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魏德藻请官
两天后,崇祯皇帝的遗体在煤山被发现,身边随同崇祯一起自缢殉国的只有内官王承恩一人。
这个陪同崇祯一起长大的大伴,陪崇祯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李自成还不放心让王德化带宫里的内官和宫女前来辨认死者是否是崇祯。
在得到肯定的答案后,李自成久悬不决的心终于放下。
李自成见崇祯皇帝上的衣袖用血写着:因失江山,无面目见祖宗,不敢寿终正寝。又云大臣皆可杀,勿伤百姓一人。
“那些大臣没骨气,大明的皇帝还是有骨气的,将崇祯的遗体收敛好。”
李自成叹道,让人收拾崇祯的遗体,随同周皇后的遗体移出宫禁,停放在东华门外让前明的文武百官为其哭灵。
让李自成倍感意外的是,前明的文武百官甚至是勋戚仅有寥寥二三十人前来为崇祯皇帝哭灵。
“前明的文武百僚竟如此薄情?”
见无人给崇祯哭灵,李自成心下不悦,李自成出身于草莽将情义二字看的很重。他和崇祯虽然是死敌,但李自成并不十分恨崇祯,相比崇祯李自成更恨明朝那些将他逼上绝路的贪官污吏。
“能给崇祯哭灵的臣子早就殉国了,何至于苟活到现在。”顾君恩叹道。
“勋戚大臣,殉节者有多少人?”李自成问道。
这个问题也让顾君恩感到尴尬,顾君恩干咳了一声,回答道:“勋戚五人,大臣十一人。”
历史上杀身成仁的勋戚有六人,大臣二十一人。沈廷扬最后冒险进京接走了其中的部分勋戚文臣,因此殉节者比历史上还要少。
这个数字让李自成感到寒心,对京师的明廷官僚心生厌恶,这些前明僚佐不可重用,李自成如是想道。
此时京师城的百官权贵丑态百出。
昔日的达官贵人们惶惶不可终日,生怕暴露身份,毁掉昔日华美的衣冠,改着破青衣破毡帽,京师城的破衣烂衫价格为之陡然上涨,出现百金难购一袭破衣的奇怪局面,路遇大顺军将士无不是低声下气,只恐惹恼了进城的大顺军将士。
大顺军将士也不是傻瓜,路上专拿那些穿破衣烂衫的,检查他们的皮肤是真脏还是故意涂抹的灰土,检查完皮肤再检查双手,食利阶层不事生产,他们双手和劳苦大众的双手看一眼就能分辨出。
至于路边着锦衣者,刘宗敏反而不作理会,这些人虽着锦衣,但无不是蓬头垢面身上臭不可闻,这些人才是京师城真正的穷人,他们身上的破衣服早就让权贵们拿华裳换走了。
“闯王前明内阁首辅魏德藻,大学士陈演求见。”顾君恩向李自成汇报道。
“这两个大学士,崇祯在时如此重用他们,如今帝后尸骨未寒,不去悼念帝后,却来见我?”李自成不由得感到反感。
“皆是误国误民之辈,闯王断不可重用。”顾君恩说道。
“我有分寸,且让他们进来。”
魏德藻在府中苦等了好几日,原以为李自成会向刘备一样,求贤若渴,登门拜访请他做官,不想李自成却毫无动静。
这让魏德藻等人如坐针毡,再也坐不住了,魏德藻和陈演等人商议后决定毛遂自荐,主动请官,免得夜长梦多,高官让其它人抢了去。
通州老家的宅第被闽王朱琳泽查抄之事魏德藻已经知晓,魏德藻现在恨不能马上为大顺督师,出征江南,一举拿了闽王,将闽王碎尸万段,夺回被闽王抄没的金银财宝。
“崇祯十三年状元,大明首辅魏德藻,叩见大顺永昌皇帝!”
才进殿,魏德藻和陈演等人立马给李自成行三跪九叩的大礼,丝毫没有心理压力。
李自成端坐于宝座上,冷笑道:“尔等既是前明的状元进士,崇祯皇帝又如此信任尔等,为何今日却拜我这个大顺皇帝?”
“崇祯刚愎自用,不听臣言,致有今日。臣虽居高位但只恨未逢明主,未能施展平生所学,大顺顺应天意,代明乃是天意,臣愿弃暗投......弃明投顺,以助大顺永昌皇帝匡扶天下,肃清寰宇,再造盛世。臣之遇永昌皇帝,犹如魏征之遇唐太宗......”
魏德藻跪在地上滔滔不绝道。
“你既是前朝首辅,崇祯钦点的状元,自当死社稷,为何偷生?我尚且不敢自比唐太宗,你不过是个亡国之臣,焉敢自比魏征?!”李自成大声喝斥道。
“陛下若是赦免臣,臣自当肝脑涂地,赤心以报陛下。”魏德藻慌忙叩首道。
“你先为崇祯皇帝肝脑涂地吧!”
李自成厌恶地挥挥手,让左右将其拿下去拘禁起来。
“不给大官,给个小官也行啊?拘押我作甚?”魏德藻呼嚎道,李自成的亲卫没有理会魏德藻,跟拖死猪似的将魏德藻等人拖出大殿。
“大明朝有这样的首辅,焉能不亡。”魏德藻被拖走,李自成还不忘指着数落道。
“兴亡自有天数,闯王,君恩有个不情之请。”顾君恩说道。
“你且说来与我听。”
“闯王虽是入了京师,但眼下还需安定人心,请闯王为崇祯梓宫刷上红漆,为周皇后梓宫刷上黑漆,以帝后之礼葬之,令前明东宫礼祭,永王、定王二王可以杞、宋之礼待之。”
顾君恩建议李自成厚葬崇祯帝后二人,厚待三位皇子,以收买人心。
李自成不可置否:“此乃人情世故,这件事由顾先生亲自安排,缺什么只管来找我要,一定要将崇祯帝后的葬礼办的风风光光的,届时我亲自前往拜祭帝后二人。”
安排完崇祯皇帝的后事,李自成召来刘宗敏,问刘宗敏道:“吴三桂那边可有消息?”
刘宗敏回答道:“已让其父吴襄修书给吴三桂,不出几日便有回信。”
李自成点点头:“吴襄在京师城,料这吴三桂也不敢怎么样,关宁孤悬于辽东,这吴三桂掀不起多大风浪。闽王朱琳泽已经南逃,朱琳泽这厮是远患,而吴三桂是近忧,必须速速招降吴三桂,以免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