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过程物质循环的建筑工程清洁生产实施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清洁生产的概念与基本要素

清洁生产的概念最早是针对“末端治理”提出的,起源于1960年美国化学行业的污染预防审计的“源消减”概念(王学军等,2000)。在清洁生产思想提出的早期,“废物减量化”“无废工艺”“污染预防”等成为清洁生产的代名词。1976年,欧共体在巴黎“无废工艺和无废生产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消除污染产生源头的思想,清洁生产被正式推广到其他企业和其他领域。从1989年起,联合国开始在全球推行清洁生产政策,先后在8个国家建立了清洁生产中心。1994年,我国颁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将清洁生产列为重点项目。1998年在韩国召开的第五次国际清洁生产高级研讨会上提出了《国际清洁生产宣言》。美国、澳大利亚、荷兰、丹麦等发达国家在清洁生产立法、组织机构建设、科学研究、信息交换等领域都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并取得了相应的成就。清洁生产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国家都有不同的定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环境规划中心(UNEPIE/PAC)(1989)首次提出“清洁生产”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将整个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提高生态效率,降低环境风险(王守兰等,2002)。美国环保局称清洁生产为污染预防或废物量最小化,在可能的最大限度内减少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量,它包括通过源消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生产中重复使用原材料以及降低各种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来合理提高利用率和减少垃圾产生率(朱慎林,2001)。《中国21世纪议程》(1994)对清洁生产进行了定义,为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实现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将废物消灭于生产过程。

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清洁材料和能源,节约原材料与能源,淘汰有毒有害的原材料,降低所有废弃物的数量与毒性;清洁生产过程,即实现生产全过程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废弃物最少化以及排放无害化;清洁产品,即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在使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小,并且在报废后易于回收再利用(张凯,2005)。其中,生产过程是清洁生产的核心。基于生产过程,清洁生产包含了八大要素:原材料、能源、技术改进、管理改善、产品、废物处置、内循环和外循环(周仲凡,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