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7章 大明勋贵卫时春

宣武伯府,卫时春字宇和,南直隶华亭人,平时就喜欢练武。

深夜还没有休息,和自己的两个儿子在练习武功。大儿子十五岁,功夫不错,小伙也挺精神,一套大洪拳,呼呼带风。

卫伯爷让他打慢点,力气用足,不能追求快,打拳发力更重要。打了两套拳后,老大休息会。

换老二来学功夫。卫伯爷的二儿子才十岁,聪明,小伙子长的眉清目秀,不过打起拳脚也不含糊。

卫爷一抬头,皇宫方向好像有喊杀声。栽耳细听,没错就是在战斗。

卫爷心里就一翻个,难道是魏忠贤这个奸贼谋反了,听勋贵里面传说,他想做皇帝。

这可不行,卫爷不答应。老大就拿起外衣外裤,穿了起来,“老爷,我看皇宫出事了。”

周围的勋贵家也闹腾起来,卫爷和老大老二登上阁楼,好嘛,每家每户都灯笼火把,和过年一样。

老大踮着脚,“老爷看情况,大家都不知道。”

卫爷点点头,“难道是魏忠贤准备兵变,不该啊,第一,前几天皇上才下喻,不准随便出门。第二,这么晚,很匆忙,不像是魏忠贤的作风。”

老大说了,“老爷我去探听一下。”

“那你小心点,带上刀。”说着他带着几个护卫出门而去。

这个时候,卫爷马上召集府中护卫和仆人,带好武器,准备勤王。

朱明皇室和勋贵家族之间有盘根错节的关系,双方互相有着密切的联系,各种利益链条和亲属关系错综复杂。

这种权力格局对于稳定皇位,控制明朝朝政是很友好处的。

对于皇帝来说,后宫的权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事情。

皇帝争夺朝权,往往第一步就是从后宫开始,先保证自己的安全,然后再对朝廷下手。

明代勋爵封袭制度既沿自前朝,又自成特色,受封爵位的勋臣,其领取品官与职权的情况也非常特殊。

明代的封爵可大致可分四种,一是对宗室册封亲王、郡王以至奉国中尉各爵;一是对有功勋的文武大臣册封公、侯、伯诸爵,得爵者泛称勋臣或勋贵。

由于公侯伯封爵一定程度上扩及到外戚,有的勋贵又兼有外戚身份,故明人常将勋臣外戚合称为“勋戚”。

一是孔子后裔衍圣公的封袭;一是对少数民族首领、外国藩属的册封。勋臣爵位,涉及宗室、孔府、外藩。

公、侯、伯爵凡三等,以封功臣。皆有流有世,并给铁券。高广凡五等,号凡三等。佐高皇定天下,曰“开国辅运”云云。

佐成祖曰“奉天靖难”云云。余曰“奉天翊运”云云。其武臣也,曰“宣力功臣”,文臣曰“守正文臣”。岁禄视公有差,多不过五千石。已封而又有功者,仍爵或進爵加禄。……

其袭替,徵券诰,论功过,覈適孽。幼而嗣者,学于国子监。有过革冠服,平巾学于国子监。坐罪夺禄,重夺爵。

朱元璋初步明确了爵位承袭制度,勋臣的爵位“有流有世”,以功劳大小而定。

世爵勋贵子孙承袭爵位,流爵勋贵子孙世袭指挥使等高级武官,册封流爵仅是对功臣个人的嘉奖,其后代不再进入勋臣行列。

初封功臣时,朱元璋许诺公侯皆世世承袭,并准当时因父功得袭封而年纪尚幼的常茂如果以后无子,爵位“兄终弟及”。

同样承荫父亲康茂才之功的康铎“嫡终如无后嗣,庶长及之”。除对常、康二人的特殊规定外,其余勋臣死后,一般由嫡长子优先继承爵位。

如洪武十年邓愈死,长子邓镇袭爵位,但改封申国公。勋臣如果无子,会被除爵。

如洪武四年,广德侯华高无子,“以铁券纳之墓中”。洪武初年,嫡长子继承制的框架已基本建立,遵循先嫡后长,无子国除,遇特殊情况可酌情改议的原则。

功爵原则在明代最终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明代中期以后出现少封爵甚至不封爵的现象。

明朝形成了一个以武将出身者为主体,人数较少,世居两京,代系传承相对长久的勋贵群体。

明代的勋臣有着独特的政治权力与地位,既与一般文武臣僚及宗室外戚相区别,又不同于汉唐的功臣世家,勋臣政治地位的特性在洪武初年即表现出来。

将诸多头衔、优待和礼遇附加于爵位之上,使得勋贵一旦得爵即享受相应的地位与待遇。

这种爵位与优遇连带关系的直接证明即勋臣封号。自洪武三年初封,每位首封勋臣都领一繁复的名号。

其中以本爵为主,附带勋号、散阶、勋官、职官、禄米、承袭方式等。

集体封爵时,受封者依功劳大小而排次序,他们的封号也可以反映所享地位待遇的高低不同。“开国”首臣魏国公徐达完整封号为:

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进封魏国公参军国事食禄五千石。

这种制度强调勋臣贵族身份的“爵本位”。

勋臣才干地位高出一般文武官员,且与皇帝关系密切,故终皇帝随时委派勋臣以各种钦差职事以应对复杂朝局,而非命令勋贵担任品官以专事专责。

明代中期以后文官统领军事事务,分割武臣权力。同时勋贵可代天子祭祀神灵体现的是勋贵的与皇帝的特殊关系。

作为与天子休戚与共的心腹重臣,他们处于封建礼法等级中的高位,是代祭的不二人选。

永乐以后,朝廷逐渐制度化地限制勋臣参与国务大政,形成“禁勋臣预九卿事”与“以文统武”两大机制,二者互为表里,共同作用的。

新乐侯刘文炳(妻为皇亲),字洪筠,南直隶海州人,也在集合人马。

惠安伯张庆臻,字凤华,河南永城人,也没闲着。

老大回家了,报告是皇上在清理厂卫,双方大打出手,卫爷立刻带人出府,就发现附近是乱了套了,没时间了,闷着头抄近路。

卫爷和新乐侯,惠安伯在一条街口遇到,大家本来就熟,又都是勤王,说了两句,就合兵一处,有卫爷统一指挥,三百多人,乱糟糟的,一起往皇宫出发。

后面也是人声鼎沸,不少人吵吵闹闹,还在串联,勤王是一定要去,有的想坐收渔利,就慢了一点,让他们拼杀差不多,再出面。

各个勋贵都集结了家丁,下人,拿着明晃晃的刀枪,还有的抡着烧火棍,在家主率领下气势汹汹。

从皇宫内发生战斗,到西华门杀李朝钦,也就一个时辰左右。

魏忠贤住在西华门外,在灵济宫,就原来西厂的位置起的庄园。

满朝文武官员要定期去祭祀、朝拜。后来它还成了百官朝见皇帝的预演场。

朝中凡有重大朝会,文武百官先到这里聚集、演练礼仪。魏忠贤在这就是准备兵变的。

魏忠贤的轿子已经出了灵济宫,就要看到西华门,情况非常紧急,战斗即将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