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史丛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夏商西周史丛考全本质检

甲骨卜辞中表现天象和气象的用辞比较丰富,“祲”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种。它曾经和虹并见于一辞,如《合集》第13442片“昃亦(夜)有祲有出虹自北”(见附图1),就是典型的一例。并于甲骨文“虹”字,郭沫若先生曾释为蜺,于省吾先生指出,虹与蜺有别,“甲骨文以有祟与出虹连文,以为虹能作祸祟,又视虹为有生机之物而能饮。均可与典籍相发明”1269。诸家对于“虹”字之释已无歧异,但是对于“祲”字的解释则歧异甚多。

这个字在卜辞中作,或体作“”形,见于《屯南》第3641片,辞谓“丁卯卜,有祲”。这个字,王襄曾疑其为凿字,后来詹鄞鑫先生加以论证,说:“字象手持锤击凿具之形,是凿字初文。”1270徐兆仁先生亦加以论证此说,谓“凿是一种由杀牲方式演变而来的祭祀之名,……蕴毁义”1271。《甲骨文字诂林》一书谓“字当释凿,卜辞为用牲之法,进而引申为祭名,又为灾咎之义”。关于“”字,《甲骨文字诂林》认为这个字是“”字的异体。并且将此字和习见的字皆释为“凿”1272

将这个字释为凿,是历来影响较大的一种说法。除了释凿之外,前辈及时贤专家或有释这个字为“报”、“设”、“酌”、“毁”、“吺”、“投”、“酘”、“霓”等多种说法。从其说法之多,亦可见学者们对于这个字的重视。专家的这些解释,卓见迭出,值得重视,但是歧异亦较大,当有进一步解释的余地。专家或认为以上诸说之中,释为设、吺近之,但在解释相关卜辞的时候,则比较困难。

研究卜辞文例,将这个字作为动词“设”,解释卜辞时确有困难之处。例如,它曾和虹或鸣鸟并见于同一条卜辞,用例相同,它也就应当为名词,该是和虹若鸣鸟相同的自然现象或自然物,而不应当是动词。这里可以举出《甲骨文合集》第522片(见附图2)略作说明。这条卜辞说:

庚申亦(夜)有有鸣鸟……

如果把它作为动词则其后应当紧随“鸣鸟”二字,不会出现“有”字。今它与“鸣鸟”前皆有“有”字说明了它与“鸣鸟”当属同类,也应当是名词。再如《合集》第13442片(见附图1),它和虹前分别皆有“有”字,亦证明它和虹一样也应当属于名词。这些辞例表明将其作为动词“设”,于卜辞是难以说通的。

关于这个字的考释,今在前辈专家研究的基础之上试再做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