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分地区的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但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东、中、西部呈现梯度发展格局。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实背景,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特征,有助于比较制定针对性和差异化政策。本节主要分别考察东、中、西、东北部4个地区的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其中东北地区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工业重型化特征明显,工业污染物排放问题突出,在我国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将对东北地区进行单独分析。另外,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3大战略“支撑带”,系统分析3大“支撑带”地区的污染物排放差异性特征,有利于综合制定大气主要污染物治理措施,“倒逼”区域经济结构升级,本节将分别对3大“支撑带”地区的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分析。
一 分地区的大气主要污染物及人均排放情况
(一)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属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在某种程度上,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能够代表我国经济综合实力。图3-8显示,东部地区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走势俨然是全国缩影,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烟(粉)尘排放量走势情况与全国高度吻合。二氧化硫排放量呈现波浪式增长特征,主要转折节点与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变动基本一致,东部地区在实施污染治理、加强环境保护、优化经济质量方面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十二五”以来东部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进入逐年下降轨道。东部地区烟(粉)尘排放量变动与全国相似,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和人均烟(粉)尘排放量变动情况基本与其排放量变化趋势相吻合,比较而言,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呈总体下降态势,人均烟(粉)尘排放量呈总体稳定趋势,见图3-9。
图3-8 1985~2013年东部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
图3-9 1985~2013年东部地区主要污染物人均排放情况
(二)中部地区
中部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6个相邻省份,中部地区依靠全国10.7%的土地,承载全国28.1%的人口,创造全国约20%的生产总值,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在我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图3-10显示,中部地区二氧化硫、烟(粉)尘排放变动情况也与全国保持大体相一致的变动趋势,前期二氧化硫的排放水平呈上升趋势,至2006年开始出现缓慢下降,总量从1985年的294万吨,一直上升到2006年的601.5万吨,达到原先水平的两倍之多,而后开始呈现逐年稳步下降的态势。烟(粉)尘排放量在前期呈总体下降的态势,到1997年达到最低水平,为305.8万吨;1998年又出现大幅上升态势,是上一年的2.39倍,之后逐年开始下降,到2002年又开始逐年稳步攀升,2005年达到第2个高峰,为678.1万吨,之后与全国趋势一致,开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人均排放量来看,中部地区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人均烟(粉)尘排放量在前期也是总体呈下降趋势,1998年达到第1个高峰后开始下降,到2002年又开始逐年攀升,2005年达到第2个高峰,之后开始逐年快速下降,见图3-11。
图3-10 1985~2013年中部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
图3-11 1985~2013年中部地区主要污染物人均排放情况
(三)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是我国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土地面积约69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人口约3.9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9%。西部地区二氧化硫、烟(粉)尘排放变动趋势总体与全国保持一致,前期呈逐年上升趋势,在1995年达到第1个高峰后,在1996~2002年基本稳定在460万吨上下的水平,2003年又开始小幅稳步攀升,直到2006年达到第2个高峰后,开始逐年下降。烟(粉)尘排放量整体呈现跌宕下降趋势,从1985年的593万吨,减少到2013年的421万吨,下降幅度并不明显(见图3-12)。从人均污染物排放量来看,西部地区的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和人均烟(粉)尘排放量基本保持了与其绝对值相类似的变动趋势,从总体来看,西部地区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呈总体上升态势,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污染物排放压力较大;西部地区的人均烟(粉)尘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见图3-13。
图3-12 1985~2013年西部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
图3-13 1985~2013年西部地区主要污染物人均排放情况
(四)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和重工业基地之一,在我国区域战略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图3-14显示,东北地区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在1985~1995年呈不断攀升态势,这与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快速发展的重工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国家采取强制性环境治理措施的情况下,1996年东北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幅下降,并在之后的几年里呈稳步缓慢下降态势,2003年后,以重工业为主体的东北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带动二氧化硫排放量急剧攀升,并在2006年达到第2个高峰,2006年后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仍有反复,且排放量水平仍然偏高。东北地区的烟(粉)尘排放量自1985年以来,基本呈不断下降趋势,下降速度逐渐趋缓。从人均排放情况来看,东北地区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变动趋势基本与其总量变动趋势一致,且在大部分年份,东北地区的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全国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人均烟(粉)尘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从1985年的约0.06吨/人一直下降到2013年的不足0.02吨/人,但排放水平大大超过全国人均烟(粉)尘排放量的水平,体现出东北地区重工业化经济结构的高污染特征,见图3-15。
