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为庹修明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地区傩戏文本调研与整理”(项目批号:2009JJD850005)研究成果之一。项目自2009年立项以来,课题组及相关人员经过五年潜心研究,取得颇丰成果,现将阶段性成果汇编成书,聊慰众望。
本册共收录文章34篇,其中30篇已经在国内公开刊物上发表,4篇待发表,凡35万余字,内容覆及戏傩文化研究的各个方面。众位学者以多维视野切入,论文成果整体上形成梳理、开拓、创新的风格体系。
“梳理”主要针对前期的研究成果。如庹修明在《贵州傩戏文化》中,开宗明义地回答了什么是傩文化,什么是傩戏两个问题,并厘清贵州民间傩戏系统两个系列、三个层次的分类;刘怀堂考察近十年(1999—2008)傩研究现状,对这一时段傩文化研究进行量化,并指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吴电雷对三十年(1983—2013)贵州地戏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并倡议发掘新的地戏社会价值和学术意义,使之承担屯堡文化功能和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同时,又对西南地区阳戏坛上所尊奉的众多神祇、各式各样的仪式文本给予系统辑录;许钢伟通过系统梳理从明嘉靖至清光绪年间的方志文献,论证黔东北冲傩还愿是在沿门逐疫的基础上演化形成的,等等。
“开拓”,指较以前的研究在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开拓性。如庹修明、龚德全运用宗教学原理论述了贵州道教与傩坛同源合流的密切关系;陈玉平从象征人类学的角度解析土家族傩坛正戏表演的各个环节和角色所体现的象征意涵;肖可、陈玉平结合传播学的相关理论阐述通俗小说的传播模式在傩戏文本之生态演进中的具体运用;肖可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述文化功能在傩戏传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刘怀堂在“傩戏学”视野下对“傩戏”(狭义的)与“戏傩”进行了界说与区分;龚德全从美学视角分析了贵州省各种类型傩戏多层面的审美特点;吴电雷从戏剧形态学的角度把阳戏划分为“以戏附仪、仪戏结合、隐仪显戏”三种形态,从语体学角度分析了阳戏的语体特点,用目录学方法对不同形态的阳戏剧目进行分类叙录,等等。
“创新”,指学者们的学术视角和观点具有较丰富的创新性。如刘怀堂在论文中提出“贵州地戏不是军傩,它的早期形态只是寓兵于农的纯粹娱乐活动,后来吸收了跳神、傩祭等因素而成为傩祭性质的傩戏”,论点振聋发聩。在论及湘黔傩戏之间的关系时,他认为“历史上湖南曾是贵州傩戏源地之一”。王文艺在论文中指出“地戏唱词是从俗文学作品改编而来”。吴电雷论断:“阳戏是傩戏的一个品种,它们之间是种属关系”“西南地区阳戏‘源’于中原,‘流’于西南,辗转江南地区”“阳戏‘三圣’是阳戏类型的标志”“阳戏的三种形态在西南地区成‘带状’分布,层次清晰地依次流布于从川北至湘西、黔东南这一阳戏文化带上”“无论从剧目数量还是内容来看,贵州地区都是阳戏文化传播的主要版图”等,看法令人耳目一新。
此外,庹修明先生同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意识,他从多层面评估在贵州筹建中国傩戏、傩面具博物馆的可行性,提出在贵州省贵阳市建中国傩戏、傩面具主题博物馆条件已经成熟,机不可失。王仕佐则倡议地方高校更应充分利用其特有的学术优势和教育平台,在内涵挖掘、人才培训、对外交流、功能展示及传播途径等方面对贵州傩文化的发掘、保护及传承发挥它应有的特殊作用。
编排凡例:本册按照论文内容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傩戏研究,下编为傩文化研究。上、下每编论文的编排,按照总论傩戏,分论撮泰吉、傩堂(坛)戏、阳戏、地戏的顺序先后呈现,同时,各类待发表论文附后。
最后,特别指出:在本书研究过程中,自始至终得到贵州民族大学傩文化研究院诸位同人的大力支持和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康保成教授、宋俊华教授的倾心指导。谨此,课题组深表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