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论坛讲座集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启绘华章邀天下,群贤论道聚燕园。秉承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国际化举措,并以高端讲座、国际会议、海外论坛等方式面向全球资源构建新型教育教学平台,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研讨、为中国不断融入全球化世界经济合作搭建了重要广阔的平台。

巍巍上庠,世纪弦歌不辍;经世济民,百年再续华章。今年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成立110周年,拥有深远历史和悠久学术传统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立足于学科优势的同时,不断扩大国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国际合作成果,在此基础上,学院编写了《经世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论坛讲座集锦》以收录近五年来经济学院举办的系列国际讲座与会议,献礼经济学院成立110周年。

为使师生进一步接触国际学界研究前沿理论、融入国际一流学术群体,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办了“诺奖得主面对面”“外国驻华大使眼中的中国经济”“国际顶刊主编讲坛”“名师论道”“国际网络课堂”等系列讲座活动,邀请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来校演讲,与师生深入交流,为广大师生从事学术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极大促进了经济学前沿理论的传播,为北京大学经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些讲座活动中,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James Heckman)教授、芬恩·基德兰德(Finn Kydland)教授、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Pissarides)教授、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Sargent)教授在内的国际知名学者和《政治经济学杂志》主编埃米尔·卡梅尼卡(Emir Kamenica)、《经济理论杂志》首席主编亚历山大·帕万(Alessandro Pavan)等世界顶级期刊主编以及时任美国驻华大使泰里·布兰斯塔德(Terry Branstad)、时任欧盟驻华大使汉斯·史伟(Hans Schweisgut)等在内的国际政坛知名人士来校演讲并与学生交流,为学生接触世界科学文化前沿、开拓国际学术视野、提升自身国际化水平创造了条件。

为推动实现北京大学在新时代下的全球互联,经济学院始终坚持和扩大国际讲座及学术论坛的数量与质量,形成由学科主导、各专业承办的国际论坛筹备模式,并尝试与海外知名学术机构联合举办国际化的学术活动,力争将国际合作与学科发展和师资力量建设相结合,举办了包括微观经济学理论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宏观与货币经济学理论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策略性信息传递国际研讨会、2019亚太创新国际会议、生态经济学与生态文明国际会议等多场国际会议;同时,依托由北京大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共同主办的“北京论坛”,先后成功主办了“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有关国际发展援助的系列问题研究”“‘一带一路’与全球经济治理”“健康中国2030 :国际视角下的医疗政策与改革”等经济分论坛。在这些会议上,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教授等在内的来自世界各国的数千位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展开了广泛的交流研讨,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主张和学术成果。

为进一步扩大海外影响力,在世界舞台上发好中国声音,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注重“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先后在美国纽约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举办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美论坛”、在英国牛津大学举办“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欧洲论坛”等海外论坛,主动登上世界舞台,讲述中国发展故事,介绍中国经济政策,推动中国经济研究和经济理论与世界学术共同体的融合。利用这些平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师生走出国门,拓展视野,了解世界。海外论坛的开展为师生与国际一流学者对话、加深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和扩展学院学术影响力搭建了良好平台。

本书收集了以上系列活动中的主要演讲内容,力争以此形式记录演讲嘉宾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面对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将继续以开放融通为引领,聚集全球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国际化发展进一步推动国际新型知识社区建设,打造全球知识和学术共同体。由于水平所限,本书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本书编委会

2022年春于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