图3-14 1985~2013年东北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
图3-15 1985~2013年东北地区主要污染物人均排放情况
(五)全国4大地区大气主要污染物及人均排放量对比
从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4个地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比较来看,早期东部地区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高于中西部地区,从2003年开始,西部地区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超过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不仅始终低于东部地区,还始终低于西部地区,见图3-16。从各地区烟(粉)尘排放量的比较看,前期东西部地区的烟(粉)尘排放量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中部地区的排放量低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后期(2000年之后)中西部地区烟(粉)尘排放量则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而东部地区的烟(粉)尘排放量远低于中西部地区的烟(粉)尘排放量,表明东部地区在加快经济发展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同时,实施了更加有力的烟(粉)尘排放控制措施,并取得显著积极成效,见图3-18。东北地区受制于重工业化结构的影响,近年来的大气污染物减排成效明显弱于其他地区。
图3-16 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对比情况
图3-17 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对比情况
从人均排放量来看,前期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但从2003年开始,西部地区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开始超过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呈现“西高东低”的特征;2005年后,东北地区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开始超过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即总量排放较低的东北地区其排放强度要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见图3-17。从人均烟(粉)尘排放量来看,前期东北地区的人均烟(粉)尘排放量远高于全国东中西部3个地区,反映出东北地区由于产业结构比较重型化的特征,加之发展方式粗放,造成人均排放量较高;2000年后,国家开始加大烟(粉)尘治理力度,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人均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各地区人均烟(粉)尘排放量差距逐渐缩小,见图3-19。
图3-18 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烟(粉)尘排放量对比情况
图3-19 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人均烟(粉)尘排放量对比情况
(六)全国4大地区氮氧化物排放情况
根据数据可得性,本节仅对2011~2013年度4大地区的氮氧化物变动趋势情况进行分析。图3-20显示,我国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和人均排放量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各个地区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较看,东部地区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最高,东北最低(这与东北地区的经济体量小有关);西部地区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始终高于中部地区。从人均排放比较来看,东北地区人均氮氧化物排放量最高,反映出东北地区氮氧化物治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人均氮氧化物排放量不仅高于中部地区,还始终高于东部地区,人均氮氧化物排放量最少的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均氮氧化物排放量较高,与西部地区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经济结构重工业占比较高有关,见图3-21。
图3-20 2011~2013年全国4大地区氮氧化物排放量对比情况
图3-21 2011~2013年全国4大地区人均氮氧化物排放量对比情况
图3-22 2011年4大地区氮氧化物排放及人均排放对比情况
图3-23 2012年4大地区氮氧化物排放及人均排放对比情况
图3-24 2013年4大地区氮氧化物排放及人均排放对比情况
二 分地区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及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情况
在对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大气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强度进行分析之前,首先对各个地区的工业发展情况(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一)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情况
4大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有着显著的地域特色。东部地区是我国率先发展的经济资源密集区,工业比重由最初的最高点42.21%开始波动式下降到2013年的38.10%,反映了我国东部地区已经进入经济结构服务化趋势。中西部地区是我国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二者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前期二者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都比较小,分别为34.93%和30.41%,并且变化趋势基本不大,2000年后受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入WTO的影响,中西部地区开始不断加大自身工业投入,并积极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工业转移,工业比重逐步提升,反映出我国中西部地区还处于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增强的阶段。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前期呈下滑趋势,2005年后开始恢复上升趋势,这与东北地区特殊的工业产业基础以及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大对东北的支持力度有关,从总体来看,东北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始终基本维持在45%上下小幅波动,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基地地位没有改变,见图3-25。
