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伟人代表作图释书系:物种起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变异性

几乎每种生物的每个器官都与它的复杂生活条件有着奇妙的联系,尤其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器官还会突然地、完善地生长出来,正如人类发明出一台复杂而完备的机器一样。

在将前章所得到的各项原理应用到自然状态下的生物之前,我们必须对这样一个问题进行简短的讨论——生物在自然状态下是否更容易发生变异。要推断出这一问题发生的所有可能性,就得列举一长串枯燥的事实,我打算在今后的著作中再把它发表出来。在这里,我也不过多讨论“物种”和“变种”这两个术语,因为对于它们的定义,博物学者总是各执己见。还有就是被我们称为“畸形”的术语同样难以定义,但它正逐渐向变种这个方向发展。在我看来,畸形就是指在体质上的某一部分存在着明显的偏差,这种偏差对物体大多是有害无益的;一般来说,畸形是不会传播的。有些著者在使用“变异”这一术语时,是有着专门的技术含义的,即变异是一种直接由物理的生活条件所引起的变化。在这个定义中,“变异”被认为是不能遗传的,但是谁又能解释为什么波罗的海咸水区域内贝类的矮化病、阿尔卑斯山顶峰的那些矮化植物,或北极地区长有较厚毛皮的动物,它们的特性在某些情形下至少遗传了几代?我认为这些类型应该是变种。

在我们的家养生物里,特别是植物中,我们偶尔看到的那些突发的和显著的构造偏差是否能在自然状况下永久传下去,还不得而知。几乎每种生物的每个器官都与它的复杂生活条件有着奇妙的联系,尤其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器官还会突然地、完善地生长出来,正如人类发明出一台复杂而完备的机器一样。在家养状态下,物种有时会发生畸形,这些畸形特征与一些和本物种大相径庭的物种的正常结构类似。比如,有的家猪一生下来就具有一种长吻,如果同属的其他野生物种也具有这种天生的长吻,那么可以说这只家猪是畸形的;但在我的长期努力探索下,发现这一事实并不存在。如果这种畸形类型的确曾出现在自然状态中,而且能够繁殖(事实并非永远如此),那么必须依靠异常有利的条件才能把它们保存下来,因为它们的发生概率太过稀少。不仅如此,如果将这些畸形的第一代或以后的几代同普通类型相杂交,它们的畸形性状几乎会不可避免地消失。至于对具有单独性的或偶然性的变异体的保存以及延续,我将在下一章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