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 六和汤析源
六和汤,较早的记载见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物组成主要为人参、茯苓、甘草、藿香、半夏、厚朴、扁豆、木瓜、杏仁、砂仁、香薷,重点治疗心脾不调、气不升降之证。其临床常表现为“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痰喘咳嗽,胸膈痞满,头目昏痛,肢体浮肿,嗜卧倦怠,小便赤涩”,亦可用来治疗伤暑、酒家病、伤食等。宋代六和汤侧重以人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藿香、扁豆、砂仁、香薷芳香化湿,辟秽和中,升清降浊;半夏、厚朴燥湿和胃;杏仁润肠,通畅表里脏腑;木瓜止泻止呕,柔筋止痉。
对六和汤进行系统阐述的为明代吴昆著的《医方考》,吴氏六和汤将宋代六和汤易香薷为白术,加强补益之力,治疗“夏月饮食不调,内伤生冷,外伤暑气”所致的胃脘痞塞,倦怠嗜卧,气短乏力,不思饮食,恶寒发热,口微渴,小便黄赤,或霍乱吐泻等。吴氏认为,六和汤“开胃降逆则呕吐除,利湿调脾则二便治,补虚去弱则胃气复而众疾平”。
暑多夹湿,脾胃最恶。暑湿侵人,困阻中焦,导致中焦敷化无权,三焦之气血津液通行受阻,其症状繁多而难愈。徐大椿称六和汤为“调中却暑之剂”,“为暑伤脾胃之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