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禹贡》释读[2]
《禹贡》
《广雅·释言》曰:“贡,功也。”《说文解字》曰:“贡,献功也。”《曲礼》曰:“五官致贡曰享。”郑玄注曰:“贡,功也;享,献也。致其岁终之功于王,谓之献也。”王筠《禹贡正字》曰:“《禹贡》者,谓禹献其治水之功于尧也。”
禹敷土
顾炎武《日知录》曰:“尧、舜、禹,皆名也。”马融曰:“敷,分也。”颜师古《汉书注》曰:“敷,谓分别治之。”天挺案:敷,《大戴礼》、《史记》作“傅”,《荀子·成相篇》作“溥”。马训“敷”为“分”者,谓洪水泛溢,莫辨水陆,禹以分别水土为始工也。
随山刊木
天挺案:《史记·夏本纪》作“行山表木”;《汉书·地理志》作“栞木”,颜师古注:“栞,古刊字也。”《说文解字》引作“栞木”。栞,槎识也;槎,衺斫也。司马贞《史记索隐》曰:“谓刊木立为表记。”高诱《淮南子·修务训》注:“随,循也。”
奠高山大川
《书传》曰:“奠,定也。”天挺案:《史记·夏本纪》作“定高山大川”。“定高山大川”者,《周髀算经》赵爽注:“禹治洪水,决流江河,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是其义也。
冀州既载
天挺案:“冀州”以下十字,古人异读凡三:或以“冀州”二字一读,“既载壶口”及“治梁及岐”分为二读。其说始自宋苏轼《书传》,而毛晃《禹贡指南》、蔡沈《书集传》等从之。或以“冀州既载壶口”为句;若清武亿《经读考异》、成蓉镜《禹贡班义述》是也。或以“冀州既载”一读,“壶口治梁及岐”一读,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汉书注》皆是也。考郑康成《周礼·地官·载师注》引“《禹贡》曰冀州既载”,《三辅黄图》梁山宫引“《禹贡》云壶口治梁及岐”,《水经·汾水注》引“《尚书》所谓壶口治梁及岐也”,则以此说为最古,今从之。
郑玄曰:“两河间曰冀州。”《尔雅·释地》冀州郭璞注曰:“自东河至西河。”王鸣盛《蛾术篇》曰:“河自积石、龙门南流,为西河;至华阴,东经底柱孟津,过洛汭,为南河;至大伾,北过降水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海,为东河。东河之西,西河之东,为冀州。不言南河,南河之北,从可知也。”清胡渭《禹贡锥指》曰:“以今舆地言之,山西太原(今山西阳曲、太原、榆次、太谷、祁县、徐沟、交城、文水、寿阳、盂县、静乐、河曲、平定、忻县、定襄、代县、五台、繁峙、崞县、宁武、偏关、神池、五寨、岢岚、岚县、兴县、保德二十七县地)、平阳(今临汾、襄陵、洪洞、浮山、赵城、汾城、安泽、曲沃、翼城、汾西、蒲县、灵石、永济、临晋、虞乡、荥河、猗氏、万泉、河津、解县、安邑、夏县、闻喜、平陆、芮城、新绛、稷山、绛县、垣曲、霍县、吉县、乡宁、隰县、大宁、永和三十五县地)、汾州(今汾阳、孝义、平遥、介休、石楼、临县、离石、中阳八县地)、潞安(今长治、长子、屯留、襄垣、潞城、壶关、黎城七县地)、大同(今大同、怀仁、浑源、应县、山阴、朔县、广灵、灵丘八县地)五府,泽(今晋城、高平、阳城、陵川、沁水五县地)、辽(今辽县、榆社、和顺三县地)、沁(今沁县、沁源、武乡三县地)三州;(清初沿明代区域之旧,与雍、乾以后之区分不同)河南则怀庆(今河南省沁阳、济源、修武、武陟、孟县、温县六地)、卫辉(今汲县、新乡、获嘉、淇县、辉县五县地)、彰德(今安阳、临漳、汤阴、林县、武安、涉县六县)三府;直隶则顺天(今河北省大兴、宛平、良乡、固安、永清、安次、香河、通县、三河、武清、宝坻、宁河、霸县、文安、大城、新镇、涿县、房山、昌平、顺义、怀柔、密云、蓟县、玉田、丰润、遵化、平谷二十七县地)、永平(今卢龙、迁安、抚宁、昌黎、滦县、乐亭、临渝七县地)、保定(今清苑、满城、徐水、定兴、新城、雄县、容城、唐县、望都、博野、蠡县、完县、安国、深泽、束鹿、安新、高阳、易县、涞水、涞源二十县地)、广平(今永年、曲周、肥乡、鸡泽、广平、磁县、成安、威县、邯郸、清河县地)、顺德(今邢台、沙河、南和、任县、内邱、唐山、平乡、巨鹿、广宗九县地)五府,及真定、河间二府之西北境(漳水故道以西,今河北省正定、井陉、获鹿、元氏、灵寿、藁城、栾城、无极、平山、阜平、行唐、定县、新乐、曲阳、冀县、南宫、新河、枣强、武邑、晋县、安平、饶阳、武强、赵县、柏乡、隆平、高邑、临城、赞皇、宁晋、深县、衡水、河间、献县、阜城、肃宁、任丘、交河、青县、天津、静海、沧县四十二县地),大名府濬县之西界(今属河南省),又新置宣化府(今河北省宣化、赤城、万全、龙门、怀来、蔚县、西宁、怀安、延庆、保安十县地)及故辽东都司之西境(原注:“以大辽水为界,西属冀,东属青。”案:大辽水,今名辽河)。其北则逾塞直抵阴山下,西起东受降城(今绥远省托克托县)之北,东讫于大辽水,皆古冀州域也。”
郑玄曰:“载之言事也,事谓作徒役也。”《经典释文》曰:“载如字;载,载于书也。”王肃曰:“言已赋功属役,载于书籍。”
壶口、治梁及岐
《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北屈,“《禹贡》壶口山在东南”。成蓉镜《禹贡班义述》曰:“北屈故县,在今山西平阳府吉州(今山西省吉县)北;壶口当在吉州东南。”又引曾旼说曰:《汉书·地理志》左冯翊夏阳“《禹贡》梁山在西北”。成蓉镜曰:“夏阳故县,在今韩城县(今陕西省韩城县)西南。梁山今自郃阳县西北迆山,抵韩城西北之麻线岭皆是。”
蔡沈《书集传》曰:“梁岐皆冀州山。岐山在今汾州介休狐岐之山(今山西省孝义县西),胜水所出,东北流注于汾。”案:蔡氏说本之晁以道,见王应麟《困学纪闻》。
既修太原
《书传》曰:“高平曰太原,今以为郡名。”孔颖达《正义》曰:“今以为郡名,即晋阳县是也。”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曰:“《地理志》及《郡国志》云,太原郡在晋阳,属并州。案:今山西太原府太原县也。”
《广雅·释诂》曰:“修,治也。”
至于岳阳
《释文》曰:“岳字又作嶽。”天挺案:《史记·夏本纪》、《汉书·地理志》皆作“嶽”。
《书传》曰:“岳,太岳,在太原西南。山南曰阳。”郑玄曰:“太岳在河东故县彘东,名霍太山。”《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彘:“霍太山在东,冀州山。”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曰:“彘县在今山西霍州(今名霍县)西,山在州东南三十里。”
覃怀厎绩
《尔雅·释言》:“厎,致也。”又《释诂》:“绩,功也。”案:《史记》作“覃怀致功”。
《书传》曰:“覃怀,近河地名。”司马贞《史记索隐》曰:“河内有怀县(今河南省武陟县),今验地无名覃者;盖覃怀二字或当时共为一地之名。”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曰:“怀县故城,在今河南武陟县(今同)西,即覃怀也。”
至于衡漳
天挺案:漳,《汉书·地理志》作“章”。
马融曰:“衡,水名。”王肃曰:“衡、漳,二水名。”
郦道元《水经·浊漳水注》:“衡水自县(案:此指堂阳县,故城在今河北省新河县西北)分为二水:其一水北出迳县(今河北省新河县)故城西;其右水东北注出石门,谓之长芦水。”又曰:“扶柳县故城(今河北省冀县西南)在信都(今河北省冀县)城西,衡水迳其西。”又曰:“衡水又北迳昌城县故城(今河北省冀县西北)西,又迳西梁县故城(今河北省束鹿县)东。”又曰:“衡水又北迳邬县故城(今河北省束鹿县北)东,又右迳下博县故城(今河北省深县南)西。”
《汉书·地理志》上党郡长子县(故城在今山西省长子县西)注曰:“鹿谷山,浊漳水所出,东至邺,入清漳。”又沾县(故城在今山西昔阳县南三十里)注曰:“大要谷(案:《汉志》本作黽,此据王念孙《读书杂志》改),清漳水所出,东北至阜城(案:《汉志》本作邑城,此据《史记索隐》改,今河北省阜城县),入大河,过郡五,行千六百八十里,冀州川。”
天挺案:郦道元《水经·浊漳水注》叙漳水经流,漳水、衡水、衡漳三名杂用。自鹿谷山发源至斥漳县(故城在今河北省曲周县东南),惟称漳水;自斥漳北行至衡津(在今河北省南宫县),多称衡漳;自衡津以北多称衡水。是衡水在北,漳水在南,二水合流,故后人或兼称衡漳。至《禹贡》之所谓衡漳,仍分指二水也。
厥土惟白壤
《书传》曰:“无块曰壤。”马融曰:“壤,天性和美也。”《说文》曰:“壤,柔也。”颜师古《汉书注》曰:“柔土曰壤。”
厥赋惟上上错
《广雅·释诂》曰:“赋,税也。”《诗传》曰:“错,杂也。”《书传》曰:“上上第一。”马融曰:“地有上下相错,通率为第一。”
厥田惟中中
《说文》曰:“田,陈也。树谷曰田,象四口,十,阡陌之制也。”《尔雅·释文》引李注曰:“田,陈也。谓陈列种谷之处。”《公羊》哀十二年传疏曰:“凡言田者,指垦土之处。”
《书传》曰:“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为第五。”
恒卫既从
天挺案:《史记·夏本纪》作“常卫”,避汉文帝讳也。
《礼记·乐记》注曰:“从,顺也。”
蔡沈《书集传》曰:“恒、卫,二水名。”
《汉书·地理志》常山郡上曲阳县注曰:“恒山北谷在西北,有祠,并州山,《禹贡》恒水所出,东入滱。”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曰:“上曲阳,今直隶曲阳县(今河北省曲阳县),恒山在西北。恒水合滱水在县东北。”胡渭《禹贡锥指》曰:“恒即滱水。”又曰:“曲阳以下之滱本名恒。”郦道元《水经·滱水注》曰:“滱水又东(指上曲阳县北),恒水从西来注之。自下滱水兼纳恒川之通称焉,即《禹贡》所谓‘恒卫既从’也。”胡渭《禹贡锥指》又曰:“以今舆地言之,浑源、灵丘(以上山西省地)、广昌(今名涞源)、曲阳、唐县、定州(今名定县)、庆都(今名望都)、祁州(今名安国县)、博野、蠡县、高阳、安州(今名安新县)、新安(今并入安新县)、任丘、文安(以上河北省地)诸州县界,皆古滱水之所行也,宋初犹未改。”《汉书·地理志》常山郡灵寿县注曰:“《禹贡》卫水出东北,东入虖池。”陆陇其《卫水寻源记》曰:“灵寿县(今河北省灵寿县)东北十五里有良同村,卫水发源于其北,即《禹贡》‘恒卫既从’之卫水也。由良同村东南流四十里入滹池。”胡渭《禹贡锥指》曰:“卫水即滹沱也,古今异名耳。”又曰:“灵寿以下滹沱本名卫。”又曰:“以今舆地言之,繁峙、代州(今名代县)、崞县、忻州(今名忻县)、定襄、五台、盂县(以上山西省地)、灵寿、真定(今名正定)、藁城、深泽、无极、束鹿、博野、安平、饶阳、高阳、任丘、大城、文安(以上河北省地)诸州县界中,皆古滹沱水所行也,宋初犹未改。”
大陆既作
天挺案:《史记》作“大陆既为”。《尔雅·释言》曰:“作,为也。”《周礼》稻人注曰:“作,治也。”“大陆既作”者,谓大陆既治也。
《汉书·地理志》巨鹿郡巨鹿县注曰:“《禹贡》大陆泽在北。”成蓉镜《禹贡班义述》曰:“巨鹿故县即今直隶顺德府平乡县治(今河北省平乡县)。”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任县注曰:“大陆泽在县东北,与巨鹿县及赵州隆平县接界。”
岛夷皮服
天挺案:“岛”,《史记·夏本纪》、《汉书·地理志》及郑玄、王肃注,皆作“鸟”。孔颖达《正义》曰:“孔读鸟为岛。”则唐初犹然。今本作“岛”,自《开元石经》始。
郑玄曰:“鸟夷,东方之民,搏食鸟兽者。”
蔡沈《书集传》曰:“以皮服来贡。”天挺案:岛夷皮服者,盖水害既除,道路复通,东夷之人献其皮服以为贡也。蔡沈《书集传》曰“以皮服来贡”,是其义也。《书传》谓“居岛之夷还服其皮,明水害除”,不如蔡传为近。
夹石碣石入于河
天挺案:“河”,《史记·夏本纪》作“海”。徐广注曰:“海一作河。”
《释文》曰:“夹,带也。”《广雅·释诂三》曰:“夹,近也。”
颜师古《汉书注》曰:“碣石,海边山名也。”《汉书·武帝纪》:“诏曰:‘东巡海上至碣石。’”文颖注曰:“在辽西絫县,絫县今罢,属临渝,此石著海旁。”《汉书》辽西郡絫县注曰:“下官水南入海,又有揭石水、宾水,皆南入官。”又右北平郡骊成县注曰:“大碣石山在县西南。”天挺案:揭石即碣石,揭石水以山得名。絫县故城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南,骊成县故城在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二县相邻;杨守敬《禹贡本义》以为此山跨两县之间是也。
济河惟兖州
天挺案:《史记》“兖”作“沇”,“沇”即“兖”本字,“兖”隶之变也。“济”古文作“泲”。
郑玄曰:“言沇州之界,在此两水之间。”
《水经》曰:“济水出河东垣县(故城在今山西省垣曲县西二十里)东王屋山,为沇水。”《山海经》曰:“济水绝巨野注渤海。”
胡渭《禹贡锥指》曰:“今历城以东有小清河,即济水入海之故道,其北为兖,南为青也。”又曰:“以今舆地言之,河南卫辉府之胙城县(原注:“胙城本在河南[黄河之南],自金明昌五年,河徙出县南,而县始为河北地。”);直隶大名府(原注:“唯濬县之西境当属冀,长垣、东明二县当属豫。”案:即今河北省元城、大名、南乐、清丰四县,及河南省内黄、滑县二县地)及真定、河间二府之东南境(原注:“当以汉时漳水故道为界,东南属兖,西北属冀。”案:即今河北省宁津、景县、吴桥、东光、故城、南皮、盐山、庆云八县地);山东则东昌府(今山东聊城、堂邑、博平、茌平、莘县、清平、冠县、临清、丘县、馆陶、高唐、恩县、夏津、武城、濮县、鄄城、范县、观城、朝城十九县地),其兖州府则曹州(今菏泽、曹县、定陶三县地)、阳谷(今阳谷县地)、寿张(今寿张县地)、郓城(今郓城县地),济南、青州二府则西北境(原注:“当以汉时济水故道为界,西北属兖,东南属豫、徐、青。”案:即今山东齐河、齐东、济阳、禹城、临邑、青城、陵县、新泰、德县、德平、平原、惠民、阳信、无棣、乐陵、商河、滨县、利津、沾化、蒲台二十县地,及诸城、高苑、博兴、广饶四县之北境),皆古兖州域也。”
九河既道
《书传》曰:“河水分为九道。”蔡沈《书集传》曰:“既道者,既顺其道也。”
郑玄曰:“九河之名: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絜、钩盘、鬲津。周时齐桓公塞之,同为一河,今河间弓高(故城在今河北省阜城县西南)以东,至平原鬲津(即鬲县,故城在今山东省德县北),往往有其遗处焉。”《汉书·沟洫志》曰:“许商以为古说九河之名,有徒骇、胡苏、鬲津,今见在成平(故城在今河北省交河县东)、东光(故城在今河北东光县东)、鬲(故城在今山东省德县北)界中。自鬲以北至徒骇间,相去二百余里。今河虽数移徙,不离此域。”孔颖达《尚书正义》曰:“许商上言三河,下言三县,则徒骇在成平,胡苏在东光,鬲津在鬲县,其余不复知也。《尔雅》九河之次(《尔雅》九河之次与郑注同),从北而南,既知三河之次,则其余六者,太史、马颊、覆釜在东光之北,成平之南;简、絜、钩盘在东光之南,鬲县之北也。”
《汉书·地理志》渤海郡成平县(今河北省交河县)注曰:“虖池河,民曰徒骇河(王念孙曰:‘民曰’当为‘或曰’)。”乐史《太平寰宇记》河北道沧州清池县(今河北省沧县):“徒骇河,九河之一,与清池相接。”王存《元丰九域志》河北路沧州清池县及瀛州乐寿县(今河北省献县)皆注曰:“有徒骇河。”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直隶河间府献县:“滹沱河古今迁徙不一……在今献县交河阜城之地,故渎久堙,盖难悉考。”
《元史·地理志》曰:“太史河,在南皮县治北。”《明一统志》曰:“太史河在南皮县北(今河北南皮县)。”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河北道德州安德县(今山东省陵县):“马颊河县南五十里。”又平昌县(今山东省德平县):“马颊河在县南十里。”乐史《太平寰宇记》河北道冀州蓚县(今河北省景县):“马颊河经邑界。”又德州安德县:“马颊河在县南五十里。”又棣州滳河县(今山东省商河县):“马颊枯河在县北二十里。”又沧州乐陵县(今山东省乐陵县):“马颊河在县东六十里。”
杜佑《通典》曰:“覆釜在平原郡界。”《明一统志》曰:“旧志所载,有覆釜枯河,自庆云(河北省庆云县)经海丰县(今山东省无棣县)南,入海。”
《汉书·地理志》渤海郡东光县(今河北省东光县)注曰:“有胡苏亭。”杜佑《通典》沧州东光县(今河北省东光县):“汉旧县,古胡苏河在此。”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直隶河间府东光县:“胡苏河在县东南,《尔雅》九河之一。”
张守节《史记正义》曰:“简河在贝州历亭县(今山东省恩县)界。”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直隶天津府庆云县:“陷河在县南,今名献河,东入海。案:《齐乘》以此为钩盘河,《图经》又以为即笃马河之别名,又谓即《禹贡》之简,皆无所据。”
《金史·地理志》河北东路沧州南皮县(今河北省南皮县):“有洁河。”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棣州阳信县(今山东省阳信县):“钩盘河即九河之一,经县北四十里。”乐史《太平寰宇记》棣州阳信县:“钩盘河在县北四十里即九河之一也。”又乐陵县(今山东省乐陵县):“钩盘河在县东南五十里,从德州平昌县来。”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山东济南府陵县(今陵县):“钩盘河在县东四十五里,曰盘河店。”
《汉书·地理志》平原郡鬲县注曰:“平当以为鬲津(今山东省德县)。”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德州安德县(今山东省陵县):“鬲津枯河在县南七十里。”乐史《太平寰宇记》沧州乐陵县:“鬲津枯河,《尔雅》云,九河之一,在县西三里,东北流入饶安县界入海。”王存《元丰九域志》河北路沧州无棣县(今山东省无棣县),及乐陵县、德州安德县(今山东省陵县)皆云:“有鬲津河。”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直隶河间府宁津县:“土人云鬲津河在县西,《图经》黄河迳乐陵、临津、盐山入海,即此。”
