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京市情
(一)北京概况
1.地理位置
北京位于东经115.7°~117.4°,北纬39.4°~41.6°,中心位于北纬39°54′20″,东经116°25′29″,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地势西北高耸,东南低缓。毗邻渤海湾,上靠辽东半岛,下临山东半岛。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
2.地势地貌
北京市山区面积102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62%,平原区面积为62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38%。北京的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北京市平均海拔43.5米。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最高的山峰为京西门头沟区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最低的地面为通州区东南边界。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3.气候气象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有大雨。北京太阳辐射量全年平均为112~136千卡/厘米。两个高值区分别分布在延庆盆地及密云县西北部至怀柔东部一带,年辐射量均在135千卡/厘米以上;低值区位于房山区的霞云岭附近,年辐射量为112千卡/厘米。北京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2800小时之间。最大值在延庆县和古北口,为2800小时以上,最小值分布在霞云岭,日照为2063小时。夏季正当雨季,日照时数减少,月日照在230小时左右;秋季日照时数虽没有春季多,但比夏季要多,月日照230~245小时;冬季是一年中日照时数最少季节,月日照不足200小时,一般在170~190小时。
4.自然资源
(1)水资源
北京天然河道自西向东贯穿五大水系:拒马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和蓟运河水系。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在海河汇入渤海(蓟运河除外)。
北京没有天然湖泊。北京市有水库85座,其中大型水库有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海子水库。
北京市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约为29.21亿立方米,平均年可开采量约24~25亿立方米。一次性天然水资源年平均总量为55.21亿立方米。
2013年北京市总用水量35.3亿立方米,比2012年增长1.4%。其中,生活用水14.5亿立方米,增长4.3%;工业用水5.6亿立方米,下降3.4%;农业用水12亿立方米,下降3.2%。
(2)矿产资源
截至2013年,北京已发现的矿种共67种,矿床、矿点产地476处,列入国家储量表的矿种44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黑色金属矿产4种,有色金属、贵金属及分散元素矿产11种;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7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5种;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15种。共有产地300处,其中黑色金属产地49处,有色金属产地35处,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产地43处,化工原料非金属产地68处,建材及其他非金属产地75处,煤炭产地30处。
(3)植物资源
北京市地带性植被类型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并间有温性针叶林的分布。大部分平原地区已成为农田和城镇,只在河岸两旁局部洼地发育着以芦苇、香蒲、慈菇等为主的洼生植被,但多数洼地已被开辟为鱼塘,在搁荒地及田埂、路旁多杂草;湖泊,水塘中发育着沉水和浮叶的水生植被。
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带表性的植被类型是栓皮栎林、栎林、油松林和侧柏林。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森林覆盖率增大,其下部以辽东栎林为主,海拔1000米至1800~2000米,桦树增多,在森林群落破坏严重的地段,为二色胡枝子、榛属、绣线菊属占优势的灌丛。海拔1800~1900米以上的山顶生长着山地杂类草草甸。
(4)动物资源
北京地区的动物区系有属于蒙新区东部草原、长白山地、松辽平原的区系成分,也有东洋界季风区、长江南北的动物区系成分,故北京的动物区系有由古北界向东洋界过渡的动物区系特征。截至2009年,此动物区系中有兽类约40种,鸟类约220种,爬行动物16种,两栖动物7种,鱼类60种。
(5)旅游资源
①名胜古迹
北京是全球拥有世界遗产(7处)最多的城市;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达200多处,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宫紫禁城、祭天神庙天坛、皇家园林北海公园、颐和园和圆明园,还有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名胜古迹;北京市共有文物古迹7309项,9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含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北京段)、32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国家地质公园、15处国家森林公园。
②主要场馆
北京是“博物馆之都”,注册博物馆多达151座。国家博物馆为世界最大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
③购物街区
北京是唯一入选世界15大购物之都的内地城市,拥有百余家大中型购物商场。王府井大街、前门大栅栏、西单商业街是北京的传统商业区;国贸商城、东方新天地、中关村广场。琉璃厂或潘家园的古玩城拥有各类古玩。秀水街和雅秀服装批发市场销售各类服装。景泰蓝、玉器、丝绸刺绣等历史悠久;民间手工艺品,如泥人、京剧脸谱、风筝、剪纸等物美价廉,都可以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④风俗特产
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很多地方特色的民风习俗:北京小吃、京剧、京韵大鼓、相声、舞台剧、铁板快书、景泰蓝、牙雕、毛猴、漆雕、赛蝈蝈和蝈蝈笼、吹糖人、捏面人等等。
(二)人文地理
1.行政区划与功能规划
(1)行政区划
北京辖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平谷区、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16个区,共147个街道、38个乡和144个镇。
(2)功能规划
根据北京规划馆正在征求意见的新版北京城市规划(2016-2030年)(草案),北京将实现“一主、一副、两轴、多点”的空间格局。
“一主”,即中心城区,也就是城六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指北京城市副中心,即通州。
