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5 本章小结
本文的理论框架对中国“技术膨胀型经济失速”的困局提供了如下解释。技术进步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两个渠道影响经济增长。直接效应是,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进而提高总产出。间接效应是,技术进步提高了要素的边际报酬,从而增加要素积累。中国近年来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作用虽然很积极,但其间接效应受到社会公平性下降的冲击。社会公平性下降降低了人力资本效率,阻碍了人力资本积累。社会公平性下降对人力资本积累的负面冲击,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技术进步的积极效果,从而造成了“技术膨胀型经济失速”的现象。
本文的分析还警示了中国经济存在步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从各种“二代”现象来看,中国的制度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公平。制度公平性不断下降,将使人力资本效率降低,阻碍人力资本积累,从而将中国经济推向一个低水平均衡。根据本文的理论分析,在当前的境况下,没有社会改革而试图通过技术进步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未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是因为,当社会变得越来越不公正时,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较弱。解决中国经济当前的困境,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进行制度变革,使社会越来越公平。只有制度更加公平,才能提高人力资本效率,将中国经济推向一个高水平均衡。为此,政府需要对方方面面的制度进行调整,包括为公民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构建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减少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转的种种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