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堡史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财神庙

高家堡北巷东侧,坐东向西有一个院子,大门是20世纪70年代的建筑,花瓣形水泥门头上有一个大大的五角星和红色水泥字“高家堡红旗生产大队”。门头之上,又添加了一个铁架,上面有“财神庙”三个铁皮做的字。

高家堡解放后,财神庙大院为乡政府占有。人民公社期间,又成为高家堡生产大队的办公场所。“文化大革命”中,高家堡生产大队更名为“红旗生产大队”。改革开放后,民间整修正殿,重塑财神,财神庙恢复了旧貌。一个风格混搭的大门,其实是时光给它留下的烙印。

财神庙内院落宽敞,正殿五间供奉财神和善财童子,两侧墙壁的上方依然保存着旧时的壁画。院内配殿、戏台等主体建筑基本完整。庙院南侧,与正殿相对的是一个台式卷棚大戏台。大戏台其实是庙内的主体建筑,它端正开阔,古色古香,卷棚顶线条流畅、风格平缓舒展。财神庙与高家堡城内其他肃穆庄严的庙宇相比,显得平和而安逸。

高家堡是因为商业而兴盛的城镇。从清代中期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吸引和聚集了来自晋冀豫等地的客商。高家堡民谚“要想富,买卖带庄户”,全民皆商是历来的传统。财神庙是商民求财拜神之地,香火自然旺盛。而财神庙历来也是全城的文化活动中心,这里就是高家堡百姓酬神乐己的场所。

由于临近山西,移民又多为山西籍贯,历史上高家堡受山西文化影响最大,旧时老百姓也多喜欢看晋剧演出。民国年间,驻扎陕北的国民党二十二军以关中籍贯的军人居多,他们酷爱秦腔,离不开秦腔,便将秦腔传入榆林,高家堡的驻军也便成立了一个小小的秦腔剧团,还招收本地青年学艺。从此,本地群众也逐渐培养起听秦腔、唱秦腔的习惯。高家堡成为秦腔在陕西最北的流传之地,也是晋剧与秦腔演出在神木县的分界之地。在财神庙这个大戏台上,演出了一场场激越悲壮、深沉高亢的传统戏剧。

新中国成立后,高家堡数次成立业余秦腔剧团,继续活跃在财神庙戏台上。20世纪50年代初,高家堡区公所成立业余宣传队,编排了《一门二霸》《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穷人恨》《迎春花》《血泪仇》《刘胡兰》等新时代秦腔剧目,演员以有文化的青年学生为主。那时,政府招录干部也常从青年宣传队员中挑选,因此,民间把业余宣传队称为“翰林院”。后来,为了配合当时的政治形势,加强宣传工作,高家堡区公所又成立了秦腔业余剧团,区公所给剧团划拨了一块耕地以补充经费不足,剧团排演了《黄龙山起义》《小二黑结婚》和《刘胡兰》等现代戏和反映现实的小短剧。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传统戏曲被视为“牛鬼蛇神”,业余剧团解散,剧团的戏曲服装行头在南街被焚毁。传统戏曲虽然不再表演,但高家堡公社成立了文艺演出队,以后又更名为“农业学大寨”宣传队,主要表演样板戏片段、歌舞和小戏。1970年参加全县文艺汇演时,高家堡公社和神木城关公社的文艺演出队分别演出了秦腔版和晋剧版的剧目《红灯记》,表演各有千秋,高家堡文艺演出队获得全县会演第二名。

改革开放后,高家堡又迎来了一个商业兴盛发展的时期。经过公社文化站积极筹备,社会各界群众积极支持,高家堡秦腔业余剧团于1980年再次成立。演出剧目既有传统本戏和折子戏,又有新编的现代戏和歌舞,财神庙内又红火热闹起来。剧团活跃数年后,因戏曲演出市场逐渐萎缩,剧团经营难以为继被迫停办。

1972年,高家堡公社成立了电影队在高家堡、乔岔滩、解家堡等三个公社巡回放映电影。高家堡放映场地有时选在街道上,有时选在财神庙院内。在财神庙放映的电影虽然常是那几部重复的战斗故事片和样板戏,每个观众还要收3分钱的电影票,但财神庙大门口依然是人头攒动,一票难求。

许多年过后,高家堡的老街坊路过财神庙前,恍惚间还会觉得院子里灯火通明,鼓乐齐鸣,人声鼎沸,仿佛戏曲演出就要开场了。小城的夜空,似乎还回荡着鼓乐丝弦悠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