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行天下:壮族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壮锦、绣球:手里的绝活

在壮族的传统手工艺品中,最能引以为豪的就是壮锦了。

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中对壮锦有述:“白质方纹,广幅小缕,似中都之线罗,而佳丽厚重,诚南方之上服也。”

壮锦的制法,是以棉纱为经,以五色蚕丝为纬,用手工织出各种图案而成。那时候,壮锦以图案鲜艳、手工精细、质地坚韧耐磨而闻名于世。“僮妇……手艺颇工,染丝织锦,五采灿然……凡贵官商贾,莫不争购之。”(清·王锡祺《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可想而知,当时的壮锦,就是一种时髦、紧俏的商品,在民间流行。就算是达官贵人,也爱不释手,视之为珍品。

●壮锦图案
●壮锦

壮锦之所以畅销,不仅是因为质地好,“每幅可三四年不敝”,更重要的是,此物所饰图案,美丽无比,令人惊叹。云水、鱼虫、飞禽走兽等,凡人间风物,都可以作为题材,构成画面。由于制作不同,慢慢形成了有名的图案,如丹凤朝阳、二龙戏珠、鸳鸯戏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多是吉祥幸福之寓意。

壮锦用途甚广。可做被褥、床幔、手巾、衣饰、壁挂、腰带、头巾等。“僮人爱彩,凡衣巾被之属,莫不取五色以织布,为花鸟状,远观颇工巧炫丽。”(清·张祥河《粤西笔述》)可见当时的壮族妇女,最爱用壮锦来做自己的饰物。外出赶圩或探亲访友,路途日光猛烈,就用壮锦往头顶一包,既可遮阳,又可装饰一番,添了几分妩媚;而手巾更是未婚女子的贴身宠物。择偶时,若是看中了对方,就必然将手巾拿出来,作为定情物,献给对方。那男子得到了这个爱情的信物,才乐颠颠的,像吃了定心丸,放下心来。

●纺织壮锦

如今,城市里对壮锦的使用,更多的是当做艺术品来装饰房间。客厅或卧室,空出了一块墙壁,便将一幅壮锦挂起来,既朴实,又有特色,房间也立刻鲜活起来。而一些年轻的女子,则喜欢用壮锦来做衣饰。冬天,寒风轻吹,多少都有点冷,穿上了风衣,人显得特别潇洒。但细心的女子,并没有满足于这样的打扮,还在脖子上绕上了一条细薄的壮锦,人又立即显得更加成熟和优雅了。一条壮锦,就是一个细节,显示了性情和品位。

想不到的是,壮锦,这样一种美丽的东西,竟然是出自壮族妇女的手。“其嫁奁,土棉被面,必不可少,以本乡人人能织也……未笄之女即学织。”壮族女子,在出嫁时,必将壮锦作为妆奁的必备之物。所以,自小就开始学编织,并且要学得精,学得巧,作为安身立命之本。

据载,广西历代以来,靖西、忻城、横县、宾阳等地织制的壮锦最为有名。其中,宾阳为最。

壮族人还有一个值得称道的艺术品——绣球。绣球是广西壮家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及面料。绣球大多为12瓣,每瓣皆绣上各式吉祥物,如梅、兰、菊、竹等花卉图案或春燕、龙、凤等。一般的绣球大都是采用单线刺绣的方式在花瓣的面料上绣出各色图案,花瓣面料上的图案为平面式,线条、色彩如画一般美,同时刺绣方法与过程较为简便;而采用复线刺绣方法的堆绣绣球则图形更为精美,图案极为复杂,所勾勒之物栩栩如生,极富立体感,如鲜活之物欲喷薄而出。

●绣球

广西靖西城南10公里处有一个古镇,叫旧州。旧州以制作绣球而闻名。

旧州的居民大多是壮民。又多从事农事。春天一来,忙着种庄稼。秋收之后就闲下来了。每逢农闲日子,家里的女人就坐在门口缝制绣球、小鞋和香包。这是祖传的手艺,家家户户,从大人到小孩,凡是女人,个个都会编织。所以,每一天每家的门口都坐满了女人,屋里屋外,尽是挂满了鲜艳的布条、绸带和丝线,流光溢彩,陈旧的小镇因而就变得光鲜起来。

原先,旧州的女人制作绣球、香包等这些工艺品,只是为了自用和表示女人家精于巧工,没想到这手艺一传承下来,就成了绝活了。而随着旧州成为旅游热点之后,外地客人对这些工艺品情有独钟。客人到了旧州,除了看看整街的老屋,就看整街的女人编织了。那些女人,也不见生,每天都坐在门口,在暖暖的太阳底下,从容地拿着她们手中的针线,像变戏法一样变出无数手工细致的小玩意。客人看够了,赞了一番之后,就掏钱买。女人们既可以在客人面前表现了自己的手艺,又赚了钱,十分知足。

久而久之,靖西旧州的绣球就出名了。探亲访友或客人来访,人们都喜欢以绣球当做礼品馈赠,绣球成为传递爱情、亲情、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旧州的故事就这样一天一天地传得更开更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