“两轴”是指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是指门头沟、房山、顺义、大兴、亦庄、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延庆10个周边城区。
中心城区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集中承载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重要地区,是建设国家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典范地区。中心城区要推进城市功能优化重组,优化首都核心功能,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保障和服务首都核心功能;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精髓,引领国家文化发展方向;彰显大国外交的开放与包容,营造国际化的活力交往空间;建设国家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培育协同创新节点。
中心城区还有核心区。新版北京城市规划(2016-2030年)(草案)提出,核心区主要指东城区、西城区。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彰显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核心区以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为主导功能。
西北部地区,主要指海淀区、石景山区,以科技创新、文化中心为主导功能。海淀区应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服务保障中央政务职能重要地区;国家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典范区;生态宜居和谐文明示范区;高水平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的实践区。石景山区应建设成为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绿色低碳的首都西部综合服务承载区;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态宜居示范区。
东北部地区,主要是指朝阳区东部、北部地区,应强化国际交往功能,成为国际一流的商务中心区、国际文化和体育活动、各类国际化社区的承载地。提升区域文化创新力和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
南部地区,即丰台区和朝阳区南部地区,以保障首都核心功能的城市服务为主导功能。丰台区应建设成为首都高品质生活服务供给的重要保障区,首都高水平对外综合交通枢纽,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区。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区。朝阳区喃不是重要的菜篮子供应基地、传统工业改造升级示范区。
2.人口、民族和宗教
(1)人口
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万人,增长0.1%;增量比上年减少16.5万人,增速比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从年龄构成看,0至14岁常住人口223.8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0.3%;15至59岁常住人口1600.7万人,占73.7%;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348.4万人,占16%。从城乡构成看,城镇人口1879.6万人,乡村人口293.3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6.5%。
(2)民族
全市人口中拥有全国所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回、满、蒙古、朝鲜、土家族人口均超过万人。人口在千人以上的还有朝鲜族、壮族、维吾尔族、苗族、藏族。全市有5个民族乡,109个民族村,13个民族工作重点街道。
(3)宗教
北京地区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对北京的历史、文化、艺术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北京市主要的宗教活动场所有100多处。北京现存著名的宗教活动场所有:佛教的法源寺、潭柘寺、戒台寺、云居寺、八大处等;道教的白云观等;伊斯兰教的北京牛街礼拜寺等;藏传佛教(喇嘛教)的雍和宫等,天主教西什库天主堂、王府井天主堂等;基督教的缸瓦市教堂、崇文门教堂等。
3.人文历史
(1)历史沿革
①概述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也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曾为辽、金、元、明、清五朝帝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从此成为新中国的首都。
②远古
距今70万年,北京猿人生活在北京西南郊周口店的山洞里,北京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③夏商周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遗址尚存。又封黄帝之后人于蓟,在今北京西南。
④春秋战国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中期,位于蓟国西南面的另一个封国燕,吞没了蓟,并迁都于蓟城,统称为燕都或燕京。公元前226年燕国被秦国所灭。
⑤秦汉
秦代设北京为蓟县,为广阳郡郡治。据考古学家考证,当年的蓟城就在现北京城区的西南部。
汉高祖五年,被划入燕国辖地。元凤元年复为广阳郡蓟县,属幽州。本始元年因有帝亲分封于此,故更为广阳国首府。
东汉光武改制时,置幽州刺史部于蓟县。永元八年复为广阳郡驻所。
⑥三国两晋南北朝
西晋时,朝廷改广阳郡为燕国,而幽州迁至范阳。十六国后赵时,幽州驻所迁回蓟县,燕国改设为燕郡。历经前燕、前秦、后燕和北魏而不变。
⑦隋唐五代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除燕郡。大业三年(607年),隋朝改幽州为涿郡。
唐初武德年间,涿郡复称为幽州。贞观元年(627年),幽州划归河北道。后成为范阳节度使的驻地。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在北京称帝,建国号为“大燕”。唐朝平乱后,复置幽州,归卢龙节度使节制。
五代初期,军阀刘仁恭在此建立地方政权,称燕王,后被后唐消灭。
936年,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⑧宋辽金元
北宋初年宋太宗在高梁河(今北京海淀区)与辽大战,北宋大败,燕云十六州收复无望。
公元938年,崛起于中国东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人建立辽,蓟城成为辽的陪都。因为蓟位于它所辖的疆域的南部,所以改称南京,又叫燕京。
1125年,女真族建立的金将辽灭亡,并于1153年迁都燕京,改名中都。