天挺案:九河所在,西汉时已聚讼莫定,汉、晋、宋、隋诸志亦略而不详;唐、宋而后,杜佑、李吉甫、乐史、王存之流,始渐指实。或新河冠以旧名,或一地互为两说(蔡沈《书集传》语),凿空悬拟,附会为多,非真其故渎也。兹略录前说,以备探究之助。要而言之,旧说以许商为简而近实,郑说小有歧异,尚不相远(阜城与交河接壤),惟信齐桓堙塞之说,尊守纬书(说出《尚书中候》、《春秋纬宝乾图》),有足议耳。洪亮吉曰:“九河故道,断在今直隶沧景(今河北沧县景县)以南,山东武德(今山东惠民德县)以北,堙塞已久,不当案名以索。”其言是也。
雷夏既泽
《周礼》注曰:“泽,水所钟也。”《广雅·释地》曰:“泽,池也。”
《书传》曰:“雷夏,泽名。”《汉书·地理志》济阴郡成阳县注曰:“《禹贡》雷泽在西北。”郦道元《水经·瓠子河注》曰:“瓠河又左迳雷泽北,其泽薮在大成阳县故城(即汉成阳故县,在今山东省鄄城县东南)西北十余里……其陂,东西二十余里,南北十五里,即舜所渔也。”
灉沮会同
天挺案:“灉”,《史记·夏本纪》、《汉书·地理志》、郑玄《周礼·职方注》引、《史记集解》引郑玄《尚书注》,并作“雍”;《水经注·瓠子河》引作“雝”。“雍”即“雝”之隶变。
郑玄曰:“雍水、沮水相触而合入此泽中。”颜师古《汉书注》曰:“雷夏泽……还复其故,而雍、沮二水同会其中也。”
李泰《括地志》曰:“雍、沮二水在雷泽西北平地也。”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濮州雷泽县:“灉水、沮水二源,俱出县西北平地,去县十四里。”又曰:“雷夏泽在县北郭外,灉、沮二水会同此泽。”乐史《太平寰宇记》河南道濮州雷泽县所载与《元和志》同。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曰:“其水故道在今山东濮州,河漫变为平陆矣。”
桑土既蚕
蔡沈《书集传》曰:“桑土,宜桑之土;既蚕者,可以蚕桑也。蚕性恶湿,故水退而后可蚕。然九州皆赖其利,而独于兖言之者,兖地宜桑。”
是降丘宅土
《尔雅·释诂》曰:“降,下也。”《尔雅·释言》曰:“宅,居也。”《说文》曰:“丘,土之高也。”天挺案:《史记·夏本纪》作“下丘居土”。下丘居土者,应劭《风俗通义》:“尧遭洪水,万民皆山栖巢居,以避其害,禹决江疏河,民乃下丘营度爽垲之场,而邑落之。”是其义也。
厥土黑坟
马融曰:“坟,有膏肥也。”《书传》曰:“色黑而坟起。”《方言·第一》曰:“坟,地大也;青幽之间,凡土而高且大者,谓之坟。”郭璞注曰:“即大陵也。”
厥草惟繇
天挺案:《史记》作“草繇”,《汉书·地理志》作“屮繇”,皆无“厥”、“惟”二字。屮,《说文》:“艸木初生也,古文或以为艸字。”“繇”字,《说文》引作“蘨”。《书传》曰:“蘨,茂……也。”
厥木惟条
《史记》、《汉志》均作“木条”。
颜师古《汉书注》曰:“条,修畅也。”
厥田惟中下
《书传》曰:“田第六。”
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
天挺案:“载”,《史记》、《汉书》及马融郑玄注并作“年”。“乃”,《汉书》作“迺”,古字通。
郑玄曰:“贞,正也;治此州正作不休,十三年乃有赋与八州同,言功难也。其赋下下。”
厥贡漆丝
《书传》曰:“地宜漆林,又宜桑蚕。”案:“漆”当作“桼”。
林之奇曰:“八州之贡,扬、荆最多,兖、雍最寡,各因其地之所有,而不强之以所无也。”
胡渭《禹贡锥指》曰:“卫文公迁于楚丘,其诗曰:‘树之榛栗,椅桐梓漆。’是亦兖土宜漆之一证也。”天挺案:《史记·货殖列传》曰:“山东多鱼盐漆丝。”
厥篚织文
天挺案:“篚”,《汉书·地理志》作“棐”。《说文解字》曰:“棐,辅也。”“篚,东笭也。”《周书·武成》:“篚厥玄黄,昭我周王。”《孟子·滕文公》引作“匪厥玄黄”;又《滕文公》引《周书》:“实玄黄于匪。”与《说文》所引《逸周书》同。则此“厥篚”之“篚”,本字亦应作“匪”。《说文》:“匪,器似竹筐。”作“棐”、作“篚”,皆假借字。
郑玄《仪礼注》曰:《书传》曰:“盛之筐篚而贡焉。”“篚,竹器如笭者。”《三礼图》曰:“篚,以竹为之,长三尺,广一尺,深六寸,足高三寸,上有盖。”
郑玄曰:“贡者,百功之府受而藏之,其实于篚者,入于女功,故以贡篚别之。”
《书传》曰:“织文,锦绮之属。”郑玄《礼记·玉藻注》曰:“织,染丝织之也。”
浮于济漯
天挺案:“济”,《汉书·地理志》作“泲”;“漯”,据《说文解字》及董逌《广川书跋》应作“湿”,“漯”盖隶之变也。
《广雅·释训》曰:“浮,浮行也。”颜师古《汉书注》曰:“浮,以舟渡也。”
《书传》曰:“济、漯,两水名。”
《汉书·地理志》东郡东武阳(故城在今山东省朝城县西四十里)注曰:“禹治漯水,东北至千乘(千乘县故城,在今山东省高苑县北二十五里)入海,过郡三(三当为四,即东郡、平原、济南、千乘),行千二十里。”又平原郡高唐县(故城在今山东省禹城县西四十里)注曰:“桑钦言漯水所出。”
胡渭《禹贡锥指》曰:“禹引河自大伾山(在今河南省汜水县境)西,折而北,循大陆东畔入海,而漯首受河自黎阳宿胥口(今河南省濬县境)始,不起东武阳也。《水经注》所叙,河水自宿胥口又右东径滑台城(今河南省滑县西南),又东北径黎阳(故城在今河南省濬县东北)县南,又东北径凉城县(在今滑县东北),又东北径伍子胥庙(庙在晋顿丘郡界今河北省清丰县之西境)南,又东北为长寿津(在凉城废县东北六十里),河之故渎出焉。河水又东径铁丘(今河北省濮阳县西南)南,又东北径濮阳县(故城在今濮阳县西南二十里)北,又东北径卫国县(故城在今河北省清丰县南)南,又东径鄄城县(今山东省鄄城县)北,又东北径范县(故城在今山东省范县东南二十里)之秦亭西,又东北径委粟津(《太平寰宇记》观城县东南六十七里有委粟城,盖与津相近),皆古漯水也。自周定王五年(西前602),河徙从宿胥口东行……始与漯别。其津以西之故道,悉为河所占……迨汉成帝建始末(《汉书·成帝纪》,建始四年,西前29),河决馆陶(故城在今山东省丘县西南四十里),由东武阳绝漯水,而东北至高唐又绝漯水,东北至千乘入海……漯水一出于武阳,再出于高唐(此谓《汉志》),据成帝后言之耳……以今舆地言之,濬县、滑县(以上今河南省)、开州(今名濮阳)、清丰(以上今河北省)、观城、濮州(今濮及鄄城二县)、范县、朝城、莘县、堂邑、聊城、清平、博平、禹城、临邑、济阳、章丘、邹平、齐东、青城、高苑(以上今山东省)诸州县界中皆古漯水之所经。自宋世河决商胡(案:仁宗庆历八年河决澶州之商胡埽,今河北省濮阳县东北。西1048),朝城流绝,而旧迹之存者鲜矣。”
成蓉境《禹贡班义述》曰:“今自博平东北,至禹城之徒骇河;自济阳以东至入海之大清河;犹是漯水故渎。”
达于河
天挺案:“达”,《史记·夏本纪》、《汉书·地理志》并作“通”。
《广雅·释诂》曰:“达,通也。”颜师古《汉书注》曰:“因水入水曰通。”
海岱惟青州
《书传》曰:“东北据海,西南距岱。”郑玄曰:“东自海,西至岱。”
郑玄曰:“东岳曰岱山。”颜师古《汉书注》曰:“岱即太山(“太”同“泰”)也。”《汉书·地理志》泰山郡博县(故城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东南)注曰:“岱山在西北求山上(钱大昕曰:求山上三字,兖州山之讹)。”胡渭《禹贡锥指》曰:“岱南与徐分界处,尝考齐长城故址而约略得之。《管子》曰:‘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是春秋时已有长城矣。《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二十年,齐筑防以为长城,城缘河,径泰山,千余里东至琅琊台入海。’……《水经注》云:‘朱虚县(故城在今山东省临朐县南)泰山上有长城,西接岱山,东连琅琊(今山东省诸城县)巨海,千有余里,盖田氏之所造。’(见东汶水)……今案:齐长城横绝泰山,绵地千余里,自平阴而东……以讫于诸城,皆有故址。此虽后人所筑,然皆因冈阜自然之势为之,禹时青、徐分界亦必以此也。”
孔颖达《尚书正义》曰:“汉末有公孙度者,窃据辽东,自号青州刺史,越海收东莱诸郡(今山东省东部诸地);尧时青州,当越海而有辽东也。”张守节《史记正义》曰:“案:舜分青州为营州、辽西及辽东。
胡渭《禹贡锥指》曰:“以今舆地言之,山东登州(今山东省蓬莱、黄县、福山、栖霞、招远、莱阳、牟平、文登、海阳、荣成十县地)、莱州(今山东省掖县、平度、潍县、昌邑、胶县、高密、即墨七县地)二府,其青州府则益都、临淄、昌乐、安丘、寿光、临朐及诸城、高苑、博兴、乐安(今名广饶)之南境,济南府则肥城、长清、历城、章丘、邹平、长山、新城(今名桓台)、淄川,及泰安、莱芜之北境,兖州府则唯东阿及平阴之北境(原注:三府之地,南以齐长城故址,与徐分界;西及北以汉时济水故道,与兖分界);其东北跨海,为故辽东都司之东境(案:明辽东都司兼辖汉辽东西二郡之地);西至广宁卫(卫治在今辽宁省北镇县);东至鸭绿江与高丽分界;北至三万卫(卫治在今辽宁省开原县);南至旅顺海口,及朝鲜国,皆古青州域也。”
嵎夷既略
天挺案:“嵎”,《史记·夏本纪》及《汉书·地理志》同;《史记·五帝本纪》作“郁夷”;《说文解字》土部“嵎”字,下引《尧典》“宅嵎夷”作“嵎夷”;司马贞《史记索隐》曰:“按《今文尚书》及帝命验并作禺銕……銕古夷字。又《说文解字》山部崵下注曰:‘一曰嵎銕崵谷也。’又作嵎銕。”
马融曰:“嵎夷,地名。”胡渭《禹贡锥指》曰:“《后汉书》,东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昔尧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盖日之所出也。赞曰:‘宅是嵎夷,曰乃旸谷,巢山潜海,厥区九族。’是以九夷为嵎夷也。”
《说文解字》曰:“略,经略土地也。”《广雅·释诂》曰:“略,治也。”
潍淄其道
天挺案:“潍”,《汉书·地理志》引本句作“惟”,琅琊郡朱虚下及箕下引作“维”;灵门下、横下、折泉下又作“淮”。《经典释文》曰:“潍音惟,本亦作惟,又作维。”顾炎武《日知录》曰:“潍字或省水作维,或省系作淮,又或从心作惟,总是一字。古人之文,或省,或借,其旁并从鸟隹之隹则一。后人误读为‘淮沂其乂’之淮,而呼此水为槐河,失之矣。”
又案:“淄”,《汉书·地理志》作“甾”;《周礼·职方》作“菑”。“其道”,《史记·夏本纪》作“既道”。
郑玄曰:“潍、淄,两水名。”
《书传》曰:“潍、淄二水,复其故道。”颜师古《汉书注》曰:“一曰‘道读曰导’;导,治也。”
《汉书·地理志》琅琊郡箕侯国(故城在今山东省莒县东北百余里)下注曰:“《禹贡》潍水,北至都昌(今山东昌邑县)入海,过郡三(王先谦曰:“三当为四。琅琊、高密、胶东、北海”。)行五百二十里。”《说文解字》曰:“潍水出琅琊箕屋山,东入海。”《水经》二十六《潍水篇》曰:“潍水出琅琊箕县潍山,东北过东武县(今山东省诸城县治)西,又北过平丘县(故城在今安丘县南)东,又北过高密县(故城在今县西南)西,又北过淳于县(故城在今安丘县东北)东,又东北过都昌县(今昌邑县治)东,又东北入于海。”胡渭《禹贡锥指》曰:“以今舆地言之,潍水出莒州(今名莒县)东北潍山,历诸城、高密、安丘、潍县至昌邑东北五十里入海也。”
《汉书·地理志》泰山郡莱芜县(故城在今山东省淄川县东南六十里)注曰:“原山(在博山县东二十五里,一名马耳山),甾水所出,东至傅昌(王鸣盛曰:“‘傅’,南监本作‘博’,是。”王先谦曰:“博昌,千乘县。”案:故城在今博兴县南二十里)入泲。”《水经》二十六《淄水篇》曰:“淄水,出泰山莱芜县原山,东北过临淄县(故城在今县北八里)东,又东过利县(故城在今博兴县东)东,又东北入于海。”朱鹤龄《禹贡长笺》曰:“淄水,地志入泲,水经入海者,马车渎以下,乃泲水入海处,淄水入海之道与泲水正同,非经志互有龃龉也。”胡渭《禹贡锥指》曰:“济由马车渎入海,自金皇统中始,前此不尔也。《河渠书》云‘于齐通淄济之间’,故淄得由博昌入济。”蒋廷锡《尚书地理今释》曰:“禹时淄水入海不入济。”成蓉镜《禹贡班义述》曰:“蒋氏谓禹时淄入海,是也;但《班志》“泲”字,自是今本之讹。”胡渭《禹贡锥指》又曰:“以今舆地言之,淄水出益都县东南岳阳山,历临淄、博兴、乐安(今名广饶),至寿光县北,由清水泊入海。”
厥土白坟
天挺案:《史记·夏本纪》作“其土白坟”。
海滨广斥
天挺案:“滨”,《汉书·地理志》作“濒”;“滨”即“濒”之俗字。“斥”,《史记·夏本纪》、《汉书·地理志》并作“潟”。《史记集解》引徐广注曰:“一作泽,又作斥。”“斥”即“㡿”之隶变,“舄”为“㡿”之假借,或加水作“潟”。
又案:《史记·夏本纪》于此句下多“厥田斥卤”四字;史公迻录《禹贡》,皆以“其”代“厥”(惟青州贡用“厥”字,亦后人误改),似不应独异于此;又其下尚有“田上下”之文,则亦不应复出于上;疑此四字系旧注误阑入者。
《说文解字》曰:“濒,水涯也。”
郑玄曰:“斥,谓地咸卤。”《说文解字》曰:“卤咸地,东方谓之斥,西方谓之卤。”
厥田惟上下
《书传》曰:“田第三。”
厥赋中上
《书传》曰:“赋第四。”
厥贡盐
《说文解字》曰:“,细葛也。”《诗传》曰:“精曰;粗曰绤。”
《管子·地员篇》曰:“齐有渠展(地名,今不详所在。胡渭以为今山东掖县以西,昌邑、潍县、寿光、广饶北境滨海之地,即古之渠展)之盐。”又曰:“煮济水为盐。”
《史记·货殖列传》曰:“太公望封于齐,其地潟卤通鱼盐,则人物归之。”
海物惟错
郑玄曰:“海物,海鱼也;鱼种类尤杂。”
《尔雅·释地》曰:“中有岱岳……鱼盐生焉。”《周礼·职方》曰:“兖州,其山镇曰岱山……其利蒲鱼。”
岱畎丝枲鈆松怪石
天挺案:“畎”,本作“”,古文作“甽”,篆文作“畎”,亦作“”。“鈆”,“铅”字之隶变。
《广雅·释山》曰:“畎,谷也。”《释名·释山》曰:“山下根之受霤处曰甽。”
《书传》曰:“岱山之谷,出此五物,皆贡之。”
《尔雅·释草》曰:“枲,麻也。”
《说文解字》曰:“铅,青金也。”
颜师古《汉书注》曰:“怪石,石之次玉美好者也。”
莱夷作牧
天挺案:《史记·夏本纪》作“为牧”。
颜师古《汉书注》曰:“莱山之夷。”胡渭《禹贡锥指》曰:“今莱州、登州二府,皆《禹贡》莱夷之地。”
《汉书·地理志》东莱郡黄县(故城在今黄县东南)注曰:“有莱山。”《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登州黄县:“故黄城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又曰:“莱山在县东南二十里。”
元吴澄《书纂言》曰:“作,谓耕作;牧,谓放牧。夷人以耕牧为业也。”
厥篚檿丝
天挺案:“檿”,《史记·夏本纪》作“酓”。
《尔雅·释木》曰:“檿桑,山桑。”郭璞注曰:“似桑,材中,作弓及车辕。”颜师古《汉书注》曰:“食檿之蚕,丝可以弦琴瑟。”苏轼《东坡书传》曰:“檿丝出东莱,以织缯,坚韧异常。”
浮于汶
《汉书·地理志》泰山郡莱芜县注曰:“原山……《禹贡》汶水出,西南入泲。”《水经》二十四《汶水篇》曰:“汶水出泰山莱芜县原山,西南过其县南,又西南过奉高县(故城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东北十七里)北,屈从县西南流,过博县(故城在今泰安县东南)西北,又西南过蛇丘县(故城在今泰安县东)南,又西南过刚县(故城在今宁阳县东北)北,又西南过东平章县(故城在今东平县东六十里)南,又西南过无盐县(故城在今东平县东二十里)南,又西南过寿张县(故城在今东平县西南)北,又西南至安民亭(在今东平县西南十里)入于济。”胡渭《禹贡锥指》曰:“以今舆地言之,汶水自莱芜历泰安、肥城、宁阳至东平入济,合流以注于海,此禹迹也。迨元人引汶绝济为会通河(事在元宪宗七年,西1657),明永乐中又筑戴村坝,遏汶水尽出南旺以资运(事在明成祖永乐九年,西1411),而安山入济之故道填淤久矣。”
达于济
天挺案:“达”,《史记》作“通”。
《水经》八《济水篇》曰:“又东北过寿张县西界,安民亭南,汶水从东北来注之。”郦道元注曰:“济水又北,汶水注之,戴延之所谓清口也。”
海岱及淮惟徐州
郑玄曰:“徐州界又南至淮水。”《书传》曰:“东至海,北至岱,南及淮。”胡渭《禹贡锥指》曰:“以今舆地言之,江南徐州(今江苏省铜山、萧县、砀山、丰县、沛县五县地)及凤阳府之怀远(今属安徽省,下同)、五河、虹县(今并入五河县)、泗州(今名泗县)、宿州(今名宿县)、灵璧,淮安府之桃源(今名泗阳,属江苏省,下同)、清河(今名淮阴)、安东(今名涟水)、邳州(今名邳县)、宿迁、睢宁、海州(今名东海县)、赣榆;山东兖州府则滋阳、曲阜、宁阳、邹县、泗水、滕县、峄县、金乡、鱼台、济宁、嘉祥及巨野、东平、汶上、沂州(今临沂县)、郯城、费县及平阴之南境,济南府则新泰及泰安、莱芜之南境,青州府则蒙阴、沂水、莒州(今名莒县)、日照及诸城之南境,皆古徐州域也。”
淮沂其乂
天挺案:“乂”,《史记·夏本纪》作“治”。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曰:“乂,《今文尚书》作艾,于《汉石经·鸿范》残字知之。”
《尔雅·释诂》曰:“乂,治也。”
郑玄曰:“淮、沂,二水名。”
《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平氏县(故城在今河南省桐柏县西北四十里)注曰:“《禹贡》桐柏大复山在东南,淮水所出,东南至淮陵(阎若璩曰:‘当作淮浦。’案:淮浦故城在今江苏涟水县)入海。过郡四(王先谦曰:‘过南阳、汝南、六安、九江、沛、泗水、临淮;四当为七。’),行三千二百四十里(王鸣盛曰:‘当作二千。’),青州川。”《水经》三十《淮水篇》曰:“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东北过桐柏山(天挺案:沈彤《寻淮源记》云:‘桐柏山绵亘百里……其道南最西一峰则曰胎簪……《汉志》桐柏大复山,盖统胎簪以东诸峰言之。’是胎簪即古桐柏之一支,与《汉志》合)。东过江夏平春县(故城在今河南省信阳县西北)北,又东过新息县(今河南省息县)南,又东过期思县(故城在今河南固始县西北)北,又东过原鹿县(故城在今安徽省阜阳县南)南,汝水从西北来注之。又东过庐江安丰县(故城在今固始县东)东北,又东北至九江寿春县(今安徽省寿县)西,又东过寿春县北,又东过当涂县(故城在今安徽省怀远县东南)北,又东过钟离县(故城在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二十里)北,又东北至下邳淮阴县(故城在今江苏省淮阴县东南五里)西,又东过淮阴县北,又东至广陵淮浦县入于海。”
