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理论
2.2.1 生态文明起源
我国“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现在文明用来形容社会的整体进步状态。英文中的“civilization”(文明)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后来引申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对于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城市的出现,可以说城市是文明的发源地。
“生态”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Oikos”,原意是指家庭、房屋,后来逐渐被赋上了更加广泛的含义,主要是指自然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作用的复杂关系。
相对于文明的概念,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改善人地关系、进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切积极成果。
相对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对传统文明的继承和发扬基础上,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是能解决工业文明产生的生存危机的更高级的文明形态。
2.2.2 生态文明内涵
生态文明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对于其内涵的研究定义,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给出了很多自己的见解。李建中将生态文明定义成广狭两种,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取得的各种成果的一种系统整合,生态文明与现代化息息相关,是现代化大都市的本质属性;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作为一种高级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是现代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已有经验,笔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传统工业文明的天然替代产物,是一种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它包括所有社会精神和物质成果。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摒弃过去“征服自然”的传统思维,代之以与自然和谐相处、平等共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遵循人、自然、社会复合有机体的运转、发展规律,追求身心健康、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进步、永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与保证。
2.2.3 生态文明城市特征
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模型,在意识、行为、制度等结构层面上均展现出其特有的视角,相对于传统城市模型主要有以下特征。
(1)人文性。生态文明城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2)可持续性。生态文明城市要求社会、经济、自然等系统中所有要素永续发展,对资源合理利用与开发,不追求掠夺式虚假繁荣,保证健康持续的发展。
(3)和谐性。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核心与准绳,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系统和谐建设,最终实现人、社会、自然三者有序和谐发展。
(4)循环性。循环、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城市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要途径,摒弃高能耗、高污染、非循环的经济运行模式,注重技术创新以及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与配置,使各部门行业间协调共生。
(5)均衡性。生态文明城市是人、自然、社会等子系统有机结合起来的复合系统,各子系统整体均衡发展是生态文明城市最终实现的根本基础与保障。
2.2.4 生态城市与生态文明城市的关系
生态城市概念是人类在与自然相互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发展建立起来的,最初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中提出来,之后,生态城市研究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苏联城市生态学家亚尼茨基比较理想化地认为生态城市应是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自然环境与人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程度保护,人的生产力、创造力得到最大潜力发挥,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理想城市模式。雷吉斯特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活力、紧凑、节约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集中地。罗斯兰对以往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认为生态城市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体现了生态技术、绿色理念、可持续发展、生物区域主义等多方面内容。
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对人与“住所”进行系统研究,应用生态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技手段来协调处理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高效利用资源能源,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化人居环境。
生态文明城市与生态城市有着天然的传承关系,生态城市着重人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协调处理,而生态文明城市在此基础上还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维系,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构建全新的环境伦理观和价值体系,在实际建设中更注重意识和制度层面的建设。
生态文明城市是对生态城市的深化,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高级阶段,在人类文明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道路上,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战略构想,构建生态文明和谐社会,从生态城市的建设步入更加追求循环和谐的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一种优势选择,更是一种历史必然。生态文明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与区别见表2.1。
表2.1 生态文明城市与生态城市的比较
2.2.5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基础理论
1.系统哲学理论
生态文明城市是各子系统间高度适应结合而成的有机复合体,对其的建设规划必须紧扣系统,把握整体,任何脱离整体而只考虑单个或局部的建设都可能打破其内部平衡,背离和谐的主题。
用系统哲学观指导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经典哲学思想不谋而合。“天人合一”思想源自《周易》与《道德经》,追求“整体至上”的伦理目标与价值观,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体,应该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不以自然为敌,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文明城市所蕴含的生态文明观要求从生态整体性角度出发,以系统辨证方法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其本质是“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延续与发展。
萨德勒的系统透视理论认为系统是环境、经济与社会的整合,具体是生态保护与平衡、环境和经济的整合、公共经济的发展。通过宏观(环境、经济、社会等)和微观(环境容量、经济效益、社会公平等)层面的决策与评估最终实现系统的持续、和谐发展(图2.1)。
图2.1 系统透视理论模型
“五律协同”理论认为,人类活动受到环境规律、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技术规律五类规律的制约,并且均具有客观、强制、稳定、普遍、隐蔽和适应等特性。规律与规律之间作用状态分为协同、拮抗、偏离三种(图2.2)。
图2.2 规律作用状态示意图
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到各种规律的作用,必须联合遵循各种规律,使系统规律间形成协同作用状态,让规律的作用成为建设的动力,协调环境、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各子系统,使它们产生良性互动,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进程。
2.生态承载力理论
生态承载力理论是在对人与自然系统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程度。生态承载力包括了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两部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关键、核心。
资源承载力是指区域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力,由于侧重点不同,可将其分为森林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等。环境承载力广义指某一特定区域的环境对人口和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狭义指该区域承受和负荷外来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生态承载力是对资源承载力与环境承载力的综合,是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调节的能力。
生态文明城市中城市生态环境是载体,人是被承载的对象,二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必须严格控制在生态承载力的范围框架内,要根据所在区域实际生态承载力制定相适应的政策规划,在满足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稳定、和谐相处。
3.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生态承载范围内不危及后代需求的基础上,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发展可以统称为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单指经济、社会或是自然生态的持续发展,而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有机联系,共生稳定的均衡持续发展,是系统、有机统一的。其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涵盖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各个子系统。
杜思将各个子系统整理分类,通过对社会、经济、环境三者包含关系的分析,在可持续框架下建立了一个复杂综合系统,系统最高层由自然生态环境构成,如图2.3所示。
图2.3 可持续发展系统框架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全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可持续发展又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与有力保障。在生态文明城市具体建设规划中必须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清洁生产、生态技术等先进方法促进可持续发展。
4.低碳经济理论
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对“低碳经济”的讨论与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低碳经济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低碳型企业为微观基础,采用创新技术、绿色科技、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低碳产业、新能源开发等各种手段,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的关系,降低碳源消耗,减少碳的排放,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同进步的一种经济形态。
将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相结合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有效途径和突破口。低碳经济本质是清洁能源的开发、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新型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生活消费观念的改变,其核心是通过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生产生活模式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在生态文明观下的新型经济模式,是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必须同低碳经济紧密结合,以低碳经济发展为基础,将生态文明建设向低碳化纵深推进,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