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信任与经济增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信任:内涵及影响因素

信任,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存在于所有的人际关系中,例如朋友关系、家庭关系和经济关系等。人们信任自己的朋友,孩子们依赖和信任自己的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买卖双方彼此信任并完成交易,等等。尤其是在经济交易中,信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旦失去信任,将直接妨碍交易的顺利实现。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强调社会资本,尤其是信任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术界涌现了大量的关于信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学者们用实验研究的方法考察了信任的内涵、影响因素及衡量方法,并将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信任水平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一些研究认为,信任与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对外贸易额密切相关。比如,La Porta et al.(1997)指出,一个国家中高信任水平的人口比例越高,通货膨胀率就越低,GDP增长率就越高。Knack and Keefer(1997)指出,信任与一个国家的GDP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Guiso et al.(2009)指出,较高的信任水平有利于促进国家间的双边贸易,尤其表现在信任密集型商品上。他们还发现,信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金融发展。那些信任水平较高的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资本市场,而且一旦进行投资,会投资较多的份额。

尽管近年来,信任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被广泛论证,但是关于信任,还有一些重要问题有待澄清。比如,如何对信任进行定义?如何对其进行准确的衡量,不同的衡量方法之间有什么异同?信任与主要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如何?信任是完善的社会制度和较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还是形成完善的社会制度和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