从地域横向比较来看,由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政策支持、科技水平以及人力资源等各方面因素的差异化影响,东、中、西部地区呈梯度发展趋势,前期东部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占比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比又高于西部地区。2008年金融危机后,区域间产业发展态势出现转折,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比开始下降,中部地区工业增加值比重开始赶超,且二者差距呈逐渐扩大趋势,这既与东部地区不断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工业剩余产能以及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开始逐渐侧重发展第三产业有关,也与肇始于2007年底的金融危机有关,由于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更加激烈,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较大,对其传统制造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牌工业基地,其工业增加值占比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近几年由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动力下滑,加之中部地区工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国家政策的倾斜,东北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占比被中部地区超过。西部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占比始终最低,仍需加大对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扶持投入,以提高其工业化水平。
图3-25 1985~2013年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情况
图3-26 2013年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情况
(二)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1.东部地区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东部地区的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走势在1985~1996年出现快速下降,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由1985年的0.1175吨/万元快速下降至1996年的0.0157吨/万元,烟(粉)尘的排放强度由0.2085吨/万元快速下降至1996年的0.0118吨/万元,年均分别下降16.72%和22.98%,之后两类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均呈逐年稳步下降的趋势,2013年分别下降至0.0019吨/万元和0.0011吨/万元,较1985年分别下降了98.38%和99.47%,减排成效显著,见图3-27和图3-28。
图3-27 1985~2013年东部地区二氧化硫的排放强度
图3-28 1985~2013年东部地区烟(粉)尘的排放强度
2.中部地区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中部地区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在1985~1989年呈现快速下降转为缓慢下降态势,1990~1996年再次呈现快速下降趋势,由1985年的0.1503吨/万元下降至1996年的0.0198吨/万元,随后下降速度逐渐平稳,2013年下降至0.0038吨/万元,较1985年下降了97.47%。烟(粉)尘排放强度由1985年的0.3424吨/万元稳步下降至1997年的0.0201吨/万元,在1998年出现小幅上升之后,呈现稳步下降趋势,2013年下降至0.0025吨/万元,较1998年下降了94.40%,年均下降17.48%,见图3-29和图3-30。
图3-29 1985~2013年中部地区二氧化硫的排放强度
图3-30 1985~2013年中部地区烟(粉)尘的排放强度
3.西部地区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西部地区的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总体也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其中前期呈快速下降趋势,之后呈现稳步下降态势,由1996年的0.0338吨/万元下降至2013年的0.0060吨/万元,下降82.25%,年均下降9.67%。烟(粉)尘排放强度由1985年的0.3478吨/万元快速下降至1997年的0.0271吨/万元,年均下降19.16%,然后由1998年的0.0488吨/万元稳步下降至2013年的0.0033吨/万元,年均下降16.44%。总的来看,西部地区的二氧化硫和烟(粉)尘的排放强度均呈下降趋势,2013年较1985年分别下降97.64%和99.05%,年均下降幅度分别为12.52%和15.32%,见图3-31和图3-32。
图3-31 1985~2013年西部地区二氧化硫的排放强度
图3-32 1985~2013年西部地区烟(粉)尘的排放强度
4.东北地区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东北地区的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同样呈现不断下降趋势,2013年二氧化硫的排放强度为0.0035吨/万元,较1985年下降了97.35%,年均下降12.16%;烟(粉)尘的排放强度先是由1985年的0.4914吨/万元快速下降至1996年的0.0288吨/万元,年均下降22.73%,后又稳步下降至2013年的0.0031吨/万元,较1985年下降了99.37%,年均降幅达16.55%,见图3-33和图3-34。
图3-33 1985~2013年东北地区SO2的排放强度
图3-34 1985~2013年东北地区烟(粉)尘的排放强度
5.4大地区2013年度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图3-35和图3-36显示,4大地区的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与排放总量特征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总体上4大地区的二氧化硫和烟(粉)尘排放强度呈现“西高东低”特征,东部地区单位GDP二氧化硫和烟(粉)尘排放强度较低,中西部依次升高,其原因可能与中西部地区燃煤含硫率高、脱硫设施运行效率低等有关,同时也说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的进步和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
图3-35 2013年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吨/万元)
图3-36 2013年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烟(粉)尘排放强度(吨/万元)
三 2008~2013年特殊经济带(地区)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对比
本节主要对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地区、京津冀地区的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进行分析和对比。