1214年,金朝因受到新兴的蒙古族军队的进攻,被迫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第二年蒙古铁骑占领中都。至元元年(1264年)改称中都路大兴府。1267年,忽必烈下令在中都城的东北郊筑建新城。1271年,忽必烈在此即皇帝位,建立元朝。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中都大兴府正式改名为大都路,1276年新城全部建成,这便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称之为“世界莫能与比”的元大都。从此,北京取代了长安、洛阳、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并延续到明、清两代。元大都成为全中国的交通中心,北到岭北行省,东到奴儿干都司(治所黑龙江下游),西到西藏地方,南到海南,都在此交流。
⑨明清
明朝初年,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大都路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改称为北平府,同年十月应军事需要划归山东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改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驻地。
燕王朱棣经靖难之变后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是为“行在”(天子行銮驻跸的所在,就称“行在”)且常驻于此,如今的北京也从此得名。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明朝中央政府正式迁都北京,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应天府则作为留都称南京。明仁宗、英宗的部分时期,北京还曾一度降为行在,京师复为南京应天府。
明清时设置顺天府管辖首都地区,地位与今日的北京市类似,但管辖面积不同。
清兵入关后即进驻北京,亦称北京为京师顺天府,属直隶省。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并签订《北京条约》。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打进北京,大量文物被侵略军和坏民劫掠。1901年在京与十一个国家签署了《辛丑条约》。
⑩民国
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定都南京。1912年2月清帝被迫宣告退位。至此,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溃亡,北京作为帝都的历史到此结束。
在袁世凯的策划下,南京国民政府于同年3月迁都北京,直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中国国民党北伐军攻占北京,张作霖败回东北,北洋政府下台。
民国伊始,北京的地方体制仍依清制,称顺天府。直至民国三年(1914年),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范围规格与顺天府大致相同,直辖于中央政府北洋政府。这一时期,北京新建了有轨电车系统,和一批现代的文化教育机构,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协和医学院等。
民国十七年(1928年)六月,北伐战争后,首都迁回南京,撤销原京兆地方,北京改名为北平特别市,后改为北平市,隶属于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
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北平降格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且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21日,入侵北京的日本军队宣布投降,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接收北京,并重新更名为北平。北平市所辖范围较之前顺天府、京兆地方及今日北京市为小,大致包括今西城区、东城区全境,朝阳区大部、海淀区南半部、石景山区南部和丰台区北半部。
1949年1月,在原国民党时期20个区的基础上临时划定32个区,4月将32个区合并为26个区,6月接管任务完成后调整为20个区。
1949年1月31日,傅作义与中国共产党达成和平协议,率领25万国民党军队投向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市,北京和平解放。
⑪建国后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北平更名为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
1952年,北京市由华北行政委员会领导。7月,将河北省宛平县全部及房山、良乡2县部分地区划归北京市。
1956年~1958年间,将河北省昌平、良乡、房山、大兴、通县、顺义、平谷、密云、怀柔、延庆等县划归北京市,形成今北京市行政区域。
2015年11月17日,北京市撤销密云、延庆两县,设立北京市密云区、延庆区。至此,北京告别县治时代。
(2)文化风俗
①市花
a.月季
别名长春花、月月红、四季蔷薇、斗雪红、瘦客等,属蔷薇科,在世界上被誉为“花中皇后”。原产于我国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等地,已有千年的栽培历史。月季花对环境适应性较强,喜温暖凉爽的气候和充足的阳光,耐旱、耐寒。月季花的根叶、花可供药用,有活血、解毒、消肿之效;有香气的品种还可提取香精、食用。
b.菊花
花中四君子之一。别名:菊华、秋菊、九华、黄花、帝女花。菊花属菊科类,喜凉爽、较耐寒,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中皆能生长。菊花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营养生长,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的夜温适于花芽发育。
②市树
a.侧柏
亦名扁柏,柏科,常绿乔木,耐寒耐旱,其高可达20余米。在北京可弥补冬季绿色不足的缺陷,宜山宜水、宜城乡宜庭院,有很强的适应性。
b.国槐
又名紫槐、家槐、豆槐、白槐。大乔木豆科,是长寿树种之一,生命力极强。在北京地区,其树龄有高达千年以上者。
③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是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北京精神是一个有机整体。“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北京精神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④北京符号与习俗
a.北京符号:故宫、颐和园、四合院、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吆喝、琉璃厂的字画、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等。
b.北京习俗:祭灶、扫尘、守岁、咬春、走会等。
4.社会生活
(1)综合实力
初步核算,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9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9.6亿元,下降8.8%;第二产业增加值4774.4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19995.3亿元,增长7.1%。全年新经济实现增加值8132.4亿元,按现价计算,增长10.1%,占北京市经济的比重为32.7%。其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5646.7亿元,增长9.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824.3亿元,增长10.7%。
