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国联盟的发展看殷都屡迁原因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殷都屡迁,主要指早商时期的殷都迁徙。早商时期指的是汤至盘庚这一历史时期。在汤以前的先商时期,殷都虽屡次迁徙,但基本上属于部落的流移,还算不得严格意义上的都邑迁徙。而盘庚以后的晚商时期则一直都于殷不再迁徙。史载早商时期的都邑迁徙情况是:成汤都亳;仲丁都嚣;河亶甲都相;祖乙都邢;南庚都奄;盘庚都殷。从成汤至盘庚共迁都五次。总结这些迁都的情况,可以这样概括殷都屡迁的特点:第一,迁徙的范围比较大,遍布了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等省的广大地区。第二,迁徙的次数比较多,所谓“殷人屡迁,前八后五”796就是这种情况的概括。第三,两次迁徙之间相隔的时间比较短,甚至一代或者两代就要迁徙一次。从这三个特点看,殷都屡迁确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一种独特的历史现象。因此,它也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关于殷都屡迁原因的传统解释有“去奢行俭”说和“水灾”说两种;近代以来的解释有“游牧”说、“游农”说、“阶级斗争”说三种。这些解释都回避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大致相同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在先商、早商时期殷都屡迁,而晚商时期就不再迁徙了呢?晚商时期和早商一样有“水灾”、“游牧”、“阶级斗争”等的影响,为什么没有成为迁都的原因呢?历来关于殷都屡迁原因的解释所以不能令人满意与回避了这个关键问题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应当从深刻的社会因素上去寻找殷都屡迁的原因。黎虎先生在《殷都屡迁试探》一文797中精辟地剖析了关于屡迁原因的诸种旧说,提出“比九世乱”和“恪谨天命”是屡迁的政治原因和思想原因。本文试图在这个基础上从新的角度,即从社会结构的角度进行一些补充性质的探讨,以求说明殷都屡迁是由殷代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所决定的。
殷代社会结构的根本特点是方国联盟占有着极重要的地位。而这一点恰恰在一个很长的时期里被人们忽略了。从战国秦汉时代开始,人们往往用对当时封建王朝的理解来推想古代社会的情况,把夏、商、周看成和秦、汉一样的封建专制帝国。孟子说,商代武丁时就“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798司马迁写《史记》分别为夏、商、周立了本纪,这是当时“大一统”的社会思潮对史学影响的结果。尽管这基本上反映了夏、商、周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核心这一史实,但是,说夏的时候“九州攸同”799,商汤时“践天子位,平定海内”800,周武王时“实抚天下”,801这就未免乖戾于夏、商、周时代的实际的历史进程。夏、商、周三代,特别是夏、商时代,还是方国林立的状态。这在古代文献里有不少记载,如《左传》哀公七年:“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802《墨子·非攻下》:“古者天子之始封诸侯也,万有余。”803《吕氏春秋·用民》:“当禹之时,天下万国。”804《战国策·齐策四》:“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故舜起农亩,出于岳鄙,而为天子。及汤之时,诸侯三千。”805《晋书·地理志》:“春秋之初,尚有千二百国,迄获麟之末,见于经传者,百有七十国。”806这些材料表明,夏、商、周三代确实存在着为数众多的部落和方国。它们之间的分化、组合、联盟关系的发展和演变是当时社会历史进展的轴心。像殷都屡迁这样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应当而且可能从这里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