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章
1941年前新界的「得與失」
地區行政(1)
田土法庭完成工作,新的新界田土廳成立後,符合英國人要求的管理模式於焉形成,但名叫「理民府」的部門直至1910年才設立。(2)兩名理民府官身兼數職,即理民府官(負責一般行政和部分民事訴訟)、助理田土官(負責登記和土地事宜)、助理警察司(負責警務和刑事案件),還要徵收一般稅收和地稅,每次任命理民府官都會刊登《憲報》。(3)這兩名理民府官的權力,是由多種條例和規例賦予,最重要和實行時間最長的是《1910年新界條例》,律政司(4)在定例局形容這個條例是「綜合草案,旨在整合所有管理新界的法律」。此條例取代內容較為狹窄、主要處理土地問題的《1905年新界土地條例》,目的是「促進新界的土地轉讓,解決與之相關的糾紛,並達成其他目標」。(5)
港府很滿意他們的新創設。港督盧吉(Lugard)在1910年向定例局議員說:「簡單永遠等於省錢,在我們治下的地區中,有一些是勤懇盡職的官員觀之而甚為自得,別的不說,起碼知道它可以用很省儉的方式來管理,新界是其中之一。」(6)
然而,理民府並非獨立自主的部門,而是和其他政府部門一樣,受輔政司和總督與定例、議政兩局節制,財政也是來自中央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