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超越心,超越脑

了悟心,即是佛。

——《须臾智经》

你并不是那个你自以为焦虑而有限的人。任何一位受过正统训练、具足资格的佛法老师 ①都可以依据个人经验,确确实实地告诉你:真的,你就是慈悲的本身,全然觉知,而且具有为自己及一切人、事、物达到至善的能力。

问题在于,你并不知道自己具有这些特质。用我与欧美专家对谈所学到的纯科学术语来说,大部分人误将那些“由习性造成、神经元构成”的自我形象,认作是真正的自己。这样的形象通常以二元的方式表现出来:自和他、痛苦和快乐、拥有和缺乏、吸引和排斥。但我也逐渐了解到,这些其实都是生存的最基本条件。

然而,当我们的心被这种二元观影响时,每一个经验——即使是喜悦和快乐,都会被某种有限感束缚,因为总是有个“但是”潜伏在背后。其中有一种是希求有所“不同”的“但是”:“嗯,我的生日派对很棒,但是美中不足,生日蛋糕不是我喜欢的巧克力蛋糕,而是胡萝卜蛋糕。”另外还有一种是希求“更好”的“但是”:“我很喜欢我的新房子,但是我朋友约翰的房子比我的还大,采光也比我的好多了。”最后,还有一种“害怕”的“但是”:“我实在是受不了我的工作,但是现在就业状况这么差,我怎么能找到其他工作呢?”

我的个人经验告诉我,自我的有限感是可以克服的,否则我现在可能还躲在闭关中心的小房间里,因为害怕与自认无能而不敢去参加团体共修。当年13岁的我只知道“如何”克服自己的恐惧与不安,后来经由弗朗西斯科·瓦雷拉、理查·大卫森,以及丹·戈尔曼(Dan Goleman)和塔拉·戈尔曼(Tara Bennett-Goleman)等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专家们的耐心指导,我才从客观的科学角度了解这种修持到底“为什么”有用。这些受限、焦虑、恐惧等感受,只不过是神经元在饶舌而已;在本质上,这些感受都只是习性,而习性是能够断除的。

本然心

真实本性之所以被称为“真实本性”,是因为无人创造之。

——月称菩萨,《入中论》221偈

身为佛教徒,我最初学到的主要观念之一是,心的本性是如此浩瀚,完全超越理智所能了解的范围;它既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也无法化为条理分明的概念。对于像我这样喜欢文字又很习惯于概念性解释的人来说,这一度是个难题。

佛陀的教法最早是以梵文记录下来的,在梵文中,心的本性被称为“如来藏”①。这是个非常微妙的形容,字面意义是“通过此道者的本性”。“通过此道者”指的是已经完全证悟的人,也就是说他们的心已经完全超越言语所能形容的有限境界。你可能会觉得这样讲实在没多大帮助,不懂还是不懂。

“如来藏”一词还有其他比较不依字面的翻译,例如“佛性”②“真实本性”“证悟本质”“平常心”,乃至于“本然心”③。但是,这些词汇当中,却没有任何一个能够完整表达“如来藏”本身的真正含义,因为只有直接体验才能真正了解“如来藏”。对大部分人来说,一开始时对“如来藏”的体验,都仅仅是一刹那间的自然一瞥。当我第一次瞥见“如来藏”时,我终于体会到佛经上所说有关“如来藏”的一切都是真实不虚的。

对我们大部分人而言,神经元惯性模式所创造出的“有限的自我形象”遮障了我们的本然心或佛性,但这也只是心的无限潜能所选择制造的其中一种投射罢了。本然心能够创造一切,连无明和愚痴也都是它的产品。换句话说,“不认识本然心”也只是心具有无限创造力的另一个例子而已。每当我们感到恐惧、悲伤、嫉妒、贪欲,或任何让我们自认脆弱或怯懦的情绪时,我们都应该好好鼓励一下自己,因为我们方才体验到了心的无限本质。尽管心的真实本性是无法直接形容的,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就不应该从理论的角度去了解它。即使是有限的理解,也是一种指标,能指出一条通往直接体悟心的本质的道路。佛陀知道这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体验最好是透过故事和隐喻来解释,所以在经典①中,他曾将“如来藏”比喻为被污泥覆盖的黄金。