《汉书·地理志》泰山郡盖县(故城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北八十里)注曰:“沂水南至下邳入泗,过郡五(王先谦曰:‘过泰山、琅琊、城阳,东海;五当为四。’)行六百里,青州浸。”《水经》二十五《沂水篇》曰:“沂水出泰山盖县艾山,南过琅琊临沂县(故城在今山东省临沂县北五十里)东,又南过开阳县(故城在今临沂县北十五里)东,又东过襄贲县(故城在今临沂县西南百二十里)东,屈从县南西流,又屈南过郯县(故城在今山东省郯县西南三十里)西,又南过良城县(故城在今江苏省邳县北六十里)西,又南过下邳县(故城在今邳县东三里)西南,入于泗。”
蒙羽其藝
天挺案:“藝”,《汉书·地理志》作“蓺”;本字应作“埶”。
《广雅·释诂》曰:“藝,治也。”《说文解字》曰:“埶,种也。”
郑玄曰:“蒙,羽,二山名。”
《汉书·地理志》泰山郡蒙阴县(故城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南十五里)注曰:“蒙山在西南。”《清一统志》曰:“蒙山在县南四十里,接费县界。”
《汉书·地理志》东海郡祝其县(故城在今江苏省赣榆县西五十里)注曰:“羽山在南。”成蓉境《禹贡班义述》曰:“羽山在海州(今名东海县)西北,赣榆西南,山东之兰山(今名临沂)东南,郯城东北,盖一山跨四州县之地。”
大野既猪
天挺案:“野”,《汉书·地理志》作“壄”,古今字;“猪”,《史记·夏本纪》作“都”,假借。
《水经·文水注》曰:“水泽所聚谓之都,亦曰潴。”
《汉书·地理志》山阳郡巨野县(故城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南)注曰:“大野泽在北,兖州薮。”
胡渭《禹贡锥指》曰:“秦汉之际,称‘巨野泽’,《史记》‘彭越渔于巨野泽中’,后又称‘巨泽’,《水经注》‘济水东北出巨泽’,是皆大野矣……此地屡遭河患……自汉以来,冲决堰淤凡四五度,高下易形,久已非禹迹之旧。逮元至正四年(西1344)河又决入此地,巨野、嘉祥、汶上、任城(今济宁)等县皆罹水患。及河南徙,泽遂涸为平陆,而畔岸不可复识矣。”
东原底平
《尔雅·释地》曰:“广平曰原。”
郑玄曰:“东原地名,今东平郡即东原。”胡渭《禹贡锥指》曰:“今东平州(今名东平县)及泰安之西南境是也。”又自注曰:“其地在岱之西南,济之东,汶之北。”
厥土赤埴坟
天挺案:“埴”,郑玄本作“戠”,读若“炽”。《太平御览》三十七亦引作“戠”。
《说文解字》曰:“埴,黏土也。”郑玄曰:“埴,黏土者也。”(见《考工记疏》)
草本渐包
天挺案:“渐包”,《说文解字》引作“苞”。
马融曰:“渐包,相包裹也。”《尔雅·释诂》曰:“苞,丰也。”
厥田惟上中
《书传》曰:“田第二。”
厥赋中中
《书传》曰:“赋第五。”
厥贡惟土五色
郑玄曰:“土五色者,所以为太社之封。”张守节《史记正义》曰:“《韩诗外传》云:‘天子社广五丈,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黄土。将封诸侯,各取方土,苴以白茅,以为社也。’《太康地记》云:‘城阳姑幕,有五色土,封诸侯,锡之茅土,用为社。此土即《禹贡》徐州土也。’今属密州莒县(今山东莒县)。”
羽畎夏翟
天挺案:“翟”,《汉书·地理志》、郑玄《周礼·染人注》并引作“狄”。
《说文解字》曰:“翟,山雉尾长者。”
郑玄曰:“羽山之谷,贡夏翟之羽。”
《周礼·天官》:“染人掌染丝帛,凡染……秋染夏……”
郑玄注曰:“夏,大也;秋乃大染……染夏者,染五色。谓之夏者,其色以夏狄为饰。《禹贡》曰:‘羽畎夏狄。’是其总名。其类有六:曰翚、曰摇、曰、曰甾、曰希、曰蹲。其毛羽五色皆备成章,染者拟以为深浅之度,是以仿而取名焉。
峄阳孤桐
《汉书·地理志》东海郡下邳县(故城在今江苏省邳县东三里)注曰:“葛峄山在西,古文以为峄阳。”《清一统志》曰:“葛峄山在邳州(今名邳县)西北六里,峄县东十五里,峄县以此名,亦名峄阳山,亦名柱子山。”成蓉镜《禹贡班义述》曰:“俗名距山。”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曰:“孤桐,桐特生者。《周礼·大司乐》曰:‘孤竹之管。’注云:‘孤竹,竹特生者。’是也。”
泗滨浮磬
天挺案:“滨”,《汉书·地理志》作“濒”。
颜师古《汉书注》曰:“泗水之涯,浮出好石,可为磬也。”唐章怀太子李贤《后汉书·马融传注》曰:“浮磬,在泗水中石,可以为磬也。”
《汉书·地理志》鲁国卞县(故城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五十里)注曰:“泗水西南至方与(故城在今山东鱼台县北)入沛(王念孙曰:入沛当作入泲渠),过郡三(鲁、济阴、山阳),行五百里,青州川。”《说文解字》曰:“受泲水,东入淮。”《水经》二十五《泗水篇》曰:“泗水出鲁卞县北山,西南过鲁县(今山东曲阜县治)北,又西过瑕丘县(故城在今滋阳县西二十五里)东,屈从县东南流,又南过平阳县(故城在今邹县南)西,又南过高平县(故城在今邹县西南)西,又南过方与县东,菏水从西来注之,又屈东南过湖陆县(故城在今鱼台县东南六十里)南,又东过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东),又东南过彭城县(故城在今江苏铜山县治)东北,又东南过吕县(在今铜山县东北)南,又东南过下邳县(今邳县东)西,又东南入于淮。”成蓉镜《禹贡班义述》曰:“《水经》,《说文》以为泲入泗,《汉志》以为泗入泲,其实则一耳。故郦氏云:‘泗济合流,故《地记》或言济入泗,泗亦言入济,互受通称。’今南阳湖当即古泗泲合流处。”胡渭《禹贡锥指》曰:“以今舆地言之,泗水出泗水县,历曲阜、滋阳、济宁、邹县、鱼台、滕县(以上属山东省)、沛县、徐州(今称铜山县)、邳州(今名邳县)、宿迁、桃源,至清河县(以上属江苏省)入淮,此禹迹也。今其故道,自徐城以南,悉为黄河所占,而淮不得擅会泗之名矣。”
淮夷蠙珠暨鱼
天挺案:《说文解字》,“蠙”为“玭”字重文,解曰:“夏书玭从虫賓”;《史记索隐》亦曰:“蠙一作玭。”“暨”,《史记·夏本纪》、《汉书·地理志》并作“臮”;《诗疏》引作“洎”。
郑玄曰:“蠙珠,珠名。淮夷,淮水之上夷民,献此蠙珠与美鱼也。”
《说文解字》曰:“玭,珠也。宋宏云:‘淮水中出玭珠。’”又曰:“臮,与也。”
厥篚玄织缟
颜师古《汉书注》曰:“玄,黑也。”
郑玄曰:“纤,细也;祭服之材尚细。”
《广雅·释器》曰:“缟,练也。”《说文解字》曰:“练,湅缯也。”
浮于淮泗达于河
天挺案:《说文》水部“菏”字,《水经》八《济水篇注》,并引作“菏”。“达”,《史记·夏本纪》作“通”。
胡渭《禹贡锥指》曰:“菏,从水苛声……隶从艸作菏,俗遂讹为荷,又讹为河也……《史记》、《汉书》并作河,盖后人传写之误。”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曰:“菏,今本作河,余考之,菏是也。”
《水经》八《济水篇》曰:“又东至乘氏县(故城在今山东巨野县西南)西,分为二。”郦道元注曰:“南为菏水,北为济渎。”《水经》又曰:“其一水东南流者,过乘氏县南。又东过昌邑县(故城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北)北,又东过金乡县(即今县治)南,又东过东缗县(故城在今金乡县东北)北,又东过方与县北,为菏水。菏水又东过湖陆县南,东入于泗水。”胡渭《禹贡锥指》曰:“以今舆地言之,定陶、巨野、金乡、鱼台界中,皆菏水之所经也。然此水乃菏泽之枝流,泗水与泽相通之道。”
成蓉镜《禹贡班义述》曰:“菏水与豫州之菏泽别。《汉志》菏泽在定陶(故城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东,菏水在湖陵(湖陵,《前汉》曰‘湖陵’)南。《禹贡山水泽地所在》菏泽在定陶县东,菏水在山阳湖陆县南。盖菏泽者,泽名;菏水则菏泽之东出而流注于泗者也。”
淮海惟扬州
天挺案:“扬”应作“杨”。王念孙《读书杂志》曰:“《地理志》扬州薮、扬州川、扬州山,宋景祐本作‘杨’;《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引《尚书》皆从木。”
郑玄曰:“扬州界,自淮而至海以东也。”
杜佑《通典》曰:“自晋以后,历代史皆云五岭之南至于海,并是扬州之地。案:《禹贡》物产、贡赋、职方、山薮、川浸,皆不及五岭之外;且荆州南境至衡山之阳,若五岭之南在九州封域,则以邻接宜属荆州,岂有舍荆而属扬?此近史之误也。”胡渭《禹贡锥指》曰:“以今舆地言之,浙江、江西、福建皆是;江南则江宁(今江苏省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六合七县地)、扬州(今江苏省江都、仪征、泰兴、高邮、宝应、兴化、泰县、东台、如皋、南通、海门、扬中十二县地)、庐州(今安徽省合肥、舒城、庐江、巢县、无为五县地)、安庆(今安徽省怀宁、桐城、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六县地)、池州(今安徽省贵池、青阳、铜陵、石埭、秋浦、东流六县地)、太平(今安徽省当涂、芜湖、繁昌三县地)、宁国(今安徽省宣城、南陵、泾县、宁国、旌德、太平六县地)、徽州(今安徽省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六县地)、镇江(今江苏省丹徒、丹阳、金坛三县地)、常州(今江苏省武进、无锡、宜兴、江阴、靖江五县地)、苏州(今江苏省吴县、吴江、昆山、常熟、嘉定、太仓、崇明、启东八县地)、松江(今江苏省上海、青浦、松江、南汇、奉贤、金山、川沙七县地)十二府,滁(今安徽省滁县、全椒、来安三县地)、和(今安徽省和县、含山二县地)、广德(今安徽省广德、郎溪二县地)三州,其凤阳府(安徽省)则凤阳、临淮、定远、寿州(今名寿县)、霍丘、盱眙、天长,淮安府(江苏省)则山阳(今名淮安)、盐城;河南则汝宁府之光州(今名潢川)、光山、固始;湖广则黄州府(湖北省)之罗田、蕲水、蕲州(今名蕲春)、广济、黄梅;广东则潮州府(今潮安、丰顺、潮阳、揭阳、程乡、饶平、惠来、蕉岭、大埔、平远、普宁、澄海、南澳十三县地),皆古扬州域也。”
彭蠡既猪
天挺案:“猪”,《史记·夏本纪》作“都”,《论衡·书虚》篇引作“潴”。
《书传》曰:“彭蠡,泽名。”
《汉书·地理志》豫章郡彭泽县(故城在今江西省湖口县东三十里彭泽乡)注曰:“《禹贡》彭蠡泽在西。”成蓉镜《禹贡班义述》曰:“彭蠡,今之鄱阳湖也;隋世以接鄱阳山故名。跨南昌、饶州、南康、九江四府境,长三百里,阔四十里,周四百五十里。”
阳鸟攸居
天挺案:“攸”,《汉书·地理志》作“逌”,《史记·夏本纪》作“所”。
郑玄曰:“阳鸟,鸿雁之属,随阳气南北。”
三江既入
郑玄曰:“三江:左合汉为北江,会彭蠡为南江,岷江居其中,则为中江。”(徐坚《初学记·地部》引) 又曰:“三江分于彭蠡为三孔,东入海。”(《书疏》引) 郭璞曰:“三江,岷江、松江、浙江也。”(《水经·沔水注》引)
《汉书·地理志》会稽郡毗陵县(故城在今江苏武进县)注曰:“北江在北,东入海。扬州川。”阮元《浙江图考》曰:“北江者,岷江由江宁、镇江、丹徒,至常州之北入海,即今扬州南之大江也。”
《汉书·地理志》丹扬郡芜湖县(故城在今安徽芜湖县东)注曰:“中江出西南,东至阳羡(故城在今江苏宜兴县南)入海。扬州川。”魏源《书古微》曰:“此言中江为松江也。”宋傅寅《禹贡集解》曰:“班氏所指中江,今芜湖断港也。”王先谦《汉书补注》曰:“傅氏所谓芜湖断港即今芜湖县河也。”(今芜湖县南有支江,俗称为县河。) 胡渭《禹贡锥指》曰:“《汉志》中江……即今芜湖之县河,高淳(江苏)之胥溪(在县东南三十里,俗称胥河),溧阳之永阳江(在县北,上承湮水,即濑水),宜兴之荆溪也。”魏源《书古微》又曰:“自芜湖至阳羡之中江,自南唐筑五堰,蓄水济运,而流始狭;自明始筑东坝于高淳之胥溪,逼宣、歙、广德州诸水尽西出芜湖大江,而东流遂绝;惟溧水一支尚迳荆溪以达于太湖(即永阳江)。自是三吴水患少息,而中江上游之故道渐不可寻。”
《汉书·地理志》会稽郡吴县(故城在今江苏吴县)注曰:“南江在南,东入海,扬州川。”魏源《书古微》曰:“此言南江为渐江也。”又曰:“中江以大江为源,而南江又以中江震泽为源。”《水经》曰:“渐江水出三天子鄣(今安徽绩溪县东),北过余杭东,入于海。”郦道元注曰:“《山海经》谓之浙江也。”阮元《浙江图考》曰:“南江……过吴江、石门(浙江崇德县北);出仁和县(今浙江杭县)临平半山之西南折而东,而北由余姚北入海者也……南江自北魏时石门仁和流塞,唐初筑海塘以捍潮,其流始绝。今吴江、石门、仁和数百里内,皆为沃土,惟一线清流自北新关(今浙江杭县北)通漕达于吴江,犹是浙江故道。”《钱塘述古录》曰:“《禹贡》之三江,《职方》之三江也;《地理志》南江、北江、中江皆扬州川,此释《职方》也,即释《禹贡》矣。”(三江说最纷岐,详见下《禹贡异义》节。)
震泽底定
天挺案:“底”,《史记·夏本纪》作“致”。“震”,《史记索隐》曰“一作振”。
《汉书·地理志》会稽郡吴县注曰:“具区泽在西(成蓉镜以为应作南),古文以为震泽。”胡渭《禹贡锥指》曰:“自莫釐武山(山在太湖中,亦名东洞庭山)以东,至平望(平望镇在吴江县南四十五里)、八赤(八赤市在吴江县南二十里)之间,松江左右笠泽之地,皆古具区,《禹贡》谓之震泽者也。”天挺案:今太湖中所谓南湖者是也。
篠簜既敷
天挺案:《史记·夏本纪》作“竹箭既布”。“篠”,据《说文》应作“筱”。“簜”,《释文》曰:“或作‘’。”《尔雅·释草》曰:“篠,箭。”又曰:“簜,竹。”孙炎曰:“竹阔节者曰簜。”《说文解字》曰:“簜可为干,筱可为矢。”
厥草惟夭
天挺案:《汉书·地理志》作“山夭”,无“厥”、“惟”二字。下同。
马融曰:“夭,长也。”颜师古《汉书注》曰:“夭,盛貌。”
厥木惟乔
《汉书·地理志》作“木乔”。
《尔雅·释诂三》曰:“乔,高也。”《说文解字》曰:“乔,高而曲也。”《诗传》曰:“乔,上竦也。”
厥土惟涂泥
《尔雅·释诂三》曰:“涂,泥也。”马融曰:“涂泥,渐洳也。”(《御览》三十七) 《汉书·东方朔传》曰:“涂者,渐洳径也。”颜师古《汉书·地理志注》曰:“瀸洳湿也。”《一切经音义》引《通俗文》曰:“淹渍谓之瀸洳。”
厥田惟下下
《书传》曰:“田第九。”
厥赋下上,上错
天挺案:《汉书》即诸本皆作“厥赋下上错”,兹据《史记》及闽本增“上”字。
《书传》曰:“赋第七,杂出第六。”
江声《尚书集注音疏》曰:“上错谓杂出上等,盖时或出中下之赋也。”
厥贡惟金三品
郑玄曰:“金三品,铜三色也。”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曰:“三色者,盖青、白、赤也。”
天挺案:《史记·货殖列传》称“吴有章山之铜”。
瑶琨篠簜
天挺案:“琨”,《汉书·地理志》作“”;《说文》曰:“琨或从贯。”“篠簜”,《说文解字》引作“筱簜”;《史记·夏本纪》作“竹箭”。
《说文解字》曰:“瑶,玉之美者。”“琨,石之美者。”
《周礼·职方》扬州曰:“其利金锡竹箭。”《尔雅·释地》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
齿革羽毛惟木
天挺案:《史记》、《汉书》均无“惟木”二字;江声《尚书集注音疏》以为衍文,是也。
《书传》曰:“齿,象牙。”《周礼·地官》曰:“角人,掌以时徵齿角,凡骨物于山泽之农,以当邦赋之政令。”郑玄《周礼注》曰:“山泽出齿角骨物,大者犀象,其小者麋鹿。”
《说文解字》曰:“革,兽皮治去其毛。”《书传》曰:“革,犀皮。”《周礼·天官》曰:“掌皮,掌秋敛皮,冬敛革,春献之。”
《书传》曰:“羽,鸟羽。”《周礼·地官》曰:“羽人,掌以时徵羽翮之政于山泽之农,以当邦赋之政令。”
《书传》曰:“毛,旄牛尾。”孔颖达《尚书正义》曰:“牦牛之尾,可为旌旗之饰。经传通谓之旄。”
岛夷卉服
天挺案:“岛”,《汉书·地理志》、李贤《后汉书·度尚传注》均作“鸟”。
《尔雅·释草》曰:“卉,草。”颜师古《汉书注》曰:“卉服,葛之属。”
厥篚织贝
郑玄曰:“贝,锦名也。《诗》云‘成是贝锦’。凡织者,先染其丝,织之即成矣。”《诗·巷伯传》曰:“贝锦,锦文也。”《笺》曰:“锦文者,文如余泉余蚳之贝文也。”
厥包橘柚,锡贡
天挺案:“包”,《诗笺》引作“苞”。
《广雅·释诂四》曰:“包,裹也。”《诗·木瓜笺》曰:“以果实相遗者,必苞苴之。”
《说文解字》曰:“橘,果出江南。”又曰:“柚,条也。似橙而酢。”颜师古《汉书注》曰:“柚似橘而大,其味尤酸。”
王肃曰:“橘与柚,锡其命而后贡之,不常入。”
沿于江海
天挺案:“沿”,《史记》、《汉书》及马融注本,皆作“均”,孙星衍曰:“‘均’盖‘’字……‘循’古文作‘’。”《释文》曰:“郑本作‘松’,‘松’当为‘㳂’。”
郑玄曰:“沿,顺水行也。”
《汉书·地理志》蜀郡湔氐道(故城在今四川省松潘县西北)注曰:“《禹贡》岷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东南至江都(今江苏江都)入海,过郡七,行二千六百六十里。”赵一清《水经注释》曰:“今本《汉书》误也。宋本是过郡九,行七千六百六十里。”胡渭《禹贡锥指》曰:“今江水所过,于汉为蜀郡、犍为、巴郡、南郡、长沙、江夏、豫章、庐江、丹阳、会稽、广陵,凡十郡一国……江自松潘至泰州(今江苏泰县)行七千九百六十里,自泰州至海门(今江苏省)入海,又四百里,通计得八千三百余里。二当作八,或是七。”
达于淮泗
天挺案:“达”,《史记》、《汉书》均作“通”。
