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石家庄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历史分期
原文发表于《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一
关于近代石家庄城市化的发展进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起点。石家庄城市史研究起点不同于确定城市建立的纪念日,没有必要过于精细具体,实际上任何一座城市的兴起都很难精细到具体某年某月某日。正像列宁所说,“这里的分界线也同自然界和社会中所有的分界线一样,是有条件的、可变的、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7非常巧合的是石家庄铁路兴修于20世纪初,与一个新世纪的起点相吻合,同时,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标志着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全面展开。以1901年开始启动石家庄城市化的计时器,为它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型做时代纪录,应该说是适逢其时、应时对景的一个巧合。
研究中国近代城市化的学者们一般认为,中国近代的城市化发展历史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19世纪中叶至1900年是中国近代城市化的起步阶段;1901~1937年是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初步发展阶段;1937~1949年是近代中国城市化的曲折发展阶段。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通过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将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是通过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城市,如广州、上海、天津、武汉、重庆等城市进行的。由于开埠引起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近代工业的兴起促使这些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城市进一步壮大,迅速发展为中国的大城市,中国传统城市开始逐步向早期现代化阶段过渡和转型。到19世纪末,上海人口达到了四五百万,天津人口也达到30余万,重庆达到21.4万。19世纪末的石家庄,还依然沉浸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状态,铺设京汉线的建设大军尚未到达这里,正太铁路尚处在酝酿筹备和犹豫不定的状态,所以,石家庄在中国近代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尚毫无动静。20世纪初,石家庄城市化的启动,几乎与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第二阶段开端恰好同步,这说明石家庄城市的启动,落后于中国近代城市化整整一个阶段,是典型的新兴城市。
二
从20世纪初开始到1949年,半个世纪的石家庄城市化历程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01~1912年城市化启动时期;第二阶段,1912~1925年城市化初兴时期;第三阶段,1925~1937年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第四阶段,1937~1949年城市化停滞与畸形发展、衰退及恢复的时期。
(一)第一阶段(1901~1912):石家庄城市化启动时期
这个阶段的起止,是从石家庄开始兴修铁路到清朝灭亡。启动的诱因来自铁路修建的外力作用,火车轮子伴随着20世纪的钟声,将石家庄带入了城市化的轨道。
20世纪初至民国前,是石家庄城市化的最初启动期。石家庄村在20世纪以前,完全是个纯粹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小村庄。进入20世纪后,京汉铁路与正太铁路相继开工,随着铁路的建成通车,逐步开始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赖以进行农业生产的大片耕地被铁路和工厂占用,出卖了土地的农民不得不开始农业劳动力转移。大批铁路工人则成为石家庄第一批产业工人,除营运在铁路线上的职工外,仅驻扎在石家庄车站的职工和正太路修理客货车辆总机厂职工数,就超过了石家庄村原有土著居民的数量。随着京汉、正太两铁路的通车,交通枢纽职能得以发挥,中转货物的搬运,使石家庄村这片土地上,由原来单纯的农业生产开始出现新型的运输产业。新产业中各类中转货物批发业务的增多,促使石家庄出现了大批新的职业经纪人,各类服务行业的投资人和经营者也纷至沓来,出现了“商贾云集,蔚然巨镇,蒸蒸日上”的局面。8“蒸汽机”的巨大动力冲破了农业社会石家庄一直保持的人口自然增长状态,使外来人口迅猛增长,外来人口的聚集使石家庄开始出现人口增长的第一个高潮。总之,外力赋予了石家庄枢纽功能,致使外来人口聚集,商业与服务业涌现,聚落周边空间建筑改观,交通枢纽地位逐步提升,这林林总总的变化拉开了石家庄城市化的序幕。
(二)第二阶段(1912~1925):石家庄城市化初兴时期
这个阶段从民国开始到北洋政府批准建立石门市自治止。在这个阶段,石家庄发生的最根本的变化是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近代产业代替了传统的农业,从整体上实现了由乡村向城镇的转变。此时,石家庄城市化的动力,一方面是来自铁路枢纽功能的不断增强和发挥,另一方面是当地工商业的广泛兴起,不断地聚集和强化城市化的内在动力。这个阶段也是近代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石家庄初步形成了区域性货物集散地,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工商产业,在城市化的轨道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奠定了新兴工商业城市经济的基础。
