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国外科学发展概况
我国医学史上外科起源很早。前14世纪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疥”“疮”等字的记载。周代(前1066—前249年)外科医师被称为“疡医”,主治脓疡、溃疡、金创和折疡。汉代杰出的外科学家华佗(141—203)用“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施行死骨剔除术和剖腹术等。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对后世外科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治疗肠痈、寒疝、浸淫疮、狐惑病等的方药,至今仍被临床应用。南北朝时期的《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学专著,主要内容有痈疽的鉴别诊断,治疗金疮、痈疽、疮疖、皮肤病的经验总结。隋代巢元方等集体编写的《诸病源候论》(610年)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理学专著,其中对癥瘕积聚、瘿瘤、丹毒、疔疮、痔瘘、兽蛇咬伤等外科病的病因病理学有较系统论述;并提出“腹(网膜)”脱出的手术和肠吻合的方法;对炭疽的感染途径已认识到“人先有疮而乘马”所得病;并指出单纯性甲状腺肿的发生与地区的水质有关。在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652年)中记载了应用手法整复下颌关节脱位,与西医学采用的手法相类似;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841年)是我国第一部伤科专著,制订了一套骨折整复固定方法和处理开放性骨折需要注意的规则。宋代王怀隐著《太平圣惠方》(1292年)中已有砒剂治疗痔核的记载。金元时期齐德之著有《外科精义》(1335年),总结了前人各种方书的经验,认为外科病是阴阳不和、气血凝集所致,指出治其外而不治其内、治其末而不治其本的观点是错误的。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1337年)已有正骨经验,如在骨折或脱臼的整复前用乌头、曼陀罗等药物先行麻醉;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明代,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已相当成熟,名医著作较多,如薛己的《外科枢要》《外科发挥》《外科经验方》,汪机的《外科理例》,陈文治的《疡科选粹》等均有特点。但以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影响最大,该书细载病名,各附治法,条理清晰,内容充实;其中记载有刎颈切断气管应急用丝线缝合刀口。清代以后,如祁广生的《外科大成》、陈士铎的《外科秘录》、顾世澄的《疡医秘录》等均有丰富的内容,更加完善了中医外科系统理论,丰富了临床经验。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党的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政策,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整理中医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针刺麻醉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骨折、多脏器功能衰竭、肿瘤、痔瘘、脉管炎等方面都有显著成绩,为中医学走向世界打下了基础。
我国西医外科学虽有百余年的历史,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发展十分缓慢,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西医外科学有了飞速的发展,外科队伍不断壮大,腹部外科、显微外科、骨科、烧伤外科、心血管外科、矫形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小儿外科、老年外科、麻醉外科等各专科先后建立。近年来由于医学基础理论、实验外科的深入发展,又建立了组织和器官移植等新的学科。
我国于1958年成功抢救了一位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患者后,治愈了不少Ⅲ度烧伤面积超过90%的患者,治疗烧伤的整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1963年首次成功地为一位患者接活了完全离断的右前臂,这在世界外科学领域内当时处于领先地位。
1980年后,我国外科学发展迅速,很多领域已赶上甚至超越发达国家的水平。而当今外科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发展方向是微创外科。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微创外科技术在我国逐步推广,目前在各个外科领域均广泛应用,包括各类腔镜手术、介入手术,以及目前最先进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同时每年手术总例数高居世界第一。
世界上每一门技术都是由前人辛苦探索研究积累而成,外科学也一样,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为解除患者疾病痛苦而努力钻研的千千万万外科工作者对外科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都值得我们继承与学习。青年一代责任在肩,不忘来时路,薪火相传承,我国外科学事业必然会得到更加迅猛的发展,必将取得更加令人瞩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