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市场集中度及其度量方法
(一)市场集中度的含义
所谓市场集中度,是指特定产业或市场中买者或卖者具有怎样的规模分布的一个指标,是产业组织理论用来反映市场竞争或垄断程度的最基本概念,也是产业组织理论用来划分市场结构类型的一个标准。市场集中度与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相关。在不同行业领域中,市场集中度高低是不同的;在特定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集中度也是不同的,是动态变化的。市场的集中与分散状况,不仅决定着市场结构类型,而且还影响着市场中企业的行为选择和整个行业市场的运行绩效。因此,产业组织理论把市场集中度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
由于市场是由卖方和买方组成的,所以,集中度还可分为卖方集中度和买方集中度。在理论研究中,由于买方的信息资料难以统计和测量,加上绝大多数买方购买活动相对分散,单个或少数买者并不足以影响市场运行的最终结果,因而,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卖方集中度。
(二)市场集中度的度量
构成集中度指标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市场中的企业数量;二是市场中企业的市场份额及其分布。为了较为准确地度量出某一产业市场上的垄断或竞争程度,区分市场结构类型,产业组织理论围绕这两个因素构造出了很多衡量市场集中度计算公式和度量方法。常用的有行业集中度指标、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等。
行业集中度指标是衡量市场集中程度最简单、最常用的指标。它是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市场销售额(用X表示)的累计占整个市场所有企业销售总额的比重,或者说是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整个市场份额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式(4-1)中CRn表示市场中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行业集中度(前4位或前8位,一般不能超过8位),该指标在0到1范围内变动;X表示企业的销售额,也可以用产值、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职工总数等来替换之;n表示销售额处于前几位的企业数目;N表示市场中全部企业的总数。
该指标的优点是能够综合反映企业数量与规模这两个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的作用。其局限性表现在:一是它只反映的是最大几个企业的总体规模状况,却忽略了这几个大企业之间的规模结构关系和其余企业规模的分布情况;二是没有反映进入与退出壁垒、产品差别化、企业行为等因素及市场份额变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这两个指标是衡量市场集中度的两种相对法。洛伦兹曲线如图4-1所示。图4-1中,横轴是企业累计百分比,纵轴是企业市场份额的百分比,45°线为企业规模分布的绝对平均线,也即市场是一个均齐分布的结构(意味着20%的企业占有20%的市场份额,40%的企业占有40%的市场份额),这时洛伦兹曲线将是一条45°的对角线。右下角的90°线为企业规模分布的绝对非平均线,也即独家垄断。处于45°线和90°线之间的洛伦兹曲线代表了企业规模分布的差异,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4-1中的阴影部分下部的曲线代表企业规模分布的差异就比45°线的差异大,却比90°线的差异要小。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越大,企业规模分布的差异就越大。

图4-1 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是洛伦兹曲线反映出来的特定市场中企业规模的差异值,这是一种常用的对不均等现象进行度量的指标。基尼系数计算的就是洛伦兹曲线与绝对平均线(45°线)所包围的面积的比值。基尼系数越大,企业规模的差异越大;反之,基尼系数越小,企业规模的差异则越小。理论上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是从0到1。
这两个指标能够反映市场上全部企业的规模分布情况,但无法反映规模相同企业所组成的行业的市场结构状况,如等规模寡头垄断结构。再如,一个由两个企业分别占50%市场份额组成的市场与100个都占市场份额1%的企业组成的基尼系数都等于1,但前者是寡头垄断结构,而后者实际上是企业规模分布十分分散的竞争性结构。而且,收集所有企业的信息资料是一件相当花费时间与精力的事情,成本较高。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 HHI)是一种度量分析企业规模不均衡分布的指标。它等于市场上所有企业市场份额的平方和。它对企业之间市场份额的非均等分布非常敏感。该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式(4-2)中,HHI是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其取值范围是0≤HHI≤10000。Xi是第i个企业的销售额(或产量、总资产等其他数值)。例如,假设某市场中有4个企业,其销售额分别是5亿元、10亿元、40亿元、90亿元,则HHI指数为0.467。当所有企业规模相等时,HHI=1/n,这说明产业内企业规模越接近,且企业数越多,HHI值越接近于0;当产业内只有1个企业时,HHI=1。