想象你自己是个寻宝人。有一天,你发现土里有一块黄金,你把这块黄金挖出来带回家,然后开始清洗它。一开始只有一个小角显露出黄金闪亮的质地,但当你把积淀的污泥逐渐洗刷干净之后,整块黄金就显露出来了。现在,让我问你一个问题:哪一块黄金比较贵重?埋在土里面的那一块,还是被你洗干净的那一块?答案是,两者的价值一模一样,肮脏的金块和干净的金块只有表面的差别。

同样的道理也可用来说明本然心。那些让你无法看到自心全貌的神经元,并不会真的改变心的本性,“我很丑”“我很笨”或“我很无趣”等各种念头,也只不过是暂时遮障佛性或本然心光明特质的一种“污泥”。

佛陀有时也将本然心比喻为“虚空”。所谓“虚空”,并不一定是现代科学所了解的太空,而是一种较为诗意的形容,就像仰望无云晴空或进入宽阔大厅时那种深邃的开阔感。犹如虚空一般,本然心并不需要依赖先前的因缘条件而成。它就是“它”,无可度量且超越言语形容;它是我们行进活动时不可或缺的舞台,并通过它来辨识所感知的对境间的不同。

本然的寂静

在本然心之中,没有排斥或接受,没有减损或增益。

——第三世嘉华噶玛巴,《噶玛巴道歌集:了义大手印祈愿文》

在这里我想说明,将本然心与现代科学所描述的太空相对照,与其说它是正确的描述,不如说它是有用的譬喻。大部分人想到太空时,就会想到一大片空荡荡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中,许多事物不断出现、消失,比如说恒星、行星、彗星、陨石、黑洞,以及小行星,甚至其他尚未被发现的现象等。然而,尽管有星球不断在太空中出现又消失,但是我们对太空这个舞台的真正本质的认识从未改变过。到目前为止,太空似乎还没抱怨过它内部发生的任何事情。人类已经将几千个甚至几百万个信息送入宇宙中,却从来也不曾得到像“一个小行星竟然撞上我最喜欢的星球,真是气死我了!”或者“哇,好棒哦,一颗新星刚刚诞生了!”这类的回应。

同理,心的本质也不会被我们认定为痛苦的状态或不愉悦的念头所影响。它是自然平静的,犹如跟着父母逛博物馆的幼儿的心一样。当父母忙着判断或评估展示的艺术品时,幼儿仅只是观看而已,他不会去猜想某件艺术品价值多少、某个雕像历史有多悠久,也不会去想某位画家的作品比另一位的更好。他的观感是完全单纯的,只是接受所见到的。这种单纯的观感在佛教名相中被称为“本然寂静”,而这样的状态非常类似我们到健身房运动,或完成一件繁重的工作之后,那种完全放松的感受。

有个古老的故事将这样的体验形容得很巧妙:

有位国王下令建造一座新宫殿,完工之后,国王却面临一个难题,即他必须把他拥有的黄金、珠宝、雕像等琳琅满目的宝藏从旧王宫秘密地搬移到新王宫。由于每天都忙于治理朝政,国王自己实在无法完成这件事,但朝廷中却没有几个既能完成这项任务,又不会私吞珍宝的值得信任的人。不过,倒是有个忠心耿耿的将军,国王相信他一定能秘密且有效率地完成这项任务。

于是,国王召见了这位将军,并向他解释道,由于他是朝廷中唯一值得信任的人,因此请他务必接受这项迁移宝藏的任务。除了要保守秘密之外,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在一天之内完成这项工作。假如将军能够圆满完成这项任务,那么国王就会赐予他大片肥沃的田地、富丽堂皇的楼房、黄金、珠宝等大量财富,足够他安享天年。将军于是欣然接受了这项任务,仅仅工作一天就能获得如此大量的财富,足够三代子孙享用,实在是万分诱人的条件!

第二天早上,将军一大早就醒来了,开始把国王的宝藏从旧王宫搬到新王宫。他扛着一箱箱的黄金、珠宝等,在秘密通道中来回奔波,只给自己短短的时间吃午餐、休息一下,以保持体力。最后,他终于把国王的最后一件宝藏成功地搬到新王宫的宝藏室里了。日落时分,他向国王报告任务已完成。国王向他祝贺,并赐予他之前所承诺的肥美土地的地契,当然还有协议好的黄金、珠宝等。

将军回到家之后,洗了个热水澡,换上舒适的睡袍,深深吁了一口气,在房中铺满柔软垫子的床上躺下来。虽然劳累,却异常满足,因为他今天竟然完成了这么艰巨的任务。在满满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中,他终于可以全然放下,并且安住在当下的解脱中。这样全然不用力的放松状态,就是所谓的“本然寂静”。

