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金融:金融科技时代的银行服务变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互联网技术推动场景革命

天街小雨,佳人纸伞,这是女子等夫归来;金戈铁马,战鼓雷鸣,这是壮士为国厮杀;凉亭草席,举杯对饮,这是朋友互诉心肠。生活处处是场景,场景时时蕴藏于生活。

“场景”一词常用于电影行业,是特定时间、空间内发生的行为,是因人物关系构成的具体画面,是通过人物行动来表现剧情的一个个特定过程。场景方法论提出者吴声在《场景革命》一书中提到,场景的构成堪比新闻的五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连接方式。电影行业塑造了许多吸引人眼球的场景,如梅长苏与靖王的权谋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戏、华妃与皇后的宫斗戏。形形色色的电影场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使得大家不太重视发生在身边的、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场景。

不知何时开始,人们“变懒”了,买衣服不再去实体店,各大网上购物平台不仅种类繁多、型号齐全,还可以线上试穿;旅游出行不再一家一家跑旅行社,比对项目和价格,去哪儿旅行、携程旅行、马蜂窝自由行等各大旅游应用程序,从路线、酒店、机票、保险、租车各个方面,为游客量身定制旅行计划。对大家而言,感受最深的还是在“吃”的方面,黄色的美团和蓝色的饿了么骑手已经成了城市里不可或缺的风景线。追根溯源,在这些改变背后,都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推动着,那就是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

从1957年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到如今4G技术逐渐成熟并推广开来,由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场景革命,迅速席卷全球。电影可以在过去、现在、未来任意穿梭,人物形象由地球人扩展到各式各样的宇宙生物,故事情节也一波三折,如同这些电影场景的演变一样,互联网技术也从多个方面影响了场景变革。首先,最为明显的便是场景由线下发展到线上。社交方面,传统的社交场景如茶馆、社区小卖部门口、广场、街边等,都是实体场景,但自从QQ、微信等网络社交软件出现后,社交网络逐渐数字化,线上交流日渐盛行;商业方面,“互联网+”模式深入各个行业,食品、家电、汽车、服装、房地产等企业纷纷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或建立自己的销售平台,或在其他销售平台开设网店,掀起的线上购物热潮覆盖了各个年龄段的顾客;教育方面,线上教育模式被社会重视起来,同时腾讯课堂、慕课网、网易云课堂等线上教育平台逐渐进入公众视野,足不出户就能在线学习各大名校、名师的课程;特别地,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小学、中学和各大高校老师都采取了录播或者直播的方式为学生授课、讲解知识,进一步加快了线上教育的传播。其次,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相互结合,移动互联网成为场景革命新助力。随着移动设备和智能终端的发展,我们可以用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环等设备随时随地进行购物、社交等活动,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约束。如今,智能家电普及后,我们还可以通过手机远程获知家电的服务状态,并通过远程遥控,对家电发出指令,在节约时间的同时还保证了居家安全。再次,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场景参与者逐渐脱离“人”的范畴。无人机自动巡逻边境并传回现场实况照片,机器人代替人工在危险场所完成工作,智能设备辅助客户完成业务办理等活动表明,人工智能逐渐成为场景的参与者,并在某些场景逐步取代人工。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人们有了对某些事物的新需求时,就离发生改变的日子不远了,场景革命就是如此。传统邮箱送信速度慢,人们不能第一时间与朋友分享生活,现在电子邮箱成为大家工作交流的重要方式;以前上街购物,人们需要考虑天气、时间、与商家的距离等因素,网购解决了这些难题;过去办理银行转账业务,人们需要前往线下网点排队、取号,现在手机银行可以办理95%以上的银行业务;过去发红包只是在逢年过节和红白喜事才会用到,而且离不开纸币和信封,现在的微信红包可以一键发送、精准送达……场景革命就是源于人们希望这些原本的生活场景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的需求。

|案例:疫情推动在线教育行业爆发式增长|

受2020年初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大中小学校推迟开学,2.65亿在校生普遍转向线上课程。面对巨大的在线学习需求,行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多个在线教育应用的日活跃用户数达到千万以上。其中,教育部组织推出22个线上课程平台,开设2.4万门在线课程,为普通高等学校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提供了保证。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人,较2018年底增长2.22亿人,占网民整体的46.8%。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2020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