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大事件时间表
1804年:首次从鸦片里提取出吗啡。
1839年:英国强迫中国销售英国在印度种植的鸦片,导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占领香港。
1853年:皮下注射器发明。发明者的妻子是第一个死于注射药物过量的人。
1898年:拜耳公司的化学家合成了二乙酰吗啡,称其为海洛因。
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哈里森麻醉品税法》。
1928年:最终被称为药物依赖问题委员会的组织成立,是为了组织研究以找到“圣杯”:一种非致瘾性止痛药。
1935年:作为联邦监狱/药物康复研究中心的麻醉品农场在肯塔基州列克星顿开张。
1951年:亚瑟·萨克勒通过抗生素土霉素的宣传活动,彻底改变了药物广告方式。
1952年:亚瑟·萨克勒、雷蒙德·萨克勒及莫蒂默·萨克勒买下了普渡-弗雷德里克公司。
1960年:亚瑟·萨克勒对安定的宣传活动,使其成为业界第一个销售达百万美元的药品。
1974年:麻醉品农场关闭,变成一家医疗中心和监狱。
1980年:让·谢恩斯韦德成为世卫组织癌症项目负责人,设计了世卫组织疼痛阶梯治疗方案。
1980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给编辑的信”,即后来所称的“波特和吉克的信”(Porter and Jick)。
1980年代初:铪利斯科的首批移民在洛杉矶的圣费尔南多谷开始了贩卖海洛因的生意。
1984年:普渡公司推出美施康定,一种以癌症病人为销售对象的缓释型吗啡类止痛药。
1986年:凯瑟琳·福莱博士和罗素·波特诺伊博士在《疼痛》杂志发表论文,拉开了一场关于使用阿片类止痛药治疗更广泛疼痛的辩论。
1987年:亚瑟·萨克勒去世。是他让医药广告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1990年代初:“铪利斯科男孩”的海洛因窝点开始向圣费尔南多谷以外扩张,蔓延到美国西部多个城市。其批萨外卖式服务体系也逐渐发展。
1996年:普渡公司推出奥施康定,一种缓释型羟考酮,主要面向慢性疼痛患者销售。
1996年:大卫·普罗克特医生位于肯塔基州南岸的诊所,被认为是全美第一家“药丸工厂”。
1996年:美国疼痛学会主席强烈要求医生将疼痛作为生命体征。
1998年:“神秘人”首次带着铪利斯科的黑焦油海洛因向东穿过密西西比河,在俄亥俄州哥伦布登陆。
1998年:在俄亥俄州朴茨茅斯,大卫·普罗克特医生出了一起车祸,导致无法行医,但仍可经营止痛诊所。他雇用了一些医生去为他开诊所。
1990年代末:“铪利斯科男孩”的海洛因窝点开始向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多座城市和郊区扩展。
1998—1999年:退伍军人事务局和医疗机构联合认证委员会将疼痛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
2000年:以铪利斯科的海洛因网络为目标的“焦油坑行动”,是美国缉毒署/联邦调查局最大规模的联合行动,针对的是东西海岸之间的首个毒品共谋案。
2001年:“华盛顿州工伤赔偿体系”所覆盖的受伤工人开始死于阿片类药物过量。
2002年:大卫·普罗克特医生对走私毒品和共谋的罪行供认不讳,被判在联邦监狱服刑11年。
2004年:华盛顿州劳动工业部的盖瑞·弗兰克林博士和洁米·迈博士公布了他们对受伤工人过量服用阿片类止痛药致死事件的调查结果。
2000年代中期:至少有17个州都有铪利斯科黑焦油海洛因的窝点。按人均算,俄亥俄州朴茨茅斯的“药丸工厂”的数量比美国任何一个城镇都多。佛罗里达州宽松的法规使它成为另一个非法药品供应中心。
2006年:美国缉毒署针对全美各地的铪利斯科海洛因窝点开展了第二次行动,即“黑金热行动”。
2007年:普渡制药及其三位高管对于不当营销奥施康定的轻罪指控表示认罪,并被处以6.34亿美元的罚款。
2008年:在美国,药物过量(尤其是阿片类药物)超过了车祸死亡的数量,成为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
2010年:泽塔斯贩毒集团和锡那罗亚贩毒集团之间的毒品暴力蔓延至纳亚里特州的铪利斯科。
2011年:俄亥俄州通过了《众议院第93号法案》,对止痛诊所进行监管。
2013年:药物依赖问题学会成立85周年,依然没找到那个“圣杯”,即非致瘾性止痛药。
2014年:演员菲利普·西摩·霍夫曼离世,滥用阿片类药物的流行病以及从服用止痛药转向使用海洛因的现象第一次在美国引起广泛的关注。
2014年:美国食药局批准了重酒石酸氢可酮缓释胶囊(Zohydro),一种可防止滥用的长效缓释型氢可酮止痛药。还批准了普渡制药的盐酸羟考酮与盐酸纳洛酮缓释片(Targiniq ER),它是缓释的羟考酮与纳洛酮的结合,后者是一种可逆转阿片类药物过量的解毒剂。
相关概念释义:本书中,对于吗啡和海洛因这样直接从罂粟中提炼出来的药物,以及其他间接地来自罂粟或由罂粟提炼的药物合成,同时与吗啡有着类似疗效的药物,我都使用了“阿片类药物”(opiate)一词描述。这些衍生物常被称为类阿片(opioid)。但是,我认为如果整本书里对这两个词语来回切换,会让对此没有深入了解的读者感到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