HHI的直观性虽然较差,但却能够灵敏反映厂商规模分布对集中度的影响。具体地说,HHI包含了所有企业的规模信息,能够反映出集中度系数所无法反映的集中度的差别;由于“平方和”计算的放大性,HHI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变化反映特别敏感,因而能够真实地反映市场中企业之间规模的差距大小。当然,HHI的优越性是有其代价的,要计算某一特定市场的HHI,必须收集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因而工作成本与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一样,是很高的。
(三)集中度的影响因素
从发展的角度看,任何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其集中度是不断变化的,有些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呈现上升趋势,而另一些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则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就在于市场集中度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有的因素促使市场集中度提升,有的因素则阻碍市场集中度的提升;有的因素则有两重性,既有促进市场集中的一面,又有阻止市场集中的一面。事实上,所有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都对市场集中度有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企业规模、数量及其规模经济性、产品差别化程度、进入与退出壁垒、必要的初始投资规模和短期资本结构、产品的市场需求弹性、市场容量及其增长率、企业竞争行为和政府的法律法规与政策等。这里,我们重点分析市场容量、企业规模、企业竞争行为和政府法律政策这些因素对集中度的影响。关于规模经济、产品差别化、进入与退出壁垒等因素对市场结构的影响,我们将在后续的章节中详细讨论。
在市场容量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少数企业的规模越大,市场集中度就越高;如少数企业的规模不断上升,越来越大,那么,它就会挤占其他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导致市场集中度提升。相反,如果市场内企业的规模分布比较均匀,则市场集中度就比较低。影响企业规模的因素很多,它们也间接地影响集中度的变化:一是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动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实质就是效率的竞争。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只有效率高的企业才能生存与发展,低效率的企业最终必然被淘汰,而企业提高效率的一条基本途径就是通过扩大规模来获取规模经济性。二是特定产业的技术特征要求该行业的企业一开始就需要有较大的初始投资规模,并且最好由一家或几家大企业从事生产经济活动,该行业才具有效率性。也就是说,行业的技术特征决定了行业企业的较大规模和较高集中度。这种行业一般是指自然垄断行业。三是技术进步提供的可能和条件。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而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又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研发投入、研发平台的建设情况、企业科研管理和国家科研体制等,这些因素影响企业竞争力,进而影响企业规模扩张的能力。另外,政府政策和法律也对企业规模有很大影响。
市场容量的变化会引发市场集中度的变化。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容量的扩大会降低单个或少数几个大企业在整个市场中的供给比重。这是因为随着市场容量的扩大,一方面会抵消企业通过自我积累或并购扩张所形成的市场集中度;另一方面也为新企业进入创造了条件,并为产业内小企业的规模成长提供了可能,从而有助于强化卖者之间的竞争,降低少数大企业的市场份额。相反,如果市场容量缩小、需求停滞,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为争夺有限的市场需求,往往借助价格竞争或兼并、收购行动挤压竞争对手,迫使低效、较小的企业从市场中退出,同时,激烈竞争所导致的较低收益率也抑制了潜在竞争对手的进入,整个产业供给能力就会向优势企业集中,单个或少数几个大企业的相对份额会上升,导致集中度提高。
企业存有提高其在某产业的相对地位,获取超额利润的动机。因此,企业总是力图采取各种行为与策略以减少竞争对手的竞争或威胁,扩大和巩固本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势力。企业的竞争行为包括价格行为中的垄断定价、串谋定价、差别化定价、掠夺性定价、阻止进入定价和其他策略性定价行为,非价格行为中的技术研发、产品差别化、设置进入壁垒、兼并联合和串谋合作等行为都会影响市场集中度。
政策与法律法规的目的或者是促进竞争,或者是限制竞争,因此,其对市场集中程度的影响是两重性的。例如,《反托拉斯法》是一种体现国家维护竞争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是限制垄断和集中的因素。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限制过度集中。与此相反,各种产业合理化政策一般有利于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是维护技术垄断的法律,它有利于巩固企业已有的优势,促成技术上的进入壁垒。关税和非关税保护政策及限制外资的政策法律等可以限制外国竞争者的进入。此外,政府采购、税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及生产许可证制度等也会影响集中度。
案例4-1
中国汽车产业的市场集中度
表4-7 2015年分车型中国品牌汽车前十家生产企业销量排名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信息网:http://www.auto-stats.org.cn/