《水经》三十《淮水篇》曰:“淮水……又东北至下邳(孙星衍曰:淮阴汉属临淮,不属下邳)淮阴县(今江苏淮阴县)西,泗水从西北来流注之。”郦道元注曰:“淮泗之会,即角城(故城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也。左右两川,翼夹二水,决入之所,所谓泗口也。”
荆及衡阳惟荆州
郑玄曰:“荆州界,自荆山南,至衡山之南。”
《汉书·地理志》南郡临沮县(故城在今湖北当阳县西北)注曰:“《禹贡》南条荆山在东北,漳水所出。”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湖北省南漳县曰:“荆山在县西八十里。”
《汉书·地理志》长沙国湘南县(故城在今湖南湘潭县西六十里)注曰:“《禹贡》衡山在东南,荆州山。”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湖南省衡山县曰:“衡山在县西。”(《清一统志》曰在县西三十里。)
胡渭《禹贡锥指》曰:“以今舆地言之:湖广武昌(今湖北武昌、鄂城、嘉鱼、蒲圻、咸宁、崇阳、通城、阳新、大冶、通山十县地)、汉阳(今湖北汉阳、汉川、夏口三县地)、安陆(今湖北钟祥、京山、潜江、荆门、当阳、沔阳、天门七县地)、荆州(今湖北江陵、公安、石首、监利、松滋、枝江、宜昌、长阳、宜都、远安、秭归、兴山、巴东十三县地)、岳州(今湖南岳阳、平江、临湘、华容、澧县、安乡、石门、慈利、临澧、大庸十县地)、长沙(今湖南长沙、善化、湘阴、湘潭、浏阳、醴陵、宁乡、益阳、湘乡、攸县、安化、茶陵十二县地)、衡州(今湖南衡阳、衡山、耒阳、常宁、安仁、酃县、汝城、临武、蓝山、嘉禾十县地)、常德(今湖南常德、桃源、汉寿、沅江四县地)、辰州(今湖南沅陵、卢溪、辰溪、溆浦、芷江、黔阳、麻阳七县地)、宝庆(今湖南邵阳、新化、城步、武冈、新宁五县地)、永州(今湖南零陵、祁阳、东安、道县、阳明、宁远、江华、永明、新田九县地)十一府,郴(今湖南郴县、永兴、资兴、宜章、汝城、桂东六县地)、靖(今湖南靖县、绥宁、会同、通道四县及贵州天柱县地)二州,施州卫(今湖北恩施、宜恩、利川、来凤、咸丰、鹤峰、五峰七县地),其襄阳府(湖北)则唯南漳县,德安府(湖北)则安陆、云梦、孝感、应城、应山及随州(今名随县)之南境废光化县地,黄州府则黄冈、麻城、黄陂、黄安;四川则夔州府之建始(今属湖北省);广西则桂林府之全州(今名全县)及兴安县岭北之地(越城岭在县北三里),皆古荆州域也。”
江汉朝宗于海
郑玄曰:“江水、汉水,其流遄疾,又合为一共赴海也;犹诸侯之同心尊天子而朝事之。”
《汉书·地理志》武都郡武都县(故城在今甘肃成县西)注曰:“东汉水(王念孙曰:东字后人所加)受氏道水,一名沔,过江夏谓之夏水,入江。”
阎若璩曰:“江所历之州,曰梁、曰荆、曰扬;汉所历之州,曰梁、曰豫、曰荆。”胡渭《禹贡锥指》曰:“江水自四川夔州府云安县(今名云阳)东流,经奉节、巫山,又东出巫峡,至巴东县(湖北)入荆域;又东经归州(今名秭归)、夷陵(今名宜昌)、宜都、枝江、松滋、江陵、公安、澧州(今名澧县属湖南省)、华容,至安乡会洞庭之水;又东经巴陵(今名岳阳)、沔阳(湖北)、临湘(湖南)、嘉鱼(湖北);又东北至江夏(今名武昌)西,与汉阳分界,汉水从西北来注之。汉水自襄阳府宜城县(湖北)南流入荆域,又南经钟祥、荆门;又东南经潜江、景陵(今名天门)、沔阳;又东经汉川,又南至汉阳与江水会;又东历武昌大冶,至兴国(今名阳新),其北岸为黄州府之麻城,与扬接界。”
九江孔殷
天挺案:《史记·夏本纪》作“九江甚中”;殷训中,盖本之《尔雅·释言》。
郑玄曰:“殷犹多也。”
《汉书·地理志》庐江郡寻阳县(故城在今湖北黄梅县界)注曰:“《禹贡》九江在南,皆东合为大江。”孔颖达《尚书正义》引应劭《地理志注》曰:“江自浔阳分为九道。”
沱潜既道
天挺案:“潜”,《史记·夏本纪》作“涔”,司马贞《索隐》云“亦作潜”;《汉书·地理志》作“灊”,颜师古注云“音潜”。
颜师古《汉书注》曰:“沱灊二水名。”郑玄曰:“水自江出为沱,汉为潜。”(《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
《说文解字》曰:“江别流也。出崏(岷同)山东,别为沱。”《汉书·地理志》南郡枝江县(城在今湖北枝江县东)注曰:“江沱出西,东入江。”胡渭《禹贡锥指》曰:“北江自枝江县北,又东迳松滋县北,又东迳江陵县南,又东迳公安县北,又东迳石首县北,又东迳监利县南,夏水出焉,北江又东至巴陵县西北,会洞庭之水,此即江北之沱,《寰宇记》所谓内江者也,其后北江之流渐盛,而南江日微,世反以南为沱,北为江。”
《汉书·地理志》汉中郡安阳县(故城在今陕西成固县东)注曰:“鬵谷水(王念孙曰谷字衍)出西南,北入汉。”司马贞《史记索隐》曰:“潜出汉中安阳县西,北入汉。”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曰:“即今陕西西乡县洋河。”
云土梦作乂
天挺案:《史记·夏本纪》、颜注《汉书·地理志》、《蜀石经》均作“云梦土”;《史记索隐》单行本、《唐石经》、韦昭《汉书音义》作“云土梦”。司马贞《史记索隐》曰:“梦,一作瞢。”“作乂”,《史记》作“为治”。
颜师古《汉书注》曰:“云梦,泽名。”
《汉书·地理志》南郡华容县(故城在今湖北监利县西北)注曰:“云梦泽在南。”
皮锡瑞曰:“王逸《楚词注》‘梦,泽中也’,楚人名泽中谓梦中,《左传》江南之梦,即江南之泽,云土梦亦即云土泽耳。”
《诗传》曰:“作,始也。”
厥土惟涂泥
厥田惟下中
《书传》曰:“田第八。”
厥赋上下
《书传》曰:“赋第三。”
厥贡羽毛齿革
天挺案:“毛”,《史记·夏本纪》、《汉书·地理志》均作“旄”。
惟金三品
杶榦栝柏
天挺案:“杶”,郑玄《周礼·考工记注》引作“櫄”;《经典释文》云“又作櫄”。“榦”,《释文》云“本又作幹”。“栝”,《说文》篆作“棔”。
郑玄曰:“四木名。”
《说文解字》曰:“杶,木也。”郭璞《山海经·中山经注》曰:“櫄木似樗树,材中车辕。”
《书传》曰:“榦,拓也。”
《说文解字》曰:“拓,桑也。”《考工记》曰:“荆之榦,材之美者。”
马融曰:“栝,白栝也。”
郑玄曰:“柏叶松身曰栝。”《广韵》曰:“与桧同,柏叶松身。”
砺砥砮丹
天挺案:“砺”,《汉书·地理志》作“厉”。
郑玄曰:“砺,磨刀石也,精者曰砥。”
《说文解字》曰:“砮石可以为矢镞。”
《说文解字》曰:“丹,巴越之赤石也。”颜师古《汉书注》曰:“所谓丹砂者也。”
惟箘 楛
天挺案:“”,古文“簬”字,《说文解字》竹部引此文作“簬”(簬下),木部引作“辂”(枯下)。“楛”,《说文》木部引作“枯”。
《吕氏春秋·本味篇注》曰:“箘,竹箭也。”《广雅·释草》曰:“簬,箭也。”马融曰:“楛,木名,可以为箭。”
三邦底贡厥名
天挺案:《史记·夏本纪》作“三国致贡其名”。
马融曰:“言箘楛三国所致贡,其名善也。”
包匦菁茅
天挺案:郑康成以上句“厥名”二字下属此四字为句。“包”,《春秋·僖四年左传注》、《谷梁疏》、《文选·吴都赋》刘逵注、《说文系传》并引作“苞”。
郑玄曰:“匦,缠结也。菁茅,茅有毛刺者,给宗庙缩酒。重之,故包裹又缠结也。”(《周礼·甸师》郑注曰:“束茅立之祭前,沃酒其上,酒渗下去,若神饮之,故谓之缩。”)
厥篚玄玑组
《说文解字》曰:“,浅绛也。”郑玄《周礼·染人注》曰:“玄者,天地之色,以为祭服。”
《说文解字》曰:“玑,珠不圜也。”又曰:“组,绶属。”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曰:“疑组文似玑,故曰玑组。”
九江纳锡大龟
天挺案:“纳锡”,《史记》作“入赐”。
《书传》曰:“尺二寸曰大龟。”
皮锡瑞曰:“‘锡大龟’三字当连读,盖天子锡诸侯之大龟。《礼·乐记》‘青黑缘者,天子之宝龟也,从之以牛羊之群,则所以赠诸侯也’。《公羊传》言宝玉大弓有龟青纯,《公羊》以宝即宝龟,与《乐记》合。是古天子有锡诸侯宝龟之礼。纳锡大龟,谓纳此锡诸侯之大龟;《史记》作‘入赐’,亦谓入此赐诸侯之大龟也。”
浮于江沱潜汉
天挺案:《史记·夏本纪》“潜”作“涔”,其下有“于”字。
逾于洛
天挺案:“逾”,《史记·夏本纪》作“踰”。“洛”,《史记》作“雒”;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曰:“凡《禹贡》雒字,今本皆改为洛,此卫包所为也。”
《汉书·地理志》弘农郡上雒县(故城即今陕西省商县治)注曰:“《禹贡》雒水出冢岭山(山在今陕西雒南县西,即秦岭也),东南至巩(今河南巩县)入河。过郡二(弘农河南),行千七十里,豫州川。”(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曰:“《汉志》弘农上雒下云,《禹贡》雒水出冢岭山……此谓《禹贡》及《职方》豫州之雒也。左冯翊褱德下云,洛水东南入渭,雍州浸;北地归德下云,洛水出北蛮夷中入河……此谓《职方》雍州之洛也。”)
《诗传》曰:“逾,越也。”
至于南河
颜师古《汉书注》曰:“南河在冀州南。”又曰:“言渡四水而越洛,乃至南河也。”
荆河惟豫州
郑玄曰:“豫州界,自荆山而北,至于河。”
胡渭《禹贡锥指》曰:“以今舆地言之,河南则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偃师、巩县、孟津、宜阳、洛宁、新安、渑池、登封、嵩县、陕县、灵宝、阌乡、自曲、平等十五县地)、开封(今河南省开封、陈留、杞县、通许、太康、尉氏、洧川、鄢陵、扶沟、中牟、阳武、原武、封丘、延津、兰封、新郑、淮阳、商水、西华、项城、沈丘、许昌、临颍、襄城、郾城、长葛、禹县、密县、郑县、荥阳、荥泽、河阴、汜水、民权、民治三十六县地)、归德(今河南省商丘、宁陵、鹿邑、夏邑、永城、虞城、睢县、考城、柘城九县地)、南阳(今河南省南阳、镇平、沘源、泌阳、桐柏、南召、邓县、内乡、新野、淅川、方城、舞阳、叶县十三县地)、汝宁(今河南省汝南、正阳、上蔡、新蔡、西平、确山、遂平、信阳、罗山、潢川、光山、固始、息县、商城十四县地)五府及汝州(今河南省临汝、鲁山、郏县、宝丰、伊阳五县地);直隶则大名府(今属河北省)之东明、长垣;山东兖州府之定陶、曹县、城武、单县;江南则凤阳府(今属安徽省)之颍州(今名阜阳)、颍上、太和、亳州(今名亳县)、蒙城;湖广则襄阳府(今属湖北省)之襄阳、光化、宜城、枣阳、谷城、均州(今名均县),郧阳府(今属湖北省)之郧县、保康及郧西之东境,德安府(今属湖北省)随州(今名随县)之北境,皆古豫州域也。”
又曰:“豫居中央,为辐辏之地,接界者七州,唯青为兖、徐所隔,与豫不相接。”
伊洛瀍涧既入于河
《书传》曰:“四水合流而入河。”
《汉书·地理志》弘农郡卢氏县(故城即今河南省卢氏县治)注曰:“熊耳在山东,伊水出(王念孙云“出”上当有“所”字),东北入雒,过郡一(王先谦云一是二之缺讹,弘农、河南),行四百五十里。”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河南卢氏县曰:“伊水在县东南,东流入河南府嵩县界。”
《汉书·地理志》河南郡谷城县(故城在今河南洛阳西北)注曰:“《禹贡》瀍水出㬱亭北,东南入雒。”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河南省河南府洛阳县曰:“涧水出渑池东,瀍水出孟津县东南,并流至县东南注洛。”
《汉书·地理志》弘农郡新安县(故城在今河南渑池县东)注曰:“《禹贡》涧水在东,南入雒。”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河南省河南府洛阳县曰:“洛水自陕州卢氏县流入府境,东北迳永宁(今名洛宁)宜阳入县南,与涧瀍二水合,又东迳偃师县南合伊水,又东北迳巩县西北,又东至开封府汜水县西北入河。”
荥波既猪
天挺案:“波”,《史记·夏本纪》、郑玄《周礼·职方注》及马郑王本均作“播”。“猪”,《史记》及郑玄《周礼·职方注》均作“都”。“荥”,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云“荥泽字从火不从水”。
马融曰:“荥播,泽名。”郑玄曰:“沇水溢出河为泽也,今塞为平地,荥阳民犹谓其处为荥播,在其县东。《春秋》鲁闵公二年卫侯及狄人战于荥泽,此其地也。”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河南省开封府荥泽县曰:“荥泽在县治南。”
导菏泽
天挺案:“菏”,《史记·夏本纪》、《汉书·地理志》并作“荷”。“导”,《史记》作“道”;《经典释文》云“导音道”。
《汉书·地理志》济阴郡注曰:“《禹贡》荷泽在定陶(故县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东。”《史记正义》引李泰《括地志》曰:“荷泽在曹州济阴县(唐济阴在今曹县西北)东北九十里定陶城东,今名龙池,亦名九卿陂。”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山东府曹州府定陶县曰:“荷泽在县北……即济水分流。”
被孟猪
天挺案:“孟猪”,《史记·夏本纪》、《水经》、《禹贡》山川泽地所在并作“明都”;《汉书·地理志》引本句作“盟猪”,梁国下引作“盟诸”;《尔雅·释地》、《左传》僖二十八年并作“孟诸”;《周礼·职方》作“望诸”;《左传正义》、《诗·曹谱商谱正义》、《水经·济水注》并引作“孟猪”;《诗·陈谱》作“明猪”。段玉裁云:明、盟、孟、望古音皆读如芒;诸、猪、都同部,皆同音通用。
《汉书·地理志》梁国睢阳县(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南)注曰:“《禹贡》盟诸泽在东北。”(王念孙云此下当有“青州薮”三字)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河南省归德府商丘县:“孟诸泽在县东北,接虞城县界。”胡渭《禹贡锥指》曰:“《汉书》: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里,孟诸泽在其中。自元至元二十三年(西1286)以后,归德府南北屡被黄河冲决,禹迹不可复问矣。”郦道元《水经·济水注》引阚骃《十三州记》曰:“不言入而言被者,明不常入也,水盛方乃覆被矣。”
厥土惟壤
下土坟垆
《说文解字》曰:“垆,黑刚土也。”《释名》曰:“土黑曰垆,垆然解散也。”郑玄曰:“垆,疏也(疏,粗也)。”马融曰:“豫州地有三等,下者坟(垆)也。”
厥田惟中上
《书传》曰:“田第四。”
厥赋错上中
《书传》曰:“赋第二,又杂出第一。”
厥贡漆枲
天挺案:“枲”,《史记·夏本纪》作“丝”。
《说文》曰:“,荣属,细者为,粗而为。”
厥篚纤纩
天挺案:“纩”,《史记·夏本纪》作“絮”,故训字。
《说文》曰:“纩,絮也。”《一切经音义》一引《说文》曰:“纩,绵也,絮之细者曰纩。”
《说文》曰:“纤,细也。”
锡贡磬错
《说文》曰:“磬,乐石也。”
《诗传》曰:“错,石也,可以琢玉。”天挺案:“错”本字作“厝”,《说文》:“厝,厉石也。”
颜师古《地理志注》曰:“磬错,言可以治磬也,亦待锡命而贡。”
浮于洛达于河
天挺案:“达”,《汉书》作“入”。《唐石经》作“浮于洛河”,无“达于”二字。
华阳黑水惟梁州
郑玄曰:“梁州界,自华山之南,至于黑水也。”
《汉书·地理志》京兆尹华阴县(故城在今陕西华阴县东南)注曰:“太华山在南。”(段玉裁云:“大华”作“太”者非,上当有“禹贡”二字。) 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陕西省同州府华阴县:“太华山在县南,即西岳也。”
薛士龙曰:“黑水,今泸水也。”胡渭《禹贡锥指》曰:“古之若水即《禹贡》梁州之黑水,汉时名泸水,唐以后名金沙江,而黑水之名遂隐。”
胡渭《禹贡锥指》曰:“以今舆地言之,陕西汉中府(今陕西省南郑、褒城、城固、洋县、西乡、沔县、宁羌、略阳八县地)、兴安州(今陕西省安康、平利、镇坪、石泉、洵阳、汉阴、白河、紫阳九县地)及西安府之商州(今名商县)、洛南、山阳、镇安、商南,巩昌府之凤县(陕西)、两当(今属甘肃省)、徽州(今名徽县属甘肃)、成县(今属甘肃)、阶州(今名武都县,属甘肃)、文县(今属甘肃);湖广郧阳府之房县(湖北)、竹山、竹溪及郧西县之西境;四川则成都(今四川成都、华阳、双流、郫县、温江、新繁、新都、彭县、崇宁、灌县、金堂、仁寿、井研、资中、内江、安县、简阳、资阳、崇庆、新津、广汉、什邡、绵竹、德阳、绵阳、罗江、彰明、茂县、汶川二十九县地)、保宁(今四川省阆中、苍溪、南部、广元、昭化、剑阁、梓潼、巴中、通江、南江十县地)、顺庆(今四川南充、西充、蓬安、营山、仪陇、广安、岳池、渠县、邻水、大竹十县地)、龙安(今四川平武、江油、北川三县地)、马湖(今四川屏山县)五府,潼川(今四川三台、射洪、中江、盐亭、遂宁、蓬溪、安岳、乐至、潼南、宝星十县地)、嘉定(今四川乐山、峨眉、夹江、洪雅、犍为、荣县、威远、峨边八县地)、邛(今四川邛崃、大邑、蒲江三县地)、眉(今四川眉山、彭山、丹稜、青神四县地)、雅(今四川雅安、名山、荣经、芦山四县地)五州,及叙州、泸州、重庆、夔州之江北诸州县(今四川宜宾、南溪、富顺、隆昌、泸县、巴县、壁山、永川、荣昌、大足、长寿、黔江、合川、铜梁、武胜、忠县、丰都、垫江、武隆、涪水、奉节、巫山、大昌、巫溪、云阳、万县、开县、梁山、开江、达县、宣汉、万源诸县及湖北建始县)、松潘卫(今四川松潘县)、叠溪营(今四川松潘南)、天全六番招讨司(今四川天全县)、黎大所(今四川汉源县)、建昌卫(今四川西昌县),皆古梁州域也。”
岷嶓既藝
天挺案:“岷”,《史记·夏本纪》作“汶”,《索隐》云“汶一作岷,又作岐”(《河渠书》作“岷”);《汉书·地理志》引本句作“岷”,于道江及蜀郡湔氏道下引作㟭,《武帝纪》、《西南夷传》又作“文”;本字《说文》作“”(《说文》水部江下云“㟭山”,涐下云“汶江”,山部作“”,盖亦互用)。“藝”,《史记》、《汉书》并作“蓺”。
颜师古《汉书注》曰:“岷,岷山也;嶓,嶓冢山也。”
《汉书·地理志》蜀郡湔氏道(故城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注曰:“《禹贡》㟭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
