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种子企业应具备的战略智慧
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竞争的范围扩大到全球市场。规模化、国际化成为种子行业发展的必然态势,与种子行业发展相配套的技术、资本、人才国际流动将越来越频繁,种业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种业企业的发展战略必须放眼全球。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种业企业必须选择正确的战略方向和发展路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有选择,就有放弃;有放弃,才有收获;只有学会放弃,才可以更好拥有。
众所周知,资源稀缺性产生了机会、选择和放弃。选择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放弃的过程。对企业而言,不论选择,还是放弃,其战略选择和决策都应建立在对整个市场、对整个行业全面清晰认识的基础之上。无论企业是采取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战略,还是采取科技创新、差异化战略,都是企业在综合分析市场环境、行业背景、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情况下做出的基本价值判断,而这种价值判断是企业进行战略抉择的基础。抉择就意味着放弃,放弃了错误的抉择,获取的才是正确的方向和结果,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面对众多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种业企业要理性分析,选择那些符合企业基本价值取向的方案,而果断地放弃那些尽管充满诱惑但却背离企业价值取向的“禁果”。只有放弃了那些不该干或干不好的事,企业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那些该干或能干好的事。
“做大做强”是当前种业界非常时髦的口号,很多种业企业都把“做大做强”作为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是否越大越好呢?马歇尔曾说过:企业规模和企业家能力成正比。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好大喜功,在很短的时期内就把企业规模扩张到一个企业家管理水平力所不能及的地步,这样做往往只会欲速不达,迅速拖垮公司。这些企业不在最基础的地方下功夫,而是舍本逐末,追求表面上的浮躁和轰轰烈烈。殊不知,企业越大管理的难度越大,若管理环节薄弱则会导致公司决策层对基层管理运行不能及时了解,造成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决策失误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一步步失去对整个企业的控制。德农种业曾经致力于成为中国种子行业的整合者和领导者,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种子公司,决心在3~5年内进军世界十大种子公司行列,其金光闪闪拥有206亿元资产、号称“天下第一庄”的德隆帝国大厦却在顷刻间轰然倒塌。可见,盲目地追求做大是危险的。如果企业的目标与企业的自身能力有着巨大差距,那么还不如果断放弃的好。
放弃是一种智慧,是为了更好取得。古人曰:“将欲取之,必固予之;将欲擒之,必固纵之。”又曰:“小不忍则乱大谋。”都极言适当的放弃对于更好的取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时候为了“保车”我们就应该“丢卒”,种业企业应更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打好差异化聚焦战略这张牌。例如,有的种业企业优势集中于经营大田作物种子上,而蔬菜种子经营长期成为企业发展的累赘,那么该企业还不如果断砍掉蔬菜种子经营,将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大田作物种子经营上来。又如,有的企业优势品类集中体现在油菜方面,就应将差异化战略与聚焦战略结合起来,集中优势力量在油菜上下功夫,通过学习效应和规模经济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使差异化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有了这种领先优势,即使其他品类种子市场竞争力弱一点,通过聚焦也能获得稳定的经济回报,企业在行业内的影响也能稳步提升。
清醒的放弃和大胆的选择是相一致的。有选择就有放弃,有放弃才有收获。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的获得,放弃一时之利,是为了享有永久之益。因此,放弃是一种智慧,放弃也是一种战略。面对机遇和挑战,种业企业需要理性分析和慎重选择,更要学会放弃和敢于放弃,只有这样才能在种业界里纵横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