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节 肘部
■有无肌肉萎缩,有无关节强直。
■肿胀
□来自关节内,在肘部后方鹰嘴上、肱三头肌腱两侧肿胀,有积液时屈肘凹陷消失,屈肘位后位观察更明显,提示肘关节腔内积液、滑膜增厚。
□来自肘关节外,局限于肘后方肿胀,提示鹰嘴滑囊炎、肱二头肌肌腱断裂。
□肘关节脱位,肘部肿胀明显,伴有肘内翻或外翻畸形。
□化脓性肘关节炎、肘关节结核、梭形肿胀。
□肱骨内上髁撕脱性骨折,肘尺侧肿胀,呈半屈位。
□骨关节病、关节囊钙化,尺神经沟肿胀饱满。
■肿块
□鹰嘴滑囊炎、风湿性皮下小结、痛风结节在鹰嘴处局限肿块呈囊性,屈肘明显。
□肘后部小肿块,触之滑溜,见于关节软骨受伤后脱落之游离体。
□肘前肿块,肘部受伤后血肿骨化,位于肌肉内,大小不一。
■凹陷
□鹰嘴骨折,屈肘时鹰嘴处有凹陷。
□肱三头肌撕脱性骨折,肱三头肌止点有凹陷。
□肘关节后脱位,鹰嘴明显隆起,其上方有一明显凹陷。
■畸形
□肘内、外翻:肘关节正常携带角为10°~15°。
□大于此角为肘外翻。
□小于此角为肘内翻。
□见于肱骨髁间骨折、肘关节脱位、桡骨头脱位等未经整复或整复不良者。
□“携带角”:正常人肱骨滑车关节面略低于肱骨小头,前臂完全伸直旋后位时,上臂与前臂纵轴呈10°~15°的外翻角称为携带角。
□肘关节强直常见于:
□肘部严重外伤,特别是关节内骨折复位不良。
□或长期固定可发生纤维性和骨性连接。肌肉、肌腱、关节囊等损伤可引起广泛性粘连、外伤后血肿异位骨化,产生骨化性肌炎。
□此外肘关节化脓或结核性感染,亦可为致病因素。发生纤维性粘连和骨性连接肘关节被固定某一特定位置,关节活动消失。
□屈曲位强直多见。
□伸直位强直对肘关节及上肢的活动影响更为严重。
□无感染病灶时一般无压痛(针刀对纤维性强直有疗效)。
■注意询问疼痛在肘外侧、内侧或肘窝外侧。
□颈和肩的疼痛可放射到肘部,放射痛最常见的神经根是C6和C7,一般不伴功能障碍。
□肘部常见病症为肱骨内、外上髁炎、桡肱关节滑囊炎。
■腕管与肘管综合征活动时出现疼痛,在夜间出现麻刺感。应注意颈椎、肩周与肘部疾病的鉴别。
■坐位触诊较好。
■肱桡关节滑囊炎,肘窝外侧有压痛。前臂旋转时疼痛加剧。(前臂稍弯曲、半握拳、腕尽量屈曲、前臂旋前,将肘伸直肱桡关节外侧发生疼痛)
■网球肘,外上髁为前臂伸肌腱总起点,此点有压痛。
■高尔夫球肘,肱骨内上髁为前臂屈肌腱的总起点,此点有压痛。
■桡侧副韧带压痛见于桡侧副韧带损伤,桡骨头骨折或脱位。
■桡骨头骨折时压痛明显。小孩常见桡骨头半脱位,局部有压痛。
■前肌群
□浅层:为肱二头肌肌腹,嘱病人将前臂旋后,抗阻力屈肘,可看见和触到肱二头肌肌腱。
□深层:喙肱肌肌腹,肱肌。
■后群肌:肱三头肌。
■外侧肌群:旋后肌。
■前臂长度,鹰嘴突至尺骨茎突间距离,两侧对比。
■前臂周径,肱骨内上髁下约6cm处测量,两侧对比。
■肘周径,鹰嘴突经肱骨内、外上髁至肘皱襞,两侧对比。
■肘三角试验 正常的肘关节伸直时肱骨内、外上髁与鹰嘴三点在一直线上。屈肘时此三点成一等腰三角形,如三点关系变异,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肘关节后脱位:三角形尖端变为向上,侧位观外上髁与鹰嘴点的连线向后下偏斜。
□鹰嘴骨折:肘关节伸直位,肘后三点不成一线。
□肱骨髁部骨折:肱骨外上髁与鹰嘴点之连线向前上偏斜。
□肱骨外上髁或内上髁骨折:肘后三角改变,三边不相等。
□肘关节侧方脱位:三角形的等边腰线不等。
□肱骨髁上骨折时:肘后三角形不改变。
■腕背伸抗阻试验
□病人屈指、屈腕,医者将手压于各指的背侧作对抗,病人抗阻力伸指、伸腕。
□出现肱骨外上髁痛为阳性,见于网球肘。
■屈肌紧张试验
□病人握住医者手指强力伸腕握拳,医者手指与病人握力作对抗。
□出现内上髁处疼痛为阳性。多为肱骨内上髁炎。
■肘关节运动范围及肌肉
□肘关节屈曲135°~150°,正常肘关节屈曲时手指可触肩,屈肌为肱二头肌、肱肌和肱桡肌。
□肘关节伸直0°,过伸一般不超过15°,伸肌为肱三头肌。
□前臂旋前(内旋)90°,手掌向下,为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
□旋后(外旋)90°,手掌向上,为肱二头肌和旋后肌。
■肘关节活动受限临床意义
□伸屈活动受限:见于损伤后遗症、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骨化性肌炎、骨折、畸形愈合等。
□屈曲位强直:见于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强直)。
□旋转受限:见于桡骨头半脱位(又称牵拉肘),前臂双骨折畸形愈合,骨桥形成等。
■肱二头肌反射:主要反映C5神经根。病人肘部放在医者手上,拇指向下压肱二头肌腱,病人的前臂放在检查者前臂上进行。病人稍屈肘时,此肌腱更突出。
□正常肱二头肌收缩,轻微跳动。
□反射消失提示C5神经根或臂丛的外侧干或上干、肌支神经或肱二头肌腱损伤。
□注意两侧对比。
■桡骨膜反射:叩击桡骨的远端,肱桡肌出现收缩,前臂稍跳动。主要反映C6神经根。
□反射消失说明C6神经根水平、臂丛上干或后束、桡神经受损。


□肱三头肌反射:叩击肱三头肌腱,在鹰嘴的近侧。可见肱三头肌收缩。主要反映C7神经根。
□反射消失说明损伤在C7神经根或臂丛中干或后干、桡神经或肱三头肌肌腱损伤。
■肱二头肌、肱肌和肱桡肌是肘关节的屈肌。上臂下垂、前臂旋后,抗阻力屈肘。(图3-1)
■伸肘肌是肱三头肌和肘肌。
□ 仰卧位,肩关节外展并内旋90°。
□阻力伸肘疼痛提示鹰嘴滑囊炎。(图3-2)
■旋前肌是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图3-3)
■旋后肌是肱二头肌和旋后肌。(图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