《汉书·地理志》陇西郡西县(故城在今甘肃天水县西南百二十里)注曰:“《禹贡》嶓冢山西汉所出。”
沱潜既道
天挺案:“潜”,《史记》作“涔”,《汉书》作“灊”。
郑玄曰:“二水亦谓自江出者。《地理志》在今蜀郡郫县江沱及汉中安阳皆有沱水潜水,其尾入江汉耳,首不于此出。江原(今四川崇庆)有江,首出江,南至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县)又入江,岂沱之类与? 潜盖汉西出嶓冢,东南至巴都江州入江,行二千七百六十里。(以上见《书疏》) 汉别为潜,其穴本小,水积成泽,流与汉合,大禹自导汉疏通即为西汉水也,故书曰‘沱潜既道’。(以上见《水经·潜水注》)”
《汉书·地理志》蜀郡郫县(故城在今四川郫县北)注曰:“《禹贡》江沱在西,东入大江。”陈澧《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曰:“今江水自四川灌县分二派:县南一派,过温江县、双流县、新津县者,大江正流也。此江沱则西南一派,过崇庆州(今改县)至新津县复合。”
《汉书·地理志》蜀郡汶江县(故城在今四川茂县北)注曰:“江沱在西南,东入江。”陈澧《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曰:“盖今四川理番厅(今改县)孟董沟,东南流入江。今此水自江水分出之处已湮矣。”
《汉书·地理志》汉中郡安阳县(故城在今陕西成固县东)注曰:“鬵谷水(王念孙曰谷字衍)出西南,北入汉。”司马贞《史记索隐》曰:“潜出汉中安阳县西,北入汉。”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曰:“即今陕西西乡县洋河。”
《汉书·地理志》巴郡宕渠县(故城在今四川渠县东北)注曰:“潜水西南入江。”《说文》曰:“灊水出巴郡宕渠,西南入江。”陈澧《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曰:“今四川太平县渠河,西南流入嘉陵江。志文入江当作入汉。”
蔡蒙旅平
郑玄曰:“《地理志》蔡蒙在汉嘉县。”
《汉书·地理志》蜀郡青衣县(故城在今四川雅安县北)注曰:“《禹贡》蒙山溪(王先谦云:依《志》文例,当云“《禹贡》蒙山在西,有蒙溪”,疑夺文)。”应劭注曰:“顺帝更名汉嘉也。”
天挺案:蔡蒙自伪《孔传》以来皆以为二山,然蔡山无可考。欧阳忞《舆地广记》谓在雅州严道县(今四川雅安),胡渭《禹贡锥指》谓即峨眉,盖均出之悬揣。
和夷底绩
郑玄曰:“和夷,和上夷所居之地也。和读曰桓。《地志》曰:桓水出蜀郡蜀山,西南行羌中者也。”
厥土青黎
天挺案:“黎”,《史记·夏本纪》作“骊”。
《释名》曰:“土青曰黎,似黎草色也。”《诗传》曰:“纯黑曰骊。”
厥田惟下上
《书传》曰:“田第七。”
厥赋下中三错
郑玄曰:“三错者,此州之地有当出下下之赋者少耳,又有当出下上中下者,差复益少。”
厥贡璆铁银镂砮磬
天挺案:“璆”,郑玄本作“镠”。《史记集解》引郑注曰:“黄金美者,谓之镠磐。”《说文》引作“玉”。
《说文解字》曰:“球,玉磐也。”又曰:“球或从翏。”颜师古《汉书注》曰:“璆,美玉也。”
《说文解字》曰:“铁,黑金也。”
《尔雅·释器》曰:“白金谓之银。”
《说文解字》曰:“镂,刚铁可以刻镂。”
《说文解字》曰:“砮,石可以为矢镞。”
熊罴狐狸
天挺案:“熊罴”以下十五字,异读有四:郑康成以“熊罴狐狸”绝句,“织皮”属“西倾因桓是来”为句,“浮于潜”别为句;《史记集解》、《汉书颜氏注》则以“熊罴狐狸织皮”绝句,“西倾因桓是来”及“浮于潜”各为句;《孔传》、《孔疏》以“织皮”属上,而以“西倾因桓是来”属下“浮于潜”;叶梦得则以为“熊罴狐狸织皮”当与“西倾因桓是来”相属为句;读各不同,训解亦殊。兹从郑氏读。
《说文》曰:“熊,兽似豕,山居,冬蛰。”
《尔雅·释兽》曰:“罴,如熊,黄白文。”
《说文》曰:“狐,妖兽也。”
《说文》曰:“狸,伏兽,似䝙。”
案:《周礼·司裘》曰:“王大射,则共熊。”《诗·小雅·大东》曰:“舟人之子,熊罴是裘。”《诗·豳风·七月》曰:“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织皮西倾因桓是来
天挺案:“倾”,《汉书·地理志》作“顷”;“来”作“徕”。
郑玄曰:“织皮,谓西戎之国也。西倾,雍州之山也。雍戎二野之间人有事于京师者,道常由此州而来。桓是,陇阪名;其道盘桓旋曲而上,故名曰桓是。今其下民谓是阪曲为盘也。(以上《水经·桓水注》引) 又曰:“《地理志》,西倾山在陇西临洮。”(《史记集解》引) 天挺案:《说文》云:巴蜀名山岸胁之旁箸欲落墮者曰氏。郑盖读是为氏。
《汉书·地理志》陇西郡临洮县(故城即今甘肃岷县治)注曰:“《禹贡》西倾山在县西。”李泰《括地志》曰:“西倾山今名嵹台山,在洮州临潭县(故城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七十里)西南三百六十六里。”成蓉镜《禹贡班义述》曰:“今此山在青海东南,黄河自东折西北之东岸,延袤千里,外跨诸羌,番名罗插普喇山也。”
浮于潜
天挺案:“潜”,《汉志》作“灊”,《史记·夏本纪》亦作“潜”,不作“涔”,盖后人误改。
逾于沔
天挺案:“逾”,《史记》作“踰”。
《汉书·地理志》武都郡武都县(故城在今甘肃成县西)注曰:“东汉水(王念孙云:东字后人所加,下文陇西氐道下云,养水东至武都为汉,不言东汉也。志言西汉水者,别于汉水而言之,若汉水则本无东汉之称)受氐道水,一名沔,过江夏谓之夏水,入江。”《水经·沔水篇》曰:“沔水出武都沮县(故城在今陕西略阳县东)东狼谷口。”陈澧《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曰:“志云养水至武都为汉,又云东汉水受氐道水,皆存《禹贡》故道耳。汉时东汉水已不受氐道水,故更以沮水为其源也(此金辅之说)。凡东汉水所纳之水,志云入汉,或云入沔,惟不云入沮,则以沮水本非东汉水正源故也。”王先谦《汉书补注》曰:“《水经注》所称汉水,皆西汉也;于《禹贡》之汉,则但谓之沔水、沮水。”
入于渭
《汉书·地理志》陇西郡首阳县(故城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北)注曰:“《禹贡》鸟鼠同穴山在西南,渭水所出,东至船司空(故城在今陕西华阴县东北)入河,过郡四(陇西、天水、扶风、京兆),行千八百七十里,雍州寖。”
乱于河
《尔雅·释水》曰:“正绝流曰乱。”郭璞注曰:“直横渡也。”郝懿行《义疏》曰:“正直,绝犹截也,截流横渡不顺曰乱。”
黑水西河惟雍州
天挺案:“雍”,《说文》作“雝”(玕下、薮下)。
郑玄曰:“雍州界,自黑水而东,至于西河。”
孔颖达《尚书正义》引《水经注》曰:“黑水出张掖鸡山(张掖郡治得县,故城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南流至敦煌(故城即今甘肃敦煌县治),过三危山,南流入于南海。”(今本《水经》已失此文)。《太平御览》引《张掖记》曰:“黑水出县界鸡山。”《史记正义》引《括地志》曰:“黑水源出伊吴县(故城在今甘肃安西县北)北百二十里,又南流二千里而绝。三危山,在沙洲敦煌县东南四十里。”天挺案:以今舆图按之,安西县去张掖县约八百里,二说不同。杜佑《通典》曰:“孔郑通儒,莫知其所,或是年代久远,遂至湮涸,无以详焉。”
胡渭《禹贡锥指》曰:“以今舆地言之:陕西临洮(今甘肃皋兰、临洮、渭源、红水、榆中、洮沙、临夏、和政、宁定九县地)、平凉(今甘肃平凉、崇信、华亭、镇源、隆德、泾川、灵台、静宁、庄浪、固原十县地)、庆阳(今甘肃庆阳、合水、环县、真宁、宁县五县地)、延安(今陕西肤施、安塞、甘泉、安定、保安、宜川、延川、延长、青涧、鄜县、洛川、中部、宜君、绥德、米脂、葭县、吴堡、神木、府谷、靖边、定边二十一县地)、凤翔(今陕西凤翔、岐山、宝鸡、扶风、郿县、麟游、汧阳、陇县八县地)五府,其西安府则唯商州、洛南、山阳、镇安、商南,巩昌府则唯凤县、两当、徽州、成县、阶州、文县为梁域,余皆属雍(今陕西长安、咸阳、泾阳、兴平、临潼、渭南、蓝田、鄠县、盩厔、高陵、富平、三原、醴泉、华县、华阴、蒲城、朝邑、平民、郃阳、韩城、澄城、白水、耀县、同官二十四县,及甘肃陇西、定西、会宁、通渭、漳县、武山、甘谷、西和、天水、秦安、清水、礼县十二县地),又榆林卫(今陕西榆林、横山二县地)、宁夏卫(今宁夏省宁夏、宁朔、平罗、灵武、永靖、盐池、金积、豫旺八县地)、宁夏中卫(今宁夏省中卫县地),及靖远(今甘肃靖远县)、岷州(今甘肃岷县)、洮州(今甘肃临潭县)三卫,行都司所领甘州(今甘肃张掖、东乐、临泽三县地)、庄浪(今甘肃古浪、永登二县地)等诸卫所(今甘肃民勤、永昌、武威、山丹、西宁、碾伯、酒泉、金塔、高台、鼎新十县,清初亦属陕西行都指挥司。民勤称镇番卫,永昌称永昌卫,武威称凉州卫,山丹称山丹卫,西宁、碾伯称西宁卫,酒泉、金塔称肃州卫,高台、鼎新称高台所),其在化外者,南至西倾、积石,西逾三危,北抵沙漠,皆古雍州域也。”
弱水既西
天挺案:“弱”,《释文》云“本或作溺”,《说文》亦作“溺”。
郑玄曰:“弱水出张掖。”
又曰:“众水皆东,此独西流,故记其西下也。”
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甘肃省甘州府山丹县:“弱水源出县西南,北流迳县西,又西北迳张掖县北,又西北入肃州高台县界。”
泾属渭汭
天挺案:“汭”,《释文》云“本又作内”。
马融曰:“属,入也。”郑玄曰:“属,注也。”(《士冠礼》注)
《说文》曰:“汭,水相入也。”郑玄曰:“汭,隈曲中也。”(《召诰》注)
郑玄曰:“泾水,渭水发源皆几二千里,然而泾小渭大,属于渭而入于河。”
颜师古《汉书注》曰:“言治泾水入于渭也。”
《汉书·地理志》安定郡泾阳县(故城在今甘肃平凉县西四十里)注曰:“幵头山在西,《禹贡》泾水所出,东南至阳陵(故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四十里)入渭。过郡三(安定、扶风、冯翊),行千六十里,雍州川。”(幵头山一名鸡头,又名筓头,又名牵屯,又名汧屯,又名薄落,又名崆峒,又名泾谷,又名大陇,又名高山,又名都卢。) 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甘肃省平凉府平凉县:“泾水源出县西,东流迳县北,又东入泾州界。”
郦道元《水经·渭水注》曰:“渭水又迳平阿侯王谭墓(墓在今陕西西安)北,左则泾水注之。”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陕西省西安府泾阳县:“泾水自邠州淳化县西,乾州永寿县东,流入县西,又东南至高陵县西南入渭。”
胡渭《禹贡锥指》曰:“泾水出平凉府平凉县西筓头山,东南流,迳其县南,又东南迳华亭县东北,又东迳泾州(又名泾川)南,又东迳长武县(陕西)北,汭水入焉,又东南迳邠州(今名邠县)北,又东南迳淳化县西,又南迳永寿县东,又南迳醴泉县东,又东南迳泾阳县南,又东南迳高陵县西南入于渭水。”(天挺案:《水经·泾水篇》久佚,胡氏据《通典》、《太平寰宇记》、《长安志》及州郡志书,补之如此。然以《舆图》考之,泾水不迳华亭县界;汭水迳泾川县入泾水,亦不入长武界也。)
漆沮既从
颜师古《汉书注》曰:“漆沮即冯翊之洛水也。”
《汉书·地理志》左冯翊怀德县(故城在今陕西朝邑县西南四十三里)注曰:“洛水东南入渭。”
《水经》十九《渭水篇》曰:“渭水……又东过华阴县(故城在今陕西华阴县东南)北。”郦道元注曰:“洛水入焉,阚骃以为漆沮之水也。”《太平寰宇记》同州白水县(今陕西白水县)引郦道元《水经·洛水注》(案:《水经·洛水篇》久佚)曰:“洛水东南,沮水入焉,故洛水亦名漆沮水。”
沣水攸同
天挺案:“沣”,《汉书·地理志》作“酆”,《水经》及《后汉·郡国志》并作“丰”。“攸”,《汉志》作“逌”。
《书传》曰:“沣水所同,同之于渭。”
《汉书·地理志》右扶风鄠县(故城在今陕西鄠县北)注曰:“酆水出东南……北过上林苑入渭。《水经》十九《渭水篇》曰:“渭水……又东,丰水从南来注之。”郦道元注曰:“丰水出丰溪,西北流分为二水:一水东北流为枝津;一水西北流……又北迳灵台(今陕西长安县西北)西,又北至石墩(即短阴原,在今陕西咸阳县西南),注于渭。”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陕西省西安府鄠县:“丰水源出县东南终南山,北流迳县东,又北迳长安县西,又北至咸阳县东南入渭。”
荆岐既旅
天挺案:“既”,《史记·夏本纪》作“己”。
颜师古《汉书注》曰:“荆、岐二山名;荆在岐东。言二山治毕,已旅祭也。”
《汉书·地理志》左冯翊怀德县注曰:“《禹贡》北条荆山在南。下有强梁原。”
《汉书·地理志》右扶风美阳县(故城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南)注曰:“《禹贡》岐山在西北。”
终南惇物
天挺案:“惇”,《史记·夏本纪》作“敦”;《汉书·地理志》引本句作“惇”,于武功县下作“敦”。
《汉书·地理志》石扶风武功县(故城在今陕西郿县东)注曰:“大壹山,古文以为终南;垂山(钱坫云:垂当为岳,形近而误),古文以为敦物;皆在县东(成蓉镜云:东当为南字之误)。”
成蓉镜《禹贡班义述》曰:“终南即《诗·秦风》所云‘终南何有’者也。《左氏昭四年传》谓之中南,故《毛传》云:‘终南,周之名山中南也。’杜预《春秋释例》云:‘中南始平,武功县西南有太壹山。’《白贴》五引《五经通义》云:‘中南一名太一。’《长安志》十一、《玉海》二十、《通鉴地理通释》五引《五经要义》云:‘太一一名终南山,在扶风武功县(《初学记》五引《要义》云终南山一名太一)。’《初学记》五、《白帖》五、《长安志》十一、《太平御览》三十八引潘岳《关中记》云:‘终南一名中南。’《淮南·俶真》谓之终隆;《水经·渭水注》:‘终南亦曰太白山,俗云:功武太白,去天三百。’(案:此本辛氏《三秦记》,见《太平御览》三十八、四十。)”
胡渭《禹贡锥指》曰:“终南之名,唯见于秦风,而《小雅》则称南山不一而足,又有北山。盖南山谓都南诸山,终南太一在焉;北山谓都北诸山,九嵏甘泉嶻嶭等是也。古终南止于盩厔。自秦襄公取周地为诸侯,徙都于汧,国人作诗以美之,以终南起兴。终南远接岍岐,盖自此始。说者遂以终南蔽南山,谓西起秦陇,东彻蓝田,横亘八百里皆终南矣。”(天挺案:此程大昌《雍录》之说。)
钱坫《新斠注地理志》曰:“岳山今名武功山,在郿县东南,俗呼之为鏊山。”
至于鸟鼠
《汉书·地理志》陇西郡首阳(故城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北)注曰:“《禹贡》鸟鼠同穴山在西南。”
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甘肃省兰州府渭源县:“鸟鼠山在县西。”
原隰厎绩
《尔雅·释地》曰:“下泾曰隰……广平曰原。”
郑玄曰:“《诗》云‘度其隰原’即此原隰是也。原隰豳地,从此致功,西至猪野之泽。”胡渭《禹贡锥指》曰:“原隰……非一定之地名也。以公刘之隰原,为《禹贡》之原隰,义实未安。”
至于猪野
天挺案:“猪”,《史记·夏本纪》作“都”;“野”,《汉书·地理志》作“壄”。
《汉书·地理志》武威郡武威县(故城甘肃民勤县北)注曰:“休屠泽在东北,古文以为猪壄泽。”陈澧《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曰:“今甘肃镇番县(今名民勤县)东北边外大池。”
三危既宅
天挺案:“宅”,《史记·夏本纪》作“度”。
颜师古《汉书注》曰:“三危,山名;言可居也。”
《太平御览》引《河图括地象》曰:“三危山在鸟鼠之西南;与汶山相接。”《水经·禹贡山川泽地所在》篇曰:“三危在燉煌县(故城即今甘肃敦煌县治)南。”郦道元注曰:“杜林曰‘燉煌古瓜州也’……汉武帝元鼎六年分酒泉置,南七里有鸣沙山,故亦曰沙州也。”李泰《括地志》曰:“三危山有峰,故曰三危,俗亦名卑羽山,在沙州燉煌县东南三十里。”
三苗丕叙
天挺案:“丕”,《史记·夏本纪》作“大”,故训字;“叙”作“序”,古字通。
《广雅·释诂三》曰:“序,次也。”《说文》曰:“序,次第也。”
案:《尧典》:“窜三苗于三危。”
厥土惟黄壤
天挺案:“厥”,《史记》作“其”;《史》、《汉》均无“惟”字。
厥田惟上上
天挺案:《史》、《汉》均无“厥”、“惟”二字。
《书传》曰:“田第一。”
厥赋中下
天挺案:《史》、《汉》均作“赋中下”。
《书传》曰:“赋第六。”
厥贡惟球琳琅玕
天挺案:球,《史记·夏本纪》、《论衡·率性篇》均作“璆”;“琳”,《释文》云“字亦作玲”;“玕”,《说文解字》古文作“垾”。《史》、《汉》均无“厥”、“惟”二字。
《说文》曰:“球,玉磐也。”“琳,美玉也。”“琅玕,似珠者。”
《尔雅·释地》曰:“西北之美者,有昆仑虚之璆琳琅玕焉。”郭璞注曰:“璆琳,美玉名;琅玕,状似珠者也。”孔颖达《尚书正义》曰:“说者皆云,球琳美玉名;琅玕石而似珠者。”
浮于积石
《汉书·地理志》金城郡河关县(故城在今甘肃临夏县西)注曰:“积石山在西南羌中。”李泰《括地志》曰:“积石山今名小积山,在河州枹罕县(故城在今甘肃临夏)西七里。”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甘肃省兰州府河州(今改名临夏县):“积石山在州西北,接西宁界,亦曰小积石山,本古唐述山也。”
至于龙门西河
《汉书·地理志》左冯翊夏阳县(故城在今陕西韩城县西南)注曰:“龙门山在北。”李泰《括地志》曰:“龙门山在同州韩城县北五十里。”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陕西省同州府韩城县:“龙门山在县东北,黄河西岸(《清一统志》云跨山西河津县界)。”
会于渭汭
《尔雅·释诂》曰:“会,合也。”
织皮崑 析支渠搜
天挺案:“崑”,《史记·夏本纪》作“昆仑”,《汉书·地理志》引本句作“昆”,敦煌郡金城郡及《沟洫志》并作“昆仑”;“析支”,《大戴礼记·五帝德篇》作“鲜支”,《后汉书·西南夷传》作“赐支”;“渠搜”,《汉书·地理志》引本句作“渠叟”,《武帝纪》作“渠搜”,《史记·五帝本纪·舜纪》及《大戴礼记·五帝德篇》并作渠廋。
