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节 理论框架结构
一、主要内容概述
第一章,权利价值论。著者根据实践所感,在物与债二元框架下研究观察权利属性新范式,即在一项具体权利中物权属性与债权属性兼容模式,并引入价值水平因素,拟制一个二维坐标体系,研究具体权利的价值状态。法律世界与生活世界需要沟通的桥梁,桥梁就是价值问题。在研究财产权问题上,著者借鉴产权经济学方法,将处分权能视为财产权利的行使方式;而将民法理论中物权的占有、使用、收益三项权能统归为支配型权能,与处分权能相对应。著者在权能理论新认识的前提下,研究不动产财产权利具有可分解性和可稀释性规律,以此作为后述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价值形态论。著者寻找当今的不动产财产权利价值,探求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心理动机、伦理基础和哲学根本。在经济理性人与资源稀缺性假设前提下,利用马克思劳动经济学原理分析不动产问题,研究不动产财产权利价值形态的二层次理论。在此基础上,著者进一步研究该二层次中各形态不动产权利价值,并特别提出,为适应实践需要,在未来的《物权法》修订工作中,应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居住权纳入合法的用益物权法律体系。
第三章,价值转化论。著者通过理论推理研究不动产财产权利价值转化二重性定律:“一项不动产财产权利或一组权利组合的价值转化过程,表现出价格与效用双重特性。价格转化过程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客观等价联系;效用转化过程是不同客体之间的主观效用选择。价格的转化过程与效用的转化过程又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法律制度的价值体现在减少成本、提高效率。有限理论可以解释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现象,以及由此而生的一系列现实的法律问题。著者特别研究在实践中发现的民间的民商事的担保与融资习惯中让与担保制度的影子,并根据实践逻辑设计出《物权法》修订时应当作出的规定。
第四章,价值实现障碍论。著者根据实践观察,将不动产财产权利价值实现的障碍分为四类:内生性交易障碍、内生性利用障碍、外源性交易障碍、外源性利用障碍。对四类障碍的实践问题分别深入研究。尤其是,著者融合经济理论,提出不动产差价赔偿的基本原则以及认定“公共利益”的经济标准。著者特别研究契约所依据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提出只有宏观物质生活条件发生变化时才可能导致交易基础丧失。在此基础上研究“限贷政策”和“限购政策”的法律性质,对二者造成的障碍,著者提出通过协商寻找符合“帕累托”标准或“卡尔多—希克斯”标准的解决方案,以及有效率的变更履行优先于终止履行。
第五章,价值冲突论。不动产财产权利价值冲突的识别包括四个构成要素,即主体多元性、客体同一性(或不可替代性)、主观排斥性、客观合法性。冲突的根源在于经济利益矛盾,其本质在于需求关系竞合。化解冲突的基本范式可以概括为三步走:第一步,冲突识别(前提);第二步,权利归属(核心);第三步,衡平救济(关键)。根据引发方式的不同,冲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发式”冲突(或称“内生性”冲突),内因即内在联系起主要作用,往往不涉及交易;另一类是“诱发式”冲突(或称“外源性”冲突),外因即外在联系起主要作用,常常涉及交易。特别论证了“自发式”冲突“自愿归属+协议补偿”的组合方式充分体现不动产财产权利价值转化过程中的主客体之间主观效用与客观价格双重价值,是化解冲突的最优选择。“诱发式”冲突的权利归属与衡平救济问题,应当适用统一“谨慎标准”(第一步)和“最低成本避免冲突标准”(第二步)予以归责,权利归属问题又特别适用“失权者成本最小化标准”予以衡平。
第六章,矛盾调和论。著者以大量的不动产调解案件实践经验为基础,以尊重规律、因势利导为基本原则,探索并建立居中化解纠纷的科学方法体系。首先提出以“客观真实”为依归,能动引导当事人调整博弈策略的方法,创设并演示多轮举证或陈述、对方质证或回应、法官追加询问、当事人解释、法官认证与释法、当事人调整策略的博弈模型。特别提出预期胜诉率与调解方案互为因果表里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化解不动产财产权利冲突的案例,研究科学调解中寻找帕累托最优方案的实践方法以及以“卡尔多—希克斯标准”寻找潜在帕累托最优方案的方法。著者认为应当特别关注边际效用规律在促成帕累托最优过程中的作用。
二、理论体系脉络

三、内容图解概览
第一章 不动产财产权利与价值基本问题

不动产财产权利价值=价值水平×属性度量

第二章 不动产财产权利价值形态论



第三章 不动产财产权利价值转化论

不动产财产权利价值转化二重性定律之一:一项不动产财产权利或一组权利组合的价值转化过程,表现出价格与效用双重特性。价格转化过程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客观等价联系;效用转化过程是不同客体之间的主观效用选择。
不动产财产权利价值转化二重性定律之二:价格的转化过程与效用的转化过程又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价格作为不动产财产权利的金钱对价,是效用比较的一个因素;另一方面,效用比较中的剩余效用又构成双方讨价还价的空间。

第四章 不动产财产权利价值实现障碍论
不动产财产权利价值实现障碍类型化分析表

第五章 不动产财产权利价值冲突论


不动产财产权利价值冲突化解基本范式:三步法






第六章 不动产财产权利矛盾调和论


通过补偿衡平实现当事人利益最大化:潜在的帕累托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