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0章 蝶鞍区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第一节 概述
蝶鞍区位于颅底中央部位,其内容纳垂体、颈内动脉、视神经、视交叉等重要结构,周围又包绕海绵窦、Willis环、第Ⅱ~Ⅵ对脑神经等结构。蝶鞍区是颅脑肿瘤的好发区域,主要为垂体瘤、蝶鞍区转移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等。
垂体瘤是一组垂体前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系良性腺瘤,多发于育龄妇女。随着病程演变,肿瘤可以恶变。垂体瘤的临床表现主要为:
1.视神经受压症状与体征
由于肿瘤生长在蝶鞍内,向上发展则压迫视交叉或视神经而造成视力、视野的改变,90%以上的患者都有视力减退,也可为单眼视力减退,甚至造成一目或双目失明。
2.内分泌及代谢障碍症状与体征
垂体腺内分泌功能很复杂,主要是在中枢神经的支配下,通过内分泌控制人体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及性器官、性功能等生理活动的调节。
3.垂体功能低下
垂体功能低下的程度与正常垂体腺细胞受压的程度有关。由于垂体前叶功能低下以致其所控制的内分泌腺萎缩,表现多方面的功能障碍。
4.垂体功能亢进
嗜酸性细胞能产生生长激素及催乳激素。嗜碱性细胞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激素及促性腺激素等。因此,这类肿瘤可造成垂体功能亢进,尤其是在早期。
脑垂体瘤在蝶鞍内可以突破鞍底向下生长,并向两侧侵及颅内的重要血管和神经,但最常见的生长方式是向鞍上发展而压迫视交叉和视神经,而引起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有内科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内科治疗无效者。由于蝶鞍所处颅内特殊的位置,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的热门研究内容。治疗方法的变化始终伴随着显微外科的进步,计算机影像学的发展,以及后来的神经外科微创理论、内镜的使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
蝶鞍区转移瘤属于脑内转移瘤的一部分,会有类似于垂体瘤的一系列表现。
蝶鞍区肿瘤,其治疗手段非常有限,精确放疗是为数不多的方法之一,由于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特点,决定了其治疗垂体瘤的价值和合理性,目前应用较少,我们主要针对各种常规治疗手段都失败的病例,尝试应用放射性粒子植入的方法,有一定临床意义。
第二节 适应证
1.有临床症状的蝶鞍区肿瘤患者。
2.患者预期生存时间>3个月。
第三节 禁忌证
1.患者有出血倾向。
2.患者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预计生存期小于3个月。
3.患者KPS评分小于60分。
第四节 术前准备
一、患者准备
提前6小时禁饮食,穿刺部位备皮。
二、器械和药品准备
除常规穿刺包外,还应备好专用穿刺针,在普通粒子植入针的基础上,磨平尖端。骨钻和根据术前计划相匹配型号的钻头,适量应用镇静药物。
三、术前TPS计划
第五节 操作过程
1.进针路径
(1)经鼻腔进针:适用于较小病灶,病变范围局限于垂体窝内。选取仰卧位,患者颈下充分垫起,头过仰,尽量让鼻腔和垂体在CT扫描平面上,必要时倾斜CT扫描门架成负角,以保证穿刺针整体与垂体在一个面上显示。鼻腔及术区充分消毒,铺无菌巾,局麻后边进针边麻醉,穿刺针逐步到达靶点。
(2)经额叶进针:选取适当体位,如左侧卧、右侧卧、仰卧位等。扫描前用自制栅格贴于进针大体位置,定位后做标记,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局麻,钻孔。避开Willis环等重要血管,分步进针,直达靶点。
2.植入过程 在CT引导下用植入枪依次释放籽源,尽量按照巴黎原则(放射源呈直线排列,相互平行且距离相等),以0.5~1.0cm间隔将 125I粒子植入到瘤体内,即刻CT扫描观察,再退针至肿瘤边缘,调整角度后再次进针,同法逐颗释放粒子。必要时多点平行进针。
3.即刻扫描观察 观察的重点是有无并发症,如出血、粒子的位置,调整窗宽窗位,进一步观察,必要时补充布源,满意后结束手术重新扫描病灶,以备术后验证和复查。
4.术后处理 常规缝合穿刺点,以免脑脊液漏出,术后绝对卧床24小时,常规给以抗炎、脱水、激素、止血治疗3~5天。
5.术后验证。
第六节 并发症及处理
1.并发症
术中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有针道出血和局部脑坏死。尚未发现脑疝、大量出血甚至死亡的情况。
2.并发症的预防
定体位、定角度、分步进针、直达靶点,这是顺利完成治疗的前提,尤其应该注意务必要结合强化CT或者MRI资料,判断颅底知名血管的位置,并充分避开。另外,穿刺过程中仔细体会穿刺针的阻力,以免损伤血管。
3.并发症的处理
针道出血是最主要的并发症,减少穿刺次数,选取合理进针点,避免突然用力,是操作中的基本要点。出现针道出血后应停止手术,并立即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密切随诊观察,直到吸收,一般4~14天完全吸收,根据情况择期再次手术或放弃此种治疗。
第七节 治疗效果评价
由于蝶鞍区肿瘤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周围血管丰富,该手术对穿刺准确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如何安全完成手术是重中之重,相对而言,由于 125I粒子在其他部位的疗效经验,结合我们的体会, 125I粒子植入治疗蝶鞍区肿瘤的疗效确定,但因其解剖位置的复杂性,安全操作、顺利完成手术是此部位手术的重点。
和其他部位一样,此种疗法,局部控制率明显,但属局部治疗,其更远期效果有待随访,但是丰富了蝶鞍区肿瘤的治疗手段。
第八节 临床应用举例
例1 患者,女性,62岁,确诊鞍区脊索瘤1.5年,行放射治疗,1年前复查,肿瘤复发,后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图30-8-1~图30-8-8)。

图30-8-1 术前CT

图30-8-2 术前MRI

图30-8-3 术前计划

图30-8-4 术前计划DVH图

图30-8-5 术后CT

图30-8-6 术后CT

图30-8-7 术后验证计划

图30-8-8 术后验证计划DVH图
例2 患者,男性,64岁,确诊垂体瘤3个月余,经相关科室会诊,无法耐受外科手术及放射治疗,后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图30-8-9~图30-8-13)。

图30-8-9 术前CT

图30-8-10 术后CT

图30-8-11 术后验证计划

图30-8-12 术后验证计划DVH图

图30-8-13 术后2个月随访
例3 患者,男性,39岁,肺癌垂体窝转移瘤,额叶进针(图30-8-14~图30-8-18)。

图30-8-14 MRI强化T 1矢状位所见

图30-8-15 术前设计进针路线

图30-8-16 穿刺针进至靶点

图30-8-17 术后所见
续图

图30-8-18 术后1年2个月骨窗所见,粒子分布
例4 患者,男性,67岁,垂体瘤放化疗后复发,鼻腔进针(图30-8-19~图30-8-21)。

图30-8-19 术前定位

图30-8-20 完成治疗

图30-8-21 治疗9个月后复查,病灶得到控制
例5 患者,女性,60岁,垂体瘤手术后复发(图30-8-22~图30-8-24)。

图30-8-22 术前设计进针路线

图30-8-23 治疗过程

图30-8-24 治疗后粒子分布
(林庆胜 李 伟 胡效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