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课堂教学设计:理论创新与设计实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中医教育标准实施与认证推动了课堂设计工作

2007年3月,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同年开始制定教育标准并依据此标准于当年12月23~26日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进行了试点认证。其后,按照“边试点认证,边完善标准”的思路,在对上海、安徽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进行试点认证并多次完善标准的情况下,2012年12月,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暂行)》教高〔2012〕14号(以下简称《中医教育标准》)。截至2015年12月,依据《中医教育标准》,共完成了22所院校中医学专业的认证工作。在认证过程中,由于课堂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渠道,是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主要阵地,因此,教师教育观念、课堂质量、形成性评价、期末试卷质量、第二课堂成为专家组普遍关注的考察环节。可以肯定地说,在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及中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的推动下,教师在教学观念,学生在学习理念,以及课堂质量等方面均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高水平相比,我们的课堂还有不足,部分教师还存在着教学观念滞后、学生学习投入不够、课堂沉闷、师生互动不足、形成性评价与试卷质量不高等问题,这些都促使我们通过加强课堂设计环节提高课堂教与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