本然心有着许多面向,其中“本然寂静”的体验远远超越一般所认为的放松,而且难以描述。传统佛教经典将之比喻为哑巴尝蜜,哑巴显然体验了蜜的甜味,但是却无法形容它。同样地,当我们尝到自心的本然寂静时,这样的体验毫无疑问是真实的,然而却难以用笔墨形容。

所以呢,请你下次坐下来吃东西的时候,试着问自己:“到底是什么在想这食物真好吃或真难吃?到底是什么认出了吃的动作?”到时你如果答不出来的话,别太惊讶,反而要祝贺一下自己。当你无法以言语形容一个强烈的体验时,那就是一种进步的征兆,这表示,至少你已经轻轻碰触到自心本性难以言喻的宽广境界的边缘了。这是多么勇敢的一步啊!有多少人因为安于“不满足的熟悉感”,根本没有勇气踏出这一步。

“禅修”的藏文是“gom”,字面意义是“逐渐熟悉”,而佛法禅修实际上也就是逐渐去熟悉你的自心本性,这有点像愈来愈深入了解一个朋友一样。如同交朋友般,我们也要以渐进的方式来探究自己的心,一见如故的交情是少之又少的。禅修和普通社交之间唯一的不同点是,你要深入交往的朋友是你自己。

深入了解你的本然心

假设有取之不尽的宝藏就埋在一个穷苦人家的后院,这穷人并不知情,而宝藏本身也不会告诉他:“嗨,我在这儿!”

——弥勒菩萨,《大乘无上续论》

佛陀常常把本然心比喻为水,本质一直是清澈、干净的,污泥、沉积物和其他不净物也许会暂时让水变得浑浊或污染水质,但是我们可以将这些秽物过滤掉,让水恢复原来自然的清净。如果水的自然本质不是清澈的,那么,不管用再多的滤网,也不可能让水“变”清澈。

认出本然心特质的第一步,可以从佛陀说过的一则古老故事中一窥究竟。

从前,有个穷困潦倒的人住在一栋破旧倾斜的房子里,这个房子的墙面和地板上都镶嵌着许多珍宝,但他却毫不知情。尽管拥有这些珠宝,但由于他完全不知道这些珍宝的价值,因此他只好过着又饥又渴、冬冷夏热的贫苦生活。

一天,有个朋友问他:“你为什么要过这么穷苦的生活?你并不穷啊!你是个有钱人!”

“你疯了吗?”他答道,“你怎么会这么说?”

“你看看周围啊!”他的朋友说道,“你这整间房子充满了珠宝,绿宝石、钻石、蓝宝石、红宝石,什么都有!”一开始,这个穷人并不相信朋友的话,但过了一阵子之后,他愈来愈好奇,于是从墙上拿了一小块宝石到城里去卖。令他难以置信的是,宝石商竟然给了他一笔非常可观的钱。他用这些钱在城里买了一栋新房子,当然,他把旧房子里的财宝全都带走了。后来,他又为自己添购了新衣裳,厨房里装满了山珍海味,也雇了帮佣,开始过着幸福舒适的生活。

现在我要问你一个问题:到底是谁比较富有?那个住在装满珠宝的旧房子里却毫不知情的人?还是那个终于明白自己财富的价值,并过着幸福快乐生活的人?

就像之前有关金块的问题一样,正确答案是:一样富有。这两人都拥有巨额财富,唯一的差异是,前者多年来都不知道自己拥有什么,直到认清自己所拥有的财富之后,才终于把自己从贫困与痛苦中解救出来。

我们也都像这样,只要一天没有认出自己的真实本性,就会一直受苦:认出自己的真实本性之后,就能够从痛苦中解脱。无论认清真实本性与否,真实本性的特质一直都是不变的。但开始认出自身具有的真实本性之后,我们就开始转变了,生命的品质也会跟着改变,你以往梦想不到的事都会跟着发生。

心、生物现象或两者兼备?

