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连续脑电监测图形快速判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新生儿脑电监测基本知识及常见伪差识别

脑电图仪器通过头皮可记录到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同步电活动,这些电活动来源于足够数量的皮层锥体细胞产生的突触后电位,通过时间、空间整合的总和,放大器装置将不同部位的电压差放大数百万倍后,最终呈现出头皮脑电图模式(图3-1)。
图3-1 脑电图监测流程
若想获得客观真实的脑电图数据,除需要高性能的放大器之外,记录电极的安放也尤为重要。成人常规头皮脑电图记录位置参照国际10-20系统,而新生儿头围较小,可适当减少电极数量,最少9导,必须包含中线部位。电极安放要遵循“对称”原则并兼顾各解剖分区,建议同时安装心电和肌电电极(图3-2,图3-3)。
图3-2 电极安放示例
A.国际10-20系统;B.新生儿电极安放参考位置(将原Fp1、Fp2位置后移10%,也可称为Fp3、Fp4)。GND:地线电极;REF:系统参考电极;A1、A2:耳电极;电极阻抗:100~10 000Ω
图3-3 肌电与心电电极安放
肌电(绿色箭头标记三角肌肌电):选择双三角肌/双股四头肌→磨砂膏清洁局部皮肤降低阻抗→成对电极间隔2~4cm分别粘贴于肌腹(负极)及肌腱处(正极);心电(红色箭头标记):一对电极贴于心前区
监测多选择患儿喂奶后安静状态,记录时间应在60分钟或更长,记录过程中需标记患儿的生后日龄(DOL)、经后龄(PMA)、特殊事件(抽搐发作)及特殊治疗或用药(镇静剂、抗惊厥药物、亚低温)等。护士巡视时需给予触觉等刺激以观察脑电图反应性,监测过程中需注意调整摄像头,时刻保持患儿面部及四肢清晰可见(图3-4)。在监测过程中及监测结束后均可对脑电参数进行调整,以便分析数据(图3-5,图3-6,表3-1)。
图3-4 录像镜头调整
患儿面部朝向镜头且显示清晰,头面部及四肢充分显露、无遮盖
图3-5 相关参数
a.纸速;b.电压灵敏度;c.高频滤波;d.低频滤波;e.陷波滤波;f.导联组合方式。上部分蓝色致密波带:aEEG;下部分:EEG、肌电及心电
表3-1 记录参数调节参考
图3-6 常用EEG导联组合方式示例
左:平均参考;右:双极导联。AV:将每个头皮记录电极分别串联一个1~2MΩ的电阻,再并联在一起,处理后得出一个电位值。对初学者来讲,导联组合可以简单理解为“差值计算”,不同的导联组合方式由不同的“减数”及“被减数”组成
对脑电图的特征分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脑电波频率、波形、位相、波幅(图3-7~图3-12,图3-20)。
图3-7 脑波的波形、波幅(振幅)、频率及位相
脑电图的判读可从单个脑波分析波形、波幅、频率、位相→脑波的出现部位、出现方式以及对外界刺激的应答→随年龄的增长,不同年龄脑波成熟变化的时间过程
图3-8 脑波频率分类
δ频带0.3~3.5Hz;θ频带4~7.5Hz;α频带8~13Hz;β频带14~30Hz;δ波(蓝色框);θ波(紫色框);α波(红色框);β波(绿色框)
图3-9 用工具粗测目标波形的频率及波幅的方法(红色箭头)
图3-10 常见波形(棘波、尖波、宽大尖波)
人为划分为棘波(<100毫秒,红色箭头)、尖波(100~200毫秒,蓝色箭头);由于新生儿髓鞘发育不成熟,也会出现一种特殊波形,其波形较尖,但周期超过200毫秒,称为宽大尖波或尖形δ波(黄色箭头)
图3-11 常见波形(重叠波、多形性波)
重叠波形的代表,δ刷(绿色框),多为1~1.5Hz δ波上重叠α、β频段波;多形性波(红色框)多为形态不规则的δ波
图3-12 位相及波形(负相波、正相波、双相波及多相波)
负相棘/尖波(黄色箭头)、正相尖波(红色箭头)、负正双相尖波(绿色箭头)、多相棘波(蓝色箭头)、尖慢复合波(黑色箭头)、棘慢复合波(紫色箭头)
图3-20 依据电压水平对足月儿脑电背景进行分类
2.脑电波分布及出现方式(图3-13~图3-17)。
图3-13 局部性节律性波发放
Cz:5Hz,θ节律(蓝色框);Fp1:2Hz,δ节律(红色框);C4、Cz为主,8~9Hz,α节律(绿色框)
图3-14 弥漫性波形
弥漫性δ波活动,其间可见δ刷
图3-15 广泛性暴发-抑制图形
EEG走纸速度为20mm/s
图3-16 半球同步性与非同步性
左右半球同步性良好(绿色箭头);双侧半球非同步性(黄色箭头)。上图走纸速度30mm/s,下图走纸速度20mm/s;蓝色为左侧半球,红色为右侧半球
图3-17 半球之间对称性与非对称性
A.显示双侧半球基本对称;B.左侧半球(蓝色)电压明显低于右侧半球,双侧不对称
3.脑电活动的反应性及连续性(图3-18,图3-19)。
