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我是谁——自我意识概述
一、意识与自我意识
(一)意识
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在行为水平上,“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是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变化的觉知和认识。意识是人类所有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在劳动中同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意识及自我意识
意识是心理发展的高级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最集中、最本质的体现,它主要包括三个功能(图4-1)。
图4-1 意识的功能
1.意识的觉知性
意识的觉知性是指人对环境刺激和自身内部心理状态的了解。人不仅能意识到客观事物的存在,而且能意识到自身的存在,自己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是否和谐,以及自己对他人和客观事物所持有的态度、从事的行为及其后果。
2.意识的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拥有积极主动地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活动具有前进性。
3.意识的选择与监控功能
意识的选择功能可以限制并过滤与目标或目的无关的信息,有选择地存储自己需要的信息;意识的监控功能既包括监视自己的心理活动和环境的刺激信息,又包括调解和控制自身状态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自我意识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等特点。
1.自我意识的意识性
自我意识的意识性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有着清晰、明确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而不是无意识或潜意识。
2.自我意识的社会性
自我意识是个体长期社会化的产物。这不仅因为它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而且因为它的主要内容是个体社会属性的反映。对自我本质的意识,不是意识到个体的生理特性,而是意识到个体的社会特性,意识到个体的社会角色,意识到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自我意识发展到成熟的重要标志。
3.自我意识的能动性
自我意识的能动性不仅表现在个体能根据社会或他人的评价、态度和自己实践所反馈的信息来形成自我意识,而且还能根据自我意识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4.自我意识的同一性
自我意识一般需要经过多年的发展,直到青年中后期才能形成比较稳定、成熟的自我意识。虽然这种自我意识有可能因个体实践的成败和他人的评价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到青年期以后,个体会对自己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保持同一性。正因为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才会使个体表现出前后一致的心理面貌,从而使自己与其他人的个性区别开来。
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那么对大学生来说,经常会思考一些问题:我是谁?我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我希望从大学生活中学到什么?大学毕业后我的就业方向是什么?我该如何充实大学的生活?大学生只有比较客观准确地认识和了解自我,并对自己持一种接受和认可的态度,才能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潜能,积极面对生活中所出现的困难,保持良好的心理水平,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5.自我意识的形成
(1)“自我意识”如何形成。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镜像自我”理论。他认为每个人对自己的意识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在人的一生中一直进行着。库利将之形象地比喻为:将他人看作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中可以照出我们自己的样子,而我们从镜子中看到的那个样子就构成了我们的自我。
埃里克森自我意识发展八阶段理论(张博)
每个人对自己的意识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首先是对外部世界、对他人的认识,然后才逐步认识自己。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我们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在我们一生中一直进行着。每个人都是一个心灵画家,不过这个画家的水平是逐渐提高的,当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达到以下水平时,我们对自己的画像就基本完成了: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能认识并体验到内心进行的心理活动;能认识并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发展与他的心理自我发展密切相关。心理自我发展完善的个体能够以客观的社会标准来认识社会和评价事物,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形成对待现实的正确态度、理想与信念等。
(2)自我意识形成的途径。
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意识形成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通过认识别人,把别人与自己加以对照来认识自己。人最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个体往往把对他人的认识迁移到自己身上,像认识他人那样来“客观”地认识自己。例如,当看到别人对长者很有礼貌并受到大家的称赞时,就来对照反思自己的言行,从而认识到自己平时对长者的态度。经过多次对比,就会促进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
第二,通过分析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受他人评价的影响。这如同人对着镜子来认识自己的模样一样,人们是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作一面镜子,来不断认识自己,包括优点和缺点。由于人的活动范围比较大,经常从属于不同的团体,接触不同的人,每个团体、每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就是一面镜子,这样就可以通过不同的镜子来照出多个自我,这样,个体就能较全面地认识自己,从而促使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
第三,通过考察自己的言行和活动的成效来认识自己。自我意识是个体实践活动的反映。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也会成为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能反映出自己的体力、智能、情感、意志和品德等特性,从而使之成为自我认识、评价的对象。如一个学生,在学习上或一项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他会从中体验到一种自信,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有新的认识。
第四,通过自我监督与自我教育来完善自己。个体通过以上几方面的途径,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中,发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一方面通过自我监督来克制、约束自我,服从既定目标;另一方面通过自我教育,自觉按社会要求对客体自我实施教育,以实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积极统一。总之,自我监督,着眼于“克制”,而自我教育,着眼于“发展”,二者共同承担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
6.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
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复杂的心理现象,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心理成分构成。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知与评价,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做出的某种判断。
自我认识在自我意识系统中具有基础地位,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是自我控制的心理基础。其内容广泛,涉及自身的方方面面,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进行自我认识训练,重点应放在三个方面:第一,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第二,认识到自己在集体和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第三,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
心灵寄语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自我评价是对自己能力、品德、行为等方面社会价值的评估,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的水平,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认识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通过社会比较实现的。由于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的核心成分,它直接制约着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所以,进行自我意识训练,核心应放在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上。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自我体验。自我体验往往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有关,也和自己对社会的规范、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自我控制的发展。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自尊心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与体验。自信心是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自信心与自尊心都是和自我评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故事一则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3)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是自我意识中直接作用于个体行为的环节,它是一个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自我控制的实现是自我意识的能动性的表现。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进行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训练的目的是进行自我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控制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活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