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儿童的科学教养:写给多动症儿童的父母(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是指在儿童青少年期反复、持续出现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违反与年龄相适应的社会规范或规则的一种行为模式,这些行为影响儿童少年本身的学习和社交功能,损害他人或公共利益,给社会造成危害。多动症儿童中13.8%伴有品行障碍。

一、品行障碍的原因

(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
在品行障碍的家系中,反社会性行为的发生率非常高;双生子研究发现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35%,双卵双生子为13%。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DR2和DR4基因的交互作用与品行障碍相关。
2.神经递质异常
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功能减低与冲动、攻击性行为有关。
3.神经影像学研究
功能性磁共振研究发现品行障碍患者前额叶皮质、岛叶及杏仁核体积减小、灰质密度降低。
(二)社会心理因素
1.认知因素
攻击水平高的男孩常常感觉其他人对自己有敌意,他们解决社交问题的策略少,常采用不恰当的方式解决冲突。智力低下的患儿语言和执行功能(注意、抽象、计划、对不恰当反应的抑制能力)缺陷也与违法犯罪有关。
2.家庭因素
亲子关系不良,家庭中缺乏关爱和温暖、父母对孩子粗暴打骂、躯体虐待是品行障碍的确切病因;父母对孩子缺少管教也与青少年犯罪有关。父母婚姻不和、离异,父母患有精神疾病,父亲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犯罪行为和酒精滥用,以及家庭经济水平低等因素与品行障碍的发生显著相关。
3.社会因素
(1)“标签”作用:
儿童一旦有过几次违纪行为,周围人们很容易形成定式看法,并给这类儿童贴上“标签”。这种定式看法不仅使周围人对品行问题儿童的过失行为变得敏感和关注,也容易促使孩子的违纪行为重复发生。
(2)亚文化因素:
这些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由于缺乏自控,无法得到正常群体的接纳,他们自然地与有着同样问题的孩子走到一起,形成一些不良团伙。在这些团伙中,他们不接受主流文化(好好读书、上大学、找工作),而信奉团伙内的规则,崇尚哥们义气,以武力解决问题,会打架的人受到大家的崇拜,一些孩子在这类团伙中通过相互影响而出现违法行为。
(3)社会大环境:
黄色、暴力、拜金主义、读书无用论、哥们义气等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多动症和品行障碍的共同病理基础是抑制功能缺陷,面对各种诱惑,他们缺乏自我控制,这种素质特征,在不良的社会环境中,更容易滋生不良行为。

二、临床表现

1.攻击性行为
(1)经常欺负、威胁或恐吓他人:
这些患儿在学校经常欺负同学,有时纠集其他同学一起欺负比较内向、弱小的同学,如:威胁同学拿钱、拿物给自己用,并恐吓他们不准说,使他人承受压力或遭受伤害。近年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等,多为这些品行障碍者所为。
(2)暴力、伤害行为:
这些患儿使用可能引起严重躯体伤害的器械(棍棒、砖块、破瓶子、刀、枪),残忍地伤害他人;或当面抢劫、强迫他人与自己发生性行为等;他们也会残忍地伤害动物。
(3)情绪冲动:
他们对批评非常敏感,一点小事就会引起他们的愤怒而大发雷霆,常闹得不可收拾。
2.破坏或盗窃、欺诈
有些患者故意纵火或蓄意破坏他人财产,或入室盗窃值钱的物品,或伪造证件用于欺诈,并经常说谎以获得物品、好处或推卸责任。
3.严重违反规则
这些孩子在13岁之前经常逃学,离开家在外过夜或长时间不回家。
追踪研究发现多动症共患品行障碍者比单纯多动症的品行问题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导致更多成人期反社会行为、物质滥用和违法犯罪,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当这些行为触犯了刑律,则称为青少年犯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青少年犯罪占整个社会刑事案件的70%以上,且重复犯罪率也高于成年人。16岁以下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其中冲动暴力犯罪占47%。这也就是我们强烈呼吁在儿童早期积极治疗多动症的原因。

三、治疗和干预

1.药物治疗
治疗多动症的药物有利于更好调整反应性-冲动性行为,可以用于多动症共患品行障碍的患儿,对于无多动症的品行障碍患儿也有改善冲动的作用。抗精神病药物也能改善品行障碍的冲动、攻击症状。
2.心理治疗和社区干预
目前品行障碍缺乏单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要心理、社会综合干预,认知行为治疗、父母管理训练、家庭治疗都有一定效果。
(1)以学校为基础的干预:
通过对教师的技能培训、课堂范围内的干预、相关课程的干预,个体化治疗,以及利用多种手段,改善儿童在课堂和课外的行为表现,促进他们回到正确轨道,完成学业。
(2)社区干预:
由于品行障碍患儿多失学,有的甚至涉及法律问题,对这部分孩子,可以由社区牵头,着眼于家庭、学校、同伴,组织家庭成员和对儿童青少年生活有积极影响的人,利用可用的社会资源(如日间治疗、收养安置、心理卫生、社会活动、关心下一代协会)来帮助有品行障碍的青少年,通过自身干预,提高儿童青少年调节自身行为的能力;通过家庭干预,提高父母行使职责的能力并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促进他们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