郑玄曰:“织皮谓西戎之国也。”(《水经》桓水注引)
马融曰:“崑仑在临羌西。”《汉书·地理志》金城郡临羌县(故城即今青海省西宁县治)注曰:“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仙海、盐池,北则湟水所出,东至允吾入河,西有须抵池,有弱水昆仑山祠。”李泰《括地志》曰:“昆仑山在肃州酒泉县(今甘肃酒泉县)南八十里。”马融曰:“析支在河关(今甘肃临夏)西。”《水经·河水注二》引司马彪曰:“西羌者,自析支以西,滨于河首左右居也。河水屈而东北流,迳析支之地,是为河曲矣。”《水经·河水注二》引应劭曰:《禹贡》析支属雍州,在河关之西,东去河关千余里,羌人所居谓之河曲羌也。”《汉书·武帝纪》臣瓒注曰:“《禹贡》渠搜在雍州西北。”又应劭注曰:“《禹贡》析支渠搜属雍州,在金城河关之西,西戎也。”
西戎即叙
天挺案:“叙”,《史记·夏本纪》作“序”,《汉书·西域传》引同,《汉书·地理志》引本句作“叙”,盖后人读改;《汉书·西域传》赞曰:“《书》曰‘西戎即序’,言禹就而序之。”
导岍及岐
天挺案:《史记·夏本纪》作“道九山,汧及岐”;“岍”,《汉志》作“汧”,《释文》云“字又作汧”,马融本作“开”;“导”,《汉志》亦作“道”。
陆德明《经典释文》曰:“导音道,从首起也。”
《汉书·地理志》右扶风汧县(故城在今陕西陇县南)注曰:“吴山在西,古文以为汧山,雍州山。”李泰《括地志》曰:“汧山在陇州汧源县(今陕西陇县)西六十里,其山东邻汶岫,西接陇冈,汧水出焉。”王念孙《广雅疏证》释山曰:“在今凤翔府陇州西南,俗以在州西四十里者为汧山,在州南八十里者为岳山,其实一山也。”成蓉镜《禹贡班义述》曰:“吴山、虞山、吴岳、岳山、开山,并汧山之异名。”
岐山见雍州。
至于荆山
荆山见雍州。
逾于河
天挺案:“逾”,《史记·夏本纪》作“踰”。
壶口雷首
壶口见冀州。
《汉书·地理志》河东郡蒲反县(故城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南)注曰:“雷首山在南。”(汪远孙云《夏纪索隐》“南”上有“东”字)。郑璞《穆天子传注》曰:“雷首山名,今在河东蒲反县南。”(“南还”至“雷首”句注) 李泰《括地志》曰:“蒲州河东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亦名历山,亦名首阳山,亦名蒲山,亦名襄山,亦名甘枣山,亦名猪山,亦名独头山,亦名薄山,亦名吴山。此山西起雷首,东至吴坂,凡十一名,随州县分之。”郦道元《水经》四《河水注》曰:“河水南迳雷首山西,山临大河,北去蒲坂三十里,《尚书》所谓‘壶口雷首’者也。”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山西省蒲州府永济县:“雷首山在县南四十五里。”
至于太岳
天挺案:“岳”,《史》、《汉》均作“嶽”。
胡渭《禹贡锥指》曰:“太岳即霍山,又名霍太山,在平阳府霍州(今名霍县)东三十里,及岳阳县(今名安泽)西北九十里,赵城县东北四十五里。”
郦道元《水经·汾水注》曰:“汾水又南(近刻作“东”,此依戴校)与彘水合,水出东北太岳山,《禹贡》所谓岳阳也即霍太山矣。”
太岳又互见冀州岳阳。
厎柱析城
天挺案:“厎”,《史记·夏本纪》及《水经注》并作“砥”。
《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篇》曰:“砥柱山在河东太阳县东河中也。”郦道元《水经》四《河水注》曰:“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穿既决,水流疏分,指状表目,亦谓之三门矣。山在虢域东北大阳(故城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十五里)城东也。”李泰《括地志》曰:“底山,俗名三门山,硖石县(故城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东北五十里黄河之中。”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河南省陕州:“砥柱山在州东北四十里,黄河中。”
《汉书·地理志》河东郡濩泽县(故城在今山西阳城县西三十里)注曰:“《禹贡》析城山在西南。”郦道元《水经》九《沁水注》曰:“析城山……在濩泽南,《禹贡》所谓‘砥柱析城至于王屋’也。山甚高峻,上平坦。”李泰《括地志》曰:“析城山(通行本《史记》‘山’字或作‘县’,此依孙星衍辑本《括地志》)在泽州西南七十里。”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山西省泽州府阳城县:“析城山在县西南。”
至于王屋
《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垣县(故城在今山西垣曲县西二十里)注曰:“《禹贡》王屋山在东北。”《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曰:“王屋山在河东垣县东北。”李泰《括地志》曰:“王屋山在怀州王屋县(故城在今河南济源县西八十里)北十里;《古今地名》云山方七百里,山高万仞,本冀州之河阳山也。”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河南省怀庆府济源县:“王屋山在县西八十里,与山西垣曲县接境。山有三重,其状如屋,故名。”
太行恒山
天挺案:“恒”,《史记·夏本纪》作“常”,避汉文帝讳;“行”,《列子》作“形”。
《汉书·地理志》河内郡壄王县(故城即今河南沁阳县治)注曰:“太行山在西北。”郦道元《水经》九《沁水注》曰:“沁水又东,邘水注之。水出太行之阜山,即五行之异名也。《淮南子》曰:‘武王欲筑宫于五行之山……’高诱注云:‘今太行山也。’在河内野王县西北上党关,(诗)所谓‘徒殆野王道,倾盖上党关’,即此山也。”李泰《括地志》曰:“太行山在怀州河内县(今河南沁阳)北二十五里,有羊肠坡。”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河南省怀庆府河内县(今名沁阳):“太行山,县及济源、修武三县皆在其麓,东接卫辉府卫县界,北接山西泽州府界,一名五行山。”
《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曰:“恒山为北岳,在中山上曲阳县(故城在今河北曲阳县西)西北。”李泰《括地志》曰:“恒山在定州恒阳县(今河北曲阳)西北百四十里。”《太平寰宇记》六十三河北道定州曲阳县:“北岳恒山在县西北一百四十里。”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直隶省定州曲阳县:“恒山在县西北,亦曰常山,亘保定府西境,及山西大同府东境。”
恒山又互见冀州。
至于碣石
碣石见冀州
入于海
西倾朱圉鸟鼠
天挺案:“圉”,《汉书·地理志》引本句作“圉”,天水郡冀县下引作“圄”,古字通。
《汉书·地理志》天水郡冀县(故城在今甘肃甘谷县南)注曰:“《禹贡》朱圄山在县南梧中聚。”《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曰:“朱圉山在天水北冀城南。”郦道元注曰:“即冀县,山有石鼓,开山图谓之天鼓山。”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陇右道秦州伏羌县:“朱圉山在县西南六十里。”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甘肃省巩昌府伏羌县(今名甘谷):“朱圉山在县西南。”(县志云在县西南三十里)
西倾见梁州,鸟鼠见雍州。
至于太华
郑玄曰:“太华山在宏农华阴南。”《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曰:“华山为西岳,在弘农华阴县西南。”天挺案:华阴西汉属京兆尹,光武建武十五年改属弘农。
太华又互见梁州。
熊耳外方桐柏
《汉书·地理志》弘农郡卢氏县(故城在今河南卢氏县治)注曰:“熊耳山在东。”李泰《括地志》曰:“熊耳山在虢州卢氏县南五十里。”胡渭《禹贡锥指》曰:“熊耳山在今卢氏县西南五十里,东连永宁(今名洛宁),南接内乡,有东西两峰,相竞如熊耳然,故名。”
《汉书·地理志》颍川郡崈高县(故城即今河南省登封县治,崈,古崇字)注曰:“武帝置,以奉太室山,是为中岳。有太室少室山庙。古文以崇高为外方山也。”《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曰:“外方山崧高是也。”又曰:“嵩高为中岳,在颍川阳城县西北。”李泰《括地志》曰:“嵩高亦名太室山,亦名外方山,在洛州阳城县北二十三里也。”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河南省河南府登封县:“嵩山在登封县北,古曰外方,又曰嵩高,亦曰太室,其西曰少室。”胡渭《禹贡锥指》曰:“其山东跨密县,西跨洛阳,北跨巩县,绵亘百五十里。太室,中为峻极峰,左右列峰各十二,凡二十四;少室峰三十六。”
《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平氏县(故城在今河南省桐柏县西北四十里)注曰:“《禹贡》桐柏大复山在东南。”李泰《括地志》曰:“桐柏山在唐州(今河南沘源县南)东南五十里,淮水出焉。”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河南省南阳府桐柏县:“桐柏山在县西南三十里,东南接湖北随州(今名随县)界,西接襄阳府枣阳界……大复、胎簪皆其支峰。”
至于陪尾
天挺案:“陪”,《史记·夏本纪》作“负”,《汉书·地理志》作“倍”。
《汉书·地理志》江夏郡安陆县(故城在今湖北安陆县北)注曰:“横尾山在东北,古文以为倍尾山。”郦道元《水经》三十一《涢水注》曰:“随水出随郡永阳县(今湖北应山县北)东石龙山,西北流,南回迳永阳县西,历横尾山,即《禹贡》之陪尾山也。”李泰《括地志》曰:“横尾山,古陪尾山也,在安州安陆县(即今安陆县治)北六十里。”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湖北省德安府安陆县:“横尾山在县北六十里。”
嶓导冢
《水经·禹贡山川泽地所在》曰:“嶓冢山在陇西氐道县(故城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南)之南。”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甘肃省秦州(今名天水县):“嶓冢山在州西南。”
嶓冢互见梁州及导漾。
至于荆山
《水经·禹贡山川泽地所在》曰:“荆山在南郡临沮县东北。”
荆山互见荆州。
内方至于大别
《汉书·地理志》江夏郡竞陵县(故城在今湖北省天门县西北)注曰:“章山在东北,古文以为内方山。”郦道元《水经》二十八《沔水注》曰:“沔水自荆城(今湖北宜城县西南)东,南流迳章山东……《禹贡》所谓‘内方至于大别’者也。”李泰《括地志》曰:“章山在长林县(今荆门县北)东北六十里。”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湖北省安陆府钟祥县:“章山在县西,南接荆门州界,即内方山。”
《汉书·地理志》六安国安丰县(故城在今河南固始县东)注曰:“《禹贡》大别山在西南。”《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大别山在庐江安丰县西南。”郑玄曰:“大别山在庐江安丰县。”郦道元《水经》二十八《沔水注》引京相璠《春秋土地名》曰:“大别,汉东山名也,在安丰县南。”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安徽省颍州府霍丘县:“大别山在县西南九十里,一名安阳山。”(天挺案:洪氏《卷施阁文甲集》卷七有“释大别山一篇寄邵编修晋涵”一文,凡列十四证,申明班郑,以破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见下《禹贡》异义节。)
岷山之阳
天挺案:“岷”,《史记》作“汶”,《汉志》作“㟭”。
《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岷山在蜀郡湔氐道西。”《说文解字》曰:“山,在蜀湔氐西徼外。”李泰《括地志》曰:“岷山在溢乐县(故城即今甘肃岷县治)南一里,连绵至蜀,几二千里,皆名曰岷山。”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四川省松潘厅:“岷山在厅西北。”
岷山互见梁州及道江。
至于衡山
《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衡山在长沙湘南县(故城在今湖南湘潭县西六十里)南。”郦道元《水经》三十八《湘水注》曰:“湘水又北迳衡山县东,山在西南,有三峰,一名紫盖,一名石囷,一名芙容,芙容峰最为竦杰……衡山东南二面,临映湘川,自长沙至此,江湘七百里中有九向九背。”李泰《括地志》曰:“衡山在衡州湘潭县西四十一里。”
衡山互见荆州、衡阳。
过九江
九江见荆州。(成蓉镜《禹贡班义述》立十六证以明九江之在豫章,见下《禹贡》异义节)
至于敷浅原
天挺案:“敷”,《汉书·地理志》引本句作“敷”,豫章郡历陵下引作“傅”;“浅”,《史记索隐》引徐广云“一作灭”。
《汉书·地理志》豫章郡历陵县(故城在今江西省德安县东)注曰:“傅昜山、傅昜川在南,古文以为傅浅原。”(“傅昜”,《尚书正义》引作“博阳”。) 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江西省九江府德安县:“博阳山在县南十二里。”
导弱水至于合黎
天挺案:《史记·夏本纪》作:“道九川,弱水至于合黎。”“弱水”,《说文》作“溺水”;“黎”,《汉书·地理志》引本句作“藜”,张掖删丹下作“黎”。
胡渭《禹贡锥指》曰:“导,循行也。”
《汉书·地理志》张掖郡删丹县(故城即今甘肃山丹县治)注曰:“桑钦以为道弱水自此,西至酒泉合黎。”《说文》曰:“溺水自张掖删丹西至酒泉合黎,余波入于流沙。”
郑玄曰:“合黎,山名。《地说》云‘合黎山在酒泉会水县东北’。”李泰《括地志》曰:“兰门山,一名合黎,一名穷石,山在甘州删丹县西南七里。《淮南子》云‘弱水源出穷石山’。”张守节《史记正义》曰:“合黎山,张掖县西北二百里。”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甘肃省甘州府张掖县:“合黎山在县西北。”
胡渭《禹贡锥指》曰:“弱水经不言所出,桑钦以为出张掖删丹县,郑康成曰‘众水东流,此独西流’,而《水经注》无之。其所经与所入不可得详。今按近志:弱水出山丹卫(今甘肃山丹县)西南穷石山,《离骚》‘夕次于穷石’即此,《淮南子》云‘弱水出穷石山’也。北流迳其卫西,又西北迳甘州卫(今甘肃张掖县)北,又西迳合黎山,与张掖河合。张掖河,古羌谷水也,一名合黎水,出卫西吐谷浑界,北流迳张掖县北,合弱水为张掖河。自下通兼弱水之目。弱水又西北迳高台所(今甘肃高台县)北,又西迳镇夷所(今甘肃高台县西北)南,又西北出合黎山峡口,又东北迳居延故城,又东北入居延泽。”
天挺案:《汉书·地理志》酒泉郡禄福县(故城即今甘肃酒泉县治)注曰:“呼蚕水(即今讨来河)出南羌中,东北至会水(故县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北)入羌谷。”又张掖郡得县(故城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注曰:“羌谷水出羌中,东北至居延(今宁夏省居延设治局,清称额济纳旗)入海(居延海),过郡二(张掖、酒泉),行二千一百里。”即今张掖河也。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甘肃省甘州府张掖县:“羌谷水今名张掖河,在县西……按今张掖河上源东北流二百里许至府西北,合弱水,其源比弱水差短,而流特盛,自汉以来皆主此水,故详纪源流,而略于弱水,就《禹贡》言,则此亦弱水之源也。”又山丹县:“弱水源出县西南,北流迳县西,又西北迳张掖县北,又西北入肃州高台县界。”
徐松《西域水道记》曰:“弱水今谓之黑河,又曰张掖河,后儒不知本为一河,分张掖河当《禹贡》之弱水,黑河当《禹贡》之黑水,误矣。”
余波入于流沙
郑玄曰:“《地理志》:‘流沙在居延西北(王鸣盛云当作东北),名居延泽。’《地记》曰:‘弱水西流,入合黎山腹,余波入于流沙,通于南海。’”
《汉书·地理志》张掖郡居延县(故城在今宁夏省居延设治局,即清蒙古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注曰:“居延泽在东北,古文以为流沙。”李泰《括地志》曰:“汉居延故城,在今张掖(即今甘肃张掖县治)县东北千五百三十里。”何秋涛《蒙古游牧记补注》曰:“汉居延城即张掖郡属之居延县。”成蓉镜《禹贡班义述》曰:“弱水由合黎山石峡口东北流,曰坤都伦河,又东北迳额济纳旗东,亦曰额济纳河,又东北分为二支,流入居延海,海即汉居延泽也。在旗东北,故亦曰额济纳海。蒙古称西北者为索郭克鄂模,东北者为索博鄂模。”
导黑水至于三危
魏源《书古微》曰:“考经文,先弱黑,次河,次江,次汉,皆自北而南,则知弱黑必在河源以北。且皆叙于雍域之内,则其导川之黑水即雍域北条之水,三危即北条之山,而南海亦雍域之海也。”(天挺案:先儒多以导黑水为雍州川,惟杨守敬《禹贡本义》以为梁州川,下节见《禹贡》异义。)
黑水三危见雍州。
入于南海
魏源《书古微》曰:“青海即黑海,又即南海……以其色黑言之,谓之青海;自三危合黎言之,谓之南海。”
导河积石
积石见雍州。