近代石家庄虽然走上城市化的道路,当时作为内陆后起的小城镇,与沿海城市和传统大城市的经济实力的差距自不待言。但是封建专制王朝的垮台和民国的建立,为石家庄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加上铁路枢纽的直接拉动作用,使石家庄顺利驶入了新兴城市发展的快车道。同时,随着近代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石家庄的崛起赶上了近代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外国输入中国的商品骤然减少,工业品价格因而骤升,银价上升,许多工业获利甚厚,国内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取得骄人成绩,使近代石家庄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有明显的“搭车效应”。构成石家庄近代工业基础的大中型企业,都是这个阶段投资兴建的。譬如,1920年建立的裕庆火磨公司;1923年建立的育德铁工厂;从1916年开始规划建设,到1925年建成投产的石家庄炼焦厂;1922年建成投产的大兴纱厂等。20世纪20年代中期,这座新兴工商业城镇凸显雏形,确立了石家庄近代工业的门类主体结构,奠定了近代工业基础,在后来的10年中尽管石家庄工商业仍在继续发展,但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基本结构形态,并没有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此阶段,石家庄在交通枢纽中心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区域的经济中心,也就是说,它既是商品生产中心,又是商品集散和消费中心,还是生产技术和商品信息交流的中心。1925年经呈报获鹿县转呈省公署批准,将休门、栗村与石家庄合并,同年8月29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批准“将直隶省石庄、休门两村合并,更名为石门市,以符名实”。
(三)第三阶段(1925年8月~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石家庄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
这个阶段从北洋政府批准建立石门自治市开始,到七七事变后石家庄沦陷止。在这个阶段,由于工商业从初步兴起转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石家庄近代工业企业技术设备有新的提升,市场商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商业的行业部门依然在增多,各家商号专业化经营日益明显,周边农村经济中的商品化程度亦有增强,可谓近代石家庄工商业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不仅石家庄各类企业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增加,而且大企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规模一直都在继续不断地扩充和增长,城市经济的整体规模和基础都得以壮大。总之,城市的各项功能继续增强,经济发展上升势头明显强劲,城市生产总值增长迅速,甚至直隶省中南部地区开始出现后来居上的发展势头。虽因1928年南京政府取消北洋时期的全国所有市政公所,废除河北省“市自治制”,使石家庄既不能成市,又不能并县,处在一种相对独立的特殊组织地位;但是石家庄已经拥有了省县各级的司法机构和财政机构,与休门、栗村合并后的市区面积已约合7.78平方公里9,所以完全具备了小城市的规模,从市制上实现了由城镇向城市的转变。
(四)第四阶段(1937~1949):石家庄城市化停滞、畸形发展、衰退及恢复时期
这个阶段的起止,是从1937年七七事变后石家庄沦陷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石家庄沦陷为界限,近代石家庄的城市经济功能因战争缘故导致衰退,但是枢纽功能得到继续加强,而且城市军事政治功能占据了主导地位,城市主导功能的变更对城市化进程产生明显的影响。当近代石家庄经济主导功能被军事政治功能所取代之后,基本上脱离了近代工业发展的正常轨道。与前三个阶段相比,石家庄城市工商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出现了总体上“前强后弱”的态势,这个阶段的城市经济发展势头显然不如前三个阶段。随着近代后期社会、政治、军事状况的变化,工商业也起伏不定,一直未能稳定下来。
近代石家庄城市经济发展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影响,特别是日本侵略者占领时期,石家庄成为沦陷区,城市经济殖民地化日益严重。虽然此间的城市殖民地经济得到畸形发展,城市空间得到极度扩张,城市基础建设计划得到强制实施,城市景观得到快速更新,但都是以进行战争和掠夺需要为目的而展开的。
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国民党统治下的石家庄,经济依然一蹶不振,工商业发展毫无起色,企业几乎陷入停顿和倒退状态。以石家庄最大的工业企业大兴纱厂为例,设备使用率和生产规模比抗战前降低了52%~90%(见表1-1)。石家庄物价狂涨,生产成本陡增,企业经营困难重重。国民党占领石家庄后,城市内外的交通长期被封锁,平汉铁路、正太铁路、石德铁路几乎全被切断,使之失去与外界的经济联系,作为交通枢纽的石家庄此时变成了一座陆上孤岛,工商企业失去依赖,城市的军事化使正常的城市经济发展失去了基础,经济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
表1-1:1946年与1936年大兴纱厂生产规模比较表10
1947年11月至1949年10月,石家庄的经济形势总体上处在维持稳定和逐步恢复生产的状态,虽然此前一蹶不振的经济开始得到了缓慢地扭转,但石家庄的城市经济始终没有恢复到全面抗战爆发前的发展水平,尚未开始出现城市大规模建设的局面。1937年前形成的近代石家庄工商业的基本结构形态,在后来的十余年间没有获得新的变化和发展;只是在1947年11月后,这种态势才得以遏制,1949年10月后才开始掀起大规模城市建设高潮,石家庄以一个崭新的工业城市形象迅速崛起。
三
1901~1949年,石家庄半个世纪的城市化发展,由于各项城市功能的发挥,城市化速度较快。近代石家庄城市化快速发展呈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和跳跃性,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的5次跳跃增长和城市空间的4期跳跃拓展。城市人口和城市空间的发展规模是城市化的外在表现,城市人口总量和空间总量最直接地表现了城市规模的发展程度。近代石家庄之所以能够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这座新兴城市的综合性功能结构,在于近代石家庄城市进程的动力多元化,这是近代石家庄城市发展的最突出的特征之一。但是,近代石家庄城市化发展质量不高,表现在经济形态虽然发生剧变,但城市化发展进程存在明显的阶段性间歇,城市基础设施依然比较薄弱,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总之,近代石家庄既是一个工商业快速发展的近代化城市,又是一个社会生活方面“乡村味道正相当浓厚”的乡村式城市,城市化程度尚不充分,还处在幼年阶段。正如当时报界评论员的文章所说,“石门市之大都市建设,虽然日趋发展,但若严格言之,在行政管理和文化方面,尚未脱离乡村色彩”。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