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游侠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9章 勃鞮再杀重耳不得 齐东辞请掌门不允

鲍叔牙去世后,齐东欲见小白而不得,只得放弃辞去历山派掌门的念头。

晋侯夷吾回到绛城,常觉不安,又思道:“韩原之败,乃是重耳之故才使寡人被俘!先时重耳与齐东又施粥赈灾以收取民心,以致晋不能抗秦,乃是人心向着重耳而不是寡人所致。寡人必除掉重耳!”想到这里,他就把勃鞮叫来说道:“以前是你追杀重耳的,没有成功。寡人再给你一次机会,去刺杀重耳,务必成功!同时,命你以晋国使臣身份,奉使节,告诉翟君:若再收留重耳,寡人将灭翟国!”勃鞮领命而去。

勃鞮怕这次再让重耳跑了,便连夜出发。不过,历山派分舵消息灵通,勃鞮出城的消息还是被晋国分舵侦得了。晋国分舵来不及给齐东传信,便先派人去给重耳报信。历山弟子到翟国时已是深夜,也顾不得太多,只是大力敲门。

重耳的夫人听到声音,便来开门。历山弟子说勃鞮已经在路上,建议重耳赶紧逃走。重耳听罢,一时难以抉择,还在犹豫。

历山弟子说:“公子,快走!来不及了!勃鞮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杀了你,再不走就走不了了!因事情紧急,我们都没有来得及跟掌门汇报,却先来到翟国跟您报信,您还是快走吧!”

重耳想了想,对夫人说:“看这情形,我迫不得已要离开翟国了。夫人,你再等我二十五年,到时候我不回来你就改嫁。”

夫人听罢,笑道:“二十五年后,我坟上的柏树都长大了。但是夫君既然这样说了,我还是会等的,您放心去吧。”

重耳还想再说几句话,却听到了人马嘶鸣声:这是勃鞮来了。重耳见状,只得咽回了话,从后门跑了。

就在这时,前门被勃鞮踢开了,口里直喊:“晋使勃鞮奉命捉拿重耳,余人不必恐慌!”话还没说完,一大群人手持火把就来了,历山弟子只是假扮成晋兵混在人群中。

勃鞮四下搜索一番,不见重耳,便知他已逃走,只得给翟君送了国书复命晋侯夷吾去了。

重耳逃出翟国,狐偃、晋国四贤得知消息后也赶了过来。

重耳在官道分岔口见到众人,刚想说话,却见远方来了几个人。重耳顿时紧张起来,以为是勃鞮的人追了上来。

狐偃说道:“不过只有几个人而已,凭我们五人的身手,对付他们还是绰绰有余的。更何况,看他们的样子,也不像是追杀我们的人。公子不必慌张,看看情况再说。”

那几个人很快来到跟前,魏犨见了,放下双锤,说道:“公子,那几人不是追杀我们的人!为首那人我认识,是颠颉,一个有勇力的人!”

重耳听了,便放下心来。赵衰也收起镋说道:“我也认识一个人,叫介子推,是个有贤名的人。依我看,这两人是来追随公子的。”

话音未落,颠颉、介子推已到跟前。两人说道:“久闻重耳公子大名,早在十二年前就想追随公子来翟国。然而晋国动荡,一直未得机会。其后,夷吾为晋侯,我等对他心存幻想。没想到他不断失去信誉,为秦国所败。夷吾失道如此,不但不思己过,反而将过错归咎于重耳公子。我等对其彻底失望,冒昧来投公子,还请公子收留。”

重耳听罢,说道:“重耳何德?令几位抛家弃子,踏上未知道路,来投奔于我!几位能在重耳穷途之际投奔,已经是对重耳最好的信任了,我怎么会拒绝呢!”说罢,眼泪噗簌噗簌而下。颠颉、介子推见状,赶紧上前扶住重耳,众人相互抚慰一番。

过了一会,重耳稳了稳情绪,便问道:“我们去哪里呢?晋国回不去,翟国也不能待了。”

狐偃道:“去齐国吧,想当年我第一次见到齐东,就想以后也许能够用得上这条关系,没想到今天灵验了。而现在齐相管仲去世了,正是用人之际;齐侯又是爱才之人,以公子的贤名,他会接受我们的。再者,您义弟齐东也在齐国,是历山派掌门,于公于私,去齐国都是最好不过的了。”

重耳一听,也觉有理:虽然自己以前也去过齐国,但毕竟是以江湖人士的身份去的,没有正式见过齐侯小白,也就谈不上厚待。陈国公子、卫国公子甚至王子带这些人都是因为内乱去的齐国,却都受到厚待。我多少也有点贤名,又有狐偃和晋国四贤同去,齐侯一定也会厚待于我的。那就先去齐国,再图其他。

想到这里,重耳便打定主意去齐国,又写了书信给齐东,告知自己的近况和想法。齐东接到重耳书信,一面为他的安全担忧,一面又为他能来齐国高兴,便令沿途分舵好生照顾重耳,又计算着日子打算亲自到官道上迎接重耳一行人。

重耳一行先是来到了卫国,卫侯毁听说重耳是一个落魄的晋国公子,又听说晋侯夷吾在追杀他,不敢接待重耳,于是下令让人紧关城门,不能让重耳进来。历山派卫国分舵虽然也接到了齐东的书信,奈何无法出城,也无法照顾重耳。

重耳无奈,只得继续往前走,一路走到了五鹿时重耳又累又饿,只得向野人讨吃的。野人也没有吃的,就给了重耳一块土。重耳大怒,拔剑就要杀了野人。

赵衰赶忙拦住,安慰重耳说:“土,象征社稷,他们献土于公子,是表示对公子的臣服,公子您应该行礼接受它。”

重耳饿极了,听不进劝,执意要杀了野人。狐偃在重耳耳边说道:“公子还记得齐侯当年在麦丘之事吗?同样是野人给的土块,齐侯是行礼接受了,这才有以后的霸业!公子难道不想成就像齐侯一样的霸业吗?”

