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引言
改善代际流动性,是提升人力资本效率、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途径。深入分析我国代际流动性的趋势与原因,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关于我国代际流动性的研究不断深化,但在代际流动性趋势与原因方面仍有诸多争议之处。一些研究认为中国代际流动性不断提高,而另外一些研究则表明代际流动性逐渐下降。实证研究的争议主要原因在于三点:①基于代际收入弹性的分析严重依赖于永久收入的估算,并且难以全面控制遗漏变量带来的估计偏误;②基于社会流动表的分析虽不依赖永久收入,但易受阶层边缘分布变化的影响,且难以深入分析流动性变迁原因;③不同实证研究使用的数据样本不同,未能清晰地指向特定社会群体。
本研究利用最新的数据和创新的方法,从年龄群组的视角分析中国代际流动性的趋势与原因。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居民代际流动性在“60后”“70后”与“80后”群组间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即“60后”群组代际流动性最高,“70后”群组最低,“80后”群组代际流动性较“70后”有所提升,但低于“60后”。而教育是影响职业阶层的最重要因素,且重要性随时代的演进而增强。教育不平等效应对不同年龄群组的代际流动性变迁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对“70后”代际流动性的下降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将Altham分析方法引入中国代际流动性分析领域,可以更好地摆脱阶层边缘分布变化带来的影响,更准确地分析代际流动性趋势。第二,基于反事实分析的思路,拓展Altham分析方法,借以分析代际流动性变迁的决定因素。这一创新方法有助于考察宏观整体因素的影响,弥补普通回归分析的短板。第三,从年龄群组的视角考察代际流动性,清晰地界定了研究对象。个体在求学就业过程中,主要与同龄人竞争社会资源,因此分析不同年龄群组的代际流动性具有更直接的社会意义。第四,阐明了教育不平等效应对代际流动性的重要影响,指出了教育不平等效应的三个决定因素,并为政策设计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后文的安排如下:第二节回顾既有文献;第三节描述数据;第四节详细介绍实证方法;第五节讨论分析结果;第六节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