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 盐差能的开发利用情况
盐差发电是美国人在1939年首先提出来的。自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许多发达工业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和挪威等对海洋能利用都非常重视,投入了相当多的财力和人力进行研究。盐差能的探索相对要晚一些,规模也不大,海洋开发环境严酷,投资大,存在风浪海流等动力不确定因素,入海口又有水流冲击和台风影响,同时海水腐蚀、泥沙淤积,以及水生物附着等问题也有待考虑。
盐差能主要存在于河海交汇处,也就是江河入海口处,目前我国对于盐差能的开发尚未形成产业化。我国地域广阔,河流众多,盐差能的蕴藏量十分丰富。据统计,全国每年江河流入海中的水流量约1.6×1012m3,其中23个主要河流的水流量共计达1.4×1012m3,仅长江的水流量就达9.1×1011m3,占23个主要河流水流量的近65%。中国沿海的盐差能蕴藏量高达3.58×1015kJ,理论上的发电功率达1.14×108kW。此外,中国盐差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的近海河口区,尤其以长江及长江以南的近海河口蕴藏量最为丰富,该地区的盐差能蕴藏量约占全国的92%,其中长江的理论储藏量为2214×1012kJ,理论功率为70220MW,约占全国的61.6%,珠江的理论储藏量为694.9×1012kJ,理论功率为22030MW,约占全国的19.3%;就省市而言,位于长江口的上海市盐差能储量最大,其次是广东、福建、浙江;就海区而言,东海最大,理论蕴藏量达10520.4×1012kJ,理论功率达81051MW,占全国的71%,其次是南海、渤海、黄海。同时,我国青海省等地还有不少内陆盐湖存在可以被利用的盐差能。
从全球情况来看,盐差发电的研究都还处于不成熟的规模较小的实验室研究阶段,目前世界上只有以色列建了一座1.5kW的盐差能发电实验装置,实用性盐差能发电站还未问世,但随着对能源越来越迫切的需求和各国政府及科研力量的重视,盐差发电的研究将越来越深入,盐差能及其他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必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有专家预测,在2020年后,全球海洋能源的利用率将是目前的数百倍,科学家相信,21世纪人类将步入开发海洋能源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