(一)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近年来,长江经济带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做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由于长江经济带在全国经济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江经济带的二氧化硫和烟(粉)尘排放总量在全国占有较大比重,2013年分别占全国比重为34.56%和27.92%。纵向来看,长江经济带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02年前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总体呈稳定水平,之后出现快速攀升,2006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达到峰值,接近1000万吨,占全国比重37.63%,之后开始逐年下降,下降趋势保持稳定。长江经济带的烟(粉)尘排放量总体上同样呈波动下降趋势,2013年降到356.91万吨,较1985年下降了64.2%,年均下降3.6%,见图3-37。从人均排放量来看,1985年以来,长江经济带的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在前期波动攀升到2006年历史最高位0.0174吨/人之后,开始逐年下降,但从总体来看,基本呈波动稳定趋势,保持在0.0116吨/人上下的水平;人均烟(粉)尘排放量则与其总量排放趋势类似,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见图3-38。
图3-37 1985~2013年长江经济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变动趋势情况
图3-38 1985~2013年长江经济带主要污染物人均排放量变动趋势情况
(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
“一带一路”地区在国内包括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西北6省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3省,广西、云南、西藏西南3省区,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5省区市,内陆地区则是重庆。图3-39、图3-40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所涉及省区市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前期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的上升趋势比较缓慢,2006年达到历史最高值将近1200万吨,较1985年大幅上升,上升幅度达到153.55%,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0.0214吨/人。近年来,在全国二氧化硫治理力度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就烟(粉)尘排放来看,无论是排放总量,还是人均排放量,“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排放量自1985年以来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13年烟(粉)尘排放总量降至673.47万吨,较1985年下降了40.98%,年均降幅为1.87%。
图3-39 1985~2013年“一带一路”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变动趋势情况
图3-40 1985~2013年“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主要污染物人均排放量变动趋势情况
(三)京津冀地区
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廊坊、沧州、秦皇岛、唐山、承德、张家口、衡水、邢台、邯郸、石家庄11个地级市,土地面积21.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为1.1亿人,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约为6.65万亿元,占全国10.4%。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重大国家战略之一。京津冀地区以汽车工业、电子工业、机械工业、冶金钢铁工业为主,是全国主要的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基地,从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看,京津冀地区的二氧化硫和烟(粉)尘排放总量在全国占比相对较小,2013年分别占全国比重为7.77%和11.42%。图3-41、图3-42显示,京津冀地区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但相对比较平稳,从1985年的最低排放水平117万吨逐步上升1995年的187万吨,1996年后稳步下降至2002年的137.48万吨,之后又快速攀升至2006年的最大值197.6万吨,在最近的8年中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但总体基本维持在110万~200万吨之间的水平,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也基本稳定在0.01吨/人到0.02吨/人之间。而烟(粉)尘排放量则是先从1985年的215万吨,下降至1997年的105.07万吨,1998年又急速上升至208.28万吨,之后基本呈总体下降态势,2011~2013年则基本稳定在140万吨左右;人均烟(粉)尘排放量趋势与排放总量变动趋势情况基本一致,总体上从1985年的0.0294吨/人降至2013年的0.0134吨/人,降幅达54.42%,减排效果较为显著。
图3-41 1985~2013年京津冀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变动趋势情况
图3-42 1985~2013年京津冀地区主要污染物人均排放量变动趋势情况
(四)3大支撑带2011~2013年氮氧化物排放及人均排放情况
根据数据可得性,本节仅对2011~2013年度京津冀地区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变动趋势进行分析。纵向来看,3大支撑带的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均呈逐年稳步下降态势,在此,我们将3大支撑带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变动趋势与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变动趋势进行对比。我国从2006年开始统计氮氧化物排放量,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从2006年的1523.8万吨快速增长到2011年的2404.3万吨,2012年氮氧化物排放总量2337.8万吨,比2011年下降2.77%,这是有统计数据以来的首次下降,随后2013年较2012年继续下降4.7%。根据专家预测,综合考虑火电、水泥、机动车排放所占比重以及既有减排趋势等因素,初步估算机动车保有量上升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增量会被火电、水泥行业的削减量抵消,全国氮氧化物排放增长态势将得到有效遏制。从横向来看,由于“一带一路”包含区域较为广泛,其所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量最多,居其次的是长江经济带地区,京津冀地区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量最少,但3大区域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均呈下降态势,见图3-43。由于3大支撑带所覆盖的区域基本囊括了全国重要的经济集聚区,该结果与全国氮氧化物的变动趋势形成了相互印证态势。从人均排放量来看,京津冀地区的绝对排放量最少,但其人均氮氧化物排放量却最高,基本维持在0.02吨/人的较高水平,不仅高于“一带一路”地区的人均排放量,还明显高于长江经济带大约0.013吨/人的水平,京津冀在控制氮氧化物排放方面的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和落实,见图3-44。
图3-43 2011~2013年3大支撑带氮氧化物排放量对比情况
图3-44 2011~2013年3大支撑带人均氮氧化物排放量对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