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经济和收入的增长,居民消费领域的不断扩展,居民消费项目的日益丰富,使得从消费内容分解的基础上研究消费行为非常必要。因此可以在消费理论中引入消费需求升级因素,对居民消费需求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消费倾向变化与消费需求升级之间的关系。消费倾向变化与消费需求升级的关系包含两个层面。直接关系是,居民消费倾向是各个消费项目(即消费结构)支出总和与收入的对比,因而可以从消费结构变动的角度,对消费进行分解,考察各项消费变动与消费倾向变化的关系;深层联系是,消费结构变动不单纯是各消费项目支出上的数量变化,同时也是消费行为、政策和体制变革共同作用的结果。充分考虑制度因素、收入因素和需求因素,基于消费需求升级与消费倾向变化的动态关系,依据实证分析与结果,可以对当前状态加深认识,同时也为将来的消费促进政策提供具体的参考建议。
在收入水平提高的背景下,消费需求升级过程中不同消费项目的消费倾向大小程度各异,传统型和新兴型消费项目消费倾向的共同作用带来总消费倾向的演变。因此,可以通过消费倾向在各个消费项目上的分解,来考察消费需求升级与消费倾向之间的演变关系;可以基于收入、消费倾向和消费需求升级之间的动态关系,构建模型,实证分析各方面因素对消费倾向的动态影响以及之间的长期关系,在探讨各种综合因素对消费倾向影响作用的同时,重点探讨各消费项目需求变化对消费倾向变化的作用方向和程度,为具体的消费促进政策提供参考建议。
二 研究方法
本书在获取理论支撑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居民消费倾向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消费行为理论的发展成果是理论分析的基础。通过将消费需求升级因素引入消费者消费决策机制中,研究了消费需求变化对消费倾向的影响。实证研究中,选取相关数据,利用统计学中的有关方法考察了消费需求升级与消费倾向变化之间的数量关系,在消费结构分解的意义上考察消费倾向变化,之后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各种因素对消费倾向的动态影响以及之间的长期关系。各部分内容所运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第一,对我国居民消费倾向的研究在现代消费函数理论模型框架下进行。在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分析中,基于对消费理论发展及其演进路径的深入认识和把握,通过在消费理论中引入消费需求升级因素对消费行为分析进行理论上的扩展。基于我国体制变革及其对消费行为深刻影响的现实,密切结合居民消费需求变化过程,本书对收入、消费需求升级和消费倾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为研究进展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持。在收入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居民消费需求快速变化是消费的关键特征,而实现居民消费需求升级和消费倾向提高之间的良性互动成为本书分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本书分析了消费需求变化与消费倾向之间的关系机制。
第二,在消费倾向变化趋势分析中,运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考察了消费倾向的分类变化特征;其中在引入消费倾向变化的消费需求升级因素时,运用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消费需求升级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
第三,在需求变化与消费倾向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中,利用因素分解的统计方法对消费倾向变化的消费结构因素进行了分析;利用ELES模型对边际消费倾向进行了分类估算。在消费倾向变化的实证研究中,通过协整分析检验了消费结构变动与消费倾向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基于收入、消费需求升级和消费倾向之间的动态关系,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各消费项目比重变动冲击对消费倾向动态影响的方向和程度;构建面板数据(Panel Data)计量模型对消费倾向变化进行多因素考察,分析各种因素与消费倾向的作用关系。
第四,在消费增长动力分析中,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探讨以需求升级为契合点的产消对接与互动机制;利用政策因素分析法探讨以民生为主旨的体制政策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