桴海探珍:彭阳一中教师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探索 实践 创新——彭阳一中3+X学本课堂模式建构

杨兰芳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转换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方法,课堂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生命体的健康成长,已成为每一位教师要迫切解决的课题。“以人为本”的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相吻合的。教学过程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课堂;模式;建构

红茹河畔孕山区名校,皇莆故里育万千英才。彭阳一中始建于1958年,58年薪火相传,声名远播,学校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百标”项目学校、自治区教育系统党建先进集体、固原市课改基地学校、自治区示范高中、自治区文明单位等。传统老校焕发青春,课改名校傲然屹立。彭阳一中的发展,就像一首波澜壮阔的进行曲,激情昂扬,催人奋进。

一、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模式

实践中,彭阳一中双措并举,强力推行,扎实推进,最终形成了适合本校特征的自主课改模式——“3+X”学本课堂教学模式。

2014年固原市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改革,学校基于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坚持“师生反思、自我把脉”, “开拓视野、博采众长”的双向举措。人人反思,课课把脉,收集、梳理出学生课堂学习不主动和课外学习效率低的八个问题,为彭阳一中的新课改找到了痼疾,也找到了突破口。从2014年开始,多次选派教师前往四川都江堰、山西太古、甘肃会宁等地,考察课改名校,积极探索彭阳一中课改之路。

“现在不是讨论要不要实施,而是要讨论怎样实施高效课堂!”杨存政校长的话语不容置疑。通过学习,杨校长连续发表多篇文章为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工作造势。随后,全校上下掀起了以坚持“求真—调整—务实—创新—管理”为主线,以“转变思路、构建小组、先学后导、自主学习、强化指导”为策略,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为重点的新课改热潮。

学校在总结前期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开始进入常态化推进的阶段。从2014年,中国教师报专家团队进行“高效课堂”全员培训之后,全校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开始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至2016年5月,彭阳一中“3+X”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基本定型。彭阳一中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课改的标志性工程。

二、3+X模式彰显学本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观念也随之不断更新,彭阳一中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体目标的引导下,不断探索与实践,学校于2014年5月正式启动课堂教学全面改革,并最终设计出“3+X”模块组合型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人人成功”的教育理念。

彭阳一中“3+X”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即:1—一个目标(人人成功);2—两个核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3—3种工具(1.课堂学习方案;2.学习资源;3.课后评价。); X—X种课型。

这一模式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并从中获得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学生的这些体验与改变,最终也进一步推动了教师们从身转到心转的改变,让老师们更为深切地感受到:关注学生成长的高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学校、老师、学生才能真正实现三位一体,走在同一个方向的快车道上。

彭阳一中“3+X”学本课堂教学模式以“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培养“人人成功”为目标。其鲜明的特色越来越受到师生、家长的欢迎,宁夏师范学院科研处处长郝福生、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薛正斌、教育学博士邱芳婷三位专家,对彭阳一中“3+X”学本课堂教学模式予以高度评价。

三、不断实践创造优异成绩

随着“3+X”学本课堂教学模式的日益成熟,彭阳一中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教学成果。一是素质教育风生水起。品德教育、素质拓展、校本研修、社会实践、社团建设、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等方面人才辈出,在区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162人次,共有1000多名师生获得县级以上奖励,200多名教师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奖的各类文章300余篇。二是高考成绩高歌猛进。2014年高考成绩揭晓,彭阳一中本科一次性上线456人,创历史最高水平。三是引领示范有口皆碑。近两年来,中国教育报刊社、自治区教育部门的专家、领导多次莅临学校观摩“3+X”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学校的课改经验还通过《中学课程辅导》等杂志的宣传,走向了全国……

彭阳一中坚定地证明着:成功者永不放弃,放弃者永不成功!彭阳一中坚决地实践着: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学习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是点燃和唤醒艺术呈现的过程,是激情和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彭阳一中坚定地探索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闪耀着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着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师生,让教学闪烁着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教育充盈着自由的思想。

四、让课改走向成功

“成功”是彭阳一中的教育理念,彭阳一中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了个五大成功:一是建构了符合新课程理念的“3+X”学本课堂教学模式,成功创建了适合本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二是课堂方式转型取得了成功,走出了传统课堂模式的束缚,走向了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生命课堂。三是在课型创新方面取得了成功,学校创新了以教师讲授为核心的单一课型,建构了体现先学后教、问题学习特征的多元课型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搭建了有效平台。四是课堂内涵走向了问题导学学本课堂境界,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出一批年轻的优秀教师。五是建立了完整的高中课堂改革体系,实现了高中阶段全程覆盖式学本课堂,突破了“高中”不能课改的误区,并实现了高中课改的常态化,这在全区高中课改学校中也是不多见的。

彭阳一中的课改成功给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启示:打破了生源差的高中不能搞课改的“惯例”,从实践层面充分说明,师资相对薄弱、生源较差的学校进行课改也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王景和:《课堂教学名家谈》,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2]《中小学课堂教学与研究》,2007

[3]《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本文获固原市2017年“五个百”论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