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突破炼神,出发冀州
李川感悟的玄黄福德真经,端是正大光明,昊日茫茫。
一时间,李川修炼起来,感觉无比舒畅,进步神速。
随着他的修炼,体内的灵力,慢慢转换为金黄之色,溢于体外,围绕着李川旋转。
如今的玄黄福德真经,算是解决了李川的一大难题。
接下来的日子,李川陷入了忘我的修炼当中,这一闭关,就是数月之久。
通过此次闭关,李川不仅仅彻底的将自身修为稳固,还更近一步,只差一步,就会迈入炼神反虚境界。
不仅如此,他还明悟了数道术法,也算是一件好事。
心知自己不能闭关太久,毕竟目前的封神大劫,已然开始。
出关后,他当即去见南宫适。
“哈哈,你小子,终于舍得出关了,”
看到李川,南宫适还是很高兴的。
“南宫将军,我这闭关数月,一切可还安好,朝歌那边还安稳否?”
李川直接出言询问,他不知道现在到了什么时候了,姬昌有没有出发去朝歌。
听到李川问起,南宫适脸色就不太好,哼了一声,然后才说道,
“你是不知道,朝歌那边传来消息,这段时间可是热闹的很,纣王去女娲宫进香,回来后让人进献美女,看上了冀州侯苏护之女妲己,”
“苏侯不肯,公然反抗,这不,惹恼了纣王,下旨让北伯侯与我们西岐,一起征讨”
“现如今,北伯侯崇侯虎已经先一步带兵去了,我们侯爷传信回来,让我们早做准备,不要轻举妄动,等他回来后再说”
李川暗自点头,原来已经到了这一步了。
就是不知伯邑考如何了,心心念念的女人,却被纣王看上了,此一去,就不是真正的妲己了。
“你出关了正好,与我一起准备,过两日侯爷回来了,在听他安排,”南宫适说道。
李川接手了一部分军营事物,没过两日,姬昌回到了西岐,他与南宫适一起参加朝议。
“诸位,大王下旨,要我与崇侯虎一同征讨苏护,如今崇侯虎已经先行一步,恐怕已经与冀州对战起来了,我们该如何应对?”
姬昌坐在上首,出声问询。
因为李川是第一次参加朝会,同时也不喜出头,就没有开口。
如今还没有姜子牙,散宜生算是姬昌的智囊,因此率先分析起了利弊。
议论了一番,无非都不想轻易动手,都想保下苏护。
而不知为何,这一次朝会,伯邑考没来,这让李川有些疑惑。
“这样吧,我修书一封,你亲自前去,去劝说苏护,如若他听劝,我们各自安好,不然的话,我们也只有动手了,”
姬昌对散宜生开口道,后者也应了下来。
李川心里也在思量,他被提拔为将领后,寸功未立,留在西岐没什么功绩,此事倒也是个机会。
因此,他也站了出来,对姬昌说道,
“侯爷,不若由属下带着兵马,跟着散大夫一同前往,也好免得被朝歌那边指责我西岐规避圣意。”
姬昌有些意外,但看了眼散宜生,就点了点头。
“如此也好,李将军带兵一同前往,万事周全”
事情紧急,李川连忙回到军营,点了一万兵马,与出城的散宜生汇合,向冀州而去。
一路来到冀州外,不出所料,崇侯虎一方已经与冀州苏护一方战了数场,各有胜负。
就在他们到达的前一天,崇侯虎的弟弟崇黑虎刚与冀州郑伦大战,结果,也是不言而喻。
看到到来的李川一行人,崇侯虎真是,又喜又恨。
“你是何人,怎的南宫适未来?”
崇侯虎见到领头的是一个为见过的将领,不由得大皱眉头。
“这是我们的李川,李将军,本领丝毫不下于南宫将军,”散宜生在一旁笑着解释。
“就不知道是花拳绣腿还是有真本事了,”崇侯虎冷哼一声,转过头去。
“在下微末本事,确实不足,但比起败军之将,还是绰绰有余的,”
李川微微一笑,开口反击。
“好小子,有本事明日你去出城迎战,你若得胜归来,我亲自为你设宴赔罪”
崇侯虎大怒,拍案怒道。
李川见此,却不吃他这一套,摇了摇头,
“我是否出战,何时出战,与你无关,你也管不到我。”
见此,崇侯虎只是气的牙痒痒,却也无可奈何。
散宜生在一旁笑呵呵的打圆场,安抚崇侯虎。
第二天,在李川的护送下,散宜生被苏护迎进城内,不久后安全而归。
“大夫,如何?”
李川看着散宜生笑呵呵的样子,心里猜测此事肯定成了。
“苏护本就是忠义之人,不欲反商,看过侯爷的亲笔信后,自然明悟过来,”
“不久后,就会将其女送于朝歌,此事算是了解了”
李川点点头,却话题一转,看似无意嘀咕了一句,
“就是不知大公子该如何了”
散宜生一顿,却没有丝毫表示。
一场干戈化于无形之中,李川等人第二日,就返回了西岐。
回到西岐后,李川也在思考着下一步。
下一步,就是西岐这边,姬昌的劫难了,被囚禁七年之厄。
这个劫难是无法避免的,只要姬昌去朝歌,肯定会有此劫,而要是劝他不去,无异于谋反一样,也是不行。
不过,李川也不担心,虽然姬昌会被囚禁七年,但没有性命之危。
接下来的日子,李川安心整理军务,潜心修炼。
随着玄黄福德真经的修炼,李川的感悟也颇多。
转瞬数月功夫过去了,李川顺利的突破至炼神反虚境界,并且领域学会了一神通,名曰驾雾腾云。
这是一个很好的神通,李川可以用其赶路,比路上方便很多。
随着修为的提升,李川也开始思考着,如何才能有一件合适灵宝,尤其是那些先天灵宝后天灵宝之类的,再不行,一些仙家法器可以。
没过几天,再一次朝会中,姬昌表示,朝歌传来消息,要他们四大诸侯,共赴朝歌,商议国政。
这也没什么好说的,注定的事,众人虽然忧虑朝歌的用意,但也不敢明面上抗旨。
因此,姬昌毫无意外的是要去的。
第二天,在姬昌的再三叮嘱完后,才启程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