《汉书·地理志》金城郡河关县(故城在今甘肃临夏县西)注曰:“积石山在西南羌中,河水行塞外,东北入塞内,至章武(故城在今河北省沧县东北)入海。过郡十六(王鸣盛云,河所过郡,据郑康成《尚书注》,当为:金城、天水、武威、安定、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西河、上郡、河东、冯翊、河南、河内、魏郡、巨鹿、东郡、清河、平原、信都、渤海,凡二十三郡,此言十六疑有阙漏),行九千四百里。”《汉书·沟洫志》曰:“河出昆仑,经中国,注渤海。”
至于龙门
《水经·河水篇》曰:“河水……又东入塞,过敦煌、酒泉、张掖郡南,又东过陇西河关县北,洮水从东南来,流注之。又东过金城允吾县(故城在今甘肃皋兰县西)北,又东过榆中县(故城在今甘肃榆中西北)北,又东过天水(故城在今甘肃渭源县北)北界,又东北过武威媪围县(故城在今皋兰县东北)南,又东北过天水勇士县(故城在今榆中县东北)北,又东北过安定北界麦田山(山在今甘肃靖远县东北),又北过北地富平县(故城在宁夏省灵武西南)西,又北过朔方临戎县(故城在今绥远鄂尔多斯右翼后旗)西,屈从县北,东流至河目县(故城今绥远吴喇忒西北)西,屈南过五原西安阳县(今吴喇忒西阴山南)南,屈东过九原县(故城今吴喇忒西)南,又东过临沃县(今吴喇忒东北)南,又东过云中桢陵县(故城在今绥远省托克托县)南,又东过沙南县(今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东北)北,从县东屈,南过沙陵县(故城今绥远清水河县西南)西,又南过赤城东,又南过定襄桐过县(今山西省偏关县北)西,又南过西河圁阳县(故城在今陕西神木县东)东,又南过离石县(故城即今山西离石县治)西,又南过中阳县(故城在今山西中阳县西)西,又南过土军县(故城今山西省石楼县治)西,又南过上郡高奴县(故城在今陕西肤施县东)东,又南过河东北屈县(故城在今山西吉县北)西,又南过皮氏县(故城今山西河津县西)西,又南出龙门口,汾水从东来注之。”
龙门见雍州。
南至于华阴
《水经·河水篇》曰:“又南过汾阴县(故城今山西荣河县北)西,又南过蒲坂县(故城今山西永济县东南)西,又南至华阴潼关(今陕西潼关县),渭水从西来注之。”
华阴见梁州。
东至于底柱
天挺案:“底”,《史记》作“砥”。
《水经·河水篇》曰:“又东过河北县(故城今山西芮城县东北)南,又东过陕县(故城即今河南陕县治)北,又东过大阳县(故城今山西平陆县东北)南,又东过底柱间。”
厎柱见遵山。
又东至于孟津
天挺案:“孟津”,《史记·夏本纪》、《汉书·地理志》、《汉书·沟洫志》、《文选·东都赋注》并引作“盟津”,《水经·河水注》作“孟津”。
颜师古《汉书注》曰:“都道所凑,故号孟津;孟,长大也。”
杜预《左传注》曰:“盟,河内郡河阳县(故城在今河南孟县西三十五里)南孟津也。在洛阳城北,都道所凑,古今常以为津。武王渡之,近世以来呼为武济。”李泰《括地志》曰:“盟津……亦曰孟津,又曰富平津,《水经》云小平津,今云河阳津是也。”
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河南省怀庆府孟县:“孟津在县南十八里。”《水经·河水篇》曰:“又东过平阴县(故城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清水从西北来注之。又东至邓(故城今孟津县东北),又东过平县(故城今孟津县东)北,湛水从北来注之。”郦道元注曰:“河水又东迳平县故城北……河南有钩陈垒,世传武王伐纣,八百诸侯所会处,《尚书》所谓‘不期同时’也……河水于斯有盟津之目……燔以告天,与八百诸侯咸同此盟,《尚书》所谓‘不谋同辞’也,故曰孟津,亦曰盟津,《尚书》所谓‘东至于孟津’者也,又曰富平津。”
东至洛汭
天挺案:《史记·夏本纪》作“雒汭”,《汉书·沟洫志》作“雒内”,《地理志》作“洛汭”。
《书传》曰:“洛汭,洛入河处。”
《水经·河水篇》曰:“又东过巩县(故城今河南巩县西南)北,洛水从县西北流注之。”
郦道元注曰:“洛水于巩县东迳洛汭,北对琅邪渚,入于河,谓之洛口矣。自县西来而北流注河,清浊异流,皦焉殊别。”
洛水见荆州、豫州。
至于大伾
天挺案:“伾”,《尔雅·释山》郭璞注引作“坯”,《史记·夏本纪》作“邳”,《释文》云“或作岯,或作”,据《说文》本字应作“坯”。
《尔雅·释山》曰:“山,三袭,陟;再成,丘;一成,坯。”(成,重也。)
孔颖达《尚书正义》曰:“郑玄云,‘大岯在修武(故城今河南获嘉县西北)、武德(故城今河南武陟县东)之界’。张揖(天挺案:《汉书·沟洫志》引作张安)云,‘成皋县(故城今河南汜水县西北)山也’。《汉书音义》有臣瓒者,以为‘修武武德无此山也,成皋县山又不一成;今黎阳县(故城今河南濬县东北)山临河,岂不是大岯乎?’瓒言当然。”(天挺案:瓒注见《汉书·沟洫志》。)
李泰《括地志》曰:“大伾山今名黎阳东山,又名青坛山,在卫州黎阳县南七里。”
《水经·河水篇》曰:“又东过成皋县北,济水从北来注之。又东过荥阳县(故城今河南荥泽县西南)北,蒗荡渠出焉。又东北过武德县东,沁水从西北来注之。”郦道元注曰:“水自武德县……东至酸枣县(故城今河南延津县北)西……又迳东燕故城(今延津县东北)北……又东迳遮害亭(亭在今河南浚县西南)南……又有宿胥口,旧河水北入处也。”
北过降水
天挺案:《汉书·地理志》引本句作“降”,上党郡屯留下、信都国信都下并作“绛”。
《汉书·地理志》上党郡屯留县(故城今山西屯留县南)注曰:“桑钦言绛水出西南,东入海。”(《水经注》引作“入漳”,王念孙云“入海”本作“入漳”,后人改。) 又信都国信都县(故城今河北冀县治)注曰:“《禹贡》绛水亦入海。”郦道元《水经》十《浊漳水注》曰:“漳水东迳屯留县南,又屈迳其城东,又东北流,有绛水注之。水西出谷远县东(今山西长子县西南)发鸠之谷,谓之为滥水也。东迳屯留县故城南……东北流入于漳。”又曰:“按《地理志》云,‘绛水发源屯留,下乱漳津’,是乃与漳俱得通称。”胡渭《禹贡锥指》曰:“《汉志》杂采古记,故漳绛二水并存,实一川也。漳绛本入河,及河徙之后,漳绛循河故道而下……东入于海。”又曰:“以今舆地言之:屯留、壶关、襄垣、潞城、黎城(以上山西县)、林县、涉县、邺县(邺县今入临漳,以上河南县)、成安、肥乡、曲周(以上河北县)界中,皆《禹贡》降水之所经也。”(案:《清一统志》所列洚水故道,与此不同,见后节。)
《汉书·沟洫志》曰:“禹堙洪水……道河自积石……至于大伾。于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酾二渠以引其河北载之高地。”孟康曰:“二渠,其一出贝丘(王先谦云贝丘乃顿丘之误)西南,南折者也;其一则漯川也。”胡渭《禹贡锥指》曰:“二渠,其一为漯川,自黎阳大伾山南,东北流至千乘(今山东高苑县北)入海;其一则河之经流,自大伾山西南,折而北为宿胥口,又东北迳邺县(故城今河南临漳县西)东,至列人(故城今河北肥乡县东北)、斥漳(今河北曲周县东)县界,合漳水。是为北过降水……《水经》所叙漳水,自平恩(故城今山东省丘县西)以下,皆禹河之故道。”
至于大陆
《水经》十《浊漳水篇》曰:“浊漳水……又东北过斥漳县南(郦注平恩列斥漳下),又东北过曲周县(故城今河北曲周东北)东,又东北过巨鹿县(故城今河北省平乡县治)东。”胡渭《禹贡锥指》曰:“以今舆地言之,河自浚县西南折而北,历内黄、汤阴、安阳、临漳(以上河南)、魏县、成安、肥乡、曲周、平乡、广宗至巨鹿县(以上河北省县),大陆泽在焉。此即禹河北过降水,至于大陆之故道也。”
大陆见冀州。
又北播为九河
郑玄曰:“播,散也。”颜师古《汉书注》曰:“播,布也。”
《水经》十《浊漳水注》曰:“又北过堂阳县(故城今河北南宫县西北)西,又东过扶柳县(故城今河北冀县西南)北,又东北过信都县(故城今河北冀县治)西,又东北过下博县(故城今河北深县南)之西,又东北过阜城县(故城今河北阜城县东)北,又东北至昌亭与滹沱河会,又东北至乐成陵县(故城河北献县东南)北别出,又北过成平县(故城今河北交河县东)南,又东北过章武县(故城今河北沧县北)西,又东北过平舒县(故城今河北大城县治)南,东入海。”胡渭《禹贡锥指》曰:“以今舆地言,漳水自巨鹿,又北历南宫、新河、冀州(今名冀县)、束鹿、深州(今名深县)、衡水、武邑、武强、阜城、献县、交河、青县、静海、大城、宝坻,至天津镇(以上皆河北省地),注于渤海,即古徒骇河之故道也。”
九河,兖州。
同为逆河
天挺案:“逆”,《汉书·沟洫志》作“迎”,《地理志》宋祁改作“逆”,钱大昕云“当作迎”。
郑玄曰:“下尾合,名曰逆河,言相逆受也。”
入于海
孔颖达《尚书正义》曰:“入于渤海也。”
嶓冢导漾
天挺案:“漾”,《史记·夏本纪》作“瀁”,《说文》“漾”之古文作“瀁”,《汉书·地理志》引本句作“漾”,陇西氐道下作“养”,假借,《淮南子·地形训》作洋,高诱注云或作“养”。
《汉书·地理志》陇西郡氐道县(故城今甘肃省清水县西南)注曰:“《禹贡》养水所出,至武都(故城今甘肃成县西)为汉。”(王念孙云“至”上脱“东”字。)《水经》二十《漾水篇》曰:“漾水出陇西氐道县嶓冢山,东至武都沮县(故城今陕西略阳县东)为汉水。”
东流为汉
郦道元《水经》二十七《沔水注》曰:“沔水一名沮水……沔水又东南迳沮水戍,而东南流注汉,曰沮口,所谓沔汉者也。《尚书》曰‘墦冢导漾,东流为汉’,《山海经》所谓‘汉出鲋嵎山’也。东北流得献水口,庾仲雍云‘是水南至关城合西汉水’,汉水又东北合沮口,同为汉水之源也。故如淳曰‘此方人谓汉水为沔水’,孔安国曰‘漾水东流为沔’,盖与沔水合也。至汉中为汉水,是互相通称矣。”
汉水见荆州,沔水互见梁州。
又东为沧浪之水
天挺案:“沧”,《史记·夏本纪》作“苍”。
《水经》二十七、二十八《沔水篇》曰:“沔水出武都沮县东狼谷中,东过南郑县(故城今陕西南郑县东)南,又东过成固县(故城今陕西省城固县西北)南,又东过魏兴安阳县(故城今陕西洋县东)南,涔水出自旱山北注之。又东过西城县(故城今陕西安康县西北)南,又东过堵阳县(故城今湖北郧县西南),堵水出自上粉县(故城疑在今湖北房县境)北流注之,又东北流,又屈东南过武当县(故城今湖北省均县北)东北。”郦道元注曰:“县西北(此谓武当县)四十里汉水中有洲,名沧浪洲……《地说》曰:‘水出荆山,东南流,为沧浪之水。’……余按《尚书·禹贡》言导漾水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不言过,而言为者,明非他水决入也。盖汉沔水自下有沧浪通称耳。”胡渭《禹贡锥指》曰:“以今舆地言之,汉水自南郑县南,又东迳城固县南,又东迳洋县南,又东迳西乡东北,又东北迳石泉县南,又东迳汉阴县南,又东迳紫阳县南,又东北迳兴安州(今名安康县)北,又东迳洵阳县南,又东迳白河县北(以上各县属陕西省),又东迳郧西县南,又南迳郧县南,又东迳均州(今名均县)北(以上各县属湖北省东),《经》所谓“又东为沧浪之水”者也。”
过三澨
马融曰:“三澨,水名。”郑玄曰:“在江夏竟陵(故城今湖北天门县西北)之界。”《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三澨地在南郡邔县(故城今湖北宜城县东北)北沱。”郦道元注曰:“《尚书》曰:‘导汉水过三澨。’《地说》曰:‘沔水东行,过三澨合流,触大别山阪。’故马融、郑玄、王肃、孔安国等,咸以为三澨水名也。许慎言:‘澨者,埤增水边土人所止也。’……京相璠、杜预亦云水际及边地名也……《经》云邔县北沱,然沱流多矣,论者疑焉,而不能辨其所在。”
至于大别
大别见导山。
南入于江
《水经》二十八《沔水篇》曰:“又东南过涉都城(城在今湖北谷城县界)东北,又东南过酂县(故城今湖北光化县北)之西南,又南过谷城(今谷城县北)东,又南过阴县(故城今光化县东北)之西,又南过筑阳县(故城在今谷城县治)东;筑水出自房陵县(故城今湖北房县治)东,过其县南流注之。又东过山都县(故城今湖北襄阳西北)东北,又东过襄阳县(故城今湖北襄阳县治)北,又从县东屈西南,淯水从北来注之。又东过中庐县(故城今湖北南漳县东)东,维水自房陵县维山东流注之。又南过邔县东北,又南过宜城县(故城今湖北宜城县南)东,夷水出自房陵东流注之。又东过荆城东,又东南过江夏云杜县(故城今湖北沔阳西北)东,夏水从西来注之。又南至江夏沙羡(故城今湖北江夏县西南)北,南入于江。”胡渭《禹贡锥指》曰:“以今舆地言之,汉水自均州北,又东南迳光化县西南,又东南迳谷城县东北,又东南迳襄阳县北,又东南迳宜城县东,又南迳钟祥县西,又南迳荆门州东,又东南迳京山县西南,又东迳潜江县北,又东迳景陵县南,又东迳沔阳州北,又东至大别山,折而南,是为汉口。《经》所谓‘过澨三,至大别,南至于江’者也。”
东汇泽为彭蠡
郑玄曰:“汇,回也,汉与江斗转东成其泽矣。”
《一切经音义》三引苍颉曰:“汇,水回也。”
彭蠡见扬州。
东为北江入于海
北江见扬州。
岷山导江
天挺案:“岷”,《史》作“汶”,《汉志》作“㟭”。
《汉书·地理志》蜀郡湔氐道(故城今四川松潘县西北)注曰:“《禹贡》㟭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东南至江都(故城今江苏江都县西南)入海,过郡七,行二千六百六十里(赵一清云宋本是过郡九,行七千六百六十里,《说文系传》引《汉志》同)。”《水经》三十三《江水篇》曰:“岷山在蜀郡氐道县,大江所出,东南过其县北。”吴承志《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补正》曰:“江水盖出今四川松潘厅西境九里古拉达巴罕岭,东南流曰黑水河,又东南合羊膊岭水曰江,至江苏通州(今名南通)入海。”
岷山见梁州。
东别为沱
《水经》三十三《江水篇》曰:“又东南过犍为武阳县(故城今四川彭山县东),青衣水、沫水从西南来合而注之。又东南过僰道县(故城今四川宜宾县治)北,若水、淹水合从西来注之。又东,渚水北流注之。又东过江阳县(故城今四川泸县治)南,洛水从三危山,东过广魏洛县(故城今四川广汉县北)南,东南注之。又东过符县(故城今四川合江县)西,北邪东南,鳛部水从符关东北注之。又东北至巴郡江州县(故城今四川巴县西)东,强水、涪水、汉水、白水、宕渠水五水合南流注之。又东北至枳县(故城今四川涪陵县西)西,延江水从牂柯郡北流西屈注之。又东过鱼复县(故城今四川奉节县东北)南,夷水出焉。又东出江关入南郡界,又东过巫县(故城今四川巫山县东北)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又东过秭归县(故城今四川秭归县治)之南,又东过夷陵县(故城今湖北省宜昌县治)南,又东南过夷道县(故城今湖北宜城县西)北,夷水从佷山县(故城今湖北长杨县西)南,东北注之。”
沱见荆州、梁州。
又东至于澧
天挺案:“澧”,《史记·夏本纪》、《汉书·地理志》及马融、郑玄本均作“醴”。
马融曰:“澧,水名。”
《汉书·地理志》武隆郡充县(故城今湖南大庸县西)注曰:“历山,澧水所出,东至下隽入沅,过郡二(武陵、长沙),行一千二百里。”
《水经·江水篇》曰:“又东过枝江县(故城今湖北枝江县东)南,沮水从北来注之。又南过江陵县(故城今湖北江陵县治)南,又东至华容县(故城今湖北监利县西北)西,夏水出焉。又东南当华阴县南,涌水入焉。又东南,油水从东南来注之。又东至长沙下隽县(故城今湖北通城县西)北,澧水、沅水、资水合东流注之。(郦注曰:此诸水是乃湘水,非江川)湘水从南来注之。”
过九江
九江见荆州。
至于东陵
《汉书·地理志》庐江郡注曰:“金兰西北有东陵乡。”(案:《志》无金兰县,盖脱漏,周寿昌云,综郡国领县核之,校《百官表》及本志后序之数,尚少九县,此盖其一也。) 《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东陵地在金兰县西北。”王先谦《汉书补注》曰:“《决水注》灌水‘导源庐江金兰县西北东陵乡大苏山’,据此,大苏山即东陵也。今商城县(河南)东南五十里。”(案:王说本之钱坫。)
《水经·江水篇》曰:“又东北至江夏沙羡县(故城今湖北江夏县西南)西北,沔水从北来注之。又东过邾县(故城今湖北黄冈县治)南,鄂县(故城今湖北武昌县治)北,又东过蕲春县(故城今湖北蕲春县西北)南,蕲水从北来东注之。又东过下雉县(故城今湖北阳新县东南)北,利水从东陵西南注之。”郦道元注曰:“又西北迳下雉县……旧吴屯所在也。江水又东,右得兰溪水口,并江浦也。又东,左得青林口,水出庐江郡之东陵乡,江夏有西陵县,故是言东矣。《尚书》云,江水‘过九江,至于东陵’者也。”
东迤北会于汇
天挺案:“迤”,《史记·夏本纪》、《汉书·地理志》及《说文》并作“迤”。
《说文》曰:“迤,袤行也。”
胡渭《禹贡锥指》曰:“东迤会于汇,言与汉所汇之彭蠡会也。”
东为中江
中江见扬州。
入于海
导沇水
《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垣县(故城今山西垣曲县西二十里)注曰:“《禹贡》王屋山在东北,沇水所出,东南至武德(故城今河南武陟县东南)入河;轶出荥阳北地中,又东至琅槐(故城今山东广饶县东北)入海。过郡九(九当为十,河东、河内、河南、陈留、济阴、东郡、泰山、济南、齐郡、千乘),行千八百四十里。”《水经》七《济水篇》曰:“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为沇水。”
东流为济
天挺案:“济”,《汉书·地理志》作“泲”;《史记·夏本纪》无“流”字。
《水经·济水篇》曰:“又东至温县(故城今河南温县西南)西北为济水。屈从县东,南流。”
入于河
《水经·济水篇》曰:“又东过其县北(此谓温县),屈从县东,南流过城(城在今温县东)西,又南当巩县(故城今河南巩县西南)北,南入于河。”又《河水篇》曰:“又东过成皋县(故城今河南汜水县西北)北,济水从北来注之。”郦道元注曰:“河水自洛口,又东左迳平皋县南,又东迳怀县(故城今河南武陟县西南),济水故道之所入……今济水自温县入河,不于此也。所入者奉沟水耳,即济沇之故渎矣。”
溢为荥
天挺案:“溢”,《史记·夏本纪》作“泆”,《汉书·地理志》作“轶”,《周礼》郑注引作“泆”。
《说文》曰:“溢,器满也。”《广雅·释诂一》曰:“溢,出也。”《一切经音义》十六曰:“溢,古文泆同。”《广雅·释诂三》曰:“轶,过也。”《文选·西都赋注》引三苍曰:“轶,从后出前也。”
《水经·济水篇》曰:“与河合流,又东过成皋县(故城今河南汜水县西北),又东过荥阳县(故城今河南荥泽县西南十七里)北,又东至砾溪南,东过荥泽北。”郦道元注曰:“《释名》曰:‘济,济也。源出河北,济河而南也。’晋《地道志》曰:“济自大伾入河,与河水斗,南泆为荥泽。”《尚书》曰:“荥波既潴。”孔安国曰:“荥泽波水已成遏潴。”阚骃曰:“荥播,泽名也。”故吕忱云“播水在荥阳”,谓是水也。