(2)第一产业
2016年,北京市继续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传统农业规模进一步收缩,都市型农业稳步增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蔬菜种植面积继续减少,全年粮食产量、蔬菜产量比上年分别下降14.3%和10.5%。养殖业规模继续缩减,生猪出栏数、牛奶产量以及禽蛋产量比上年分别下降3.2%、20.1%和6.4%。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都市型农业稳步发展。全年观光园实现收入28亿元,比上年增长6.3%;民俗游实现收入14.4亿元,增长11.7%。
(3)第二产业
2016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重点行业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6%,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止跌回升,增长1%。符合消费升级需求的高端、智能、高技术产品产量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液晶显示屏等分别增长1.5倍、73%和65.2%。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7447.3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出口交货值946.9亿元,下降11.9%;内销产值16500.4亿元,增长3.7%。
(4)第三产业
2016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1%,快于北京市经济增速0.4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信息、科技服务业等优势行业继续发挥支撑作用。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266.8亿元,增长9.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97.9亿元,增长11.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077.9亿元,增长10.2%。生活性服务业增长加快为服务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其中,居民服务业、文体娱乐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1%和7.8%,比上年分别提高7个和4.3个百分点。公共服务业增势较好,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教育增加值分别增长7.1%、8.7%和9.1%。
2016年,北京市实现总消费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实现服务性消费8921.1亿元,增长10.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05.1亿元,增长6.5%。网上销售是零售额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2049亿元,增长2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8.6%,拉动北京市零售额增长3.3个百分点。
2016年,北京地区实现进出口总值18625.2亿元,比上年下降6.1%,降幅比上年收窄16.2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总值15207.1亿元,下降7.5%,降幅收窄16.7个百分点;出口总值3418.1亿元,增速由负转正,增长0.7%,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
2016年,北京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61.7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399.5亿元,增长10.3%,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47.8%。重点产业投资增势良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文体娱乐业投资分别增长99.9%、61.3%和55.2%。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9.8亿元,比上年下降10.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22.9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含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639亿元,增长6.1%。
(5)交通
①铁路
北京拥有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之一,全市铁路总里程962公里,京秦铁路、京哈铁路、京沪铁路、京九铁路、京广铁路、京原铁路、京包铁路、京承铁路、京通铁路等多条铁路干线汇集于此。其中:
a.北京站:位于建国门与东便门西侧。建于1959年,是北京铁路局首批全国铁路枢纽之一,北京第二大火车站。
b.北京南站:位于永外大街。2008年改建完成,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火车站,是京沪高速铁路的起点,是北京继北京西站、北京站的第三大火车站。
c.北京西站:位于莲花池东路。建于1993年,是全球最大火车站之一。
d.北京北站:位于西直门。建于1906年,是京张铁路上的车站之一。
e.北京东站:位于百子湾。建于1938年。
②航空
北京还是全国航空线的交汇中心,进入亚洲最繁忙机场的行列。位于北京顺义的首都国际机场是全国最大的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建筑面积90多万平方米,新增机位99个,新建一条长3800米、宽60米的跑道,世界上最大的飞机空客A380也能够顺利起降。北京还建有北京南苑机场、北京良乡机场、北京西郊机场、北京沙河机场和北京八达岭机场。这些机场除南苑机场同时为军民合用外,其它很少向公众开放,主要为军用。
③地铁
北京地铁始建于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地铁标志外形采取圆形,以字母“G”构成。表示地铁隧道,中间是字母“D”,为“地铁”拼音的首字母。D的内心是字母“B”,表示“北京”。三个字母构成“北京高速电车”(现“北京地铁”)的缩写。本标志是1984年4月由地铁总公司张利德同志设计的。
(6)科教
北京是全国教育最发达的地区。在全国率先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又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北京是全国最大的科学技术研究基地,有中国科学院等科学研究机构和号称“中国硅谷”的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每年获国家奖励的成果占全国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