佛在心中……

——《正相合续》

未被具体认定的事物并不表示不存在,从试图具体确认“心的位置”这件事情上,我们就可以明白:尽管显示心在活动的证据非常充分,却没有任何科学家能具体认定心本身的存在。同样地,也没有任何科学家能够精确地在最基础的层次上定义虚空的本质和特性。然而,我们都知道我们有“心”,也都无法否认虚空的存在。心和虚空是我们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概念,我们非常熟悉这些概念;对我们而言,心和虚空的存在是一种常态,而且就某种程度而言,再平常不过了。

但是,“本然心”和“本然寂静”就不是这么熟悉的观念了,因此许多人会对这两者抱有某种程度的怀疑。但我们至少可以说,运用同样的推论和直接体验的方法,我们应该也会对本然心产生一些熟悉感。

佛陀曾以问答的形式教导过,本然心的实相可通过某些明显的征象来显示。他的问题是:“什么是所有人共同关心的事?”我在公开教学中问大众这个问题时,得到各种不同的答案,众说纷纭。有些人回答说,人们最关心的是如何生存下去、活得快乐、避免受苦、被爱,其他的回答包括:和平、发展、饮食、呼吸,以及改善生活品质等;有些人的回答则是他处与自处皆能和谐、了解生命的意义、对死亡的恐惧等。我觉得特别有趣的一个答案是:“我!”

其实,每一个答案都是正确的,它们分别代表答案的不同层面。无论是人类、动物或昆虫,一切有情众生最基本的关注都是渴望离苦得乐。

虽然每个人的策略可能不同,但都是为了同样的结果而努力。例如蚂蚁一刻不停,或觅食,或扩建巢穴,不断来回奔波。它们如此忙碌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为了生存下去,进而找到某种快乐,并避免受苦。

佛陀说,达到永恒的快乐与避免受苦的欲望,无疑是我们具有本然心的征象。事实上,其他征象还有很多,若要一一列举,恐怕需要再写一本书。那么,佛陀为何特别重视这个征象呢?这是因为一切众生的真实本性原来就是全然远离痛苦,并具足圆满喜乐的,在追求快乐、避免受苦的过程中,无论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我们都只是在展现自身的本质。

我们最渴望的永恒喜乐,其实就是本然心“微细而不变的声音”,这个声音提醒我们真正能够体验到的境界是什么。佛陀以母鸟离巢的比喻,说明我们的这种渴望——无论母鸟飞到多么遥远的地方,无论它在那些地方看到多少新奇有趣的事物,总有某种力量诱使它回到自己的巢穴。同样地,无论日常生活多么让人沉迷,无论目前坠入爱河、受人赞美,或拥有一份“完美”工作的感受有多么美好,渴望得到圆满恒常的快乐,一直吸引着我们。

也可以这么说,我们是患了对真实本性的思乡病。

做你自己

我们必须认出自己的根本状态。

——措尼仁波切,《无牵挂的尊严》

佛陀曾说,只要让心如其本然地安住,就可以直接体验到心的本性。但是如何才能做到这样呢?这就要回溯一下前面所提到的将军运宝的故事了。在那则故事中,将军奉命在一天之内将国王的宝藏从旧王宫搬移到新王宫。你还记得他完成任务时既放松又满足的状态吗?当他洗完热水澡,坐在柔软的垫子上时,他的心完全平静下来了。虽然念头仍旧会冒出来,但他满足地让念头生起、消退,不执着任何一个念头,也不追逐任何一个念头。

你应该也曾经在完成漫长且艰苦的工作之后,有过类似的体验。无论是体力工作还是撰写报告、完成财务分析等脑力工作,完成时,你的身心会自然安住在一种快乐的疲劳中。

我们现在就来简短地练习一下如何“安住自心”。这其实不是禅修的练习,而是一种“无修”。这是非常古老的佛法修持,我父亲曾解释道,它会让我们放下必须达到某种目标或体验某种特别状态,而加诸自己的压力。在无修的练习中,我们只是观看发生的一切,完全不做任何干预;我们只是对探索内在的实验感兴趣的观察员,所以对实验结果的好坏不会患得患失。

当然,刚开始学习这个方法时,我还是个很有目的导向的孩子。每次坐下来禅修时,我都会期待有美好的经验。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后,我才开始抓到“只是安住”的窍门:只是观看,放下对结果的期待。

首先,以舒服的姿势坐下,保持脊椎挺直,身体放松,眼睛张开。当身体的姿势很舒适、很放松时,让你的心单纯地安住三分钟左右。让心放松,就像刚刚才完成一项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一样。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如念头或情绪生起、身体不适,或察觉声音或气味,或是心里一片空白,都别担心。任何发生的或没发生的,都是在安住自心时的部分经验。

