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H血型系统及Lewis血型系统
一、H血型系统
H血型系统只有1个H抗原(H1)。除罕见的孟买血型(Oh)外,所有红细胞表面都表达H抗原。H抗原是A和B抗原的前体物质,红细胞上H抗原数量与ABO血型有关,O型红细胞H抗原数量最多,而A型、B型红细胞上的H抗原绝大部分已被转化,H抗原较弱。使用抗-H试剂,红细胞上H抗原从强到弱排列顺序为:O>A2>B>A2B>A1>A1B。
1.H基因及H抗原的生化结构
H抗原的合成受FUT1及FUT2两个基因控制。FUT1基因是H基因,FUT2基因是Se基因,两个结构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是紧密连锁的两个位点。两个基因均编码α-2-岩藻糖基转移酶,H基因编码的糖基转移酶作用底物是Ⅱ型糖链,主要将红细胞Ⅱ型寡糖前体链转化为H抗原;Se基因编码的糖基转移酶作用的底物是Ⅰ型糖链,主要将分泌液Ⅰ型寡糖前链转化为分泌型H抗原。FUT2(分泌基因)决定了分泌液中是否存在ABH物质,FUT2酶红细胞不表达,在唾液腺、泌尿、生殖等组织中表达。非分泌型为se基因(隐性基因),所以用凝集抑制试验一般不能检出分泌液中的H物质。
2.H抗原缺失表型
(1)孟买型 孟买型表现非常稀少,1952年在印度孟买被发现,因此命名为孟买型,记为Oh。通过家系研究表明:孟买型携带的ABO基因可以遗传给子代,但由于孟买型人缺乏H基因(基因为hh)和分泌基因(基因为sese),不能形成H物质,所以即使有ABO基因,也不能形成ABO抗原。
孟买型的血清学特征是:无ABH抗原,正定型被检红细胞与标准血清抗-A、抗-B、抗-A,B、抗-H均无凝集,易误判为O型;因血清中存在抗-A、抗-B、抗-H,所以与A、B、O细胞全部凝集,孟买型的受血者只能输注孟买型供者的血液。
(2)类孟买型 该型个体缺乏H基因(hh),但至少有一个Se基因。其红细胞上不能检测出H抗原,但有少量A或B抗原,表示为Ah、Bh、ABh。
类孟买型红细胞与抗-H不凝集,与抗-A、抗-B弱凝集反应,甚至需要用吸收放散试验才能检出A和(或)B抗原。因为类孟买型分泌液及血浆中含有Ⅰ型链A和(或)B血型物质,红细胞从血浆中吸附A和(或)B抗原,从而表达微弱的A和(或)B抗原。唾液中含有少量的ABH血型物质。类孟买型血清中存在抗-H、抗-HI(或抗-IH)、抗-A或抗-B。
二、Lewis血型系统
Mourant于1946年从Lewis女士的血液中发现,并以该患者的姓氏命名。目前ISBT将Lewis血型命名为LE,007。Lewis血型有六个抗原,最重要的两个抗原是Lea和Leb抗原,有Le(a+b-)、Le(a-b+)及Le(a-b-)三种表型。血小板、内皮细胞、肾脏、泌尿生殖上皮及胃肠道上皮细胞也表达Lewis抗原。Lewis不是由红细胞合成,而是从血浆中吸附而来的,唾液中也含有Lewis抗原。
1.基因及生化结构
Lewis抗原的合成取决于Lewis基因(FUT3)及Se基因(FUT2)。Se基因编码的糖基转移酶在Ⅰ型前体链末端加上岩藻糖,形成Ⅰ型H链。在此基础上Le基因编码α-1,4-L岩藻糖怪转移酶,该酶将一岩藻糖连接Ⅰ型链次末端N-乙酰葡萄糖胺上,形成Lea抗原。如果在Se基因编码的糖基转移酶作用下,在Ⅰ型链H抗原末端再加一岩藻糖,形成了Le抗原。
2.Lewis抗原
新生儿时期的红细胞很少表达Lewis抗原,用盐水直接凝集方法检测脐带血标本,大多表现为Le(a-b-)。如果使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或者用无花果蛋白酶处理脐带血红细胞,50%能检出Lea抗原。出生后不久,首先生成Lea抗原。由于Se酶的活性很低,Leb抗原频率也很低,随着Se酶活性增高,可能表现为一过性的Le(a+b+)。5~6岁以后,Lewis抗原表达与成人相同。
妊娠期间Lewis抗原量可能会减少,出现一过性Le(a-b-)表型,甚至可能产生抗体。分娩后随着Lewis抗原的恢复,抗体逐渐消失。
红细胞为Le(a+b-)或者Le(a-b+)的唾液能够抑制抗-Lea的活性,前者的抑制能力更强。另外在人的乳汁、尿液、消化液、羊水等可检测出Lewis抗原。
3.Lewis抗体
Lewis抗体大多数为IgM,一般没有免疫刺激,是自然产生的抗体。Le(a-b-)的个体可产生抗-Lea、抗-Leb及抗-Lea+b。抗-Lea+b既能凝集Lea阳性细胞,也能凝集Leb细胞。红细胞表型为Le(a-b+)不产生抗-Lea,因为唾液和血浆中含有少量的Lea抗原。
Lewis抗体大多最佳反应温度是室温,在37℃也可以观察到凝集反应但弱于室温反应。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有时可检出抗体。Lewis抗体一般没有临床意义,由于该抗体在37℃很少有活性,另外供者血浆中Lea、Leb抗原,以及供者红细胞表面Lea、Leb抗原也会脱落释放到血浆当中,这些抗原能够中和患者的Lewis抗体,所以临床极少出现Lewis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对于有Lewis抗体的患者,选择37℃交叉配血相合的血液即可,一般不需要检查供血者该抗原是否阴性。
尽管Lewis抗体比较常见,由于该抗体不能通过胎盘,出生时抗原发育差,通常不会引起新生儿溶血病。临床偶见该抗体是IgG类,且在37℃具有活性,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