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仙太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5章 治旱策

“臭小子,往后退什么,过来细说。”

被老头子叫过来的李承轩只能硬着头皮回到人群中,舔了舔嘴唇,才说道:“那父皇儿臣可是说了,若是儿臣说的不好,您可别怪我啊。”

“磨蹭什么呢,赶紧说。”

“哦,好好好,其实说起来真的很简单,这曲辕犁的耕作效果都是看得见的,所以只是需要将曲辕犁的图纸发放到各个县衙,让县衙赶制一批,当着百姓的面,再比试一场就好了,百姓们看到效果自然是会去用曲辕犁的。”

一众大臣闻言都是点点头,的确是这么一回事,真正影响曲辕犁推广的阻力其实就是百姓不敢承担风险而已,若是在大家面前试验一次曲辕犁,结果就摆在大家面前自然,百姓们没了忧虑,曲辕犁的推广自然就不成问题了。

“不过儿臣以为现在的主要问题还是尽快解决旱灾问题。”这个时候,李承轩率先出面给了几位还陷在狂喜中的君臣泼上一盆冷水。

“旱灾之事古已有之,治理方法也是大同小异,加上有殿下主持建造的水车,今年的旱灾自然还是能挺过去的。”听到李承轩的话之后,现任黄门侍郎同时见人太子右庶子的王珪也出声回应了李承轩。

李承轩歪头看了一眼王珪,然后才说道:“右庶子所言差矣,本宫以为单单是遵循史例还是不够的,现在有了水车之利,很多距离水源近一点的田地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了,但是还有很多的土地的用水问题没能得到解决,还有赈灾问题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

“哦,莫非太子殿下可是有了腹案了?”这时房玄龄似乎是听出了李承轩的意思,便在李承轩讲完话之后问了出来。

李承轩摸了摸下巴,才说道:“倒算不上什么腹案,只是有了一些想法,几位都是我大唐的大贤,本宫只当是给几位提供几个建议,提供几位参考。”

李世民闻言笑着拍了一下李承轩的后脑勺,说道:“哪来的那么多话,赶紧说。”

李承轩揉了揉脑袋,说道:“第一,就是要解决土地用水问题,距离水源近的的地方可以用水车运水到田中,远一些的地方,还是以打井为最好,我这里有一个东西可以用来抽水,回去以后就叫人打造出来试一下就知道效果怎么样了。

第二,就是赈灾的问题,诸位都是饱读诗书之人,相信灾年私吞赈灾粮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我想可不可以派出一位大臣作为巡抚,行走灾区。还有就是这是一个收纳流民的的好时间,届时父皇可以命令各个州县随时准备给流民办理户籍。(隋炀帝大业五年,有890多万户,4600多万人口。杜正伦说,武德有200多万户,“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也就是说隋末动乱这段时间里中国人口直接少了将近七百万户,按照比例算起来也就是剩下了两千多万人的人口了,剩下将近两千六百万的人口都哪里去了?不可能是都死在战争中了,要知道,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那种情况下中国才死掉多少人,所以这缺少的人口中大部分都是黑户,也就是为了逃避战争躲到深林或者是逃到哪个山沟沟里躲了起来。)

还有就是严防严控恶意囤积粮食,哄抬物价者儿臣以为对付这样的人可以使用非常规的处罚,比如砍头。”

李承轩讲的内容不多,但是听在李世民等君臣的耳中却是振聋发聩,这些内容他们不是想不到,但绝对没有李承轩所说的这么详细,更重要的是李承轩的年纪摆在这里,一个仅仅不到十三岁的孩童,竟然会有这样的认识,相比于其他的同龄人已经可以说是不在一个层面上了。

“另外,父皇,儿臣请父皇动用十六卫大军,挖掘水井事关重大,大多百姓的反向或许并不热情,派遣十六卫大军的同时也可以达成转变民间对军人的认知。”

这个时候不同于当代的人民子弟兵,唐时百姓的眼里乃是“好贴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印象,大多是由于这个时候的军队约束力不高,很多时候军人骚扰劫掠百姓的情况屡见不鲜。李承轩提出这条建议的原因也是仔细思量过的,扭转百姓对军人的认知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真正的近距离接触,只有真正在感受到“人民子弟兵”的时候,百姓才会从心底欢迎军人,还有就是,战乱时代的确是不缺少兵源,但是等到社会安定下来之后,人心思定,再去寻找兵源就困难了,毕竟战争是要死人的,没有谁会不关心自己的性命。

李承轩这次的话,李世民是真的没有想明白,唐代实行的是府兵制,也就是说军人是固定的,一个军户的子弟只能是军户这是封建王朝为了保证兵源经常使用的手段之一,所以李世民所认为的是,百姓对军队的印象是什么样的无关紧要,完全不知道李承轩为什么要试图改变百姓对军队的印象,还有的就是,在李世民的心里,军队就是用来战斗的,根本不应该拿来做挖井这样的事情。

李承轩看到李世民的样子,也明白过来李世民的想法是什么了,不过李承轩并不打算就此罢休,所以上前一步,很是郑重的对李世民行了一礼,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府兵制下的军队的战斗力当下已经到了极限了,所以儿臣以为可以逐步改换为募兵制,府兵不但要完成战斗任务,还要时时处理农事,这样大大影响了军队的训练,反观募兵则不然。”

“太子殿下,臣等自然是知道这募兵和府兵之间的区别,也不是不想实行募兵制,只是大唐的税收情况不允许募兵制的实行。”这时房玄龄站了出来,现在的房玄龄虽然还不是宰相的职务,但是朝堂之上大多知道房玄龄杜如晦早晚都会是当朝宰相的,所以很多朝堂的事情多会告知二人一声的,这也是房玄龄不在户部任职却了解互补的情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