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客机连续下降运行和自动着陆控制技术](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0/47549090/b_47549090.jpg)
2.2 下降性能计算模型的建立
2.2.1 基本下降性能计算模型
飞机的基本下降性能,是指飞机的下降飞行时间、下降水平距离和下降时所消耗的燃油量。在飞机的下降过程中,必须考虑控制系统的作用。因此,在计算飞机基本下降性能数据时,需要借助含有飞行控制系统和自动油门控制系统的飞机非线性模型。
基本下降性能计算的思路如下:以国产某型飞机非线性模型为对象,对该飞机非线性模型进行配平计算;基于配平计算结果获得飞机的基本性能数据,主要包括高度、下降率、迎角、俯仰角以及推力限制值等;考虑飞机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给定飞机的起始质量、起始高度、目标高度、飞行马赫数和飞行表速,计算在指定下降方式下(等表速下降、等马赫数下降、先等马赫数再等表速下降)的燃油消耗量、下降飞行时间和下降水平距离等下降性能。以此为基础,便可获得飞机在不同下降方式下的性能数据。
在进行飞机非线性模型配平计算过程中,飞机质量取值为49000kg、54000kg、58000kg、61000kg和64000kg五个网格计算点;高度范围为[0,10000],单位为m,以每500m为一个网格计算点;速度区间为[90,160],单位为m/s,每10m/s为一个网格计算点;下降率区间为[2,12],单位为m/s,每2m/s为一个网格计算点;分别在不同质量、高度、速度和下降率的组合状态点进行配平计算,若配平成功,则保存对应质量、高度、速度和下降率的组合状态点的配平计算结果;若配平失败,则记录对应的质量、高度、速度和下降率的组合状态点,以便进行后续处理。
以获得的配平计算结果为基础,计算飞机下降性能数据。飞机基本下降性能数据计算模型如图2-1所示,给定下降方式下的下降性能数据计算方法如图2-2所示。输入起始质量、起始高度和给定表速或马赫数,其中配平控制量和配平状态变量通过上述配平数据插值获得。仿真模拟飞机下降过程,计算得到飞机基本下降性能数据,主要包括燃油消耗量、下降水平距离和下降飞行时间等。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0FF12/26947365204612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5498_40_01.jpg?sign=1739149076-lqBT9o1m67LzojTuY9T66eWayVAmRaH2-0-05a23890f536e8851e5a8921dfcccef4)
图2-1 飞机基本下降性能数据计算模型
下降过程中的燃油消耗量计算公式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0FF12/26947365204612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5498_40_02.jpg?sign=1739149076-dAsU1QllLWepLniG3EOi85SsFwRplEc3-0-6f5ba3a32f6c81610cc483420d9bd2c7)
式中,qh为燃油消耗速度,单位是kg/h;t为下降过程中所用的时间,单位是s;Wdescent为下降过程中的燃油消耗量,单位是kg。
飞机在下降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可表示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0FF12/26947365204612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5498_40_03.jpg?sign=1739149076-3tAcOOkvReNJ3OEtVmuhDZpvsAMDT2RT-0-418325edf3ff04956b67af097aa05be6)
式中,W0为飞机下降时的起始质量。
通过式(2-3)计算下降飞行时间,即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0FF12/26947365204612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5498_40_04.jpg?sign=1739149076-YWq6VVf5FoT4D7QdICll0q5awdQCcTy6-0-87247a36fd9c5eab21f7954a8fb76353)
式中,Vz为下降速度,单位是m/s;Hdn为下降的起始高度,单位是m;tdescent为下降飞行时间,单位是s。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0FF12/26947365204612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5498_41_01.jpg?sign=1739149076-7G4QzdY9gFdTHVykCJXSHwApJGhZsk2s-0-89f62c7a4b1e7c1e53246c9a0ba49d56)
图2-2 给定下降方式下的下降性能数据计算方法
根据飞机运动方程,下降速度Vz的计算公式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0FF12/26947365204612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5498_41_02.jpg?sign=1739149076-pqD63Jw6rPuBjllHFn0wQ2zgx9GwWZEs-0-a1b484582ddedbaca5feb1085338838b)
式中,α为迎角;φp为飞机发动机推力作用轴线与飞机迎角基准轴线之间的夹角;V,H,m分别为飞机的速度、高度和质量;T为飞机发动机推力;D为阻力。
由于在下降过程中迎角α很小,并且φp为固定的小角度,φp=4°。为计算方便,可以进行合理近似,即cos (α+φp)≈1,则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0FF12/26947365204612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5498_41_03.jpg?sign=1739149076-UFrFgl0ldMy2GLUvaM2Ybo5K4cbwh8Mw-0-177efa8122c5d8242aa442d1696a042b)
下降水平距离可根据飞机下降过程中的飞行速度和航迹倾斜角计算,即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0FF12/26947365204612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5498_41_04.jpg?sign=1739149076-CcE7qE7LeSnHqkVyGAzCleaHdMbBsujB-0-7d8186cd360db0445085a9006c4b018c)
式中,V为飞行速度,单位为m/s;γ为航迹倾斜角,单位为rad;t为下降飞行时间,单位为s;Ldescent为下降水平距离,单位为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