重耳听罢,口里说道:“欲成就一番霸业,确实需要不一样的经历。当年齐侯流亡八年而继承君位,我如今也流亡十二年了。好!那就让我接受这恩赐吧!”说着,重耳收起佩剑,以礼将土块放于车上,望齐国而去。

又走一会,重耳饿得难受,便停下来在路边休息。众人便分头再去寻找食物。然而,随着一个个人的回来,基本断定周边没有了食物。却在这时,介子推却捧了一碗肉汤进来,说道:“公子,有肉羹,快趁热喝几口吧!”

重耳闻讯,睁开眼睛看去,果然有一碗热气腾腾的肉羹现于眼前。重耳忙接过来,喝了两口,但觉味道鲜美,身体也恢复了一些力气。众人都在感叹介子推有办法,在这茫茫野外居然还能作出肉羹来时,狐偃却注意到介子推下裳有血迹渗出,而且他脸色苍白。

狐偃赶紧撩开介子推的下裳,但见他的大腿上血肉模糊,血液不断往外流着。狐偃一下子明白了:这是介子推割了自己的肉做的肉羹!重耳与众人也明白了过来,纷纷过来察看介子推的伤势。

重耳激动地说:“介子推,你这是何苦呢!就算再饿,我也不忍心喝下用你的肉做的羹汤!”又转头对众人说道,“诸位,虽然大家都是饥肠辘辘,然而却还可以坚持到现在!如此困难的时刻,我们都可以挺过来,还有什么困难会难倒我们呢!”众人听了,斗志又恢复了起来,替介子推包扎好伤势,又把他送上车,继续往前而行。

不出五里路,历山派的弟子就来接应了。重耳等人也得以饱餐一顿,介子推更是救治及时,没有大碍。

重耳到了齐国,先由齐东接着,然后一起到了临淄。

走到齐宫前,齐东对重耳说:“义兄,我现在想见齐侯也是难的,可能是我之前说错了话的缘故吧。现在求见齐侯,还需要呈上义兄的名帖才行。”

重耳不禁感叹一番,拿出名帖让人通传。

开方、易牙等人专侍通传,除了特别重大的事,都不会告诉小白,反而对小白说:“国君不应该太操劳,各位大夫各司其职,这不是最好的治理国家的形式么。”

小白本来就不是操心的人,以前把国事交给管仲,齐国被治理的有条不紊;现在听到开方这话,甚合心意,便把国事交给了开方等人。

收到重耳名帖,易牙、竖刁本想不见,开方却说道:“之所以不让君上见众臣,一是为了君上少操心,二是担心这些人抢了我们的地位和权力。外来逃难的公子则不一样,他们在齐国无所依靠,既没有封邑,也没有朋友,反而可以与我们形成同盟,共同对付齐国本地反对我们的人,王子带就是很好的例子。况且,重耳在诸侯间贤名很大,如不见他,以后君上知道了也不好交代。不如见上一面,待安排妥当了重耳,以后就不见了,君上知道了也不会怪罪。”易牙、竖刁也觉得有理,便呈报给小白。

小白心想:“晋国如今是大国,寡人一直想掌控而不得。晋侯夷吾又不得民心,晋国早晚要更换国君。重耳素有贤名,继承君位的希望很大。结交好重耳,对于寡人掌控晋国也是有裨益的。”想到这里,也就让人带重耳进来。

小白见到重耳,仔细打量一番,见他是重瞳,有圣人之像,心里高兴,想道:“前时晋献公与齐国结亲,虽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关系也不至于太疏远。齐国也得结亲重耳,以备后事之需。”想到这里,就齐把国公室之女嫁给重耳,陪送二十辆驷马车。

重耳拜谢时,小白才看到了齐东也在侧,便问道:“齐掌门,你很久没来探望寡人了。”

齐东心想:“不是我不探望,是我进不来呀!”但又不好明说,只得说道:“齐东近日历山派事务繁多,未来得及探望君上,还请恕罪!”

小白摆摆手道:“无碍!有事忙也可以理解!以后常来看看寡人,寡人老了,喜欢听听江湖上的事情。”

齐东听到这里,趁机说道:“君上,不如我将掌门之位让与他人,这样我就有更多的时间来探望您了!”

小白心想:“这孩子突然辞掌门,必是有人对他说了什么。目今没有合适的人做掌门,再者我也需要自己的儿子掌控这支力量。”想毕,说道:“不必!你继续做掌门,抽空来看我就行了。”

重耳、齐东见小白有乏意,也就告辞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