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汉字书法源流
从没有字到有字,从有了字到要书写,从要书写到书写工具出现,直到有了工具方便把字写成篇什,并逐渐形成了书法的规矩和美学,以及其随时代的相应嬗变。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特别是前期过程还没有文字记载。
比商殷盘庚时期的甲骨文(契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春秋时期钟鼎文(金文、刻在青铜器上的)和周宣王时期的石鼓文(籀文、即大篆)更早的如苍古难辨的蝌蚪文,南岳衡山峋嵝碑(神禹碑)即其代表,相传该碑成于夏禹时期。这些文字除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占有伟大的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外,基本已失去或很少有实用价值。或许有比蝌蚪文更早的象形文字,这就要看以后的考古发现和识别。
汉字的最基本结构元素横、竖、点、钩、撇、捺的笔画和每个汉字的形体结构,在小篆到隶书发展过程中终于定型,进而形成魏晋-唐楷书(真书、正书)。但汉字书法的笔法、形体等的诸多流变的源头是什么,前人没有说明,更没有总结。我个人以为:
就汉字笔法流变大体而言,最早的蝌蚪文形如蝌蚪、头粗圆而尾尖细;甲骨文多为方笔;金文有方有圆;大篆多为圆笔;小篆(秦篆)进一步圆起圆收、藏锋逆入;隶书笔法变篆之曲笔成直笔、变篆之圆而为方。隶书有秦隶与汉隶之分,前者无波笔、直而不曲,后者曲而有波、就是今天习称的隶书。楷书(真书)系简化隶书而来,笔法平直,行草则在于多变。
就汉字形体流变大体而言,一开始的象形字就是方块字,后来可能先民天天见到的太阳是圆的,因此早期的汉字偏圆,后来秦隶偏长(直势)、汉隶偏扁(横势),直到楷书的方正。行书未脱离楷书本体,而草书虽因势因人有所不同,也没有离开楷书的法理。
就汉字与汉字书法的美学流变而言,它是在历史长河中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发展,加上统治者的爱好提携和不同个人的努力逐渐发展起来,不同时期(阶段)并没有明确的界线而只有重叠、融合和移行。早期的蝌蚪文、甲骨文、金文个体字都渐次变为对称端稳,或许是先民有感于人类自己手足耳目的左右搭配适当而有意为之,后人沿袭而已;而每字结体疏密肥瘦长短的安排和各体成篇书法之美,随时代与名家而有差异。历来书法有晋韵、唐规、宋意等的美学观点,容待后文交代。大体言之,碑榜书特点在于雄浑庄重,帖牍书在于畅巧妍丽,兼之者有可能更胜一筹。
就汉字篇什的流变而言,先民观察人体树木等都有上下左右之分。结合太阳东升西落,始知方位有东西南北之别,两者对应是上北下南、右东左西。故最早的汉字篇什书写就是从右向左、从上向下(右起竖排);简册与书籍装订也在右边,翻口在左,图书馆藏古板书可以作证。书法作品如碑帖、条幅、中堂、对联、扇面等绝大多数无不是右起的竖行排列,连对联的悬挂都是如此;匾额(如明朝人写的“天下第一关”、故宫中线主殿的牌匾“允执厥中”“皇建有极”、清康熙皇帝书写的“避暑山庄”等)都是右起横排,形成习惯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大陆文字写印打破传统变为横排左起可能是受西方文化影响,始自1955年1月1日的《光明日报》。而书籍统一横排、左侧装订(翻口在右)与匾额左起横排的改变始自何时有待考证。至于其他书法作品,即使从力主破四旧(即“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毛泽东到近二、三十年来所谓新兴创新书法家基本仍都沿袭传统旧制,连书写内容里的字基本都还用繁体,不用简体。书法是否该用简体字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慎重对待的问题。
可见,书法诸多流变的源头和汉字源头一样全是尊重自然、师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