荥泽见豫州。
东出于陶丘北
天挺案:《史记》无“于”字。“陶丘”,《墨子》、《竹书纪年》并谓之“釜丘”。
《汉书·地理志》济阴郡定陶县(故城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注曰:“《禹贡》陶丘在西南。”《清一统志》曰:“陶丘在定陶县西南七里。”
《水经·济水篇》曰:“又东过阳武县(故城今河南阳武县东南二十八里)南,又东过封丘县(故城今河南封丘县治)北,又东过平丘县(故城今河北长垣县西南五十里)南,又东过济阳县(故城今河南兰封县北五十里)北,又东过冤朐县(故城今山东菏泽县西南)南,又东过定陶县南(案:郦注于封丘以下注‘北济也’,于冤朐以下注‘南济也’;北济在阳武县北,南济在县南)。”
又东至于菏
天挺案:“菏”,《史记》、《汉志》并作“荷”。
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曰:“此菏谓定陶之菏泽,非谓湖陵(今山东鱼台)之菏水也。”《水经·济水篇》曰:“又屈从县(定陶)东北流。”郦道元注曰:“又东北右合菏水,水上承济水于济阳县东,世谓之五丈沟,又东迳陶丘北……《尚书》所谓导菏水自陶丘北,谓此也。”
《水经·济水篇》又曰:“又东至乘氏县(故城今山东巨野县西南)西,分为二:其一水东南流……为菏水。”郦道元注曰:“菏水分济于定陶东北。”胡渭《禹贡锥指》曰:“乘氏故城在今巨野县西南,汉置。然曹州之东境亦兼得乘氏地。州东南与定陶接界,菏泽在焉。所谓定陶东北,即经所谓乘氏县西也。但不言菏泽为疏漏耳。”
菏泽见豫州。
又东北会于汶
《水经·济水篇》曰:“其一水从县(乘氏)东北流入巨野泽。又东北过寿张县(故城今山东东平县西南)西界、安民亭南(亭在东平西南十里),汶水从东北来注之。”郦道元注曰:“济水又北,汶水注之,戴延之所谓清口也。郭缘生《述征记》曰:‘清河首受洪水,北注济。’或谓清即济也。《禹贡》济东北会于汶。今枯渠注巨泽,巨泽北则清口,清水与汶会也。”
汶水见青州。
又北东入于海
天挺案:“北东”,《史记·夏本纪》作“东北”。
《水经·济水篇》曰:“又北过须昌县(故城今山东东平县西北十五里)西,又北过谷城县(故城今山东东阿县治)西,又北过临邑县(故城今山东东阿县北)东,又东北过庐县(故城今山东长清县西三十里),又东北过台县(故城今山东历城县东北三十里)北,又东北过菅县(故城今章丘县西北二十五里)南,又东过梁邹县(故城今山东邹平县治)北,又东北过临济县(故城今山东高苑县西北)南,又东北过利县(故城今山东博兴县东四十里)西,又东北过甲下邑,入于河。”郦道元注曰:“济水东北至甲下邑南,东历琅槐县,故城北。《地理风俗记》曰‘博昌东北八十里有琅槐乡,故县也’。《山海经》曰‘济水绝巨野注渤海,入齐琅槐东北’者也。又东北,河北枝津注之,《水经》以为入河非也! 斯乃河水注济,非济入河。又东北入海。”成蓉镜《禹贡班义述》曰:“今自安民亭以西,遗迹皆湮。而安民亭以东,章丘以西之大清河,邹平迤东至海之小清河,则犹是古泲水之故渎也。”
导淮自桐柏
《说文解字》曰:“淮水出南阳平氏桐柏大复山,东南入海。”应劭《风俗通》卷四亦曰:“淮出南阳平氏县桐柏大复山,东南入海。”
淮水互见徐州,桐柏见导山。
东会于泗沂
泗水、沂水并见徐州。
东入于海
导渭自鸟鼠同穴
《说文解字》曰:“渭水出陇西首阳(故城今甘肃渭源东北)渭首亭南谷,东入河……杜林说《夏书》以为出鸟鼠山。雝州浸。”《水经》十七《渭水篇》曰:“渭水出陇西首阳县渭谷亭南鸟鼠山。”郦道元注曰:“渭水出首阳县首阳山渭首亭南谷,山在鸟鼠西北。此县有高城岭,岭上有城,号渭源城,渭水出焉。三源合注,东北流迳首阳县西,与别源合。水南出鸟鼠山渭水谷,《尚书》所谓渭出鸟鼠者也。”成蓉镜《禹贡班义述》曰:“渭有两源,并在甘肃兰州府渭源县境,正源出县西南鸟鼠同穴山,别源出县西北南谷山,分绕县之南北,至县东合流为渭水。”
《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鸟鼠同穴山在首阳县西南。”李泰《括地志》曰:“鸟鼠山今名青雀山,在渭州渭源县西七十六里。”《山海经·西山经》曰:“鸟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郭璞注曰:“今在陇西首阳县西南,山有鸟鼠同穴。鸟名鵌,鼠名鼵,鼵如人家鼠而短尾,鵌似燕而黄色。穿地入数尺;鼠在内,鸟在外,而共处。”(案:《史记·夏本纪》正义引《括地志》所录《山经》郭注与此小异。)
渭水互见梁州,鸟鼠同穴互见雍州。
东会于沣
《水经·渭水篇》曰:“东北过襄武县(故城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五里)北,又东过獂道县(故城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二十五里)南,又东过冀县(故城今甘肃甘谷县东)北,又东过上邽县(故城今甘肃天水县西南),又东过陈仓县(故城今陕西宝鸡县东北二十里)西,又东过武功县(故城今陕西郿县东四十里)北,又东,芒水从南来注之。又东过槐里县(故城今陕西兴平县东南十里)南,又东,涝水从南来注之。又东,丰水从南来注之。”
沣水见雍州。
又东会于泾
《水经》十九《渭水篇》曰:“又东过长安县(故城今陕西长安西北十三里)北,又东过霸陵县(故城今陕西长安县东)北,霸水从县西北流注之。”郦道元注曰:“渭水又东迳霸城县(霸陵晋改霸城)北,与高陵(故城今陕西西马陵县西南二里)分水(渭水又迳平阿侯王谭墓北……左则泾水注之)。”
泾水见雍州。
又东过漆沮
《水经》十九《渭水篇》曰:“又东过郑县(故城今陕西华县北)北,又东过华阴县(故城今陕西华阴县东南)北。”郦道元注曰:“洛水入焉。阚骃以为漆沮之水也。”
漆沮见雍州。
入于河
《水经》十九《渭水篇》曰:“东入于河。”郦道元注曰:“春秋之渭汭也。”《水经》四《河水篇》曰:“河水……又南至华阴潼关,渭水从西来注之。”
导洛自熊耳
天挺案:“洛”,《史记》作“雒”。
杜预《春秋释例》曰:“雒出上洛县冢领山东北,经弘农,至河南巩县入于河。”《淮南子·地形训》曰:“雒出熊耳。”高诱注曰:“熊耳山在京师上雒西北。”
《水经》十五《洛水篇》曰:“洛水出京兆上洛县(故城今陕西商县治)举山。”郦道元注曰:“《地理志》曰‘洛出冢领山’,《山海经》曰‘出上洛西山’,又曰‘举之山,洛水出焉,东与丹水合’。……洛水又东得乳水……又东会于龙余之水……又东至阳虚山,合玄扈之水……又东历清池山,东合武里水……又东,要水入焉……又东与获水合……洛水又东迳熊耳山北,《禹贡》所谓导洛自熊耳。《博物志》曰‘洛出熊耳’,盖开其源者是也。”胡渭《禹贡锥指》曰:“举疑是获舆之误。”又曰:“《山海经》所谓举,盖即上洛熊耳之异名。”成蓉镜《禹贡班义述》曰:“冢领、熊耳、获舆皆《禹贡》之熊耳;汉代分而为三。”
洛水见荆州,熊耳见导山。
又东会于涧瀍
《水经·洛水篇》曰:“东北过卢氏县(故城今河南陕县治)南。”又东北过蠡城邑(今河南渑池西四十里)之南,又东过阳市邑(今河南洛阳东北)南,又东北过于父邑(今河南宜阳县西)之南,又东北过宜阳县(故城今河南宜阳县东北十四里)南,又东北出散关南,又东北过河南县(故城今河南洛阳县西北)南。”郦道元注曰:“《地记》曰‘洛水东北过五零陪尾北与涧瀍合’,是二水东入千金渠,故渎存焉。”胡渭《禹贡锥指》曰:“以今舆地言之,洛水自洛南县北,又东迳河南府卢氏县南,又东北迳永宁县(今名洛宁)南,又东北迳宜阳县北,又东入洛阳县界,迳河南故城南,《经》所谓‘东会于涧瀍’也。自周灵王壅谷水使东出王城,北合瀍水,南入洛,而城西之涧水遂为死谷。及汉明帝复堨涧瀍二水,使出洛阳故城北,为千金渠,又东过偃师县南,东入于洛,而《禹贡》东会涧瀍之旧迹,无复有存者矣。”
《水经》十五《涧水篇》曰:“涧水出新安县(故城今河南渑池县东)南白石山,东南入于洛。”《水经》十五《瀍水篇》曰:“瀍水出河南谷城县(故城今河南洛阳西北)北山,东与千金渠合,又东过洛阳县南,又东过偃师县(故城今河南偃师县治),又东入于洛。”
涧水、瀍水见豫州。
又东会于伊
《水经·洛水篇》曰:“又东过洛阳县南,伊水从西来注之。”郦道元注曰:“《地记》曰‘洛水东入于中提山间,东流会于伊’是也。”
《水经》十五《伊水篇》曰:“伊水出南阳鲁阳县(故城今河南鲁山县治)西蔓渠山,东北过郭落山,又东北过陆浑县(故城今河南嵩县东北五十里)南,又东北过新城县(故城今河南洛阳县南)南,又东北过伊阙中(今河南洛阳南阙塞山),又东北至洛阳县南,北入于洛。”胡渭《禹贡锥指》曰:“以今舆地言之,洛水自河南故城南,又东北迳洛阳县东南,又东至洛阳故城,伊水从偃师县西来注之,《经》所谓‘又东会于伊’也。”
伊水又互见豫州。
又东北入于河
《水经·洛水篇》曰:“又东过偃师县(故城今河南偃师县治)南,又东北过巩县(故城今河南巩县西南)东,又北入于河。”
《水经》五《河水篇》曰:“河水……又东过巩县北,洛水从县西北流注之。”胡渭《禹贡锥指》曰:“以今舆地言之,洛水自洛阳故城南会伊水,又东迳偃师县南,又东迳巩县故城南,又东北至洛口入河。《经》所谓‘又东北入于河’也。今洛水自巩界东过汜水县北,又东从满家沟入河,而洛口乃移于东,非复古之什谷矣。”
九州攸同
天挺案:“攸”,《汉书·地理志》作“逌”,《史记·夏本纪》亦“攸”,不作“所”,后人妄改。
四隩既宅
天挺案:“隩”,《史记·夏本纪》、《汉书·地理志》并作“奥”,《玉篇》引作“墺”;“宅”,《史记》作“居”。
《说文》曰:“墺,四方之土可定居者也。”(据李善《文选·西都赋注》改。)
《尔雅·释言》曰:“宅,居也。”
颜师古《汉书注》曰:“言四方之土已可定居也。”
九山刊旅
天挺案:“刊”,《史记·夏本纪》、《汉书·地理志》并作“栞”。
《说文》曰:“栞,槎识也。”
苏舆曰:“旅,陈也;陈,列也。洪水泛滥,山没于水,水归山出,表识可验。”
司马贞《史记索隐》曰:“汧、壶口、砥柱、太行、西倾、熊耳、嶓冢、内方、岐,是九山也。”皮锡瑞曰:“以经考之:汧及岐,至于荆山一也;壶口、雷首,至于大岳,二也;底柱、析城,至于王屋,三也;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四也;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五也;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六也;嶓冢至于荆山,七也;内方至于大别,八也;㟭山之阳,至于衡山,九也。其数适合。盖山之数不止于九,而脉络相承,数山实止一山,故可合为一山。”
九川涤源
天挺案:“源”,《史记·夏本纪》、《汉书·地理志》、《周礼·地官注》并作“原”。
《说文解字》曰:“涤,洒也。”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曰:“涤同条……《汉书集注》云:‘条,达也。’涤源者,谓疏达其水源也。”
司马贞《史记索隐》曰:“弱、黑河、瀁、江、沇、淮、渭、洛为九川。”
九泽既陂
《说文解字》曰:“陂,阪也。”又曰:“坡者曰陂,一曰泽障。”
皮锡瑞曰:“九泽亦当实有九数,非谓九州之泽也。以经考之,雷夏一,大壄二,彭蠡三,震泽四,云梦五,荥波六,菏泽七,盟猪八,猪壄九,适符九数。”
四海会同
《尔雅·释地》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
《周语》曰:“合通四海。”注云:“使之同轨也。”
六府孔修
天挺案:“孔”,《史记》作“甚”。
《春秋左氏》文七年传曰:“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
《淮南子》高诱注曰:“修,治也。”
庶土交正,底慎财赋
天挺案:“庶”,《史记·夏本纪》作“众”;“底”,作“致”。
郑玄曰:“众土美恶及高下得其正矣,亦致其贡篚,慎奉其财物之税,皆法定制而入之也。”
咸则三壤成赋
《尔雅·释诂》曰:“则,法也。”
郑玄曰:“三壤,上中下各三等也。”
中邦锡土姓
天挺案:“邦”,《史记·夏本纪》、《汉书·地理志》并作“国”;“锡”,《史记》作“赐”。
又案:《书传》及《汉书》颜师古注均以“中邦”属上成赋为句,惟《史记集解》引郑注“中邦”二字属下读,今从郑氏说。
郑玄曰:“中,即九州也。天子建其国,诸侯祚之土,赐之姓,命之氏。”
袛台德先
《尔雅·释诂》曰:“袛,敬也。”“怡,乐也。”
郑玄曰:“其敬悦天子之德既先。”
不距朕行
《广雅·释言》曰:“距,困也。”《周语注》曰:“距,去也。”
郑玄曰:“又不距违我天子政教所行。”
五百里甸服
天挺案:《史记·夏本纪》本句上有“今天子之国以外”七字。
《谷梁》宣十五年《传》曰:“古者三百步为里。”
《国语·周语》曰:“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韦昭注曰:“服,服其职业也。”《周礼·职方》郑玄注曰:“服,服事天子也。”
《周语》韦昭注曰:“甸,王田也。”《尚书正义》引郑玄注曰:“服治田出谷税也。言甸者主治田,故服名甸也。”《逸周书·职方》孔晁注曰:“甸,田也;治田入谷也。”《周礼》贾公彦疏曰:“甸者为天子治田以出赋贡。”
孔颖达《尚书正义》曰:“去王城五百里总名甸服。”
百里赋纳总
天挺案:“纳”,《汉书·地理志》作“内”,颜师古注云“内读曰纳”,下同。
郑玄曰:“赋入总,谓入刈禾也。”(《诗·甫田注》引)《说文》曰:“总,聚束也。”
《书传》曰:“甸服内百里近王城者。”孔颖达《尚书正义》曰:“就其甸服内,又纳分之。”
二百里纳铚
《说文》曰:“铚,获禾短镰也。”
郑玄曰:“铚,断去藁也。”
三百里纳秸服
天挺案:“秸”,《汉书·地理志》作“戛”,《释文》云‘秸,本或作稭’;《礼记·礼器》郑注引作“纳鞂服”。
《说文》曰:“秸,禾稾去其皮。”
马融曰:“秸去其颖。”郑玄曰:“秸又去颖也。”(《诗传》曰‘颖,垂颖也’。)
陈奂曰:“秸服二字连文得义,断去其稾,又去其颖,谓之秸;带稃言谓之秸服。秸者,实也;秸服者,粟之皮也。”
四百里粟
《说文》曰:“粟,嘉谷实也。”
五百里米
《说文》曰:“米,粟实也。”
五百里侯服
天挺案:《史记·夏本纪》本句上有“甸服外”三字。
《国语·周语》曰:“邦外侯服。”韦昭注曰:“侯服,侯圻也;言诸侯之近者,岁一来见也。”
《逸周书·职方》孔晁注曰:“侯服,为王者斥候也。”《周礼·大司马》贾公彦疏曰:“侯者,候也,为天子伺候非常也。”
百里采
马融曰:“采,事也,各受王事者。”
《书传》曰:“侯服内之百里,供王事而已,不主一。”《礼记·曲礼》注曰:“采九州之内地,取其美物以当谷税。”《周礼》贾公彦疏曰:“采者,采取美物以供天子。”
二百里男邦
天挺案:“男邦”,《史记·夏本纪》作“任国”,《汉书·地理志》作“男国”。
《书传》曰:“男,任也,任王者事。”《周书·职方》孔晁注四,“男,任也,任王事。”《周礼·大司马》贾公彦疏曰:“男者,任也,任王者之职事。”
三百里诸侯
天挺案:“三”,王先谦《后汉书补注》云“疑当作‘二’”。
《书传》曰:“三百里同为王者斥候,故合三为一名。”
五百里绥服
天挺案:《史记·夏本纪》本句上有“侯服外”三字。
《尔雅·释诂》曰:“绥,安也。”
《书传》曰:“绥,安也。侯服外之五百里安服王者之政教。”
三百里揆文教
《尔雅·释言》曰:“揆,度也。”
《书传》曰:“度王者文教而行之。三百里皆同。”
二百里奋武卫
《尔雅·释言》曰:“奋,振也。”
《周书·职方》孔晁注曰:“为王扞卫也。”《周礼·大司马》贾公彦疏曰:“卫者,为天子卫守。”
五百里要服
天挺案:《史记·夏本纪》本句上有“绥服外”三字。
《国语·周语》曰:“夷蛮要服。”韦昭注曰:“要者,要结好信而服从也。”
《书传》曰:“绥服外之五百里,要束以文教。”
三百里夷
马融曰:“夷,易也。”
二百里蔡
马融曰:“蔡,法也;受王者刑法而已。”郑玄曰:“蔡之言杀,减杀其赋。”
五百里荒服
天挺案:《史记·夏本纪》句上有“要服外”三字。
《周语》曰:“戎狄荒服。”韦昭注曰:“在九州之外,荒裔之地;与戎、狄同俗,故谓之荒;荒忽无常之言也。”
马融曰:“政教荒忽,因其故俗而治之。”
三百里蛮
马融曰:“蛮,慢也;礼简怠慢,来不距,去不禁。”郑玄曰:“蛮者,听从其俗,羁縻其人耳,故云蛮,蛮之言缗也。”《周书·职方》孔晁注曰:“蛮服用事差简慢。”《周礼·大司马》贾公彦疏曰:“蛮者,縻也。以近夷狄,縻系之以政教。”
二百里流
马融曰:“流行无城郭常居。”郑玄曰:“流谓夷狄流移,或贡或否。”颜师古《汉书注》曰:“任其流移不考诘也。”
孔颖达《尚书正义》曰:“凡五服之别各五百里,是王城四面面别二千五百里,四面相距为方五千里也。”
东渐于海
《汉书集注》曰:“渐,入也。”
西被于流沙
《广雅·释诂》曰:“被,加也。”
朔南暨
天挺案:“暨”,《汉书·地理志》作“臮”。
《尔雅·释训》曰:“朔,北方也。”
《说文》曰:“臮,与也。”《尔雅·释诂》曰:“暨,与也。”
声教讫于四海
《说文》曰:“讫,止也。”《尔雅·释诂》曰:“迄,止也。”
禹锡玄圭
天挺案:《史记·夏本纪》作“帝乃锡禹玄圭”。
《说文》曰:“圭,瑞玉也。上圜下方。”
《说文》曰:“墨而有赤色者为玄。”
告厥成功
天挺案:《史记·夏本纪》作“告成功于天下”。
作于1934年
[1]编者注:在本书二校时发现郑天挺先生所写的一张手稿,应写于1933年以后,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他早年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教学与研究情况及计划,故补录于此。其中所提及的《古地理疏证》与《中国地理学史》,未见完稿。本讲义之《古地理学长编》,应系其中之一部分。
[2]编者注:本章原名为“中国古代对于地理学之贡献”,第一节为《禹贡》,第一《禹贡》简释。但全章只有第一节,乃是对于《禹贡》的注释,故而更名为“《禹贡》释读”。标点符号,亦改用现今通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