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王莽的新朝改制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说起王莽,很多人会想到他建立新朝,改革旧制的一系列举措:平分土地、禁止买卖奴隶、发放低息贷款给穷人……这些行为在当时看起来似乎非常先进。所以,人们就肯定王莽,说他是一个先进的改革派。
那么,王莽的改革举措真的很先进吗?

一、王莽的先进思想是怎么来的?
成长环境影响思维的形成。要想知道王莽为什么能想出这些看似先进的举措,就得先了解他是怎样成长起来的。
大家都知道,汉朝天下是刘家的天下。

王氏家族里有九个人封侯,其中有五个人做了帝国的“二把手”——大司马。他们个个骄奢淫逸、挥金如土。偏偏王莽的父亲死得早,以至于他从小就孤立无援,被全家族看不起。
可王莽打小就很争气。他不但自觉地过起了清贫的生活,还是一个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

首先,他亲自照顾寡母、寡嫂、侄子和生病的叔叔,非常孝顺;其次,他广交儒生朋友,总是请穷学生吃饭,十分谦逊;此外,他抛下富贵生活,跑到山里拜儒学泰斗为师,专心学习《仪礼》等儒家经典,可谓好学至极。
更为重要的是,他总想模仿周公和孔子,打造一个像周朝一样的完美朝代,以此来改变西汉土地兼并严重的困境,不让百姓越活越穷。
莽曰:“……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栏,……”
——《汉书·王莽传》

靠着“天下为公”的梦想和自己的人格魅力,王莽获得了家族中大司马的官位世袭权。此时的王莽可以说是风光无限,权力极大。
但是官做得越大,王莽反而越节约。他把工资分给没钱吃饭的穷书生,自己和老婆穿着破麻衣招待贵族朋友。下朝后,他还常去找农民聊天,听他们“倒苦水”。

当民间暴发瘟疫、蝗灾、洪灾时,王莽带头吃素,祈求平安。同时他还下令给灾民减税,建了大约一千间房子安置他们。官员和百姓都夸他是大圣人。
而此时的朝廷正忙着起内讧……

王莽就乘着这样的势头,一鼓作气,灭了西汉,建立了新朝。
称帝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百姓谋福利。他提出了土地国有,禁止贩卖奴隶,还建了“五均赊贷”,发展“计划经济”。

二、你以为是超前,实际上是复古
王莽信奉儒家思想,认为百姓要安居乐业,必须回到孔子梦寐以求的西周礼治时代。所以,他高举复古大旗,全面恢复西周的周礼制度,实行新政。

儒家的终极梦想是天下为公。作为儒家的拥趸之一,汉哀帝曾经搞过限田制。
王莽把它借鉴过来,改为王田制——没地的农民能分到一百亩地,多占土地的地主要无条件上交多余的土地,所有人都不能买卖抵押土地。

莽曰:“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作。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
——《汉书·王莽传》
儒家以人为本,认为人的生命是天地间最珍贵的,所以王莽废除奴隶买卖。

天地之性人为贵。
——《孝经·圣治》
奸虐之人因缘为利,至略卖人妻子,逆天心,悖人伦,缪于“天地之性人为贵”之义。
——《汉书·王莽传》
儒家倡导财富平等,投机可耻。王莽就将盐、铁、酒等贸易权收归国有,不让商人囤积居奇,还在六大城市搞物价管制,平衡物价。
朝廷利用各地统一征购和运输货物的政策,在物价高时抛售货物,物价低时进行收购,在增加了朝廷的经济实力的同时,平衡了市场的物价。

怕穷人买不起棺材,王莽还开启了“免息贷款业务”;怕农民没钱搞副业,王莽又办起了“低息贷款业务”。
所以说,王莽的先进想法都是跟古人学的,并非他自己的原创。

三、你以为是时机不对,其实是能力不行
大家只知道,王莽所推动的那些举措在封建社会显得与众不同,时代的发展跟不上他改革的步伐,却不知他的改革早就出现了致命性的问题。
1.分地不吸取教训,废奴搞“双标”
平分土地这事儿,汉哀帝也做过,但他最终失败了。原因就是他触碰到了地主的利益,却没能搞定地主。

王莽没吸取失败的教训,不先去搞定地主,只是强行规定:地主多的土地要充公。更关键的是,王莽根本没有安排人手下地测量需要平分的土地有多少。
结果,王莽既没搞定地主,国家能分的地又太少;再加上官员也没量好土地,分地不知从哪儿下手。王田制的执行进入死循环,不得不在两年后被废除。

在废除奴隶买卖方面,王莽还搞“双标”。
首先,他将反对改革的人都贬为奴隶,完全不讲理。其次,民间买奴隶非法,皇宫和贵族买奴隶却合法。再加上穷人遇上饥荒,不卖身为奴根本没饭吃,所以到头来奴隶买卖的改革根本无法执行。

2.偏离现实,让穷人越来越穷
王莽搞物价管制,是为了不让商人投机,但他却找了当地的富豪去管制物价。结果官商勾结,物价越来越高,百姓更买不起了。

为了掠夺地主、贵族的钱,抑制贫富分化,仅仅七年时间,王莽就进行了四次货币改革,废除百姓用了一百多年的五铢钱,搞出了六种货币、二十八种面值,其中还有远古时期的货币——龟甲和贝壳。

最关键的是,这些货币的重量越来越轻,面值却越来越大,导致货币贬值严重。这样一来,大部分的钱全转移到朝廷手里,百姓更穷了。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一味复古的王莽又搞起了“名山大泽”税。只要你去打鱼、打猎、采山珍、搞养殖、做纺织、算命,就得交税。这逼得穷人只能回到最初的原点,去种田或卖身为奴了。

民浮游无事,出夫布一匹。
——《汉书·食货志》
3.只说不做,主意一出就撂挑子
为了保证改革成功,王莽定了重刑。

他机械地照搬儒家的复古做派:只要皇上有德,制度定好,酷刑一设,不用执行,天下也会太平。他转身就去研究礼乐,当甩手掌柜,啥也不管了。

莽意以为制定则天下自平,故锐思于地理,制礼,作乐,讲合《六经》之说。
——《资治通鉴·汉纪三十》
这次漏洞百出的王莽改制,导致的后果很“高效”。
他同时破坏了贵族、地主、商人和百姓的利益。于是,这些人就一起搞起义,逼王莽交出皇位。
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至涕泣于市道。
——《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九》
王莽毫无反抗之力,临死前,他淋着雨,跪地大哭,求上天庇护,保住他的皇位。

《周礼》及《春秋左氏》,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莽)因搏心大哭,气尽,伏而叩头。
——《汉书·王莽传》
说到底,王莽改革本质上还是在维护封建社会的规则。为了捍卫本阶级的利益,他还是会剥削人民。

虽然王莽的改革举措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他那志向远大、勤奋努力的成长经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