图3-18 脑电活动的反应性
外界刺激(声、光、触、痛)引起的EEG改变:当原本EEG为弥漫性慢波背景时,多引起一过性弥漫性电压衰减(红色箭头);但原本EEG为低波幅背景时,多引起高波幅慢波活动(少见)
图3-19 脑电活动连续性变化
随年龄增加,EEG由TD图形→TA图形→连续图形(走纸速度15mm/s)。A. PMA 28周 +5,TD图形;B. PMA 39周 +6,TA图形;C. PMA 44周,连续图形(红色箭头示暴发间隔)
续图
在阅图过程中,可以结合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分析,aEEG既可评价整体脑电背景及成熟度,又可快速识别惊厥事件。aEEG的参数介绍及相关判读要点,见图3-21~图3-25及表3-2、表3-3。
图3-21 aEEG的信号加工过程
图3-22 常用aEEG导联示例
单通道,双极导联:P3-P4(传统常用)等;双通道,双极导联:C3-P3 C4-P4、F3-P3 F4-P4等。目前可在全通道原始脑电记录过程中显示任意通道aEEG,导联组合也可选取双极导联法或平均参考导联法,但注意应用平均参考导联法会导致电压相对偏低
表3-2 aEEG与EEG比较
表3-3 判读aEEG的注意事项
对于EEG细节不能进行判断,例如不能识别以下情况,包括异常波形及频率、轻度不对称、同步性、短时间的惊厥发作、惊厥发作的定位和演变过程;
原始EEG可能存在伪差,会导致aEEG的图形变化,应注意识别;
判读aEEG一定要结合EEG,两者可以相互补充,有利于新生儿脑电图的判读
图3-23 aEEG参数
上边界和下边界:代表该段记录中最高振幅及最低振幅的电压值;带宽:代表振幅的变化范围,若带宽增加,说明该段记录中振幅变化范围增大;宽带区:带宽相对较宽的部分;窄带区:带宽相对较窄的部分;变化趋势:aEEG参数(上边界、下边界、带宽)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或特定模式
图3-24 aEEG背景分类
图3-25 睡眠-觉醒周期
新生儿睡眠-觉醒周期在aEEG上表现为平滑的周期性改变,主要为下边界电压的变化。宽带部分多代表安静睡眠期(QS期)的交替图形或非连续图形,窄带部分对应清醒期(W期)或活动睡眠期(AS期)较为连续的图形。随胎龄增加:窄带上缘逐渐降低、下缘升高,带宽逐渐变窄;宽带上缘及下缘电压均呈逐渐增高趋势,带宽逐渐变窄。aEEG不能完全区分AS期及W期
脑电信号较弱,记录过程中容易掺杂外源信号,这些混杂进来的非脑电信号即伪差/伪迹,在判读过程需将这些伪差正确识别及利用,才能更准确地评估脑功能状态,常见的伪差类型,见表3-4及图3-26~图3-38。
表3-4 生理性伪差与非生理性伪差
伪差/伪迹为外界混入的非脑电信号
图3-26 50Hz交流电干扰(全导联黑色毛刺状图形)
下图可见开启陷波滤波后(红色箭头),可以消除50Hz交流电干扰
图3-27 心电伪迹及窘迫呼吸所致伪迹
O1(红色):心电伪迹,可见其与心电R波对应关系;Cz(蓝色):窘迫呼吸动作造成的伪迹,形状可多变,主要注意与患儿呼吸频率一致
图3-28 动作伪迹
EEG导联呈杂乱不规则图形,肌电导联可见动作肌电暴发,患儿哭闹
图3-29 电极所致伪迹
P4、O2不规则波形:盘状电极与头皮表面位移摩擦产生的伪迹(也称爆破、pop)
图3-30 吸吮伪差
T3为主,针尖样肌电波形:患儿吸吮造成的伪迹,动作幅度较大时可出现较广泛波形
图3-31 出汗
出汗引起皮肤电阻变化,造成基线缓慢偏转。其中C4导联呈略粗黑线样改变,因记录电极与头皮接触不良所致
图3-32 电极或导线故障
上、下两图为患儿同一次记录中,Fp2导联(红色)电极导线折断造成不同形状的伪迹图形
图3-33 瞬目动作造成的伪差
Fp1、Fp2向下深偏转随后较低的向上偏转电位(红色),同时存在低波幅毛刺样肌电伪迹,患儿当时处于清醒状态;瞬目伪差对辅助判断患儿醒觉状态有一定意义
图3-34 全部电极导线脱落
导线脱落所致aEEG图形持续上抬(红色箭头)
图3-35 局部盐桥效应
P4与O2电极位置距离过近或因盐水、汗液等连接形成短路,导致两者间电压差过低,双极导联阅图时P4-O2导联出现“直线样”图形
图3-36 头皮过湿引起全导联的盐桥效应
a:记录起始,洗头后头皮未干,盐桥效应造成整个脑区“严重低电压”的假象;b:约4小时,头皮逐渐干燥,电压逐渐升高平稳(切记勿用盐水洗头)
图3-37 动作伪迹造成aEEG改变
aEEG显示“缺口现象”(绿色箭头),对应EEG哭闹所致肌电及动作伪迹,注意避免错误判断为惊厥发作
图3-38 仪器设备高频干扰造成aEEG改变
aEEG上、下边界上抬显示“缺口现象”,对应EEG显示为电子仪器干扰所致,而非惊厥发作(绿色箭头)
(石 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