现在,对心中的所有念头保持觉知,并安住在这样的觉性当中……

安住……

安住……

三分钟到了之后,问问自己,刚刚那个体验如何?别评判它,也别试图解释它,只要回顾刚刚所发生的一切,回顾你的感受就行了。你可能体验到短暂的平静或广阔开放的滋味,这非常好。或者,你也可能察觉到百万个不同的念头、感受和感官知觉,这也非常好。为什么?因为不管是哪一种情形,只要你当时对生起的想法或感受至少保持了些许的觉性,那么,你就已经直接瞥见了心的自然运作。

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个大秘密——任何时刻,将注意力安住在往来于心中的一切,这就是禅修;以这样的方式安住,就是体验本然心。

禅修跟日常生活中思考、情绪和感受历程的唯一差异,就在于你是否运用了单纯、赤裸的觉性。当你让心如其本然地安住,不追逐任何念头,不被任何情绪或感官知觉带走,这时觉性就会显现。

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明白,禅修竟然这么简单,主要是因为它看起来如此平凡,而且跟我日常的感知习性如此接近,以至于我很少会停下来去认出它。就像我在巡回讲学中遇到的许多人一样,我自己以前也以为本然心一定是某种很特别的东西,跟我所经历的一切都不一样,或者更好。

就像大部分人一样,过去我也经常批判自己的经验,认为生活中来来去去的愤怒、焦虑、恐惧等念头都是坏的,是有负面作用的,或至少是跟本然寂静相互矛盾的。然而佛陀的教法以及这个无修练习的含义却是,若能让自己放轻松,心理上退一步,我们就会认识到,这种种念头不过是在海阔天空般的心中来来去去的现象,而心就像虚空一样,无论其中发生什么,虚空根本不受干扰。

事实上,体验“本然寂静”比喝水还容易。想喝水的话,还得费一点功夫呢。你必须去拿杯子,把杯子靠到嘴边,再把杯子倾斜之后,水才能倒进你嘴里,然后还要把水吞下去,再把杯子放下来。可是,体验本然寂静根本不需要花这些力气;你只要让心安住在它本然的宽广开阔之中就行了,不需要特别的关注,也不需要特别的努力。

倘若不知为什么,你就是无法安住自己的心,这时你可以只是单纯地观察任何念头、感受或感官知觉的显现,停留几秒,最后消融,于是你认出:“哦,这就是我心中在发生的……”

无论你身在何处、在做什么事,最重要的是认出自己的体验是很平常的,是你自心真实本质的自然呈现。倘若你不试图阻断心中念头的发生,而只是观察它,最后你会有一种稳定的放松感、一种无限的开阔感——这其实就是你的本然心,也就是那自然不受干扰、任由各种念头来来去去的背景。同时,你也唤醒了新的神经传导路径。当这些路径的连接愈来愈强、愈来愈深时,你就会愈来愈有能力接受每个瞬间从心中蜂拥而过的种种念头。无论有什么纷扰的念头生起,都只会变成激起本然寂静觉性的媒介,而这本然的寂静则包容并渗透、充满这些念头,就好像虚空包裹并渗透、充满现象世界的每个粒子一样。

心的简介到这里告一段落。现在,我们要开始较深入地检验心的特性了。你也许会很纳闷,为什么我们必须更深入了解本然心,大概了解不就够了吗?我们可不可以直接跳到修持的部分?

这样说吧,当你在黑夜中开车,如果你手边有一张当地的地图,而不是只知道大概的方向,你是不是会感到比较安心?如果没有地图和路标的指引,你很可能会迷路,你可能会一直转错弯或开到岔路上,结果旅途变得比预定中更漫长且复杂:你很可能只是在原地绕圈子。当然,也许你最后还是会到达目的地,但是,如果你事先知道应该要怎么去,这趟旅程就会轻松很多。因此,你不妨把接下来的两章当作路线图,让它引领你更快到达目的地。

① 在佛学领域中,受过正统训练、具足资格的老师,通常称为“具格上师”。

① 如来藏,tathagatagarbha,梵文,也译为“佛性”“证悟本质”“平常心”“本然心”。

② 佛性,buddha nature,一切有情众生的自然状态,无比地觉知、慈悲,且能够无限地展现。

③ 本然心,natural mind,或称“平常心”,佛学名相,意指处于本身自然状态中的心,超越所有概念的限制。

① 即《大乘无上续论》,或称《宝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