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致谢
我过去的和现在的许多同事,都为我提供了灵感、有利条件和机会,并且我本人在这里已经汲取了思想并得到了拓展的交流。有关城市、城市规划、艺术和文化政策的主要作者都将在本书和大量书目中注明。我会挑出几个人,他们在这一时期直接(有意或无意地)发挥了作用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伦敦的帕特里克·博伊兰、约翰·皮克(近期均在城市大学任教)、肯·沃洛尔(传统媒体等)、菲利达·肖(艺术研究文摘)、尼基·加夫隆(伦敦副市长、前伦敦规划咨询委员会主席)、约翰·蒙哥马利(城市文化公司)、乔·福德(多语种通信环境工程),爱丁堡的弗雷德·科尔特,悉尼的托尼·维尔,蒙特利尔国家科学研究院的赫伦·拉佩尔和丹尼尔·拉图什。
作者和出版者感谢以下各方允许在本书复制线状图。
图8.1来自T.C.张(2000):《重返文艺复兴:新加坡作为“全球艺术之都”》,载《国际城市和区域研究杂志》,24(4):822,牛津:布莱克韦尔科学有限公司。
图6.1来自D.伯滕肖,M.贝特曼和G.J.阿什沃思(1991):《欧洲城市:一种西方视野》,165页,伦敦:大卫富尔顿出版社。
表5.2和图5.3的使用的数据参考了伦敦消费者咨询公司亨利预测中心的日常会议开支情况。
图3.1来自E.J.霍布斯鲍姆:《资本的时代:1848—1875》,371页,奥赖恩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图6.4和图6.5 来自斯科特(2000):《城市文化经济》,伦敦:塞基出版社。
已尽一切努力寻找版权持有者:任何引起出版商注意的疏漏都将在以后的版本中得到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