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人才困境:子弟兵战略
在我给企业做咨询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企业家向我直言:“我们当下的问题还不是培育人,而是另外两个更严重的问题——一是招不到人,二是留不住人。”表面来看,企业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中间培育”的问题,而是“前端招”和“后端留”的问题。
如果你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问题就变了。人才为什么不愿意来这家企业?他们为什么不愿意留在这家企业?从企业视角转换到个人视角,原因很简单,企业没有为人才创造价值。
如果一名员工在进入你的企业时,他的市场价值是60分,那么在你的企业待了三五年,他的市场价值有没有增加到90分,甚至120分?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相信你不会遭遇人才瓶颈。
那么市场价值的增加靠什么?靠的是人才培育!站在员工成长的角度来看,人才培育系统本质就是赋能系统。通过企业的这套赋能系统,让一个平凡的人变成不平凡的人,让一个“五分熟”的高潜人才变成“十分熟”的高绩效人才,这才是人才培育的本质。
说到底,企业价值和个人价值是一体的。只有个人战斗力提升了,企业的战斗力才能提升——只有为员工赋能,才能实现企业的人才辈出,最终实现企业的业绩倍增。
早在2 000多年前,《管子·霸言》就有云:“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得天下之众者王,得其半者霸。”
人才从哪里来呢?无非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外部招聘,另一种是内部培育。通过这几年接触大量的中小企业,我发现大多数企业把精力都放在了外部人才的招聘上,尽最大可能榨取员工的剩余价值。这些企业既没有人才培育的意识,也不懂人才培育的方法。然而,如果我们只靠招人,不培育人,不对人才进行管理,那么最后招来的人一定会流失,因为他们在我们这里感觉不到自己的成长,感觉不到自己在市场上的增值。
如果一家企业只会引进人和使用人,不会培育人,那么它永远走不出企业人才的困境!当企业遭受到挑战时,同样是两家企业,如果一家拥有自己培育的子弟兵,另一家拥有的都是雇佣兵,那么请问哪家企业会发展得更好?毋庸置疑,一定是那家培育子弟兵的企业。
所以,为什么外资企业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你的接班人是谁?你的“备胎”是谁?不是因为它们有忧患意识,而是因为它们非常清楚,企业真正的人才来自内部挑选出来的高潜人才,这些高绩效人才是内部培育出来的,不是招进来的,也不是留下来的。也就是说,一个真正懂得培育人的企业,通常也会知道如何留住人才。道理很简单,培育本身就是最好的留用。
我们再从历史的角度来验证这个问题。历史上成大业者,靠的一定是自己的子弟兵。以中国近代史为例,在中国近代革命这条路上,黄埔军校的毕业生立下了赫赫战功——从1924年到1949年,黄埔军校25年间培育了近23万名军事人才,其中名将辈出。同样,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抗日军政大学为我党培育了大量的军政人才……
企业运营也遵循同样的逻辑,阿里巴巴之所以成功,是因为马云有自己的“马家军”,而华为之所以如此伟大,也是因为培育了自己的“任家将”。所以,真正的大企业家背后一定有自己的子弟兵。
那么,我们如何来衡量一位企业家成功与否呢?最好的标准是,你有没有复制出若干位和你一样优秀的企业家。如果有,你就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同样,如果你是一个优秀的高管,你能够带出来若干个和你一样优秀的高管,这也是成功。所以,“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才会说:“在你成为管理者之前,成功的标准是如何使自己成长;在你成为管理者之后,成功的标准是如何使别人成长。”
日本管理学大师大前研一曾经服务于咨询巨头麦肯锡,他在对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做对比研究时,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多数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瓶颈,美国企业的资产规模停滞点为1亿美元、10亿美元、100亿美元,只有过了这些坎儿,它们才能继续向上发展;而日本企业的资产规模停滞点却提前到了1 000万美元。
这是什么造成的呢?对比研究后,大前研一总结出了三点:一是人才基础不同;二是美国人力资源底子非常扎实,注重专业人才培育,而日本企业就不具备人才培育方面的逻辑;三是创业者的进取心不同。
事实上,从我在一线调研和辅导企业的实际来看,中国企业的坎儿甚至来得更早一些,许多资产规模仅有几千万元的企业,人才已经青黄不接了。
如何才能突破这个人才瓶颈?企业必须制定子弟兵战略,为自己培育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培育一群死心塌地和企业一起干事业的人。这群人中的优秀分子能够沿着一条路慢慢跃迁,从士兵到将军,从将军到元帅。最终,伴随着人才的增值,企业发展也必将步入快车道。比如,信奉“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的华为,干部队伍有大约12 000人。华为强调,选拔的干部必须是从基层一线开始做起的,没有基层一线成功经验的人是不能被选拔为干部的。
当然,子弟兵战略不仅仅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围绕子弟兵队伍建设建立一套人才培育体系,培育出企业自己的高绩效人才梯队,发育出优于竞争对手的组织能力,进而驱动企业业绩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