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社会思潮传播研究报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结论与讨论

本文从演化趋势的视角综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的研究热点、影响与应对,研究发现了早期社会思潮研究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思潮、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应对、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思潮、社会思潮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等研究热点。研究发现,虽然社会思潮的研究起始较早,但针对社会思潮的理解和影响还处在理论阐释层面;另外,每一种社会思潮的传播规律及其产生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但已有研究对单一社会思潮的内涵、本质和影响的深入剖析和经验研究相对不足。即使有少量实证研究,但多是探析大学生对多种社会思潮的认知态度及其影响的描述性分析(陈琦、林钻辉、周艳华,2013;江洪明,2014)、对国外多种社会思潮的关注度(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2014),缺乏对单一社会思潮的内涵、传播规律及其影响的深入研究。厘清每一种社会思潮的起源、发展规律和影响,研判和防范社会思潮风险对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给出一个未来针对单一社会思潮的研究框架(见图3),建议未来研究可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禀赋、个人特征、社会思潮本身的特点、传播渠道等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阐释探析和识别每一类社会思潮传播的关键影响因素、各种社会思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作用路径及其影响与效果。未来的研究启示主要有:

图3 社会思潮的未来研究框架

第一,社会思潮传播的关键影响因素。个人特征及其所在区域的特征等均会对社会思潮的滋生和传播产生重要影响。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呈现出快速扩散性、政治指向性、现实关联性和行为诱导性等特征,危害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性、主导权和话语权(易鹏、王永友,2018)。未来研究可实证分析个人特征(人口统计学变量、教育经历、家庭背景)、个人所在区域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互联网普及率、城镇登记失业率、民族构成)状况、传播渠道(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社交媒体、人际传播)等因素对各种社会思潮传播的影响,进而识别和归纳影响每一种社会思潮传播的关键因素和规律,为扼制负面社会思潮传播提供经验证据。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种社会思潮之间的相互作用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各种社会思潮之间在社会背景、历史进程、社会意识、思维方式、指导思想等方面存在复杂的影响关系(贺新元,2007)。社会主义核心观以自身为基础,通过与其他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建立“价值共识”、与多元化社会思潮进行“价值整合”、运用社会认同机制引导全体社会成员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形成“价值信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的基本方式(陈秉公,2014)。针对其他社会思潮不断涌入的情境,应加强对其他社会思潮的起源、本质和影响的剖析,分析其他社会思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根本区别与作用路径;重点探析其他社会思潮通过网络传播、社会矛盾、社会活动等途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冲击与激荡的路径,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通过价值整合、实现价值共识、增强文化自信、坚定价值信念等路径实现对其他社会思潮的引领与融合,最终实现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目标。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思潮的影响与效果。未来研究可重点关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的某几种社会思潮。首先,厘清每一种社会思潮的内涵、构成要素及其产生的背景,将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冲击与激荡的路径作为中介变量,研究每一类社会思潮对个人心理层面、思维方式、政治观念、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行为方式等产生的影响;其次,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深入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成要素与不同维度,将其对多种社会思潮的引领与融合路径作为中介变量,分析每一类社会思潮对个人心理层面、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行为方式、社会稳定等产生的影响;最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思潮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中介变量,分析个人特征、区域资源禀赋状况、传播渠道等对个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政治观念、意识形态、行为方式等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