那时候我知道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山海经》画集,我的第一反应是激动并且畏惧,我害怕那个我小心翼翼守护的世界完全展现在世人面前,但是我又渴望那个一直被我热爱、呵护的世界被世人看到。这对我是一个挑战,让我不得不面对二○一七年的自我,重拾那份面对这个世界的勇气。
于是,我正式开始了对《山海经》的全面探索。在翻阅了市面上各种版本的《山海经》图书以后,我发现《山海经》中记载了大量上古神仙、神兽。他们或是守卫一方,或是祸害一方。这个题材是我痴心沉醉的。我开始统计《山海经》中上古神仙、神兽的资料,希望将其中我感兴趣的画出来,满满地搭建起关于我的《山海经》世界。
因此,便有了这本《山海灵》。
提到《山海经》,大家的第一印象或许是各种光怪陆离的怪物,比如人面马身的英招,比如外形像老虎、长有一双翅膀、以人为食的穷奇,比如青丘之国的九尾狐,等等。但当我真正去从头阅读《山海经》之时,我却发现,《山海经》的世界远不止于此,除了记载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怪物,《山海经》其实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上古完整的神话体系,每一个神仙都有自己的来处,他们不是没有缘由地出现,而是每一座山川都会有一个对应的山神,山神守护着属于自己的山海。一个地区的山也有完整的社会体系,上自守护的神明,下至在那里生活的人类部落以及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包括人们如何去祭祀每一个地区的山神,都有详细记载。也有神明原本是一个守护神,最后堕落成为一方的祸害,被人驱逐。《山海经》中的上古神仙也是有等级的,有创世之神烛阴、女娲之肠、月亮的掌管者常羲,也有小到无名无姓的某处山神,还常以外貌来定名字,比如龙首人身神、人面鸟身神。

因此,《山海经》的神话世界观可以说是完整的,可以说是人们对于天地的最古老的艺术想象和崇拜。《山海经》中的神话体系,放到今天读来也是让人为之赞叹不已的。这便是我想要去绘画的《山海经》,与别的《山海经》不同,我希望把这部分被人忽略的,完全来自东方大地、古老的、人们关于天地探索的浪漫想象,加以我的艺术创作,让这个古老的神话在如今得以重现。
关于《山海经》的探索还远不止于此,我创作的《山海灵》只是沧海一粟,但是我的创作若能展现《山海经》那万分之一的绮丽幻想,便足矣。
二○二一年十月十七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